無影的天空

這次第,怎一個緣字了得?
正文

我們是魚,在羅馬的大海裏遨遊(2)

(2009-06-18 18:43:08) 下一個

走過紀念碑,郝三和小瑞拜會羅馬旅遊計劃中的第一個博物館:Campidoglio。這個博物館位於Campidoglio山上,原本有一些古羅馬的遺跡,隻是上麵被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的各種建築所覆蓋,而其間的PALAZZO NUOVO則是米開郎其羅Michelangelo設計建造的,以收藏眾多的雕像著稱。

海神波塞冬的雕像,據說是one of Talking Statues in Rome。就好象當年中國古代農民起義一般要找個神諭來證明自己是上天派來名正言順的使者似的,羅馬人也喜歡通過所謂神之口來表達他們對時事的議論。

MARCUS AURELIUS青銅雕像,據說是公元2世紀的作品,原本放在NUOVO廣場上,後來移入了博物館中,而如今在廣場上矗立的則是其複件。這位古羅馬的皇帝征戰沙場的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他的沉思錄從數千年前流傳下來依然盛讀不衰,小瑞曾經買了一本,就因為宣傳說它是放在溫總理案頭的每天必讀書,也是被列為“一生的讀書計劃”中的一本。

Death is a release from the impressions of the senses, and from desires that make us their puppets, and from the vagaries of the mind, and from the hard service of the flesh.

看透了死亡,所以便不再畏懼死亡。

Life is neither good or evil, but only a place for good and evil.

我們常常抱怨生活,可是生活本無所謂,隻有生在其中的我們自己,才是好或者不好的衡量。

It is not death that a man should fear, but he should fear never beginning to live.

我們活著的時候往往懼怕死亡,卻未料想生活的美好就在這樣無謂的恐懼中浪費掉了。

太多精彩語錄,小瑞回家還要好好學習呢。

康斯坦丁的大頭像。在這個博物館裏有兩式康斯坦丁大頭大手像,一份是青銅所做,一份是石刻。小瑞遍找那份石刻卻始終不見,直到臨走時才在一扇鎖住的通往陽台的門後發現了,難道貴重到生怕別人偷走麽?

SHE-WOLF”雕像,來自著名的傳說。殘暴的國王ALBA將自己的侄子ROMULUS REMUS(據說是戰神之子)遺棄於台伯河,生怕他們來奪取自己的王位。沒有想到雙生子被母狼喂養而得救。之後他們在台伯河邊建立了新國家,這就是古羅馬的由來。可見羅馬人當年稱霸稱王千年之久都有其狼性的根源。

小瑞還發現在博物館的大部分繪畫和雕刻上都能找到“S.P.Q.R”的字樣,好象什麽暗碼似的,心想可能是代表羅馬教廷的意味吧?可是待得走出門去看到街道上張貼的競選單上也標記了同樣的字符,小瑞有點暈,難道是羅馬萬歲之類的口號?再看腳下的下水道,倒!居然也是“S.P.Q.R”!這——羅馬城市?

在旅店裏小瑞鬥膽問服務員,他們便笑了,嘰嘰咕咕說著什麽關於民主之類的言語,郝三和小瑞也不是聽得太明白。直到上網一查,才知道原來那是“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即羅馬元老院和羅馬人民。今天的羅馬市徽上也還是顯示著“S.P.Q.R”。

從博物館出來,天色漸昏,郝三和小瑞癱倒在門前。羅馬的第一天,已經暴走了89個小時,又熱又渴,喝多少水都象進了無底洞。小瑞恨不能將自己的雙腿換下來,裝一副嶄新的機械才好,那樣可能就會走得虎虎生風了。她的跟前一隻無比肥碩的大鴿子正在閑庭散步,顯得非常之舒適。小瑞便指著它訓斥起來:“看你這懶勁兒,難怪那麽胖,還吃,還吃!有沒有節製啊?你看看人家,都飛走了,就你還吃,吃個啥勁兒啊?!” 肥鴿子充耳不聞,淡定自若,驕傲地抬著脖子從小瑞麵前踱過,仿佛嘲笑她蓬頭垢麵的模樣。

兩人踉踉蹌蹌繼續行走,前往PIAZZA NANOVA。廣場是巴洛克建築的典範,據說曾經是1世紀的時候羅馬人觀看表演遊戲的地方,15世紀後期已經成為公眾休閑的好去處。夜色中的NANOVA廣場別有情調,正中央的埃及方尖碑,環繞著貝利尼Bernini的雕刻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而兩側據說也是他的雕刻作品。欣賞古典美麗的同時,當代街頭藝術家們擺出的攤子仿佛要與這廣場上的古跡相媲美,若是少了他們,這偌大的廣場便會分外地空蕩和冷清。

小瑞在街頭藝術攤前仿佛迷失了自己一樣,或者是累得呆掉了。

貝利尼的雕刻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一角。四個巨人代表著四條河流。這個蒙著頭的巨人據說是代表尼羅河,表示它的未知的由來。可是另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個巨人麵對著貝利尼的宿敵波若米尼Borromini設計建造的教堂St Agnese in Agone,所以要蒙著頭以示不屑。當然這隻是喜歡GOSSIP的人流傳的,因為真相是貝利尼建造此噴泉在先。

小瑞因為對大師感興趣,所以查閱了他的一些介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藝術大師貝利尼原來性情如此狂暴,在他發現自己的情人和自己的兄弟有苟且的時候,居然將情人的容貌給毀了。而且他和宿敵波若米尼也是彼此痛恨。當他給聖彼得教堂建造的大鍾最後因為太為沉重而被迫推翻的時候,波若米尼跳起來對著他狂踩,以至當時貝利尼聲名掃地,失寵於教皇。可是大師就是大師,他後期東山再起,設計建造比如聖彼得教堂裏的四柱祭壇,聖母教堂裏狂喜的特麗莎都是讓他傳世的作品。

藝術到底傳達什麽?為什麽偉大的藝術家在平常生活裏往往是不尋常的甚至可以讓人或是畏懼或是憎惡,其間不乏心胸狹窄或是落井下石,甚至也有自虐或虐待他人傾向的藝術大師。從社會意義的角度來說,他們或可以算是小人,或是暴徒,甚至可以是罪犯。為什麽他們的藝術作品卻流傳千年經久不衰?也許,惡之花的美麗可能比平常小花還要來得魅惑。正是因為藝術家們的神經天生過於纖細過於敏感,他們才能發現生活最渺小最卑微角落的秀美,也才能想象天空最遙遠最迷茫邊際的壯麗,他們當然同時也能感受生活最不動聲色的颶浪,厭倦人間最道貌岸然的欺騙。他們表現出來的則是小米粒裏放大的光華,井底中騰飛的巨龍。

暴走了整整一日之後的郝三和小瑞轉眼就沉入了夢鄉。隻是半夜郝三居然醒了,聽到窗下有對情侶彈著吉他唱情歌。身在他鄉的郝三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為了那陌生的情侶,為了那聽不懂的旋律,為了這整一天看到的所有的美,為了終於可以和身邊的這個人來到羅馬,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郝三感到了無可掩飾的幸福。

(521)

來到羅馬不去拜訪梵帝岡,就好象占著茅坑卻不解決問題一樣,那就是白吃了,白來了(抱歉,就是俗)。

根據1929年的條約,梵帝岡成了世界上唯一的國中國,成了全世界天主信徒朝聖的地方。郝三和小瑞滿懷著期待來到這裏,卻不料想今天梵帝岡博物館居然不開放,真是好似中了大獎一樣。所幸的是,聖彼得大教堂依然歡迎芸芸眾生。

踏入San Pietro廣場的第一步,每一個人都會被電到,下巴持續性幾個小時無法收回。兩翼的弧型回廊如同聖子寬闊的雙臂,每一條回廊都由無以計數的二三人合抱直徑的大圓柱支撐,讓信徒們一步一趨之中油然而生景仰之情,痛感自身之無比渺小。廣場正中的方尖碑直指天空,宛如一道閃電,其兩旁的噴泉,在陽光下閃耀著彩色的光芒。其後高聳的聖彼得雕像,與身後13聖人的身影相互呼應,仿佛神從天降,凡人仰望,不由得要屈膝跪地。難怪教皇會選擇在這裏給眾生祈福,小瑞都可以想象那三呼九叩首般的膜拜,到了這裏,人自然就會腳軟了。

聖彼得大教堂址於聖彼得為教獻身之後的埋葬之處。據說這是公元61年的故事,349年康斯坦丁大帝下令建造了教堂,可惜在15世紀的時候倒塌了。1506年重新建造,1547米開郎其羅被任命為總設計師,直到1626年大教堂才正式建成,幾乎所有羅馬文藝複興時期和巴洛克的建築高手都參與了其中的設計。

待得走進大教堂,更是一種排山倒海般的氣勢,讓所進之人都無法喘息。不是壓抑的感覺,而是震驚於它無以倫比的壯觀和美麗,那是一種用常人的草袋腦瓜子都無法想象得出來的藝術的浩瀚宇宙,如同立在星空下的普羅大眾,寧願自己化為沙碾為塵,然後不帶一絲呼吸地棲息在它絕色的縫隙裏,隨著這種美而融為永恒。

到底是宗教推廣藝術,還是藝術成就宗教。郝三不禁仰天長問。大教堂裏無以計數的藝術珍品,到底是因為它傳遞了宗教的激情和信仰而永恒,還是宗教因為它的絕世和震懾的美而流傳至今?也許這兩者根本是不可能分割開來。藝術家們若是不心懷虔誠和酣暢的力量,若是不擁有篤信和敬畏的靈魂,如何能夠創造出這樣的作品?這是靈魂與肉體的交融,即使是冰涼的大理石,你仿佛都能感知到那輕微的呼吸,起伏的紋理,你仿佛都能聽到血液在蒼白的肌膚下緩緩流過的聲音,仿佛都能看到那晶瑩的淚珠順著光潔的麵頰滑落的殘痕。

最震撼最美麗最憂傷的是米開郎其羅的“悲痛”(Pieta),是米氏年僅25歲的作品。郝三和小瑞不明白,不明白一個年僅25歲的年輕人如何能夠雕塑如此的悲痛,隻能用天降奇才來解釋。人們通過厚厚的玻璃遠遠地凝望著,看年輕的聖母如何擁抱著自己早已冰涼的孩子,她的眼簾低垂,沒有哭哭啼啼,沒有悲慟欲絕,沒有喃喃自語,她隻是默默地坐著,讓孩子冰涼的軀體靠近自己,仿佛可以還他一絲絲溫暖。她頭上沒有光環,基督也沒有。他們就象凡俗的人類一樣,生命是唯一的珍貴。這便喚起了所有普通人最內心深處的憂傷,他們感同身受,他們好象看到了自己最親近的愛人的消逝,於是他們看到了鏡同自己的悲慟。

這又引起了另一個深思。為什麽基督要選擇自我犧牲?為什麽要有那麽多前赴後繼的信徒主動選擇被處死?這和早年的科學家會選擇被火燒也要堅持真理如出一轍。新近的新科學家雜誌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題目是“Suffering for your beliefs makes others believe too”。文章開頭問,基督和超人有什麽不一樣?它的分析研究是宗教信仰有為之獻身的烈士,而後者當然沒有。正是因為這些烈士超乎尋常的堅定,才讓人感覺必定是足夠真誠或是值得。“The more costly the behaviour, the more likely it is to be sincere.”這種分析不無道理,不論你是多麽生性魯莽之人,代價高到一定程度,總是要卻步而三思。現今社會所謂見義勇為的英雄也少了,正是因為人們不再相信,人們懷疑一切。缺乏信仰的種族是危險的,容易陷入渾渾噩噩的境地,就如同失去了靈魂的肉體,吃進去的是一堆爛肉,行走的不過也是一堆肉。這裏的信仰不專指上帝,以為指的是信心和仰望,其實就是心懷敬畏。人類根本煙塵一類,若是狂妄到以為人能勝天,便隨心所欲,那麽最後的審判便見分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