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斯特,人們會想到他“鋼琴之王”的美稱。的確,李斯特把鋼琴的演奏技巧發揮到極致,並有眾多傑出的鋼琴作品。另一方麵,李斯特在樂隊作品領域也有獨特的貢獻,即他首創了交響詩(Symphonic Poem)這種體裁。
交響詩,故名思義,就是用交響樂隊表現詩意的體裁,屬標題音樂,通常為單樂章。與無標題音樂不同,交響詩總是表現一定文學性內容。李斯特共寫了十三部交響詩,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這部《前奏曲》。作品的全名是“Les préludes (d'après Lamartine)”,取材於法國浪漫派詩人拉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的詩集《詩的冥想》(Nouvelles méditations poétiques)中的第十四首詩“前奏曲”(Les préludes)。在1856年出版的總譜裏有一段序言,全文的中譯文如下:
“我們的生命除了是用‘死亡’唱出第一個莊嚴音符的無名歌曲的一組前奏曲以外,還有什麽呢?愛情是每一顆心中的朝陽,但最初的幸福和歡樂,怎能不受暴風雨的襲擊,以致好夢被驚破,祭壇被摧毀;在殘酷的打擊下,怎能不衝出暴風雨,投入寧靜的鄉村生活,從回憶中去尋求安慰呢?可是人總是不能久安於大自然懷抱中溫和的隱退生活的,當小號吹出警報的信號時,他立即冒險上陣,不管號召他去參加的是什麽樣的戰鬥行列;為的是在戰鬥中完全恢複自信,並獲得充分的力量。”
需要說明的是:這段序言並不是出自拉馬丁,而是李斯特或其他人根據李斯特的意思所寫的。還有研究認為,這段序言和拉馬丁的詩《前奏曲》實際關聯很少。但不管怎麽說,這部交響詩的標題和序言都是李斯特敲定的,應該代表了作曲家自己對作品的說明。
對這部樂曲的曲式也有不同的解釋,但我基本認同她是采用了自由的奏鳴曲式。“自由的”,是指樂曲在通常的展開部和再現部之間加了一個插部,另外再現部采用了先副部後主部的倒裝再現。下麵是我用本文結尾提供的全曲音像,以及前人對樂曲的分析,做的一個簡明的表格,包括自由奏鳴曲式的各個段落,各段在這個音像開始的大概時間,以及各段表達的含義(根據作品的序言)。當然表上列出的含義隻是個提綱,樂曲實際的表達要比這細膩得多,也豐富得多。
音像大約開始時間 |
自由的奏鳴曲式中的段落 |
表達的含義 – 根據作品的序言 |
0:28 |
引子 |
問題:“生命……還有什麽呢?” |
2:35 |
呈示部的主部 |
人的自信和力量 |
3:24 |
呈示部的連接部 |
從力量過度到愛情 |
4:40 |
呈示部的副部 |
“愛情是每一顆心中的朝陽” |
7:08 |
展開部 |
生活道路上“暴風雨的襲擊” |
9:18 |
插部,包括以上連接部和副部的多次不同的變形 |
“寧靜的鄉村生活” …… “……可是人總是不能久安於大自然懷抱中溫和的隱退生活的,當小號吹出警報的信號時……” |
14:26 |
倒裝再現部的副部及連接部,變形成為戰鬥的進行曲 |
“他立即冒險上陣,不管號召他去參加的是什麽樣的戰鬥行列” |
15:20 |
倒裝再現部的主部,沒有變形,但加大了力度 |
人“在戰鬥中完全恢複自信,並獲得充分的力量” |
縱觀全曲,表現人的自信和力量的主部主題在經過愛情,暴風雨,鄉村生活,以及戰鬥的洗禮之後,以加大的力度再次奏響,表情更加莊嚴,壯麗而輝煌。結合作品的序言不難感到,整部交響詩是作曲家對人生的熱情讚頌。
全曲音像:1998年巴倫博伊姆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Les Préludes (Franz Liszt) Daniel Barenboim mit Berlin Philharmoniker - Staatsoper Berlin (199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2bkVQwtBs&ab_channel=brunomortier
更多的有關信息,也是本文的主要參考文獻,可見:
“Les prelude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s_pr%C3%A9ludes
新芭網的 “李斯特 - 第三交響詩 《前奏曲》 S.97” (但此文把總譜上的序言說成出自拉馬丁,這已被證明是誤解):
http://www.sin80.com/work/liszt-poem-s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