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網友帖子 胡思亂想

(2009-07-30 10:39:07) 下一個
帖子如下: 
   
        黑村用白條換小村的產品,黑村的人吃香的喝辣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潤。 吃的越好,放的屁越臭。黑村人在家裏吃飯,跑小村放屁。 小村村長被熏得差點腦殘。 但他忍了。黑村的白條炒到天上後,拿了一大把白條的小村,財富可是一天天增長哩! 突然,白條暴跌。金融危機來了。黑村的人開始勤儉節約,他們大幅度地減少購買小村的產品,他們要等小村的企業倒閉後廉價把它們買走。 白條暴跌,高位接盤的小村損失最痛。 但黑村村長卻哭得最厲害,哀求小村去救他。 小村的經濟學家說:“黑村損失最慘重,黑村人可憐呢,我們應該去救黑村。” 小村村長也說:“我們要做負責任的村子!” 村長派會計挨家挨戶收錢,湊個整數,找一頭驢馱著錢去黑村買白條。驢不走,回頭望著小村村民破敗的茅草屋,眼淚汪汪,充滿悲憤。 村民說:“連驢都知道風險哩!” 村長火了,讓小村的經濟學家背著錢進了黑村,這次果然一路順利,又買回很多白條。 黑村人笑得眼淚都出來了:“世上還真有把自己當成救世主的傻瓜呢!” 村長回來時,驢望著村長身邊前呼後擁的經濟學家,突然一頭撞在南牆上,壯烈殉村。



­         想起了我的一個在美國投行上班的朋友說,公司有人離職,一般會發郵件通知大家,大家於是都傳遞一個大的信封袋,這個信封裏麵用來裝大家送給離職人的錢,個人捐贈的錢一般從幾鎊到幾十磅不等;或者也可以不捐錢而是送卡,送祝福的話語。 然後這個離職的同事會發郵件說在某某酒吧最後聚會,歡迎大家來drink。聚會地點都不同,有幾次朋友收到的郵件說,由於我還沒找到新的工作,所以隻能請大家去一個便宜的地方drink一小時。還有幾次,離職同事發郵件說,我隻準備了一些食物,麻煩大家自帶酒水。沒有人嘲笑他,也跟往常一樣,熟悉的去,不熟悉或者忙碌的就不去喝了。
 
    ­     在哪裏請喝酒,並不取決於離職者收到多少捐贈,而是取決於麵臨的經濟狀況。在我們眼中,這些美國著名的投行員工,怎麽能剛離職就沒錢呢?以前一點錢沒賺麽?可這就是西方人的觀念,量入而出,不需要麵子。找到新的工作了,就大大方方的告訴大家,然後請去消費高些的地方;還沒找到,也不必要好麵子不說。什麽情況大家都能理解,一切都那麽自然。沒有攀比,也沒有刻意的裝窮。 ­ 看到上麵網友的帖子,於是想到,全球經濟危機,中國也不能幸免。歐美這些資本主義國家,即使在這種經濟危機時刻,老百姓生活水平並沒有感到明顯的下降--他們的政府卻已經非常憂慮,到處尋求幫助。可是,我們卻不肯說自己也遇到困難,這是為什麽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