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人生

這裏是《常青人生》論壇的文庫
正文

文革中長大的孩子(1):鬧書荒 -- by 星星光

(2008-11-18 15:05:46) 下一個
我的青少年是在文革中度過的。記得那時批四舊,抄家,反傳統,很多書刊雜誌都被當成封資修的毒草燒了,圖書館被砸被關,新華書店裏除了毛澤東選集和各種政治學習資料,也沒有幾本像樣的書,真正是砸爛舊傳統,清除舊文化。

搞得我們這些小學生和中學生,真是無書可看,無書可讀,鬧起了書荒。

不過事情總是這樣,你越缺少什麽,什麽東西就越發顯得珍貴。正因為那時沒有書看,大家反倒產生了文化饑渴,所以偶爾借到一本書就會覺得特別的珍貴,如饑似渴,披星戴月的看。

那時有些家庭藏有一些躲過抄家破四舊,私下裏保存下來的舊書。這些書就成了我們這些小夥伴的寶貝。記得我們家有一本《苦菜花》,拿著這本《苦菜花》我和別人交換過很多不同的書。

經常是一本書,從一個人手中傳到第二個,第三個人手中,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我的書有時候要一,兩個月後才會回到我自己的手中。作為交換我也看到了很多別人的書。

我還用自己積攢的郵票,糖紙,煙盒換過書看。那時對好不容易借來的書,都會非常的珍惜,非常害怕如果把別人的書毀壞了,就會永遠失去和別人分享書籍的資格。

記得有一次我把從別人那借來的《紅岩》轉借給我們同學,結果那個同學一口咬定書在上學路上給丟了,急得我滿頭冒汗,真都快急瘋了。我知道他喜歡那本書,想找茬把那書留下來。但又不敢和他急,他要真不還我,我也沒辦法。後來陪上了無數多的好話,再加上一枚我非常喜歡的郵票,才總算把那本書要回來。 而有些好不容易借來的所謂毒草書籍,看時還要躲躲藏藏,生怕被別人看見沒收上繳,並因此惹禍上身。

從別人那借來的書,往往隻能在我手中停留兩、三天,那真是要抓緊一切時間來看,從上課藏到課桌裏看,躲到廁所裏看,到晚上鑽到被窩裏打著電筒看,經常是兩三天啃一部長篇小說。記得有一次我晚上趁父母睡覺後躲到廁所裏看,一直看到淩晨三點鍾,被半夜起來上廁所的母親當場抓獲。

那時看到喜歡的章節,不僅反來複去的看,有時還會把那喜歡的段落抄下來,等以後慢慢欣賞。有些喜歡的章節,我就背誦下來,直到今天,還能朗朗上口。那時真是饑不擇食,隻要能找到的書,什麽書都看。

從《隋唐演義》、《封神演義》這些古書,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虻》這些外國小說;從《青春之歌》、《紅岩》這些革命書籍,到《十萬個為什麽》這樣的科普叢書;從《毛選》五卷到《唐詩300首》,真是三教九流來者不拒,囫圇吞棗照單全收。

等到文革後期,陸陸續續出了一些像《豔陽天》、《金光大道》、《歐陽海之歌》、《新來的小石柱》這樣的新書,我也是出一本看一本,看了個遍。

後來還流行過手抄本小說,像《梅花黨》、《一雙繡花鞋》等等,那真是有些人一筆一劃花很多時間用鋼筆字在方格本上抄出來的小說呀。這種書傳的人多了,字跡就會變得很模糊。但那也讓我讀的津津有味。

那時學校裏學不到什麽知識,我們的知識都來源於這些雜書。從各種《演義》中我們學曆史,從《十萬個為什麽》中我們學科學常識,而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虻》中我們學著怎樣做人。

所以我們這代人,一方麵缺乏從學校中來的正統的語文、數學、曆史,和地理這些基礎知識,另一方麵腦子裏也裝了一大堆包羅萬象,什麽都有的雜書野史。

記得那時看過高爾基的《童年三部曲》,我們就和童年的高爾基一樣在自學雜書中,在那動蕩混亂的社會裏,慢慢地長大了。


來源: 星星光08-09-0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