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爺爺

(2012-04-04 17:13:31) 下一個
爺爺留給我最深的記憶,是一隻斜刺裏飛來的棉鞋。五歲那年回老家,與妹妹搶個什麽,一聲喝罵,鞋就飛了過來。嚇得我撲進趕來救駕的奶奶懷裏哭得哇哇的。

老家地處魯西北,土地貧瘠,十年九旱。走出黃土地就成了擺脫老天擺布,走出貧困的唯一出路。緊挨著"鏢不喊滄"的滄州,村村習武練功。一代代後生仗著一身俊功夫,別了妻兒老小,出去闖天下。有的去大城市給錢莊商鋪做保鏢為人看家護院,有推著獨輪車販賣私鹽,有的則出了山海關去闖關東。

爺爺扔下剛娶進門的奶奶就去了天津,具體做什麽誰也說不清,聽父親說是憑著一身好武藝做了辮帥張勳的護衛,後來又用攢下的兵餉做了個小生意,幾年後就掙下了一份家業。後把奶奶接過去,父親就在天津出生了。家中保存著泛黃的舊照片,爺爺金刀大馬居中端坐,奶奶抱著父親站在一旁,都是被錦著緞,顯得出家境殷實。

父親尚幼時奶奶病故,加上時局動亂,爺爺變賣了天津的家產,回了老家。蓋了一院房,置了幾畝好地,就安心務農了。這幾畝地在土改時給家裏帶來麻煩,父親從部隊匆匆趕回,費盡功夫才把富農的成分給降成上中農。每想到這事,腦子裏就出現電影<槐樹莊>的畫麵。當然,父親隻是個小參謀,不會像崔治國那樣,大氅皮靴,馬上鞭指著村幹部喝斥。

爺爺再娶,後又添了叔叔和兩個姑姑。聽奶奶說,剛過門時,父親站在小凳上伸著頭和爺爺一起看奶奶擀麵條,"他爺倆這是考我擀得細不細啊。"奶奶笑著說。

爺爺脾氣火爆遠近聞名。一次返鄉途中的火車上,見一乘警無端刁難欺辱一乘客,上去劈裏啪啦一頓巴掌,揪住領口,"我是xxx的xxx,下站咱下車打官司。"那個乘警掙脫後溜了,直到爺爺下車也沒露麵。

還有一次幾乎喪命。一日爺爺正在田裏,一隊鬼子兵路過,翻譯衝他喊了幾句,好像是問路。爺爺裝聽不見沒理他們,那狗腿子便衝下田來又罵又踢。轉眼間就趴在爺爺腳下嗷嗷亂叫。這下惹下大禍了。聽奶奶說,爺爺被吊在穀場的樹上,幾個鬼子圍著他抽打。"眼珠子瞪得老大,挨一鞭子卷一聲。"(老家話,卷是罵的意思。)後來保長趕來,說這個人是良民,隻是腦子有毛病,這才撿回一條命。

鐵漢亦有柔腸。爺爺常挑燈夜讀,時時會暗自抹淚。奶奶怕他壞了眼睛,把那些三俠五義七俠五義的都藏起來,急得他發著脾氣到處翻。每次見到關公讀春秋的像,就想起爺爺讀書的故事。

爺爺自己識文斷字,堅持讓子女都受良好教育,叔叔姑姑都念完了高中。小時看過叔叔來信,毛筆豎排,清秀的行書。父親就是在縣裏上高中時參加了革命,帶著一幫同學投了新四軍。奶奶天天哭,爺爺卻不慌不急,安穩如山。

隻見過爺爺幾麵,除了那隻鞋,那舊照片上威風凜凜的坐相,其餘都模糊了。這些早已故去的陌生人,我們及我們的後代,正薪火相傳地延續著他們的生命。女兒倔強的性格中,也依稀有你的影子。爺爺,你正微笑看著吧?

正值清明,搜出片斷記憶寫成此文,以為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