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載]中歐走向不同文明形態的根本原因 by 天乙

(2008-12-30 16:22:27) 下一個

[轉載]中歐走向不同文明形態的根本原因
文章提交者:天乙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中歐走向不同文明形態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工業革命前的曆史分析




各位如果覺得這文章太長,實際隻要看第一、二、四、五部分就可以了。中間三部分是為了說明中國為什麽容易形成大一統中央極權,而歐洲卻容易形成多國林立(多元政治格局)的原因的。

目錄:
一、引言
二、曆史關鍵區域的概念
三、中國歐洲整體地理條件對比
1、中歐的地形
    ⑴中國的地形
    ⑵歐洲的地形
2、中歐的氣候
    ⑴中國的氣候
    ⑵歐洲的氣候
    ⑶中歐地形、氣候綜合對比
3、中歐的農業(種植業、畜牧業)產量
    ⑴中原地區與西歐南歐地區的農業地理因素比較
    ⑵中原地區與南歐西歐地區的農業發展
    ⑶中原地區與南歐西歐的種植業對比
4、中歐的人口規模、國家規模、軍隊規模
    ⑴古代中國的人口規模(周/戰國/秦/漢唐/宋/明清)
    ⑵古希臘人口規模
    ⑶古羅馬人口規模
    ⑷中世紀歐洲人口規模
    ⑸1500年後歐洲人口規模
    ⑹中歐人口規模與密度對比
    ⑺曆史關鍵區域的國家規模1——中原王朝的規模
    ⑻曆史關鍵區域的國家規模2——南歐西歐的國家規模
    ⑼中原王朝的規模與歐洲國家規模的對比
    ⑽中原王朝與歐洲國家的軍隊規模對比
5、中歐古代交通
      ⑴中歐的不同交通模式及其對遠征的影響
         ①中國——陸上交通模式
         ②歐洲——陸上交通與海上交通混合模式
         ③不同的交通模式所帶來的不同影響
      ⑵古代中歐的兵力運送時間比較
6、中歐的戰爭
      ⑴不同的地理條件決定不同的戰爭方式
          ①中原地區的戰爭
          ②南歐西歐地區的戰爭
      ⑵不同的人口規模決定不同的軍隊規模,不同的軍隊規模決定不同的戰爭效果
四、中歐“曆史關鍵區域”形成完全不同的政治格局
五、不同的政治格局對文化曆史帶來了不同的影響
        ⑴地理氣候因素上的差別最終導致中歐的政治格局不同
        ⑵中歐不同政治格局對文化與曆史的不同影響


一、引言


    

網上有不少人在討論歐洲是如何走向現代文明(政治民主化自由化法製化、經濟資本主義化、文化科技現代化)的,中國是為什麽沒有走向現代文明的文章。大家的這種探索精神都是好,很多結論也都在極大的啟發價值,本人也從地理曆史角度提出一點個人看法。

        要研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曆史發展,需要有一種大曆史的眼光,把任何一個民族的曆史都放到其所發生的大背景之中去研究。要研究中國、歐洲的不同曆史走向。我們應該清楚地了解他們的舞台背景——地理氣候條件——的差異。

二、曆史關鍵區域的概念



         人類的一切活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物質財富的生產(主要指農業、畜牧業)的基礎之上的,一個地方首先要有達到一定水平的農業或畜牧業,然後在這個地方才能生活著一定數量的人口,有了人口才能發生未來的一切政治曆史事件。所以對於中國與歐洲的地理分析是有所取舍的,某些地區(如東歐平原)或許完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但由於氣候情況惡劣;某些地區(如西藏地區)則地形與氣候均惡劣,這些地區在古代都無法有效進行物質財富生產活動,所以這些地區在人類曆史上無法發揮重要的作用。對於這種地區本人將其定義為“影響曆史的非關鍵區域”;而另一些地區則由於地理與氣候條件的適宜,從遠古以來就一直具有著相當發達的農業或畜牧業,並且一直聚集著大量的人口,是曆史政治事件發生的主要舞台,這種地區本人將其定義為“影響曆史的關鍵區域”。從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來,一個地區能否成為曆史上的關鍵區域是由這個地區所具有的物質財富生產潛力決定的,而這種潛力又是由於地理條件(地形、氣候)決定的(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

         對中國而言,古代農業畜牧業較為發達的地區一直在中原一帶(包括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黃土高原),而且中國古代近80%的人口都一直集中在這一帶地區,所以中原地區就是“影響中國曆史的關鍵區域”;對歐洲而言,由於其自身的地理(氣候地形)原因,古代農業畜牧業較為發達的地區在南歐西歐地區,大量的人口也主要集中於南歐與西歐,所以南歐與西歐地區則是“影響歐洲曆史的關鍵區域”。我們分析中歐走向不同文明形態的原因主要就是基於對中國歐洲各自關鍵區域的地理分析上的。

圖示:

           決定       農業、畜牧業情況         決定
地理條件————>   財富、人口數量、國家規模————>統一還是分裂的政治格局
                         交通、戰爭模式

    
      

三:中國歐洲整體地理條件對比




1、中歐的地形

         在看下麵的全部內容之前,先提醒各位讀者注意一點,那就是法國的緯度居然與中國的黑龍江省處在同一平行線上,而波德平原與東歐平原居然處於比(原中國領土)外興安嶺還要更高的緯度上。所以歐洲的氣候如何各位可以先大致想像一下。(最好看看地球儀,本文所說的就好理解了)

         ⑴中國的地形

         很多人在看中國地圖的時候,往往會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的地形太複雜,崇山峻嶺遠遠多於歐洲。確實,從整體來看中國的1200萬平方公裏的領土與歐洲的 1100萬平方公裏領土地形要複雜的多,高山高原所占比重也遠遠超過歐洲。可是在古代對人類曆史發展有意義的不是高山與高原,而在於關鍵區域(中國的曆史關鍵區域就是中原地區)。
        中國地形是一個四麵封閉,整體聯係很緊密的大陸。東麵是大海,較少有半島,也缺乏像英國那樣的大島嶼(不列顛島麵積20萬平方公裏,台灣島僅有3萬平方公裏)。
         中國的中原地區(包括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黃土高原)地形非常好,華北與長江中下遊地區都屬於平原地形,隻有較稀少的山脈。在一萬年至一千年前,黃土高原也是比較平坦、植被豐富、易於遠古人類開發和生存的地區。從唐朝開始,由於人類過度開發破壞,黃土高原變成了千丘萬壑也就是當前這幅模樣。中原地區的麵積總和大約有200萬平方公裏。
        除了中原地區是較適合古代生產與生活的地方外,中國還有四川盆地,史稱天府之國,麵積約16萬平方公裏;東北平原,麵積約30萬平方公裏(與波德平原麵積相同,但緯度低於波德平原)。

        ⑵歐洲的地形

         從地形地勢上看,歐洲是七大洲中最平坦的洲。歐洲的平原麵積占全洲麵積的近60%。但是請不要忽略重要的一點:有平原並不意味著這個地方就有著發達的種植業或畜牧業,它還需要適宜的氣候。而東歐平原的氣候恰恰是有人類生活的平原中最差的(最冷最幹燥)一個。從緯度上看,東歐平原與西伯利亞平原是相同的。東歐平原麵積近500萬平方公裏(占歐洲平原總麵積的80%),卻隻在其西北部由於有北大西洋暖流的經過會溫度高些,其他地方的氣候狀況與西伯利亞平原相似,而西伯利亞平原則至今也沒有多少人生活在其中。由於古代在東歐平原地區所生活的人口太稀少(注①),所以東歐地區對歐洲的曆史政治影響較小(注②),遠比不上南歐與西歐在歐洲曆史上的重要性。所以本文對歐洲地理因素的分析還是著重於分析南歐與西歐。

        歐洲的另外一塊重要平原就是波德平原(可是麵積隻有30萬平方公裏,與東歐平原相比小太多),地勢平坦,一般海拔 50-100米。

         歐洲麵積稍大一點的平原僅有東歐平原與波德平原兩塊,其他都是一些河流的三角洲地區,或者部分低丘陵地區(西歐平原)。其麵積都非常小,而且分散。而在歐洲的南部地中海地區,則呈現為破碎分裂的地形,高山把各個半島分割開,在這些半島上零零碎碎地分散著一些很小的平原、丘陵、河穀。

         歐洲地形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水平輪廓破碎”。歐洲總麵積的1/3以上屬於半島和島嶼,其中半島麵積約240萬平方千米,約占全洲麵積的24%;島嶼麵積約75萬平方千米,約占全洲總麵積的7%,這在世界各大洲中是罕見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巴爾幹半島和亞平寧半島是歐洲最大的半島,次大的半島有科拉半島、日德蘭半島,克裏木半島和布列塔尼半島等等。大陸海岸線長37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複雜的一個洲,切割最為厲害。多半島、島嶼、港灣和深入大陸的內海。


2、中歐的氣候

        前麵己經說過,要分析中國歐洲的地理因素差異,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分析兩者的氣候差異。歐洲的東歐平原很大(近500萬平方公裏),可是很不幸的是,那裏的氣候條件太差了,與中國的中原地區氣候相比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下麵就來具分析:

         ⑴中國的氣候
         從一萬年到三千年前,中國的溫度整體上要比現在高2—3度,降水量要高出200mm。黃河中下遊地區(包括黃淮海平原)處於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也就是說古代的中原氣候與當下浙江省氣候類型相同。西安半坡遺址中發現了距今約6000年的獐、竹鼠和貉等動物遺骸,這些動物現今則主要生活在氣候溫暖濕潤又多沼澤的長江流域,在京津地區當時則生存有一些現今見於亞熱帶地區的動植物。
         從總體上來講古代中國的氣候類型可以分成四種,中原地區(包括黃土高原大部,華北平原大部,長江中下遊平原全部及中國長江以南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古代東北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與現在差不多);青藏高原屬於高山氣候(與現在差不多);蒙古高原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比現在溫度與降水量都高一點)。
        中原地區的氣候是讓歐洲農民無比羨慕的氣候,這種氣候所在地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製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其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熱同期,而歐洲正好相反),每年的生長季長達250天以上。中原地區的氣候是大大有利於種植業的氣候。
        至於東北地區是溫帶季風性氣候,其冬季受溫帶大陸氣團控製,寒冷幹燥,且南北氣溫差別大;夏季受溫帶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且南北氣溫差別小。此外,四季分明、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顯著。東北平原的雨熱也是同期的,而歐洲的波德平原則是雨水平均分布。在遠古時代東北的人口一直不多,隻到唐朝後期,東北才真真出現了較發達的農業與畜牧業,人口逐漸增多。
        蒙古高原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與歐洲東部的氣候相似,也是一個容易幹旱的地區。但不同點在於東北與蒙古高原相較於歐洲同類型氣候區緯度要更低一些,溫度會更高一些,降水量也是小於或等於蒸發量。蒙古草原的氣候情況會比歐洲好一點,但總的來講這種氣候不論在中國還是在歐洲都好不到那去,隻能發展畜牧業。(注③)
        青藏高原的氣候較惡劣,其人口數量一直不多,在中國曆史上影響不大,不說。(如果青藏高原的氣候好一點的話,那麽關於藏族的曆史恐怕就要重寫)

        ⑵歐洲的氣候
        從總體上來講歐洲氣候可以分成三個區,東歐平原及波德平原東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與西伯利亞相同,北部還有冰原氣候),西歐及部分北歐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南歐幾個半島都處於地中海上,屬於地中海氣候。
         東歐平原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雖然在過去的一萬年至三千年前,全世界的氣溫比現在高2—3℃,降雨量也多出大約200mm,但是東歐平原古代的氣候並不比現在的氣候條件好多少。因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屬於極不理想的氣候(僅好於極地氣候)。再加上遠離海洋,濕潤氣候難以到達,因而幹燥少雨(年降水量從 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達300~600mm),降水量是從南向北增加,而蒸發量卻是從北向南增加。氣候呈極端大陸性,氣溫年、月較差為各氣候類型之最。而且,越趨向大陸中心,就越幹旱,氣溫的年、日較差也越大,植被從北到南由森林過渡到草原、荒漠。冬季在大陸性氣候控製下,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南部為0℃以下,北部接近- 40℃。最熱月的平均氣溫,南部26~27℃,北部接近20℃。東歐平原南部生長季約100天,北部僅50-70天。在東歐平原中西部與南部蒸發量都高於降水量,結果對於東歐平原的農業(不論古代還是現代)都產生了致命性的不利影響(十七世紀引入土豆之後稍有改觀),東歐的種植業一直居於次要位置,占主導的還是畜牧業。
        西歐與部分北歐地區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處在西風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冬無嚴寒(冬季氣溫比同緯度的大陸中心和大陸東岸暖得多),夏無酷暑(夏季時暖流水溫仍較大陸溫度低,海上要比陸上涼得多),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在22℃以下,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占比例稍大,全年沒有幹季。
        南歐的幾大半島都處於地中海氣候區,這種氣候在夏季,幹旱少雨,夏秋季降水隻占全年降水的20~40%;冬季,副熱帶高壓南移,西風帶氣旋活動頻繁,降水豐富,降水最多月份的降水量是降水最少月份的3倍以上。冬季氣溫5~10℃,夏季21~27℃,年降水量約350~900毫米。自然植被以耐幹旱的灌叢為主。
         從以上的資料中可以看出,歐洲東歐平原廣大,但是氣候不佳,全年生長季僅有100天以內,再加上降水量比不上蒸發量,這為發展種植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灌溉技術與能力還不足,農作物品種不太合適的情況下,東歐平原始終無法支撐大量的人口;而西歐情況則好一些,其種植業與畜牧業在古代均有較為出色的發展;但到地中海地區氣候條件又不太利於農業生產,其雨水與溫度正好相反,高溫季節少雨,而寒冷季節多雨,也沒有什麽好的糧食作物能很合適於這種氣候。(具體的歐洲古代農業情況在第三點詳談)


        ⑶中歐地形、氣候綜合對比
        對於中歐的地理條件,從上麵所列舉的資料來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幾點結論:
        ——歐洲的大平原地形很好,偏偏氣候惡劣,有地利沒天時,不利於古代歐洲人生產生活,最終這塊地方無法生產出大量的財富,無法支撐大量的人口和龐大的軍隊,所以東歐平原在歐洲曆史發展過程中沒有成為“影響曆史發展的關鍵區域”;

        ——歐洲曆史發展的關鍵區域是南歐與西歐,而南歐與西歐的地形極其破碎,本身陸地上沒有大平原,而且各處都被高山阻隔,海岸線極長極曲折;
        ——中國的中原地形很好,氣候非常適宜農業,有地利有天時,有利於古代華夏人生產物質財富;而且中原本身地勢平坦。
        中原地區是中國曆史發展的關鍵區域,與歐洲的關鍵區域(南歐、西歐)相比:中原地區宜農麵積超大,而且氣候良好,陸上交通便利;而歐洲(南歐與西歐)平原小,而且氣候不利,但由於地形破碎,陸地海洋交錯,所以海上交通發達。

3、中歐的農業(種植業、畜牧業)產量

         一個地區能夠生產出多少有形財富(主要指糧食和肉類)就決定著這個地區能供養多少人口,而人口規模則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實力以及對內對外政策。要研究政治曆史的發展,是無法脫離農業(種植業與畜牧業)這個重要的因素的。在中國與歐洲的關鍵區域,由於地理條件的巨大差異,兩地的農業有著天壤之差。兩地的農業差距造成了在以後曆史中兩地之間人口規模、國家規模、軍隊規模以及思想文化、政治結構上質的區別。

        ⑴中原地區與西歐南歐地區的農業地理因素比較

        對於農業的生產與發展來講,需要考慮的地理因素有四個:⑴、地形;⑵、氣候;⑶、原有植被情況;⑷、土質與肥力。其中前兩項是決定性因素。
         本文己經在前麵較詳細地分析了中國的“影響曆史的關鍵區域”(中原地區)與歐洲的“影響曆史的關鍵區域”(西歐與南歐)的地形與氣候,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光憑氣候條件,中原地區與西歐南歐地區的農業就己經不在一等級上了(中原雨熱同期,全年積溫遠高於歐洲)。而從古至今中國與歐洲的農業有著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就是,中原地區幾乎是純種植業,而歐洲則是種植業與畜牧業並存,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並種。(畜牧業所承載的人口遠低於種植業,見注3)
         中原地區的生產季可以達到兩百五十多天(春秋時期從中亞引入小麥之後則把冬天也有效地利用起來了);而西歐的生產季一年隻有兩百天,由於雨水平均分配(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種植作物時雨水數量顯得不足,冬天種植小麥時雨水又顯得過多。歐洲的地理氣候因素大大限製了全歐的種植業發展,最終在歐洲形成的是種植業與畜牧業並存的農業格局;在地中海上的幾個半島區,地中海氣候使得各個半島上的平原穀地一年隻能種一次糧食作物,而冬季則隻能種植葡萄橄欖之類的經濟作物,並用葡萄酒橄欖油去北非或西亞地區換取糧食。
        至於第⑶個和第⑷個農業地理因素(原有植被情況和土質肥力),中原依舊比歐南歐優越的多。中原地區在遠古時候植被中草原占近一半,而且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土質屬於疏鬆而肥沃土質,與西歐南歐完全不同,西歐與南歐的土質都屬於高度粘土質。這對於遠古華夏人來講,中原地區的土質隻要用原始石器和木棒就可以開墾種地了,而歐洲人要大規模進行土地開墾非等到青銅器出現不可。從土壤的肥力來看,中原土壤的肥力也高於歐洲,再加上中國人較早采用了施肥技術,所以中國古代很早就實行了連種製和複種製,而歐洲直到近代還一直在采用休閑製。

         ⑵中原地區與南歐西歐地區的農業發展

         董愷忱在《從世界看我國傳統農業的曆史成就》一文中指出:一、中國是世界上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二、中國框形犁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傳統犁之一。它的特點是具有曲麵壁和擺動性。西方近代犁吸收了中國犁的特點,成為近代農業革命的契機;三、我國是世界上有較高土地利用率的國家之一,和南歐中世紀長期實行休閑製不同,中國很早就實行連種製和複種製;四、在世界農業發展較早的國家中,我國是沒有出現地力衰竭的幾個僅有的國家之一,這主要得力於中國農民善於利用生產、生活上的廢棄物給土地施肥;五、我國傳統農業一度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主要表現在精耕細作農藝和較高的單產上。
         我國傳統農業土地利用率很高,土地生產率也是相當高的。據日本學者熊代幸雄對古代農業播種量與收獲量比值的研究,西歐“在以小麥為主食的英格蘭,這一比值在中世紀略少於4倍,到了近代則提高到6至11倍之間”。在六世紀前期的華北(《齊民要術》所反映的時代),粟的比率倍數為20—40倍。“與歐洲相比高出10倍左右”。學者寧可也指出:“如果從播種量看,歐洲中世紀農業的粗放程度就更驚人了。當時一般收獲量最低是播種量的一倍半兩倍、一般是三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過六倍。至於我國,從雲夢秦簡的材料看,收獲量至少為播種量的十倍到十幾倍,而據《氾勝之書》、《齊民要術》記載則已達到幾十倍至上百倍。”直到近世,我國農業單位麵積的產量仍居世界前列。如一些農業科學家曾利用《沈氏農書》和其它一些資料,估計明末清初嘉興地區稻米產量最高為每公頃6700— 8400公斤,而今天美國加州稻米產量僅為每公頃6500公斤。從總體上來估計,西歐中世紀收獲量隻有播種量的三四倍,而中國達到十幾倍、幾十倍。(注 4:數據來源《世界農業史》)
          在土地利用方式上,歐洲國家為了利於農牧結合和恢複地力,實行休閑、輪作,其中包括放牧地的二圃製和三圃製;西歐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典型的三圃製,即將全部耕地劃分為3個耕區,依次輪流種植冬小麥、春小麥和進行休閑。三圃製最初在德國南部、法國北部等一些屬於王室和寺院所有的組織得較好的莊園內實行,後逐步推廣;到11~13世紀,除原來的耕地外,還在新墾土地上推行,從而促使西歐一些國家的耕地麵積得以成倍地、個別地方竟是3~4倍地增加。在這以前,即使農業較發達的英國,其耕地也不超過全部土地的二成;德國和法國北部在一成五以下;人口稠密的法國南部和西班牙也隻達到二成至二成半之間。但在一些地力瘠薄的地方,如英格蘭的西南部直到16世紀時也還是二圃製占優勢;法國南特地方的農村,直到18世紀時仍是二圃製、三圃製並存。在中國則是在廢除撂荒製以後走上了土地連種製的道路,實行精耕細作,種植業和畜牧業也進一步分離。(注④)
         對於中國與歐洲的農業產量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要說明一下,除了地理以及生產技術方麵的差異外。中歐的古代農業還有一個社會因素上的重大差異,那就是中國在古代的奴隸製在周代就基本廢除,取而代之的是貴族與平民合作的井田製,到戰國時期則連井田製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地主與小農經濟。農民對於農作物的占有權支配權進一步增強,這大大提高了中國農民的農業生產熱情。而歐洲直到公元500年羅馬帝國消失了還有許多地方實行奴隸製,奴隸與農奴的生產熱情極低。 “精耕細作”在中國己經開始實行了將近一千年,而在那時的歐洲還隻能是莊園主頭腦裏的夢想,以至於歐洲的土地始終處於粗放型經營的狀態,隻到十八世紀才有部分西歐部分地區才有所改觀。這也導致了中國古代的農業產量遠遠超過歐洲。

        ⑶中原地區與南歐西歐的種植業對比
         中國種植業的產量
         具體到每個勞動力的農業生產情況,則有如下數據(注⑤):
         ——戰國時期:糧食畝產:216斤,每個勞動力年生產:3188斤;
         ——西漢時期:糧食畝產:264斤,每個勞動力年生產:3578斤;
         ——唐代:        糧食畝產:334斤,每個勞動力年生產:4524斤;
         ——宋代:        糧食畝產:309斤,每個勞動力年生產:4175斤;
         ——明代:        糧食畝產:346斤,每個勞動力年生產:4027斤;
         ——清代:        糧食畝產:367斤,每個勞動力年生產:2262斤;
         歐洲數據暫缺,因為歐洲的古人幾乎沒有留下有效數據(也因為我所看的書太少,未能找到有關的精確數據。在古希臘色諾芬的《經濟史》,在馬克·布洛赫的《中世紀法國農村》裏找不到關於古代歐洲種植業收成的數據)。但綜合一些當代農業史學家的研究成果,推測歐洲種植業的全年畝產最多隻能達到中原地區的1/5 (一般情況下是1/10)。
         另據一些古代數據顯示:《管子·治國》“一夫為粟二百石”推算,戰國時期一個全勞力已能年產糧2700公斤/每人,高於12—13世紀英國全份地農奴的勞動生產率(2300公斤/每人)。
(注:上麵的很多數據是用戰國時中國的數據對比中世紀的歐洲,己經相隔一千五百年)
         對比以上資料與數據可以看出:從全年畝產總量來看,歐洲最多隻有中原的1/10—1/5;從勞動力的個人勞動生產率來看,同時代的歐洲也落後於中國1/3 左右。中原地區與西歐南歐的農業差距非常顯著,中原地區不需要青銅器和鐵器就可以進行高產量的農業活動,周朝就己經達到“上農九人,中農八人”(一個農民供養8或9人)的農業生產水平。再加上中原的農耕麵積遠遠超過西歐與南歐的農耕與牧場麵積,中原在遠古時代就己經可以生產出巨大的物質財富,這最終使中國支撐起了龐大的人口規模。而歐洲則由於地理氣候的原因,(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始終無法開展大規模的農牧業,這也使得南歐西歐的人口密度遠不及中原地區。下麵將在第4點“人口規模、國家規模、軍隊規模”中詳細分析。



4、中歐的人口規模、國家規模、軍隊規模

         人是曆史活動的主體,沒有人就沒有曆史。在古代科技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下,人口的數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人口數量稀少的話,這個地區的曆史政治活動就會顯得非常單調,如東歐平原地區、青藏高原地區。一個地區的人口數量就意味著他所能提供的勞動力數量和兵員的數量。
         農業(種植業與畜牧業)產量是決定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根本性因素,由於中歐兩地的地理氣候差異,中歐的農業生產水平有相當大的差距,中原地區通過農業所創造出來的財富和物資遠遠超過歐洲地區,所以中國在遠古的時代人口數就己經達到了巨大的規模,而歐洲地區則數量較少。

        ⑴古代中國的人口規模
         要估計周朝之前的中原人口數量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那時候中國根本就沒有全國性的人口統計。據在張蔭麟《中國史綱》(注⑥)裏所說,周成王對外用兵最多一次俘獲敵軍1.3萬人,那周初期周王的軍隊規模也不應該少於五萬人,按古代中國征兵情況反推,周初天子的直轄人口應該在30-50萬之間。在其後的曆史中,周王的軍隊為“六軍”,其中每軍1.5萬人,總計軍隊人數9萬,按古代中國征兵情況反推,周王直接管轄下的人口總數在50-100萬之間。在西周時期中國各地人口數量都不多,分封在各處的諸侯國往往也隻有幾萬至十幾萬人口。
        而到戰國時期,由於農業工具、知識、技術的進步以及小麥水稻的全麵推廣,中國人口第一次出現了大爆炸式增長。而這時期實行了新的稅製(按田畝收稅)改革,各個諸侯國對本國人口有了較完整的統計,根據當時典籍裏所反映出的數據,齊秦楚趙魏等諸侯國人口都己達到300—500萬左右(戰國時期中國人口總數在2500萬左右)。
        依托於中原地區而建立的任何一個王朝,人口規模都不小。秦朝人口規模為2500萬左右,由於秦始皇沒有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秦朝時期全中國人口實際上處於不變或下降之中。西漢中期情況為:民戶12233062,人口59594978(數據來自《漢書·卷28下》)。西晉在未統一全中國之前,中原的人口數也上升到了5000萬。南北朝時期,北魏拓撥氏統計魏全國人口數(中原人口)為2500萬(數據來自《魏書·卷106》),而南朝人口數僅為600萬不到;隋文帝時期,中原地區重新統計,統計人口數4601萬(890萬戶),而陳朝竟然隻有500萬人不到(60萬戶)(數據來自《隋書·卷29》)。北宋數據比較特殊,如宋書中有記載:紹聖元年,戶19120921,口42566243;元符三年,戶19960812,口44914991;崇寧元年,戶 20264370,口45324154。宋朝的戶口數比漢朝高一倍,而其人口總數卻比漢朝低,這主要是因為宋朝隻統計丁男丁女,老人小孩都不計入,所以宋朝實際人口數至少要再乘2.5倍,即總人口在一億左右(數據來自《宋書·卷86》)。明朝由於從美洲引進玉米和紅薯等優良作物,人口有了一次大的增長,明末達到近2億,清初又下降到1億人,在1785年,中國人口達到3.9億。據《清史稿·卷69》宣統三年,四川一省就有民戶5041780,口 52840446,僅四川一省人口就與漢朝人口差不多。(注⑦)
      

        ⑵古希臘人口規模
       公元前5世紀,大多數雅典人仍住在鄉村。據維徹利估算,伯裏克利(Perikles,公元前495—429)時期的雅典約有公民4萬,分居在另3個城市中,即錫拉庫薩、阿格裏真托和阿爾戈斯,而雅典主城的人口曾多到2萬。全體自由民約15萬人(包括在雅典或庇裏尤斯港經商的約2萬多的異邦人,而奴隸總數約40萬)。同時代的其他城市很少有達到如此規模的,在古希臘全境,有15個城市的人口約為1萬(符合當時法定的大城市規模)。在波斯戰爭時期,斯巴達約有8000公民,著名的富城愛伊納隻有2000人。因此,雅典城邦還是希臘古典時期人口較多的“大城市”。
        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 6世紀,希臘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古代希臘城市也普遍興起。這一時期的殖民運動使希臘城市擴展到小亞細亞和黑海沿岸,西至意大利和西西裏”。據統計,由希臘母邦城市(mother city or cities)所建的殖民地達139個。除了雅典城邦之外,希臘另一個大城邦就是斯巴達,但斯巴達的城邦規模比雅典要小(公民僅8000人,包括奴隸在內總人口應該不會超過40萬)。而希臘其他的小城邦則多數屬於幾千人的規模。(數據引自《世界城市史》)
        根據以上資料推測,古典時期希臘全境的全部城邦人口(包括奴隸)加起來不會超過200萬。
         在希臘霸權時期(公元前800—公元前400年),南歐與西歐其他地區人口數量更少。希臘是最繁榮的地方,希臘北麵的馬其頓和海峽對麵的意大利還處於蠻族階段。從那個時代的各種綜合記錄來看,當時南歐與西歐地區的總人口最多500萬,而且由於大多數地區還處於野蠻人階段,整體文化水平以及地區間交流情況都不活躍。這與同時代中國2500萬人口的規模己經顯示出了很大的差距。(不論中國還是歐洲,關於蠻族人口的曆史資料少之又少,既使找到此類數據也是要麽誇張要麽失實,如在凱撒的《高盧戰記》裏有好幾處記載了敵對蠻族部落的士兵的數量,我把這些數字加起來發現己超過100萬了,那照此估算,當時在萊茵河兩岸的敵對蠻族部落總人口就不會少於350萬,這大大超出了當時當地畜牧業所能承載的總人口數,凱撒明顯是在誇大戰功。所以對於蠻族的人口數量,幹脆都排除不算)

        ⑶古羅馬人口規模
        羅馬建城的時間在公元前753年,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最先是一些分散在山丘上的一些村落,後來,這些分立的村莊逐漸走向聯合。公元前7世紀早期,來自於各個村落的居民參加一種被稱為“塞皮提蒙”(意“七丘”)的宗教節日,這些村莊已經逐漸聯合成一個單一的、大規模的、繁榮昌盛的城市。
        對於羅馬的人口規模現在也是資料不詳,隻能通過一些遠古記載裏的隻言片語去推測。大約在公元前500年,羅馬就達到了15萬人口,公元前150年,超出了30萬,以後人口增長還要快。羅馬有一種食品配給製度,每個羅馬的公民都可以獲得一定量的免費供應的小麥和麵包,到公元前45年,受惠人數達到32萬人。到公元2世紀時,羅馬城人口可能超過了100萬(其中一半是奴隸),成為當時西方第一大都市。據當時人的估計,有11條高架渠每天向城市供應10億多公升水。(數據引自《世界城市史》)
         對於羅馬帝全境當時的總人口數,估計起來比較麻煩。大家看看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章裏的一段話:“盡管戰爭、殖民活動不斷消耗原有的人口,羅馬公民,在塞維爾·圖裏烏(公元前500年)進行第一次人口調查時才不過83000人,而到同盟者戰爭(公元前90—98年)時期,僅可以拿起武器為國效命的總人數,已不下63000人。”(注:愛德華·吉本的數據可能有誤)
         愛德華·吉本在同一章中還寫道:“承認羅馬法律的羅馬公民、地方人口和奴隸究竟各有多少,這雖是一個重要問題,但現在已根本不可能作出精確估量了。我們獲悉在克勞狄烏斯皇帝(公元41—54年在位)擔任人口統計官時期,他所統計的羅馬公民(成年男子)共為694.5萬人,這個數字再加上適當比例的婦女和兒童,總數應在兩千萬左右。更低一級的子民共為多少現在無法肯定,各種說法不一。但是,在我們把各種有影響的因素仔細加以考慮之後,我們似乎可以估計,在克勞狄烏斯時期的地方人口大約為不分年齡、性別的全部公民的二倍;奴隸數則至少和在羅馬世界居住的自由人的總數相等。按這一不很嚴密的估算來看,那羅馬帝國的總人數便將升至約一億二千萬”。
        我對愛德華·吉本的這個數據始終持懷疑態度,因為吉本前後提供的數據表明:僅僅過去150年,羅馬能夠拿起武器的人口數量就增加了一百倍(694萬/6.3萬)。除去將羅馬公民權擴及全體盟邦自由民這一政策因素,再除去疾病、戰爭因素外,那也需要很強的繁殖能力才能達到這個倍數,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合理的數據應該是6000萬左右(包括東方行省和北非行省),但這這個數據包括了東方行省和北非行省,而當時東方行省和北非行省是產糧區,人口密度比意大利、法國、西班牙更高,所以當時西歐與南歐地區總人口最多3000萬(羅馬帝國人口的一半,比原羅馬人口增長25倍)。

        ⑷中世紀歐洲人口規模
        公元5世紀,龐大而又衰弱的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衝擊下終於壽終正寢。自此之後的四五百年裏,西歐大地一片空曠蕭條:繁華的城鎮轉眼成了堆堆廢墟,凋敝的農村到處是荒草叢生;閉塞割據,自給自守,聽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檔錘聲,也看不見熙熙攘攘的市井氣象。這就是5至10世紀西歐社會經濟生活的基本情調。這段時間的人口總數還遠遠比不上羅馬帝國時期。
        列舉幾個當時歐洲著名的城市,看看當時的人口:
        布呂格,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歐洲商業城,出現在9世紀末。11世紀時,人口約1萬。從16世紀到18世紀,居民數在3萬到3萬5千人之間波動。
       博洛尼亞,羅馬人於公元189年在此建居民村。第一次拓荒浪潮中有3000戶人家來到這裏,其中僅約五分之一定居在村鎮的中心,而絕大部分卻安置在附近的周圍。以後,城市迅速增長,並成為意大利北部最大的城市之一,居民數達數萬。15世紀末,這座生活著大約5萬居民的城市形成了最終的形式。
         羅馬農奴居住地佛羅倫蒂阿要比博洛尼亞小得多,約有1萬居民。羅馬帝國衰敗後,城市又遭到敵人的入侵和蹂躪。卡洛林時期,城市人口重又達到5000。11世紀中,佛羅倫薩已有2萬人口,在14世紀中期第一次瘟疫爆發前超過了5萬人。
       從13世紀到14世紀,人口最多的米蘭和巴黎,約有20萬居民,威尼斯有15萬,佛羅倫薩有10萬,根特和布魯日有 8萬,而西奈隻有5萬。沒有一個中世紀城市能達到當時阿拉伯在歐洲的統治區首府的規模(巴勒莫有30萬居民,科爾多瓦有40萬),按規模和人口而言,也遠遠地落後於東方的大中心,如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都各有100多萬人口。(以上數據均來自《世界城市史》)
        當時歐洲還發生了在世界史上較為少見的大瘟疫,數百年時間內居然發生了不下五次大瘟疫,最大的一次黑死病弄死1/3的歐洲人。這也大大降低了此時期歐洲的人口數量。瘟疫的頻繁發生與歐洲各地之間的商業往來頻繁有很密切的關係,這在後麵講交通問題時再說。

        ⑸1500年後歐洲人口規模
       11世紀諾曼公爵威廉征服英國時,英國總人口統計數僅150萬,到1450年時隻有約300萬(不到法國人口的25%),到1800年約為1300萬。在中世紀倫敦人口最多曾達到20萬,後經曆黑死病,到公元1500年,倫敦的人口反而不到5萬,1600年人口增至20萬, 1700年增至70萬,18—19世紀,倫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1900年,倫敦的人口增加到200萬。(數據來自《世界城市史》)
        1600年,法國有人口2000萬, 當時法國已是 “人滿為患”。到十九世紀中葉,法國人口才增至3000萬。(數據來自馬克·布洛赫《法國農村史》)
        1500年全歐洲約6000萬人口,二百年後的1700年,人口才增至8300萬。二百年間隻增長50%,主要集中在本來人口較少的國家。但同期間中國人口已從2億上升至4億。

         ⑹中歐人口規模與密度的對比
         漢代之後,中原地區的人口規模一直在6000萬左右,一直持繼到宋初。考慮到中原的總麵積為200萬平方公裏,那中國的人口密度為30人/平方公裏。到宋朝,總人口達到1.2億以上,中原人口重心從華北平原移到了長江中下遊平原,但還都屬於中原地區,人口密度為60人/平方公裏。到明末,中原人口密度達到 80人/平方公裏。(以上為估計數,因為沒有完全精確的數據)
        對比南歐與西歐,他們的總麵積為400萬平方公裏(除去東歐平原和北歐)。古希臘時,全部人口在500萬左右,密度為1.2人/平方公裏;羅馬帝國時期人口密度為,6人/平方公裏;中世紀降到3人/平方公裏;1500 年,南歐與西歐人口密度升到12人/平方公裏。(以上為估計數,沒有完全精確的數據)

參照一下當前中歐兩地的人口密度:(2005年數據)
      ——法國:麵積55.1萬平方公裏,人口6200萬;
      ——德國:麵積35.5萬平方公裏,人口8200萬;
      ——波蘭:麵積31.2萬平方公裏,人口3866萬;
      ——烏克蘭:麵積60.3萬平方公裏,人口5029萬;
      ——中國浙江省:麵積10.1萬平方公裏,人口4898萬;
      ——中國河南省:麵積16.7萬平方公裏,人口9900萬;
      ——中國山東省:麵積15萬平方公裏,人口8653萬;
      ——中國江蘇省:麵積10.2萬平方公裏,人口7654萬;

          ⑺曆史關鍵區域的國家規模1——中原王朝的規模
         無論在那一個時代,國家規模可以說就是當時的人口規模(當然,還要考慮一個地區分裂成多少個國家)。對於中原地區來講,中原在曆史上是大多數時間都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的,所以中原的人口規模基本上就是中原王朝的規模。(注⑧)
         由於地形的原因,中原地區的平原地形為區域性統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平原地形行軍速度快,而防守方除了城牆之外幾乎無天然的險要之地可以用來阻止敵軍。在秦之前,中原地區僅是名義上統一於天子,實際則諸侯割據。而在秦之後的中國曆史中,中原地區除少數幾個時期能維持五十年以上的分裂外,這個地方總是統一的。三國時期,中原的分裂是從黃巾起義(184年)到曹操統一(建安五年,即200年),隻經曆了16年的分裂;西晉之後,中原地區基本都在一個政權掌握之下,隻是朝代更替較頻;五代時期,中原也一直是統一的;南宋與金劃淮河為界,中原地區分成淮北與淮南兩塊分屬宋金;其後,中原地區再未分裂過。而中原一直是中國曆史的關鍵區域,其人口的規模使得中原王朝的國家規模總是能很容易達到5000萬人口以上的規模。
        從各個朝代的人口統計來看,中原的人口規模相對於中國的長江以南、東北地區、西北地區來講始終是處於絕對優勢的。中原的麵積雖然隻占全中國的1/5,但其人口卻一直占全中國的 80%以上,中原的統一就意味著中國人口之中的大部分統一了,而這也使得中原王朝有實力來完成全中國的統一。

        ⑻曆史關鍵區域的國家規模2——南歐西歐的國家規模
         首先要說明一點,中原地區大多數時候都是統一的,所以中原地區大多數時候也隻存在一個政權(互相征戰最後也隻能是一個),所以中原的人口規模在大多數時候就是中原王朝的國家規模。而南歐與西歐的地理條件分割的厲害,統一難度太大,所以除羅馬帝國統一過,其他時期都分裂成無數個城邦國家,所以南歐與西歐的總人口數並不代表其國家規模,歐洲的國家規模要比總人口規模小得多。
        在本節的第(2)至第(6)我己經詳細地列出了所能找到的關於南歐西歐的人口規模的數據,由於歐洲人在曆史記錄方麵做得不像中國人這麽出色,所以對於他們的人口規模無法精確估計。不過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南歐與西歐的地形不像中原地區,這使得其城邦規模一直都很小,雅典城邦公民人數最高為5萬人(總人數45萬),羅馬共和國在公元前三百年總人口最多時達到300萬,其中還有一半多是奴隸,而奴隸是無法進行武裝的(也沒人敢武裝奴隸)。到公元41年,羅馬共和國人口達到6000萬(一半是奴隸),但在南歐與西歐仍隻有 3000萬人。
        在羅馬帝國消失後的一千年之中,再沒有一個國家或民族能夠統一全部的南歐與西歐地區,所以南歐與西歐總是處於分裂的狀態之中。其中的國家形態各種各樣,規模也是有大有小,但是依舊以城邦為主,人口以幾萬到幾十萬的居多,人口規模能超過百萬的很少。直到1400年法國人口開始超過一千萬,成為羅馬帝國之後歐洲的最大國家。

        ⑼中原王朝的規模與歐洲國家規模的對比
         在上麵的第(7)與第(8)中,本人己經反複強調了這樣一種觀點,我覺得在這裏還是有必要再提一下,那就是:中原的曆史在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統一的,或者說基本上隻有一個政權存在於中原的土地上,所以很多時候中原的人口規模就是中原王朝的國家規模。但是南歐與西歐卻是相反的情況,在羅馬帝國瓦解之後,再也沒有歸屬於某一個相同的政權之下,而是一直保持著多國林立的狀態,所以國家的數量很多(例如:公元1000年,在德國那麽一小塊土地上居然存在著800個諸侯國,在1860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前還有幾十個政權),這也就意謂著每個國家的規模都不會很大(況且南歐與西歐的總人口規模也從未達到過中原的人口規模)。
        中原王朝的人口規模太大,所以總能輕易地征兵百萬。而歐洲國家規模普遍極小,國家的常備軍人數鮮有達到十萬以上的。就像歐洲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征服者威廉,在11世紀時期,所帶部隊僅為15000人。把征服者威廉的部隊投在中國任何一個時期的戰場上估計都沒有生還的希望。
        總之,人口規模影響國家規模,國家規模則決定著軍隊規模,下麵本人把中歐曆史上有較詳細可信數據的不同時期的軍隊規模列出,請讀者自己對比。

        ⑽中原王朝與歐洲國家的軍隊規模對比
戰國初期——長平之戰——秦50萬,趙40萬;
戰國末期——滅楚之戰——秦80萬(秦國總兵力己達100萬以上,齊楚都號稱“待甲百萬”);
東漢初期——宛城之戰——王莽軍42萬,莽敗;
唐朝初期——麟德四十年,皇家戰馬總數達70萬6千匹(《新唐書》);
北宋初期——慶曆年間外禁、廂軍總125萬(《宋書·卷一百四十》);
        宋朝還設有鄉兵:其中僅河北就有鄉兵29萬,河東有14萬(《宋書·卷一百四十三》);
明朝時期——禁兵38萬(《明史·卷八十九》);天下衛所官軍原額270萬(《明史·卷九十一》);
        明末出現了嚴重的軍隊腐敗現象,實際軍額少於在冊軍額,有些甚至隻有三分之一;
清朝時期——旗兵12萬(《清史稿·卷一百五》);綠營兵66萬(《清史稿·卷一百六》);
        清還設有鄉兵、土兵、水師,兵數無可考。

希臘城邦——公元前480年——伯羅奔尼撒聯軍陸軍37000人;海軍2萬人;
亞曆大山帝國——公元前334年春,亞曆山大軍隊:步兵3萬人,騎兵 5000人和160艘海軍(1萬人);
        公元前331年遠征波斯,步兵4萬,騎兵7000人;
羅馬共和國——公元前90年——城邦兵力6萬;
         凱撒時期——22個軍團,共11萬人(每個軍團大約5120人);
羅馬帝國——屋大維時期——44個軍團,共22萬人;
東羅馬帝國——帝國末期——全國總兵力達100萬;(東羅馬帝國主體在小亞細亞半島)
中世紀——查理曼大帝——與摩爾人戰爭,摩爾人17萬大軍,摩爾人敗;查理曼聯軍人數不詳;
     ——威尼斯共和國——10世紀至18世紀,鼎盛期約500年公元,擁有500艘戰艦2.5萬人;
     ——11世紀,征服者威廉遠征英國——1.5萬人;
     ——1494年,意大利戰爭:法王查理八世軍隊3.7萬加盟軍2.5萬共6萬多人;
路易十四時代——1672年,法軍的陸軍達12萬人,海軍軍艦120艘;
            1690年,法軍陸軍達30萬人,號稱與歐洲所有其他國家的陸軍之和相等;

5、中歐的古代交通
        ⑴中歐的不同交通模式及其對遠征的影響
        
         ①中國——陸上交通模式
         中國的交通模式比較簡單,基本上都是陸上交通。在中原地區,其本身就是大片的平原,沒有山脈海洋橫亙其中,偶爾有些地方有河流阻礙一下。從一個地方出發去遠征另一個地方往往可以采取近似直線的行軍路徑。陸上交通的運兵工具是很簡單的,隻要有馬,有牛,有車就能快速運兵,實在不行讓士兵用腳走也可以。而且中國從夏商兩代以來就形成了國家修路的傳統,那時候天子擁有正統性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立表”(修路並作好標誌)。經過中國人兩千年的努力,到戰國末期,中原地區基本上己經有發達的全國性道路網絡了,而此時的羅馬人才第一個在歐洲大陸上大規模修路。

         ②歐洲——陸上交通與海上交通混合模式
         南歐與西歐都是破碎分裂海洋分割高山阻礙的地形。歐洲的南部三大半島都有高山海洋阻隔,其陸地不像中原地區一樣平坦,西班牙與法國之間是比利牛斯山脈,法國、德國與意大利之間是阿爾卑斯山脈,意大利與巴爾幹半島聯結處是迪納拉山脈,各大半島之間以及英國與歐陸之間就不用說了,都被海峽所阻隔。
         歐洲的交通模式與中國完全不同,歐洲是海上交通與陸上交通混合的交通模式,甚至在很多時候歐洲人更加依賴的還是海上交通。海上交通可不像陸上交通那麽簡單,在陸地上沒有交通工具依舊可以靠士兵的兩條腿去遠征,但是沒有足夠的運輸船,沒有足夠的軍艦誰也無法實現海上移動。在歐洲的曆史上,遠征多是通過海軍進行的,這使歐洲的遠征活動必需先準備大量的運輸船或戰艦,給歐洲國家的財政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海上交通還有一個較大的缺點,那就是在沒有蒸汽推動力之前,海上移動的速度並不快,也沒有現在這麽方便,想什麽時候走就什麽時候走,還需要等到一定的季節有合適的風向才能出海遠征,這無疑又讓歐洲人的運輸難度大大增加。

         ③不同的交通模式所帶來的不同影響
        總結南歐西歐與中原地區的地形對交通的影響,我們可以發現中歐至少有以下三點不同:1、對交通工具的要求不一樣,中原地區裝備馬就可以快速行軍了,實在沒馬也影響不大;而歐洲跨海遠征則一定要大規模的艦隊;2、陸上交通障礙不同:中原可以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采取近似直線的行軍路線,也不需要翻越高山,運輸難度小;但歐洲卻無法做到從一點到另一點進行直線行軍,山路又多,大大影響行軍速度和安全,也無法運送輜重;3、海上交通需要船和適當的風向,運輸成本高,同時不能做到隨時出征,容易延緩戰機。中原地歐則根本不需要考慮海洋障礙,歐洲人運兵的成本顯然要高於中國。

       (2)古代中歐的兵力運送時間比較
        研究這個問題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就像前麵研究古代人口數量一樣,由於古人並沒有現代人這麽強的統計意識和時間意識,也沒有現代的技術手段和工具,所以沒有留下大量的詳細規範的數據。我也隻能是在古人的隻語片語中尋找信息,很精確估計是做不到的。
         中原地區是平原地形,而且在遠古時代就己經開始在各個城邦之間修路,到戰國時期,中原的道路己經成為完備統一的網絡。另外由於中原地區的地形比較平坦,從一地到另一地不需要像歐洲一樣避開山脈或海峽去繞圈子,幾乎可以直線前進。雖然古書上留下的有關兵力運送速度的文字記載不多,但沒關係,馬跑路的速度和人類走路的速度現代與古代相比並沒有多大變化,所以我們還是可以較精確地推測古代整個中原地區的兵力運送時間。
        在春秋時期中國己經使用大規模的車戰,同時還有專門的部隊用於運送輜重和糧草,這使得戰鬥部隊的行進速度大大加速。中原地區征兵的速度據《慰繚子·攻權第五》記載,當時“集兵千裏者旬日,百裏者一日”。也就是說相當於現在長寬600公裏的區域隻需10天就能把兵力集中起來。而行軍速度根據《三國誌》與《晉書》中相關記載,孟達在新城起事,司馬懿從南陽(即宛)出征,新城與南陽相距1200裏(相當於現在的450公裏),司馬懿僅用8天時間就兵臨城下,平均每天行軍56公裏(司馬懿的部隊是步兵)。另據《荀子》一書中記載,魏國的“武卒”是按一定條件選拔的,其中就有一條身負武器、甲以及三日軍糧,半天必須能走“百裏”(相當於現代的30公裏)。這幾個數據告訴我們古代步兵的行軍速度一天“百裏”肯定是沒問題的,如果加快行軍,一天五六十公裏也是能做到的。根據這種速度,那古代的步兵從中原西部的長安城出發到達東部的徐州城(總長900公裏)估計最多也隻需要30天時間,最短則隻需要16天時間,如果使用車兵或者騎兵,那所需的時間就隻要七八天了。
        關於歐洲古代兵力運送的時間,本人沒有看到多少數據,據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章》中記載,當時從羅馬出發,在順風季節裏,從羅馬到埃及的亞曆山大港僅需要9—10天。但這裏就出了一個問題,海上運兵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能碰上順風的,有時候因為風向不對要等上好幾個月才能出征。至於陸上運兵的時間,南歐西歐古代運兵的時間也比中原地區慢很多,因為他們的地形不是平原,很多時候要走山路,另一方麵這種地形的危險係數較高,容易被敵軍伏擊,客觀上也加大了行軍的難度。所以歐洲的兵力運送上不會像中原地區那麽容易,也不像中原地區那麽快。

6、中歐的戰爭
        本人所分析中歐的戰爭主要從這幾方麵來分析:不同的地理條件決定不同的戰爭方式;不同的人口規模決定不同的軍隊規模,不同的軍隊規模決定不同的戰爭效果;最後,不同的戰爭決定不同的政治格局;
        ⑴不同的地理條件決定不同的戰爭方式
         地理條件對戰爭的影響依舊是決定性的,地理條件對戰爭的影響也是多維的。地形、氣候、距離都會使戰爭的表現形式出現巨大的差異。例如兩個城邦如果同處於一塊大陸上,那陸戰就是唯一的選擇;如果兩個城邦處在兩個海島上,那海戰就肯定是主要的形式;如果兩個城邦之間距離很近,那兩個城邦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就大,最終合二為一的可能性也大;如果兩個城邦之間距離遙遠,那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就小,或者必須使用騎兵才能有效地進攻等。下麵開始分析中原與南歐西歐地區的戰爭有何不同:

          ①中原地區的戰爭
        中原的地形是平原和高原地形,以平原為主,黃土高原在古代也是一個平坦的高原。在這種地形上,能夠用於阻止敵軍進攻的天然險要之處不多,僅有幾處小山脈(如太行山、大別山),但是這幾處山脈對於整個中原來講太小了,用來阻止整個中原地區的武力統一是不夠用的。另外就是黃河與長江,但是由於這兩條河都太長,可以渡河的津口太多,對於阻止敵對勢力的進攻來講實際防守作用也有限。
        在中原地區,受地形因素限製,實際可能發生的戰爭模式隻有平原野戰或攻城戰,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戰爭模式,在歐洲曆史上經常看到的海戰在中原是絕對不會發生的。假如進行野戰則是兩軍在平原上展開撕殺,一般隻需很短的時間就能分出最終勝負。而攻城戰對於進攻方來講雖然有點難度,但對守方來講也相當不利,守方往往都是野戰打輸之後退回某座城市防守,這時候守方麵臨兩種選擇:⑴集中兵力守一個或幾個主要城市,其他城市就拱手讓給進攻方;⑵或者在每一個城市都平均分配兵力防守。但實際上這兩種選擇最終都是很容易走向失敗的。隻要進攻方的軍隊規模在十萬人以上(由於中原的人口規模太大,最有實力的中原政權組織十萬大軍曆來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他就可以有效地把反抗城市各個擊破。縱觀古代中原地區的戰爭,兩國實力相似的時候都是以大規模平原決戰來定勝負,很少有人把大量的軍隊集中在城裏守城的。
        戰爭模式的單一大大有利於中原地區各個分裂政權進行傾盡全力的大決戰,再加上從戰國時期開始中原道路的全麵修築,中原地區的征兵與運兵速度都大大加速(從開始征兵到決戰一般都不需要超過三個月)。隻要有兩個以上的分裂政權並存於中原,實力稍強的一個政權幾乎就可以隨時發動大規模戰爭。這也是導致中原地區在絕大多數時期統一的直接原因,平原地形有利於強者統一中原,分裂政權中實力相對弱的勢力在中原持續生存下去很難。

        ②南歐西歐地區的戰爭
       南歐與西歐的地形幾乎是分成幾個大小差不多的相對獨立的區域,這些區域之間的地形分割的太厲害,幾乎每個區域想統一其他區域都有較大的難度。我們在前麵的交通問題上己經分析過了南歐與西歐的那種破碎分裂海洋分割高山阻礙的地理條件,這種地理條件下,首先所能供養的人口規模很小,每個城邦在剛開始的時候本城人口都不多,這導致了城邦的軍隊規模總是很小,雅典以及後麵稱霸南歐500年的威尼斯共和國都隻有幾萬人的軍隊(不超過五萬)。軍隊規模小是每一個歐洲城邦征服其他城邦時所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再從遠征的路徑來分析,歐洲軍隊有兩種遠征交通模式(通過海上運輸或通過陸上交通),這兩種交通模式都無法做到像中原地區那麽方便和省錢省時,歐洲的軍隊如果是從本國出發通過陸地遠征任何一個其他區域都會遇到山脈障礙,有大量的時間花在走山路上。這使進攻軍隊的陸上行軍速度較慢,而且無法有效地運送輜重,保證後勤,行軍緩慢則給敵方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去備戰,而自己沒有輜重和有效的後勤則進攻難以為繼。在山脈多的地形上行軍,容易被敵方軍隊利用險要地形來阻擊或伏擊。另外,歐洲的陸上交通與不像中原那樣方便,因為中原是一整塊聯在一起的平原,從出征地到目的地有時候的路線幾乎是直線,歐洲本身就是幾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區域通過其邊角上的某塊地方聯結在一起,要跨區域遠征則必須通過這些狹隘多山的聯結處,不存在直線行軍的可能,這也使得歐洲遠征軍的行軍距離大大增加,這也延緩了歐洲每一次遠征的時間。最後,即使通過了長距離的行軍到達了目的地,他們還將進行攻城戰,而一個有一萬人防守的城市往往能有效地抵禦十萬人以內的軍隊進攻。這是從陸上遠征的角度來分析。
        即使不通過陸上遠征,歐洲軍隊還可以通過海上進行遠征,而且由於歐洲的海是聯成一塊的,歐洲的軍隊隻要海軍足夠強理論上講是可以進攻歐洲沿海的任何一個地方的。但這使得歐洲的戰爭也變得多樣化了,中原人要統一中原地區從來不需要考慮海戰,但歐洲人必須考慮,即使某個城邦自身不使用海戰的方式,他還是要花較大的代價去維持一支海軍來防止別人的海上進攻(這也降低了陸軍的財政投入)。而海上進攻方也有很多困難要去麵對,首先要有大量的運輸艦或者戰艦,這需要投入大批資金;其次,要等到合適的風向或者洋流,這又進一步限製的進攻的時機;再次,要防止敵方海軍的海路阻擊;第四,要進行成功的搶灘登陸戰(這個難度有點大);最後要獲得勝利還必須成功地攻下對方的城池。總之到最後能夠成功的概率大打折扣。就像中世紀威尼斯與士耳其爭奪克裏特島一樣,居然打了兩百年才決出最終的勝負,這麽長時間的戰役在中原的地形上是不會發生的。

        ⑵不同的人口規模決定不同的軍隊規模,不同的軍隊規模決定不同的戰爭效果
         這個內容我打算隻是簡單地說幾句,因為前麵的相關內容實際上己經講了很多。本人希望讀者在看了我前麵所做的關於人口規模的分析之後能夠清楚地意識到,中原與歐洲國家的人口規模是有很大差距的。中原地區最大的那個分裂政權能很輕鬆地征集一支十萬人的部隊,並且能夠持續地補充兵員,因為中原所承載的人口數量多,而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如果是一個英明的將領的帶領下,幾乎可以攻下中原地區的絕大多數城池。當然,假如敵對政權也有十萬以上的軍隊,那這就要靠野戰來一決雌雄了,但在中原這種四戰之地,決戰總是不會拖很長時間的。
        而南歐與西歐本身地理因素就不利,各個城邦的人口規模都不大,所能征集起來的軍隊人數總是太小(在羅馬帝國之後,絕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軍隊規模小於十萬),軍隊規模小,這可以說是遠征所遇到的第一個困難。而且在歐洲進行統一戰爭的難度又比較大,天然阻礙太多。這使得歐洲統一大業自羅馬帝國消失之後就再也沒有一個偉大的王國能夠重新做一次。自羅馬帝國之後,歐洲最大的一次統一就是查理曼大帝的統一,但是他的統一大業在他死後不但沒有繼續下去,而且很快瓦解。

四、中歐“曆史關鍵區域”形成完全不同的政治格局




       經過了前麵對中歐各自的“曆史關鍵區域”的地形、氣候、農業、人口規模、國家規模、軍隊規模、交通模式、戰爭方式及效果的分析,我現在可以看看由這些因素所導致的最後結果了。
       中原的地區由於平原地形廣大,氣候與土壤質量良好,農業發達,人口數量多,軍隊規模大,進攻效果強,而且戰爭模式單一,平原阻礙少,進軍速度快,這最終使得中原地區的統一變得相對容易;
       而南歐與西歐地區由於地形崎嶇平原較小,氣候與土壤較差導致農業提供的財富有限,人口數量少,軍隊規模小,進攻效果差,而且戰爭模式太複雜,海陸軍都要建設導致財政負擔重;再加上地理破碎,地理阻礙太多,行軍難度大,進軍速度慢,進攻方即使有英明領袖也難以克服這麽多的天然因素限製,這使得南歐與西歐地區的統一變得很難完成,很長時間都處於多國林立的狀態。
       而且由於中原地區的交通發達原因,中央政權能夠迅速掌握各地的信息,能夠迅速地調集各地的財富和動員軍隊,能夠迅速地把強大的軍隊派往任何一個地區,總之,中央政權能夠對帝國各個地區保持強有力的控製,維護長時間的統一。
       最終,中原地區絕大多數時間都處於一個政權的管轄之下,集中統一(大一統)是一種曆史常態。而歐洲則能長時期地保持多國林立狀態,政治分治就成了曆史常態。

五、不同的政治格局對文化曆史帶來了不同的影響



        ⑴地理氣候因素上的差別最終導致中歐的政治格局不同
         ①、中國古代的曆史最終形態是大一統,而歐洲古代曆史的常態是政治分治,多國林立;
        ②、中國在大一統之下,統治者不僅容易利用強大的武力消滅敵對政權,擴大地盤,進一步加強其武裝力量,還能利用其強大的武裝建立一套旨在強化其統治的政治經濟文化製度,最終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下變得更加強大;
        ③、歐洲在政治分治情況下,多國林立,各國君主之間,君主與地方諸侯之間,諸侯與諸侯之間,貴族與平民之間互相對立互相製衡。結果在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麵:在國際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取得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壓倒性實力;在國內君主、貴族都無法獲得相對於其他階層的壓倒性實力。

        ⑵中歐不同政治格局對文化與曆史的不同影響
         大一統中央集權體製建立後,接著就采取了能進一步加強這種體製的各項措施: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道路,統一思想,消滅可能的分裂勢力,建立中央垂直管轄的郡縣,建立嚴格控製人民而自己卻可以隨意踐踏的法律體係。這一整套製度建立之後又反過來進一步強化了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力量。
         大一統的優點是能進一步加強中原地區物資與人力的調動效率,有利於統一的中央帝國向周邊擴張。缺點則更大:統治者擁有了篾視一切的力量,最終成為一個不受任何風俗、傳統、道德、宗教、法律所能製約的絕對權力,因為這一切力量都沒有武力來得有效和恐怖。這種絕對權力總是不經意間就能突破一切正當權利的最後防線,總是能輕易地就做出萬惡的事情——取消人民的各種自由,侵犯人民的財產權與生命權。正因如此,中國古代曆史上一直無法形在有效的私有產權和平等的法製社會。
         秦建立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發生了瘋狂壓迫人民和扼殺思想言論自由的事情(修長城、皇宮和焚書坑儒)。秦隻存在十五年,最終因暴政而亡,但他所建立的這種大一統中集權體製卻沒有跟著死亡。因為從那時開始,在中國的曆史地理條件下,這種體製是最有效的物資調配體製,以後不論那個王朝都隻能采取這種體製。項羽曾設想讓中國回到鬆散的政治體製中去,但曆史最後拋棄了他的主張。
        漢的建立,基本上是沿襲了秦朝的製度,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雖然也分封了十幾個諸侯國,可是這種和平的地方自治沒能維持多久,四十年之後,中央與地方的戰爭消滅了所有的大諸侯國。在消滅地方諸侯的同時,漢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進一步維護這種大一統中央集權體製。隻是與秦朝的粗暴手段相比更文明了一些:罷絀百家,獨尊儒術(實質上與秦朝的焚書坑儒、以吏為師一樣,消滅了中華文化中的自由因素,讓文化永遠地屈從於政治極權)。從此一家之言代替了百家爭鳴,政治領域的極權最終也使思想領域產生極權,思想自由因素被消滅了,而這種愚民政策最後又反過來強化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絕對權力)。

        ⑶、大一統(極權)全麵壓抑了中華民族的活力,中國與歐洲有了不同的命運
         當下中國有很多人認為儒家學說是導致中國近代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我一直說他們的這種看法是膚淺的。實際上儒家學說與其他學說一樣,同樣都是大一統(極權)的受害者。首先:大一統(極權)並不是儒家學說所建立的,也不是儒實學說所能建立的。儒家學說本身是百家爭鳴的產物,是思想自由所迸發出來的火花。而 “罷絀百家、獨尊儒術”所弄出來的真真的東西是“思想專製”。“思想專製”才是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幫凶,也是大一統中央集權在文化領域的必然表現。所以秦朝則是借助政治權力(法家)直接滅了百家爭鳴,而漢朝是表麵上借助儒家滅了百家爭鳴。漢朝罷絀百家並不是儒家學說的錯,而是大一統(極權)自身的需要,在其他學說被消滅之後,被大一統(極權)所綁架的儒家學說本身最終也失去了自由的本性,演變為沉腐僵化的思想枷鎖,不再是原來孔子的儒家思想了。儒家學說本身在百家爭鳴之下產生的優秀思想,但就像先進的武器一樣,被惡人利用了就成為凶器,被好人利用了就成為正義的工具。現代的中國人應該為儒家學說的複興創造一個良好的自由的環境,儒家學說本身絕對不會排斥自由,因為他自身就是思想自由的產物。

        由於中國的地形幾千年來沒有多少變化,所以從秦之後,大一統中央集權始終都擁有強大的生命力,雖然時常會因為各種矛盾的激化而讓一個中央帝國倒下,但是過不了多久,又會有一個新的中央帝國出現,並且統一全中國。在這一個接一個的中央帝國之後,真正始終站立不倒的就是大一統中央集權。一種依靠中國特殊的地理地勢與氣候條件所產生的資源調配方式,一種能給最高統治者帶來無限權力的體製。中國的政治權力在中國的地理條件下演變成一種絕對權力(不受限製的權力),任何與皇帝不同的意見與主張都會被無情地消滅,絕對權力的支配能力加上皇帝的個人欲望會消滅整個機體的活力與創造力,最終讓中華民族在兩千年的曆史中走向了封閉與保守。如果不是西方工業文明的強力介入,中國很可能會永遠停留在曆史的原處。

        這一點在當前中國的現實中也得到了印證,馬主義的思想統治地位是因為某黨的獨裁統治所導致的,而不是相反。又由於有了這種思想上的專製使得中國近五十年來依舊在科學上沒有多少進步與創新。這個事實強有力地說明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對民族活力與創造力的扼殺。

         而歐洲的曆史卻正好相反,除了羅馬帝國有較長時期的統治之外,歐洲沒有再產生第二個長時間的大帝國,因為歐洲的地理條件使得任何一個這樣的大帝國都很難維持長久,隻是曆史上偶然出現某個傑出皇帝的時候會伴隨出現一個曇花一現的大帝國,隨著這個傑出皇帝的死去,帝國也隨之瓦解。看看羅馬帝國之後的歐洲的曆史幾乎沒有一個帝國例外。因為要在歐洲這種地理條件下維持一個長時期統一的大帝國難度太大了。

        在歐洲曆史上,破碎的地形一直較有效地保護著歐洲的各個諸侯國的獨立性。雖然表麵上看羅馬帝國之後的一千多年中歐洲總是被中亞與東方的中華帝國瞧不起,歐洲沒有大一統帝國的傳統,各地都是小國林立,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如果對手下的人民過於殘暴隻會使他失去人民。沒有哪個一個歐洲的諸侯國君主是不可一世的,因為他沒有這樣一個大帝國在背後支撐著他,沒有實力去為所欲為,歐洲始終處於同中國的春秋時期相類似的政治環境之中。諸侯國之間的相互鬥爭使得自由的思想因素有了存在的條件,給思想的自由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最終這種思想自由迸發出了人類曆史又一次驚人的創造——近代自然科學與工業文明產生。

         至於自由與民主的政治體製的來源,實際上每個民族在原始社會時期都有帶有相當多的自由民主政治因素,但是在中國的大平原環境之下,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的皇帝能輕易調動強大的軍隊,這也使他擁有了消滅一切異己的實力,皇帝不需要與任何人協商就可以輕易地獲得他們的財產甚至生命(而作為一個統治者,隻要他擁有足夠的實力,直接使用強製性命令總比使用協商的方法更省事更舒服)。任何個人或地方勢力與皇帝作對的代價太大,而成功的機會又太少。但是在歐洲卻不一樣,歐洲沒有統一的大帝國,遍地的小國家互相對立,沒有哪個君主能擁有絕對強大的實力。地方諸侯能在各國君主互相鬥爭之中有很多風險小、成本低但是收益大的手段可以使用(如在外國進攻時作內奸),從而獲得巨大的投機收益,嚴重削弱君主的實力。
        中國與歐洲的君主對待地方諸侯的政策上是完全不一樣(雖然歐洲的君主也想消滅地方諸侯),政策上的不同完全是因為中國歐洲的君主實力不同造成的。如果歐洲的君主與中國的皇帝一樣實力強大的話,他根本不會去考慮召開什麽三級會議、議會等,並在這些會議中請求貴族批準他加稅。他隻接用武力把貴族的財產剝奪掉是最省事的辦法。所以歐洲破碎的地形保護了人類天然所具有自由民主因素,並使這種因素成為人類活動的一種常態。而中國卻正好相反,大平原使得中國人也同樣天然擁有的自由民主因素被大一統(極權)消滅殆盡。

      最終,中國與歐洲走向了不同的文明形態!




2007.1.7初稿
2007.5.28修改

說明:本人在文中有不少數據是自己的估計,並不精確,但是本人認為這些數據與真實數據之間的差距不會影響全文主旨建立的基礎。通過這些並不精確的數據,大家能夠明白中原地區與南歐西歐的農業、人口、國家規模、軍隊規模、戰爭效率有很大差別就可以了。

天乙博客:http://www.blogcn.com/u2/21/72/chenyongmail/index.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Rt46 回複 悄悄話 文章夠大的,一定是個大學問家。。。。 敬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