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跌一半,窮人更買不起房
最近。中國政府在做風險評估:如果房價下跌一半,將會對中國的銀行業產生什麽樣的影響?結果自然是很樂觀:1-2%壞賬率的增加。
小菜一碟,對嗎?
對於一個銀行業基本上由國家控製的中國,對於習慣於“見了棺材也不會流淚”的人們,你能夠相信他們會說出實話嗎?
即使他們有能力知道實情。
如果房價真的下跌一半,中國的經濟將會立馬崩潰,中國的政治也會立馬出現海嘯,世界經濟也會隨之出現長期持久的衰退。搞不好,就是戰爭,就是中國的再次衰敗。
別以為,有那無數的高樓大廈,有著靚麗的GDP數據,中國就真的是發達了。那些很虛的東西,實際上非常不堪一擊。
這也是為什麽,無數的美國政治家在強調說:美國的強大並不是他的高樓大廈,也不是他的經濟實力,和遊弋在世界各地的戰艦。那些東西雖然重要,但那畢竟是“過去”的,是“存量”的東西。隻具有“短期”的價值。
一個國家的真正價值和真正的實力,在於這個國家的人民對這個國家的發自內心深處的“在乎”。中國人真的在乎中國嗎?那麽多“精英”的外逃,那麽多富人不遺餘力的將財富的向外轉移,估計已經給我們很明顯的答案了。隻有這種現象還很普遍性地存在,中國就存在根深蒂固的問題:內傷,很重的內傷。
不管你用多麽華麗的詞匯來遊說海外華裔,為什麽“應該”視那個祖國為母親,“應該”像熱愛母親那樣去愛那片故土,如果生活在那片故土上的人們都在盡可能想辦法外逃,你的所有這些說教,是不是已經就很蒼白了呢?
國家層麵的東西,如果誰想當經濟學家,可以好好分析一下,也不是很難。
具體到你我這樣的無名小卒,對於在中國房市淘金,“大發”的機會肯定是已經錯過了。那麽,在未來的日子,我們應該和能夠做點什麽呢?
中國房市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不可能暴跌的。個別城市的個別樓房或許會如此,大麵積的暴跌,我是看不出可能性來的。政府雖然在口頭上一再說要對房市“開刀”,但是,每一次,他們所說的,都隻是說房價太高,不能夠讓它長得太快。
政府方麵,似乎是沒有人說想讓它跌下來,更沒有人敢說,是要讓它大跌一次,“回歸到正常價格”。再說,什麽又是“正常價格”呢?
這和對股市泡沫的打擊還很不同。在股市,你還有個市盈率,市淨率,以及這些比值和公司成長率的比較,來確定一個泡沫是不是存在,來說明一個時期的相對“正常價格”。
可是,在房市裏麵,什麽叫做合理價位?
有人用租金,有人用普通家庭的還貸能力,還有人用重置成本,來衡量。在進入地產市場的機會被壟斷之後,重置成本就不是一個競爭性的概念了。對應的,也隻能是壟斷價格。而在房市還沒有到給普通人提供需要滿足的地步(時候),“普通家庭”的還貸能力,就不是一個很靈敏的指標了。再說,當有如此之多的灰色收入存在的時代,這個“購買力”又能夠如何衡量呢?
大量灰色收入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擁有權勢的人對普通納稅人的掠奪和搶劫。而且還是合理合法的搶劫。說好聽一點,就是收入的再分配。
中國的國情,讓很多“理性”的指標都失去意義。
目前階段,美國家庭擁有住房的比例為68%,日本大概在61%。
65%左右大概是美國曆史上“均衡”的房屋擁有比例。超過這個比例太高,就是泡沫。低於這個比例太多,就是經濟出現了大問題。
房市的健康發展,不僅對於確保人民良好的生活水平很重要,對於經濟的健康發展也至關重要。這點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事實。在美國,長期以來,買房還主要是因為需要(Need),而不是投資。也是因為這點,在大多數的美國地區,很少有人能夠在住房“投資”上大發的。而在中國,除了需要之外,投資獲利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收入分配不均、機會壟斷的自然結果。
直覺告訴我,中國的房市泡沫問題,終究還是一個大量的灰色收入的存在,讓原本不該擁有大量財富的人擁有了,讓真正付出而應該獲得享受的普通民眾又沒有資格擁有。造成這種格局的,似乎還是那個沒有製約的行政體製(政治體製)。在解決權力有效製約這個大問題之前,我估計,中國的房市危機隻會越來越惡化。
在這種前提下,再“美好”的政策,也隻能是一廂情願和霧裏看花。
我不覺得,中國的房價會在突然之間下降一半。即使是平均下降30%的可能性都很小。
我不覺得,並不意味著我不“希望”。不會下降,和應不應該下降,和下降之後的好處,是很不同的概念。
我沒有興趣在這裏分析,如果真的下降了一半,對於中國經濟會怎麽好怎麽好的很不現實的問題。從直覺來看,如果沒有政府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所有的中國銀行估計會因此而倒閉、破產。結果,吃虧的還是老百姓。可憐了,中國人。
到了那個時候,窮人更沒有能力買得起住房。
有人自以為是:如果房價下降了,窮人不是就有能力買得起嗎?
這種結論必須基於好幾點假設的成立:如果那時候窮人的購買能力還沒有下降,隻是富人的收入減少了;如果那時候現在已經有錢的人沒有錢;或者即使是有錢,也沒有興趣買房子;如果那時候市場上還有很多房子出售。
這樣問下去,倒是有一點價值:可以發現新的更為有效的政策來引導房市的健康發展。但是,我依然覺得,經濟衰退之後,普通人遭受的打擊將會更大,他們的生活將會更苦。即使那時候有再便宜的房子,得益的也還隻是富人。結果,經濟恢複之後,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美國的案例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這點:窮人還隻有是在泡沫的時候才可能短暫地享受一下“美國夢”“實現”的快樂。現在房價已經很低了,窮人還敢問嗎?還有銀行會對他們感興趣嗎?對於美國的銀行,中國的銀行或許更勢力!
既然中國的房價不太可能大跌,那麽,在國內的房市,是不是還有機會呢?答案是肯定的,特別是在武漢那樣的二線城市。如果你買入的價格合理,你至少還能夠在未來的十年時間內獲得一個不錯的回報。
談到失去的機會,我一個朋友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1999年,他在來美國九年之後,第二次回國,帶著一小包鈔票——來自美國鬼子的。那時候,他想,總算從鬼子這邊搞到了一點,可以回報祖國了。(任何對中國國內的注資,都是對祖國經濟發展的貢獻,不管你的動機是什麽。如果結果出現問題,那應該、也隻能是政府無能的責任,是他們在負責合理引導的工作。)
第一次回國是1991年,來美國的第二年。
1999年夏天,他專程從北京進入中國,目的是想看看,在北京是不是有什麽投資的機會。那時候,他問自己在北京的朋友,如果現在有200萬人民幣,在北京買房子,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他得到的回答是:200萬算什麽?200萬又能夠做什麽?這裏有200萬甚至更多的人多的是!
一句問話,得到的是無數句的反問!而且,好幾個人都是這樣。
十多年之後,他才意識到,你問人家200萬投資的問題,對方很可能解讀為,你真實的意圖不是問投資的機會,而是為了炫耀說自己可以拿出200萬的“大數字”。
再者,在那時候,沒有幾個人會有心思去想:如果有200萬時應該怎麽樣投資!由此,他給我一個忠告:如果你有錢想投資,萬萬不要和沒有錢的人去商量,他們很可能就壓根沒有那種概念。人在不同階段會關注不同的東西。沒有錢的人想的,和有錢的人很不同。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和很輕易地從他人那裏獲得的,又很不同。
那時候,他還真的相信了那些朋友的話。結果,隻是到武漢去“忽悠”了。雖然武漢的房子到目前也有3-4倍的成長,但是,一則那個基數畢竟太小,起不了大作用,再則,和北京的10幾倍相比,還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我想說的是,投資地產這種東西,你不能夠基於別人的判斷,你得自己做決策。你得自己看,自己悟,自己冒險,自己享受自己的成果。
說到底,大的機會已經過去了,小的機會還是有。注意和用心,你不會太差。如果你保險一點,盡可能少借點按揭,也算是自己給自己一個利息率不錯的CD。那樣的話,你也就沒有太大的風險。
如果你真的喜歡玩地產,我倒是覺得,目前,在美國的機會可能比國內的還多。對於這個話題,我後麵再專門來談。
一位朋友,曾經在9·11之前很想買到一棟加州的公寓,但是,她就是不願意追價。結果,突然而來的9-11事件,前後幾個月的時間,她就盡賺了十幾萬。
還有一位朋友,在武漢擁有一棟公寓。幾年前,他想將那棟公寓25萬賣掉,買一棟新一點的,買家為了5000元和他討價,他懶得煩心。幾年之後,要價變成40萬,這次的差別還是5000元,結果也還是沒有成功。今年夏天,價格變成了55萬,差別變成了10000元。交易依然還是沒有完成。那個公寓的地段不錯,附近也已經沒有剩餘的地皮可用了。估計不出幾年,就是100萬對一萬的差價了。
如果你是一個買家,如果你覺得價格比較便宜,是不是應該為了幾千元的差價在那裏很辛苦的討價還價呢?這還真的是一門藝術。至少,上麵兩個例子,給了你完全相反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