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是普賢菩薩的聖誕

(2009-03-17 14:31:20) 下一個
【普賢菩薩聖誕】普賢菩薩聖誕在農曆二月廿一。
普賢菩薩是佛教中常見的一位菩薩,他和文殊菩薩一起,作為釋迦牟尼佛的脅侍,文殊象征智慧,普賢象征真理。普賢是梵文Samantabhadra(三曼多跋陀羅)的意譯,又譯作“遍吉”,即普遍賢善的意思。

普賢的身世,《第二菩薩經》和《悲華經》均稱他是轉輪聖王無諍念(即阿彌陀佛成佛前世的身份)的第八子。《小乘經》則說他是妙莊王次女。而《華嚴經》則籠統地稱“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

據《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說,當佛入滅後,若有人信奉誦持《法華經》,普賢菩薩將與諸大菩薩一起出現在此人麵前,守護其人,令其身心安穩,不受諸煩惱魔障之侵害。而《華嚴經》著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中,善財最後就是來到普賢菩薩處,普賢菩薩為他講“禮敬諸佛”、“廣修供養”、“懺悔業障”、“常隨佛學”等十大行願,因此普賢被稱為“十大願主”(或十大願王)。

據《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說,西南方有名叫光明山處,一直就住著許多菩薩,現有菩薩名叫賢勝(普賢),與其眷屬等三人在其中演說法。因此中國佛教相傳,位於漢地西南部的四川峨眉山是普賢的道場。晉代有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這是峨眉山供奉普賢菩薩之始。北宋年間,峨眉山又鑄建頭戴五佛金冠,手持如意,結跏趺坐於象背的蓮台上的普賢銅像一尊,此像重達630噸,是佛教藝術珍品。

普賢菩薩像在佛教寺院中單獨供的不多,多為釋迦佛的脅侍。普賢菩薩像大多頭戴寶冠,身穿菩薩裝,坐於一六牙白象上,並且騎象的普賢菩薩像大都為合掌。六牙白象據說原為菩薩所化,表示威靈,《普曜經》雲:“菩薩便從兜率天上垂降威靈,化作白象,口有六牙。”六牙也是佛法中的六度的象征。《普賢觀經》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四種禪定)。”六度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在密教中,普賢有各種不同的形象。《金剛界曼荼羅大鈔》雲:“普賢菩薩,左拳右蓮,上有劍,密號真如金剛。”《胎藏界曼荼羅大鈔》中說:“普賢頭戴五佛寶冠,左手執蓮,上有劍,右手伸掌。”

普賢菩薩也常被視為祈求延命時的本尊。據《普賢延命經記》,普賢延命菩薩像為麵如滿月的童子形,頭戴五佛寶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金剛鈴,坐千葉寶花,由一個三頭白象王背負著。象足踏一大金剛輪,下有五千群象,金身放寶光。此像多為畫像。另有二十臂的單尊像為頭戴五智寶冠,二十臂分別拿著鉤、索、輪、鈴等物,坐在千葉寶花上,寶花下有四頭白象,分別麵向外站立。象的頂上有四天王,朝外麵向四方站立,護持佛法。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