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枝,指白居易的侍妾樊素。樊素善唱《楊枝曲》,故以曲名人。後常用以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戀的女子。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妓有樊素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態,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洛下。”
宋·蘇軾《朝雲詩》:“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清·梁章钜《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
“驚心薄俗太支離,失笑高門半守雌。
一紙巵詞何足算,三年五度遣楊枝。”
楊枝與小蠻齊聞,托白居易之名,聞名遐邇。《舊唐書·白居易傳》記載:“樊素、蠻子者,能歌善舞。”唐·孟棨《本事詩·事感》記載:“白尚書(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蠻善舞,嚐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朝雲,蘇東坡妾,姓王。朝雲十二歲, 入蘇家為侍女。與蘇軾感情甚篤,原本為歌妓,後來學書法。
蘇軾有《戲贈朝雲詩》: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
蘇軾朝雲墓誌銘:“東坡先生侍妾曰朝雲,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敏而好義,侍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紹聖三年七月壬辰卒於惠州,年僅三十四。......"
朝華,秦觀妾,名叫邊朝華。
秦觀任蔡州教授時,13歲的她被秦觀收留。19歲時,已在京師任太學博士的秦觀把她收為侍妾,並仿蘇軾為朝雲改名,將此女名字改為“朝華”。
這年九月,賞識蘇軾的太皇太後辭世,哲宗開始親政。秦觀預感到一場血雨腥風的政治大洗牌即將開始。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他,將在劫難逃。為了不連累朝華,秦觀狠心將她遣散回了娘家。
秦觀《遣朝華》詩真實記載了當時無奈分離的情景:
“月霧茫茫曉柝悲,玉人揮手斷腸時。
不須重向燈前泣,百歲終當一別離。”
離別時難分難舍,分別後以淚洗麵。
宋·張邦基《墨莊漫錄》中記載:“朝華既去二十餘日,使其父來雲:‘不願嫁,乞歸。’少遊憐而複取歸。”然而好景不長,這次遣而複歸不久,如秦觀所料,哲宗就起用新黨,恢複新法,蘇軾首當其衝被劃入舊黨一派,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至惠州。而秦觀也未能幸免,從京城被外放杭州出任通判,尚未到達任上就開始坐罪遭貶,對前途極為悲觀的他,不希望朝華和他一起受難,於是他就找了另外一個看上去冠冕堂皇的理由,借口自己要修道煉丹,讓朝華離開自己,並特地派人叫來她的父親,帶她回家。
秦觀又寫了一首《再遣朝華》:
“玉人前去卻重來,此度分攜更不回。
腸斷龜山離別處,夕陽孤塔自崔嵬。”
可與其同甘,不忍其共苦,麵臨迫害,決絕地遣她離去,這是秦觀至愛的表現,也是保護她的唯一方法。
據說,秦觀死後,朝華削發為尼,遁入空門,圓寂時還在輕輕呼喚秦觀的名字,手裏緊緊握住的是秦觀的詩稿。
尹思泉書:
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始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