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國語·晉語·範獻子戒人不可以不學》:
範獻子聘於魯,問具山、敖山,魯人以其鄉對。
獻子曰:“不為具,敖乎?”
對曰:“先君獻、武之諱也。”
獻子歸,遍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學。吾適魯而名其二諱,為笑焉,唯不學也。人之有學也,猶木之有枝葉也。木有枝葉,猶庇蔭人,而況君子之學乎?”
意思是:
範獻子(?—前501,祁姓,範氏,諱鞅,諡獻,其名範鞅,又曰士鞅,史稱範獻子)到魯國出使訪問,問及具山和敖山,魯國人用兩山的鄉名來回答。獻子說:“難道不叫做具山和敖山嗎?”魯人回答說:“那是我們先君魯獻公、魯武公的名諱啊。”
獻子回國後,告戒他所有相識的人說:“一個人不可以不學習。我到魯國去就犯了他們二位先君的諱,惹人家笑話,就因為我不學習啊。一個人有學問,就好像樹木上長滿了枝葉。樹木長滿了枝葉,還可以讓人遮陽乘涼,更何況是君子有學問呢?”
來源:簡書
尹思泉《賣畫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