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蔡邕:這樣方可稱為書法

(2021-04-25 08:00:12) 下一個

 

 

Image

熹平石經殘石(國家博物舘藏)

 
古代書論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把審美層麵和技法層麵混在一起來寫,經常看起來雲山霧罩,晦澀難懂。加上文言文的表達,更是讓人讀不下去。手裏有一套《曆代書法論文選》,厚厚的兩大本,經過幾個月時間,終於把這本書啃下來了。現在給大家分享一點讀書筆記,主要以蔡邕的筆論,九勢為主,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蔡邕 筆論

 

書者,散也[1]。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

 

【注釋】散,抒發,抒懷。

 

【白話版】書法,就是抒發性情。作書前應先抒發情懷,心有所感,任性情奔逸,然後書之。如果因外事所迫而書,比如為皇帝起草詔書,或者是給皇帝寫奏章,那麽即便是中山兔毫在手,也難以寫出佳作來。

 

揮毫弄翰,應先靜坐凝思,感覺身心無比適意,心平氣和,然後專注於一事,這時候則無不善矣。作書的準則,在於明了書法所要表現的具象形態,這些具象帶給人豐富的聯想,就像一個人動靜俯仰,或者愁喜悲歡,甚至如同蟲食木葉一樣斑駁,如同利劍長戈一樣森嚴,如同強弓硬矢一樣剛猛,或者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將大自然中的物態用筆畫之縱橫來觀照,這樣才可稱之為書法。
Image
   熹平石經殘石(洛陽博物舘藏)
 
【解讀】書法事關性情之抒發,這就是為什麽中國文字能在發揮實用功能之外,成為一種藝術。

 

藝術需要情境的生發。書法不同於唱歌跳舞,它引導我們進入一個靜默的人生世界,此時如果有小頑童在旁邊苦惱聒噪,或者有悍婦在旁嘮叨錢米油鹽,則肯定會大為掃興。總之寫字事關一個人的心境,在忙亂的世界中開辟出屬於自己的一個人的悠閑,這種悠閑沒有任何功利因素,不是完成作業,不是給皇帝寫奏章,無關賺錢養家,這個時候寫字,才會成為人生的高級享受。

 

書法要表達自然美,日月山川,朝花夕露,都帶給人美的沉思,提升人生的境界。把這些大自然塑造的千變萬化的具象美表現出來,才能稱為書法。假如寫出來的東西如魑魅惡鬼,或如巡海夜叉,或如效顰東施,或如奸邪小人,或者呆若木雞,或者筆筆雷同,都不能稱為書法。
Image
Image
 蔡邕-熹平石經
 

 

二、蔡邕 九勢

 

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

 

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
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
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護尾,畫點勢盡,力收之。
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之內。【1】
掠筆,在於趲鋒峻趯用之。【2】
澀筆,在於緊駃戰行之法。【3】
橫鱗,豎勒之規。

 

【注釋】【1】趯,音替,跳躍。
【2】趲,音攢,快走,趕路。
【3】駃,音絕,駿馬。

 

【白話版】倉頡造字,就是來自大自然的具體物態。既然文字是模擬自然,就要有陰陽之分,有形勢對立。寫字時要藏頭護尾,力在字中,那種表現才能像美人肌膚一樣有質感。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隻有在柔軟的毛筆下才有這樣豐富的表現力呢。

 

字的結構如同蓋房,上要覆下,下要承上,勾心鬥角,互相映帶,不能背離大勢,引發衝突。

 

轉筆,應圓轉如意,筆鋒在筆畫中間運行,照顧左右,不能像樹木枝椏交接處那樣糾結激凸。

 

藏鋒,點畫出入,逆入逆出,欲左先右,反之亦然。

 

藏頭,起筆時筆鋒逆入,將筆鋒藏入點畫之中,是為圓筆。

 

護尾,筆畫寫到終端,應收毫回鋒,含蓄雍容,不可輕佻出鋒。

 

疾勢,快速行筆,不是純粹的快節奏,而是像短撇、長捺、鉤的寫法一樣,有頓挫,有提按,有節奏變化。

 

掠筆,長撇的寫法,在於趲鋒峻趯,就是在快速行筆與提筆之時,應嚴整緊張,不可懈怠。

 

澀勢,就像那戰馬作戰之時,克服一切阻力,所有的勝利都是來之不易的。

 

橫鱗,豎勒之規。橫畫不可絕對的平,而似魚鱗,看似平整實有起伏;豎畫不能一滑而過,應如馬韁,有收有放。

 

【解讀】九勢是否為蔡邕所作有爭議。其中所論筆法多適合篆隸,當然對楷行草也有重要指導意義。重要的是明白其中的道理,怎麽可能所有書體、所有筆畫都會如此。有人常說什麽“欲右先左”等等,當做教條,受害不淺。
Image
《漢石經殘字》

 

 

 
文章來源:壹書法

Scan to Follow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