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正走向“硬著陸”中國的資產泡沫正在破裂zt

(2008-09-23 17:44:47) 下一個

美國政府正在組建類似於重組信托公司(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 RTC )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並暫時儲存起來,以備今後處置。這是向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在筆者看來,市場可能感覺良好,在一兩周內出現短暫反彈。而隨之而來的援救細節就會使投資者感到不安。政府可能會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收購不良資產。許多金融機構在被迫減計後仍然無法生存。接下來,政府可能會試圖接管這些機構,正如其對 AIG 所做的一樣,如此便會造成現有投資者所持股票收益的大幅衝減。現在正是反彈出貨的良機。

除此之外,市場就沒有任何利好消息值得滯留了。金融危機還遠未到結束之時,而經濟危機已經接踵而至,美國正走向“硬著陸”。美國的消費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信貸泡沫支撐,而隨著泡沫的破裂,消費信貸立即幹涸,美國經濟很可能將會出現 2%-5% 的負增長。亞洲的 1997 (金融危機)就是美國的 2008 ;亞洲的 1998 就是美國的 2009 。

而歐洲與日本經濟已經在收縮。他們的衰退過程很可能延續到 2009 年。兩地區國內需求乏力,且皆為出口導向型經濟。它們經濟的走弱也將會反作用於美國經濟。雖然美國曾在 2008 年上半年出口強勁增長,但由於信貸危機對消費者的打擊,來自出口方麵的支持驟然消失。下行螺旋才剛剛開始。

中國的“硬著陸”風險正在迅速上升。占到 GDP 名義價值的 40% ,以及 GDP 增值大約 25% 的出口,在 2009 年可能出現 30 年來首度下降。中國出口一度依靠其規模小 ? 商品廉價的優勢,不過全球需求如何,都能通過擴大市場份額而獲得穩步增長;而現在,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市場份額的增加再也不能抵消經濟進入下行趨勢的壓力了。

中國的資產泡沫正在破裂。催生泡沫的動力就是出口產業的創收與“熱錢”流入。而這兩大來源都在萎縮。房地產市場可能麵臨著“硬著陸”,若發生崩潰,將對工業產生巨大影響。對汽車與大型家電的需求不會有顯著增長,其中許多甚至會下降。

零售業前景還算樂觀。由於勞動力市場內的供需更為平衡,工資的增長速度良好。但是,中國的消費隻占 GDP 的 40 %。即便其發生 10 %的增長,對 GDP 增長的貢獻也僅為 4 個百分點。而事實上,說消費達到 10 %的增長還算樂觀的。因為來自出口放緩和房地產市場收縮的收入效應,對家庭收入會產生顯著影響。

我相信,政府將推出一個財政刺激計劃。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將在下個月舉行。屆時可能就此刺激計劃的必要性達成共識。而其內容則不可預測。我希望這一計劃將包括解決地方政府的流動性問題,提高食品價格以實現農民增收的問題,以及加速基礎建設問題。這一刺激計劃對經濟增長率的提高,不大可能超過 2 個百分點;它隻能作為一種經濟下行的緩衝措施,而非保持高增長率的利器。

無論我們從生產、需求或收入的哪個角度來看,中國明年的增長率可能會顯著低於 2008 年。在 1998 年時,電力消費量連續兩個季度收縮。如果明年發生相同的情況,我也不會感到驚奇。

隨著歐洲與日本經濟的緊縮,美國正走向“硬著陸”。而中國也可能發生“硬著陸”,資本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幾乎不會有所表現。如果全球經濟在 2010 年前後稍有複蘇,資本市場可能在 2009 年年中才會有所表現。

基於目前的形勢,我對能源與黃金仍然看好。富人們的“卡特爾”發揮了作用,也就是現在的歐佩克( OPEC )。它在 20 世紀 90 年代未能發揮作用,是因為那時其成員國還不夠富有,並且每個成員都在通過欺騙獲取利益;而現在,在價格下跌的時候,它們當然沒有擴大生產的動機,它們甚至連手頭所掙的錢都花不完,也不需要去掙更多。

而黃金交易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成為一場賭博。世界所有主要經濟體的真實利率都是負的, 2009 年的情況隻會更糟。而黃金作為一種通貨的替代品,當貨幣供給像現在一樣激增時,黃金價格也應該上漲。

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趣的時代。這是格林斯潘泡沫的終結。在過去 20 年中,由於格林斯潘創造的流動性使得華爾街與實體經濟緊密相連,金融主導了全球經濟。而那不過是批著衍生品外衣的債務泡沫。放眼未來,局勢將會十分艱難。 1989 年,社會主義聲譽掃地, 2008 年,金融資本主義也灰頭土臉。我們還不知道未來的世界會如何變化,但必將大為不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英國醋魚 回複 悄悄話 有道理!生存於亂世中,大家都是英雄!
商海泳哥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留言,中美等大國最近的救市行動能否力挽狂瀾,阻止經濟崩盤,真很難說。到年底看看就知道明年能否好轉。
一片冰心 回複 悄悄話 說得有道理!又細讀了一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