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兒子第一次嚐試“Team Work”

(2008-10-03 12:26:32) 下一個
昨天下午,小P參加了一個Community舉辦的訓練 5~7歲孩子打籃球踢足球的一個Program。每星期四一次隻有50分鍾,總共5次。

因為這是麵向全town的5所小學報名的program。為了是否要報名我還掙紮了一番。小P確實很喜歡運動,就是不能很好地接受輸贏,又怕他聽不懂coach說什麽,follow不了;更怕他的隊輸了,哭個半小時!為此,最近老訓練他這方麵的問題,而且在家裏他跟我一個team輸的時候也時常有,好象沒象以前那樣大哭大鬧了。為了更好的讓他體驗這種輸贏,我準備“豁”出去了。但還是做了一些前期工作。首先去給他買了一件象姚明那樣的籃球製服(象背心),最關鍵的是背心上有兩個大大地數字“37”。前天晚上拿出來給他看,讓他先閉上眼睛猜猜媽媽會給他一個什麽surprise。兒子半閉半睜地偷看後大叫:“Mummy, I never know you bought this for me! Thank you! Thank you! Mummy!”看來兒子的“胃口”吊起來了,因為很崇拜姚明!他來來回回地摸著那件滑滑地背心,還特意用手指去描了描那兩個大大的數字“37”,簡直愛不釋手!還問我能不能放他的枕頭邊,晚上陪他睡覺。於是,我又給他講我精心挑選的書《Play Fair》(by Kelly Doudna,Sand Castle Character Concepts係列)此書都是實際生活中的照片配上一段解釋的話,類似於socialstory,講一些照片裏那個孩子正在做的正確的事。每一頁最後幾乎都有一句話“XX has good sportsmanship.”,或者“XX plays fair.”講解過程中還時不時地問問小P“要是小P是照片上的人,會怎樣做?”他每次都按書上內容回答。我還跟他說他的bestfriend Alex 明天也要參加。小P更是興奮。還問:“ Will Alex in my team?”帶著憧憬抱著那條背心很快就進入甜甜的夢鄉,因為我去check他有無蹬被時,臉上還掛著微笑。多麽象天使!

昨天下午小P樂顛顛地主動換上了那件背心。我和姐弟倆提前10分鍾趕到訓練場地。我想讓他先跟coach(教練)熟悉一下。因為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我比較緊張。看著他跟教練一問一答的很好,我終於鬆了口氣!自己把名字還拚寫了一遍,教練讓他High five,他也快樂地擊掌。很主動地拿起一個籃球就去投籃。來了另外幾個小男孩,他還跟他們說:“Catch me!”(沒有說“Please!”至少主動social。)抱著球就跑!時間一到,教練讓孩子們席地而坐成一個Circle,開始點名。點到的舉手,輪到小P時,他很快就舉起了手。於是教練就開始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運動項目,開始問孩子們。前麵有4個孩子都說是“Soccer”,問到小P他也說是“Soccer”。我不知道他是否真是,還是隨大流地回答省事。接著教練開始分team。一組叫“Black Turtle”,另一組叫“Green Frog”。8個孩子都在樂呢!可能是因為名字比較怪吧。我還是立刻喜歡上這個教練,因為這種pretend可以讓兒子在群體中感受假象的樂趣!兒子被分在“Black Turtle”組,他的best friend Alex在“Green Frog”組。遠遠地看著他倆互相拍拍肩,在那兒大笑。

真正的開始教打籃球了。教練先讓大家站成一列,讓每個人去那個角落拿一個籃球,然後放在自己的兩個腳之間。小P是follow了,可他拿了一個很扁的沒多少氣的球,一路拍過去根本彈不起來。倒是很聽話,一到隊列馬上把球放在兩腳之間,不動了。教練開始給他們講怎樣“ dribble(運球)”,不能用Palm,要用fingertips。三言兩語,就讓他們dribble起來。我看兒子根本沒有想到要叫教練換球的意思,還是很努力地拍著球,也沒發覺自己的球跟別人不一樣。我就走過去提醒了一下教練。教練馬上給他換了一個。這回看著小P很開心,拍得很帶勁!(看來他還是不會注意一些細節和表達自己要說的)。接著教練要他們玩game。先說了規則。教練讓孩子們問:“What time is it?”教練會說一個時間,比如他說:“Two o'clock!”孩子們就運球拍兩次;教練說“Eight o'clock!”他們就得拍8次。最後如果教練說:“Midnight!”孩子們都得回到指定的那條線上,遊戲算結束。整個運球的過程還井然有序,小P也跟得很好。我很慶幸報名了。

接著開始讓他們玩另一個遊戲。教練在地上擺了很多東倒西歪的和立著的藍色塑料盤和 圓柱形塑料筒。兩個team,一個叫“cleaning”,另一個叫“messy”。小P被分在“cleaning”組。規則是:“cleaning”組要一邊運球一邊把東倒西歪的塑料盤和塑料筒扶正,“messy”組就要一邊運球一邊把扶正的塑料盤和塑料筒再弄得東倒西歪。最後時間到時,讓他們數數歪的多還是正的多,就可以決出勝負。小P不知是沒有聽懂還是協調不好,他不是抱著球去扶正就是一直運球而沒去扶盤和筒。我看著幹著急!恨不得讓他的眼睛能看見我的眼光。就象我學佛裏有講四禪天裏的“二禪天人”交流不用說話,隻用“光”。彼此隻要一放光就接受信號,明白意思!也象十字路口的“紅燈亮,車停下;綠燈亮,車就走”一樣。有時我覺得這種交流方式對“自閉兒”是多麽地合適!不用在人類的語言裏苦苦掙紮!我覺得這個遊戲對他很有挑戰性。最後他終於跑到我和姐姐旁邊運著球,姐姐憋不住了。大聲跟他說:“弟弟,要一邊dribble,一邊cleaning!”這回他總算明白了,開始按姐姐說得做了,但很笨拙!無論如何,他最後還是搞明白了。

接下來,教練又讓他們玩另一個遊戲。孩子們圍成一個circle,假裝是MainIsland,教練把8個籃球分別堆在兩側的籃球架下,孩子們分成兩個team,一個隊叫“Coconut”,另一個叫“Shell”,還假設中間有一個角落是“Hospital”。兩側籃球架下站著教練和副教練(還有一個high school student 當副教練)。兩隊人馬要經過教練那一關去把架下的籃球搶回到 “Main Island ”,如果被教練抓住就得送進“Hospital”。“Main Island”的隊員可以去“Hospital”拍一下站在那兒的人從而被營救出來,仍然可以回到“Main Island”來接著去搶球,這個過程中必須是運球回來,不能抱著球回來(變相的訓練運球)。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看得姐姐也很想玩。小P一自直樂嗬嗬地跑,抱著球跑。我又恨不得把他叫住。我想他一定是沒有聽懂教練說的話。最後十分鍾,踢足球比賽。小P這一組叫“Lion”,Alex那組叫“Tiger”。教練說除了守門員其他人都不能用手去“touch”球(這一點我給他講過Froggy的故事裏有,我想他很明白了。)期間小P還當了一把守門員,忠於職守,沒有亂跑,堅持守著擋著!最後小P組居然贏了,他還天真地摸摸Alex的大腦門說:“My team won! But you played very well!”令我刮目相看!一定是前一天晚上講的書裏有這樣一句話他copy過來了,我已經很高興。因為他知道在什麽場景下說這句話!

非常happy的ending!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讓小P隊輸一次,看看他會如何表現!看來,他雖然有和typical孩子不一樣的表現,至少大部分時候還是follow的。尤其很欣賞老美教練的這種與孩子互動方式,我們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越來越喜歡美國人在遊戲中學東西。這種假裝遊戲很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