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真木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天際憑掌握,刹那化永恒。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科舉百年祭1905-2005》

(2010-02-03 11:07:42) 下一個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論語·為政篇第二》
 
 
  孔夫子說:殷商繼承夏朝的製度,有增有減,周朝繼承商朝的製度,有增有減,都是可以知道的。

  科舉製度在中國曆史上的誕生,並非天上掉餡餅;而曆朝曆代的損益與變化,也是著之竹帛,至於其窮途末路,一則由曆史進程中的損益積勞成疾而來,二則由時代的變遷將其拋棄所致。科舉畢竟存活了1300年,曾經造就了唐宋的輝煌,有其曆史存在的必然與價值。

  作為一種製度,科舉呆板生硬,而生活於這一製度的人,則有著多姿的色彩。演義者,敷衍排比,以人喻事,以求科舉的製度史能夠生動一些。

  隋朝,皇帝為了削弱執掌大權的豪族的勢力,並且進一步搜羅人才,開始推行不分出身地位都可以參加的官員選拔方法——科舉。這方法被唐人沿用。同時,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下層士人,與朝廷裏的豪族士人產生了利益衝突,並最終釀成了唐末的黨禍。

  宋朝,朝廷沿用了唐朝的科舉製度,並且進一步增強了科舉考試的可操作性。但同時,宋人也逐漸讓科舉變成一個僵化的形式。科舉考試對儒家經義的重視進一步提高,而漸漸輕視辭章。更重要的是,北宋中期以後,王安石通過改革科舉製度,推行自己對儒家經典的見解,使之成為科考的唯一正解。通過這個方法,宋代統治者達到了“統一道德”的目的,同時也讓科舉考試與實際政府工作越來越疏遠。南宋以後,朱熹的道德學說占據了科舉的考場。

  明代,八股文的出現最終讓科舉製度成為了束縛士人階層的一大利器。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隻能熟悉朱熹一派的儒家學說。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不僅成為了專製製度的道德代言人,而且缺乏實際工作的能力,甚至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究竟發生了些什麽事情。

  科舉演義第一回

  織席販鹽登高第 紆紫拖朱掄拳頭

  文皇有道選才能,布衣仗筆覓封侯。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這首詩單說開科取士一事。原來漢魏六朝之人在朝做官的都憑前輩保舉,於是朝堂上各家相互包庇,一榮俱榮,是以有雲“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等到改朝換代,隋帝稱製,隋二世皇帝楊廣,傳下旨意,叫天下各州各府,每年向組織部推薦三人,應考“秀才”。從此,天下士子就有了科舉一途。這科舉考試有一宗好處,就是不管你家庭出身地富反壞還是三代貧農,自忱文章絕妙,都可以來參加,一登龍門,就有了榮華富貴。所以,在唐朝科舉考出的進士中,豪門大家者有之,織席販履者也有之。

  正是風水輪流轉,不過幾天,李家又奪了楊家天下。唐朝照樣沿用這個以筆選官的法子。那一日正開科考試間,太宗皇帝潛行至端門,見參加考試的士人個個豐采奕奕,魚貫而入,不禁拍手讚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話說唐文宗大和年間,鄆州須昌縣就出了這樣一位畢姓的讀書人。畢家原來也是大戶,祖上出過幾個老幹部。不過畢勻這一支早衰,隻能靠賣鹽為生,而且很早就死了。畢勻之子雖然很早就做了孤兒,但一向讀書刻苦,大半夜都不肯睡,點起火把來看書。畢勻媳婦看到兒子大半夜還燒著柴火,十分焦急,怕一時走水,把屋子點著了,又擔心火光灰暗,兒子讀書仔細,怕他讀成近視眼,於是一把奪過火把,喚兒子睡覺去。哪知道兒子根本不聽娘的話,兀自又點起火把繼續讀書。如此再三,這小兒子竟然學得滿腹經綸,又不妄交朋友,漸漸在四裏八鄰中得了三好學生的稱號。

  於是鄉裏長者勸畢勻媳婦送兒子去考科舉,或許可以得個一官半職,她的後半生也好有個依靠。畢勻媳婦想這也是個道理,不過轉念一想,兒子自從出生以來一直呼作“狗子”,如今要進京趕考,總不好也叫此名,於是請縣裏一個老文書給兒子換名。老文書聽說販鹽畢家的狗子也要趕考,心下就有幾分輕蔑,想真是世道不同了,如今寒門清氏也想做官。於是給狗子起名“鹹”,說此字出自《周書》,本意為“和”,正是大吉大利的好名。

  狗子聽了,知道老文書在譏笑自己,也不以為意,徑用畢鹹為名,上京趕考。不想竟然當時就考中進士,不久,又因為文字秀麗,被點作拔貢,旋就做了監察禦史。文宗駕崩,懿宗即位,遷畢鹹於宣武節度使,以至累遷相位。自然把須昌縣那位老文書羞得無地自容。

  太宗皇帝賺得天下士子,卻也因此落一個焦頭爛額的結果,且聽我道來。科舉選拔天下英才,進士及第後,須得拜謝主考大恩,尊之為恩師而自稱門生。主考官也必盡力提攜門生。同年及第者,為求友朋,互稱年兄,彼此結合。如此一來,漸漸有了結黨分群的景象,為朝廷衰落埋下了一個禍根。

  當時,正是唐廷宦官當權,藩鎮割據,風雨飄搖之際。諸位大臣因為處理藩鎮問題產生罅隙,又因為科舉決裂為兩黨,相互攻訐。至唐宣宗即位,才貶斥兩黨,放逐大臣,平息爭論。而此時,黨爭已曆四十年,朝廷也已經一片大亂,大勢去矣。這正是:

  有唐立國三百年,成也科舉敗科舉。

  科舉演義 第二回

  華章修辭成絕響 五經四書置案頭

  太祖禁武削藩鎮,獨叫蒼頭愛管城。國朝焚香禮進士,天子撤幕待經生。

  這首詩講的是大宋朝自從太祖趙匡胤打得天下以來,走了一條崇文抑武的新政路線。前朝的混亂局麵,讓宋太祖引為警戒。為了免除考官、士子聯黨結派的可能,太祖自從開寶六年起,訂下了“殿試”的規矩。不但由皇帝親自主持最後一次考試,而且名字也由皇帝銓定。自此,天下進士都成了天子門生,自然要效忠皇帝,少了結黨的可能。為公平計,趙家皇帝更是逐漸嚴格考試流程,定下了後世糊名、謄錄、閉門考試的規矩。一則,朝廷取士數量大增,唐人一科隻收三五十名,入宋每科進士增至百人。英宗治平二年,皇帝發下旨意,以三年為一科期,這一規矩由此確立,至明清二朝沿用不廢。

  入宋以來,新朝皇帝對隋唐以來訂立的科舉規程整廢頗多,卻也有沿襲唐人舊例。宋初,科舉一途上,辭章依然是考舉進士的重要標準。

  話說這是在宋真宗天禧元年,汴京的考場裏走來一位辭章大家。這位辭章家姓柳名三變,字景莊,福建崇安人氏。這位柳三變從小就擅習填詞,且喜歡作小令。柳三變作的詞多講市井儷俗,濃豔華麗,精致曉暢。時人讚之曰:但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這柳三變雖然是一介詞人,卻也是慣讀聖賢經典,滿懷經世濟民的理想,一心要襄助帝王,成就功業,所以也坐在場中,提筆對策,希望得中進士,走上仕途。也是朱衣秀士不點頭,柳三變這一次科場不利,沒有考中。好在他並不在意,揭榜之後賦詞曰:

  富貴豈由人,時會高誌須酬。

  仁宗天聖元年,又是大比之年。柳三變再入汴京科場,準備再作一博。誰知天命不予。這次他又沒能考中。柳三變兩次科舉不利,仕途不進,心下就有些怨氣,下得場來,不免作詞排遣心中憤懣,於是作詞曰: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誌。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捱到景祐元年,又是開科之時。柳三變不氣不餒,又一次趕赴京師,準備趕考。這一次,他文運當頭,竟然一次通過,終於能進入殿試環節,得以親炙天顏。殿試之時,待點的進士一一跪在殿前,等仁宗皇帝欽點。柳三變也在其中,心下惴惴,想不知道此番能夠獲得什麽樣的功名,施展什麽樣的本領。

  哪裏知道,仁宗皇帝在案卷之上,看到柳三變的名字,微微地就把眉頭皺起,將朱筆重重擱下,輕哂道:此人不是愛好作詞,對我朝科舉十分不屑麽?怎麽也趕考來了?於是飽蘸朱砂,在案卷上批道:且去淺斟低吟,何要浮名?

  柳三變雖然由此進士及第,但看到仁宗皇帝的批語,知道自己前途無望,也放下了經世濟民的念頭,縱遊娼館酒樓,自稱雲:“奉聖旨填詞柳三變。”鬱鬱不得誌而終。

  延宕至神宗年間,皇帝重用王安石,勵誌新政。漸漸就有輕廢科舉辭章,改將明經知典作為選拔天下英才標準的意思。熙寧二年,神宗聽從王安石的意見,準備變革貢舉法,統一經意,以國家指定的道德經典作為取士的標準。並發至各政府部門討論。這一改革旋即受到蘇軾等人的反對。

  卻說這位蘇軾,號叫東坡居士,乃是當朝第一位鼎鼎大名的大文士。此公也是科舉出身。仁宗嘉祐元年,蘇軾與弟蘇轍,由乃父蘇老泉帶領,進京參加科舉考試。蘇氏兄弟順利通過了舉人試。次年正月,進士考試正式開始。此屆科舉,由仁宗欽點當時最著名的文豪,文聯主席歐陽修任主考,由作協副主席梅聖俞為副考。歐陽修出題“刑賞忠厚之至論”,為科場題目。

  蘇軾揮灑自如,慷慨陳詞,隻消六百字,闡述以仁治國,嚴明賞罰。梅聖俞讀到這篇場中作文,嘖嘖稱奇,立即拿給歐陽修看。各位看官,宋人科舉,已要糊卷謄錄,主考看不得考生名字。歐陽修自然是不知道這篇作文的作者。不過歐陽修看其文辭流暢,大氣磅礴,隱隱透著周秦古文的氣度。頗像此次科舉另一位著名考生曾鞏的手筆。本想這樣好文章該是取作第一的,可是,這曾鞏乃是自己學生,且他上次科舉不第,自己曾作序送他。這時自然要避嫌,於是將此文點作第二。

  事後,蘇軾拜謁歐陽修,歐陽修十分高興。交談間,忽想起蘇軾文章中有“皋陶曰殺之三,堯早宥之三”之句,自己讀時就滿心狐疑,便問典出自何處。蘇軾答說典出自《三國誌·孔融傳》。歐陽修滿書查找,並無此典。於是蒞日再問蘇軾。蘇答:曹操滅袁紹,以袁熙妻賜子丕。孔融說,正是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問出於何書。孔答:“想當然耳”。落下一場佳話。

  蘇軾以辭章獨重,考中進士第二,此番王安石欲以國家學術霸占科場,當然拍案而起。神宗見反對派勢大,也一時不敢立即改革。

  不過,神宗改革之心已定,大臣難回天意。熙寧四年,貢舉改革詔命正式下達,對於經義的內容和形式有所規定。經義文體,借助權力的庇佑,在科舉考試中正式登場。其後,朱學興起,入明演繹成八股,朱子之學遂成中華學術正宗。這正是:

  本朝自有儒人出,獨領風騷一千年。

  科舉演義 第三回

  除鄙陋金榜分南北 感西學試場展新題

  洪武豎子建大國,開科一年分兩榜。學生運動亂金殿,人頭落地一大幫。

  這首詩講的是明朝初年,科舉一道的一次大變故。洪武皇帝登基以來的三十年裏,因為擔心權臣把持朝政,架空帝王,因此頗下得狠手,殺了一大批開國元勳。不過,如此殺戮並沒有影響天下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圖謀仕途的心思。

  這年會試,又有大批南北舉人,來到南京城內的貢院,參加考試,希望能夠考中進士,獲得進入官場的門票。

  這年的主副考官是劉三吾、白信蹈,這劉大人已經八秩高齡,是朝內有名的教育家,飽讀詩書,對經典的掌握更是全國數一數二,正適合擔任此重任。他們從全國幾百名舉人中,點出五十二名貢生,其中又以宋琮為貢生第一,舉報給了皇帝。

  三月五日,經過皇帝過目,會試發榜。貢院的負責官員將貢生名單抄錄在黃榜上,張貼在貢院門口。沒想到,這一貼,就貼出明一代第一樁學生運動。

  原來,兩位考官沒有注意到,在他們選出的五十二名貢生中,竟然全部是長江以南人氏,全無一個是北方舉人。“難道因為劉白兩位考官大人都是江南人,所以特地偏袒南人?”北方考生中有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這疑問一傳十,十傳百。北方士子當中就有那落第以後,心懷不滿者,在人群中故意吵鬧,又有南方未第舉人,也從中起哄,一時竟有舉子抓起地上的石塊泥巴,直朝黃榜扔了過去。這有第一個人扔石頭,就有第二、第三個,不但將黃榜打落,而且將貢院大門給打壞了。

  落第北方舉人們不肯就此善罷甘休,點起人馬,浩浩蕩蕩往負責科舉事務的禮部而來,說是遊行請願,稱此次科舉不公,要與考官對質。禮部官員看勢頭不妙,趕緊請來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武裝警察錦衣衛,彈壓學生遊行隊伍。暫時把舉子們的不滿壓了下去。

  不日,殿試舉行,皇帝欽點福建人陳安為第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消息傳出,本來已經平息的學潮再度發動,還沒有離開首都的北方考生再度組織遊行示威,並且寫了大批大字報,諸如“炮打翰林院”之類,貼滿了南京的大街小巷。鬧到這個地步禮部不敢怠慢,趕緊上奏洪武皇帝。

  洪武皇帝對南方地主知識分子本來就有些不滿,又兼帝國要加強北方邊境防守,北方正是用人之際。這一科選出的進士都是南人,他本就有些不快。於是下令,叫翰林院的另一位負責人張信,主持會試複查。

  這個張信,立即組織一班工作組,複查會試考卷。不過他翻看了這幾百名舉人的考卷以後,發現北方連年戰亂對當地文化教育事業影響實在太大。南北考生成績相差確實懸殊。於是如實奏報給皇帝。

  洪武爺聽了,勃然大怒。命令刑部立時捉拿劉三吾、張信、白信蹈三人,嚴刑拷打,要求他們說出會試實情,結果刑部鬧騰了好幾天,三位大人絲毫不肯改口。於是刑部的大佬們拿出之前辦胡案、藍案時肅反擴大化的本事來,將三人家眷幾百口全部打入天牢,一律刑訊逼供,終於查出了一個涉及六百多人的大型徇私舞弊集團,上報給了皇帝。

  皇帝明知道是冤案,但為了平息北方士人的憤怒,於是禦筆朱批,稱幾位大人是藍玉餘黨,有謀逆之心,將劉三吾流放,張、白兩位淩遲處死,涉案大臣或殺或流放有數十人。而該科所選進士全部廢除。當科狀元陳安則被判處死刑。

  五月,洪武皇帝親自從北方士子中點出六十一名進士,第一為河北韓克忠,第二山東任伯安。此後,明朝科舉,一律分南北榜取士,南北地區各按照六四開的比率選取進士。就這樣,留下了一段中國科舉“南北榜”的典故。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科舉考試選取官員的法子已經衰落。八股文成了各地讀書人的必修功課。除了最後一次殿試,需要考一些時政、對策方麵的內容,其他考試全部用八股文,以四書為基礎解釋儒家經典。而且因為後來殿試基本上不看作文內容,隻以書法好壞定名次,所以時政對策等實用內容益發不重要了。這個綿延了近千年的科舉製度開始了不可逆轉的衰落。

  一直到清朝末年,科舉的內容才略微發生了些許變化。1840年以後,西風漸漸東來,傳統的老式學堂裏,慢慢也出現了一些新鮮內容。到同光年間,為了提倡洋務,老學堂的教學內容也增加了不少洋玩意。諸如文法、曆史、格致、地理等項目,也開始成為了士子們談論的內容。

  話說這一年,江南某省開鄉試,出考題的學督乃是頗受西風浸染的人物,心想,雖然科舉一道沒有變化,但時局已變。大家也自當與時俱進,搞些新鮮玩意來考試。他於是出了一個怪異考題,叫做“項羽拿破輪論”,意思是要叫各位來考試的秀才讀點外國曆史書,將古今中外兩位功敗垂成的大英雄作一比較。

  當日考試已畢,將卷子收上來,謄好卷,糊了考生名字,送給學督批閱。學督翻到其中一篇,才讀開頭,已然噴飯。隻見這卷子上寫道:

  夫項羽,拔山蓋世之雄,豈有破輪而不能拿哉?使破輪自修其政,又焉能為項羽所拿者?拿全輪而不勝,而況拿破輪也哉?

  這樣一等一的好題目,秀才卻答成這個樣子,這位學督讀了,也是兀自搖頭沒有辦法。需知,此時離五大臣出洋考察,撤廢科舉,大興新學已經沒有幾年。傳統儒家士子的末路,已經相去不遠了。這正是:

  一輪紅日映朝陽,千年王八挪動身。廢除科舉千古事,麵目一新讀書人。

  徐來(青年學者)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10:18 南方都市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