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學漢語

國盛文興 漢語迎來世界的注目禮
正文

漫漫學習中文路

(2008-09-16 18:45:43) 下一個

當我們攜妻扶子遠渡重洋移居他鄉,在大小各異的各色行囊裏,總有那麽幾本語文書,那是為我們的孩子準備的。遊子更念慈母恩,正是這永遠剪不斷的情愫,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說中文,寫中國字,一代又一代…

在異國他鄉裏,孩子們永遠是適應水土最快的一族。先是為她英文的擔心,剛剛鬆口氣,很快變成對她中文的憂心。先是她的中文有些詞不答意,半中半英,最後是基本不說中文了。

問題來的那麽快,中文到了非抓不可的時候了,我們捧出了課本,看起來親切還算精美的小學課本。無奈女兒不親近它,裏麵的故事一是她不喜歡,不象英文書有趣。二是故事離她的生活太遠,也不太理解。是啊,課本裏的故事總要塞給孩子一個道理,故事就不那麽生動了。

總結這兩三年來教孩子學中文的得失,有如下心得。

1 、從小抓,天天抓。不因孩子初到國外,急於過外語關而忽視了中文學習。

我女兒來加拿大時 5 歲多一點,中文說得很好,會講小故事,會背唐詩,還會說好多繞口令,但是不會寫中國字。英文,她是一句也不會說。初到國外,做家長的總擔心孩子語言不通,學習跟不上,交不到朋友。於是將重心放在盡快提高孩子英文水平上,錯誤地認為家裏有一定中文環境,孩子說中文不會有問題,孩子還小,寫字可以以後再學。

事實上,我女兒英文進步神速,三個月的 kindergarten 下來,升入一年級時,她已不需要 ESL 課程了。正式上學後,孩子在學校時間更長,英語使用的更多了。此時孩子因為較長時間沒有接觸中文,他們的思維方式、講話的語序等都不知不覺靠向英文。她想吃東西,在我們一再鼓勵下說中文,她竟結結巴巴地說出:“我能吃現在嗎?”英文寫起來容易,讀物又多又有趣,孩子漸漸對中文有了距離感、陌生感。寫中文,對她來說更是照貓畫虎,寫起來塗塗改改,寫不好還著急,家長還沒批評呢,她的眼淚一會兒就劈哩啪啦地向下掉了。

孩子的中文學習的困難和阻力已形成,這時家長才意識到中文問題,想抓有點晚了,難度也大了。

2 、不迷信課本,不機械地要求孩子背誦抄寫。

課本,是在海外孩子們學習中文的主要依據,大部分家長也就以學到幾冊課本來衡量孩子學習中文的程度。一些家長死死抓住課本,要求孩子背誦,記生字,抄課本,認為隻要這樣做,中文就沒有多大問題了。但這樣長期下去,往往事與願違。時間越長,孩子學起來越吃力,甚至學不下去,厭學中文。

究其原因,一是課本內容距海外生活較遠,對孩子沒有很大的吸引力。二是孩子在國外呆時間長了,思維方式,判別事物標準變了,有些故事裏的道理給他們說不通。三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語言優美。特別是一些詩詞,那裏麵的意境深遠,不在那文化氛圍內,沒有一定中文修養的孩子很難意會,家長也難於言傳。若隻是讓孩子死記硬背,是糟蹋了詩詞,又苦了孩子。

可不用課本,我們拿什麽作為依據來教孩子呢?

我真誠熱切地希望,海內外有識之士,能為在海外生活的孩子,編寫一些中文學習的書,既係統又多樣性,既科學又趣味。解孩子們學中文之饑渴,解家長燃眉之急。

可憐天下父母心,自從讓女兒開始學中文,家裏象是擺開了戰場。攻方的父母常用的戰術是:苦口婆心,憶苦思甜,糖衣加炮彈;守方女兒的策略是拖延時間,軟磨硬泡,殺手鐧更是鼻涕眼淚,還常常是糖衣被她吃了,炮彈又退回來了。

這必將是一場持久戰,誰能取勝呢,是孩子還是家長?

回貼:

現在也有很多華人在這方麵努力了 , 目前中國已有多家專業性網站和教育培訓機構涉足中文網絡教育。

而北美也有多家中文學習網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如較知名的 " 北美教育網 "( http://www.bmchinese.com/ ) ,雖然開辦時間不長,但其在線中文課程極受歡迎,訪問量已超過 25 萬,覆蓋全球 14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它中文網站也有比較高的點擊率。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