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歲末遊拉美 - 九、視覺盛宴的麥德因河

(2023-02-14 09:32:13) 下一個


我們拉美之行的最後一天還是在麥德因。上午分兵兩路,兒子兒媳去學習拉美舞蹈,我和太太步行去住處附近的一家博物館參觀。



這個博物館是一所年代不算太久遠的古跡,是上世紀初一家土豪的私宅。



這座莊園雖然不是很大,但頗有氣派,建築風格也很有特點,值得一看。





莊園坐落在麥德因第十四區,是麥德因最富有的地區,被稱之為“黃金地段”(The Golden Blocks)。十四區與我們昨天參觀的著名的貧民區十三區僅有一個數字之隔,卻不可同日而語。從這裏可以看到遠處麥德因市區和那些漫山遍野的貧民窟,再低頭看看眼前高雅清幽的豪宅莊園,令人感歎人間命運有何等巨大的不同,有命運不同就有貧富差別,有貧富差別就有社會不公,有社會不公就有政治紛爭,政治紛爭的終極表現就是血腥暴力。究其根源,就是一個錢字。





莊園的原主人是一位哥倫比亞企業家,娶了個德裔太太。



家族老照片。



參觀者在傾聽導遊的講解。西班牙語我們一個字也聽不懂,就自己四處隨意轉轉。







客廳。



書房。







莊園有個很大的花園,其中有一些我們從未見過的熱帶植物。



這家博物館分兩部分,除了參觀私宅莊園之外,還有一個借這個的地方的空間舉辦的一個雕塑作品展,還原原始生活和傳教的曆史場景。我選擇了一部分作品貼在下麵:























晚上,我們四人來到麥德因河畔觀看燈光秀。



我們加入了一場視覺盛宴,是我們這次拉美之行的最終華彩樂章。



麥德因燈光秀有近三十年的曆史。每年十二月中旬到第二年一月中旬,麥德因河上就掛起好幾百萬盞聖誕燈飾,成為世界著名的聖誕節日活動之一。



我們很幸運歪打正著地來得正是時候。





每年的麥德因燈光秀都有一個主題,今年的主題是最新的迪斯尼動畫影片Enconto,這部影片是以哥倫比亞為背景,也使當地人引以自豪。



燈光秀呈現很多該影片中的很多人物造型。

















穿城而過的麥德因河也在燈火中閃著五彩的節日之光。





燈光的變幻使河水的顏色也隨之變幻。



燈光一閃,河水泛起沸騰的紅光。



精彩紛呈,目不暇接。







街頭的小販大發利市。



燈火闌珊處。



兒媳也經不住油炸香味的誘惑在貨攤前駐足。這種零食在西裔人口眾多的紐約也常見,有點像炸糖油條。









據說燈光秀由當地的一家電力公司承辦。這每年得花多少銀子呀?如果拿出一小部分資金用來救濟住在山坡上的貧民是否更好?也許燈光秀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快樂?



燈光中的文字寫著:“麥德因,這裏鮮花處處盛開”。真是此言不虛,絕無誇張。



遊客在橋上拍攝水中的美景,遠處是燈光閃爍的山坡。







不僅河上有燈光秀,河畔還建起一排高大的門樓。





走進這些門樓,遊客從河邊看秀的旁觀者,變為身臨其境的參與者。





遊客的眼神裏,都寫著驚歎。





這座輝煌的小樓是整個燈光秀的聚光點。它實際上並不是一幢建築,而是腳手架臨時搭建的,但造型精美至極。這場燈火盛宴,不但需要電力公司的電工們,還需要建築師、設計師、園藝師、工程師、藝術家、政府部門以及各類供應商的通力合作,無縫銜接。可見這一活動已經成為當地文化傳統的一部分,換一個世界上的任何另一個地方,恐怕都很難做到如此得心應手,宏大且完美。不要再認為拉美人隻是一群得過且過的懶漢了,他們不但有和我們一樣的愛美之心、向善之心,而且還有更尖銳執著的藝術眼光。



這座漂亮的小樓就建在高速公路上麵。這條高速公路通向山後麵的機場,需要穿過一條長達八公裏的山洞。



很遺憾沒能在晚上去看山上棚戶區的夜景,隻能遠遠地在麥德因河上拍一張那裏的萬家燈火,祝願那裏的人們幸福。想必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此刻也正在這場燈火盛宴中享受快樂吧?願世上每一個人居有定所,生無所慮,世界再無饑餓,再無恐懼,再無戰爭,再無仇恨,生活就像眼前這燈光、這河水一樣,美好燦爛,紅紅火火,光華不滅!







第二天一早,我和太太飛抵利馬,準備從這裏轉機回紐約。而兒子兒媳還要在麥德因多呆兩天,上課學習拉丁舞蹈。此後他們將飛往北卡,在兒媳的父母家過聖誕新年。我和太太在兩周之內三次到達利馬,這是我們沒有料到的。原本計劃是隻在秘魯旅行,去哥倫比亞則是臨時的應變,但也不虛此行,收獲滿滿。兒子給我們的紐約-利馬頭等艙往返機票難以放棄,所以我們就從哥倫比亞返回利馬等待去紐約的航班。因為來得早,機場的貴賓室不準我們提前進入。經過努力爭取,才獲準提前進入貴賓室三個小時。這時間足夠我們飽餐一頓再小寐片刻了。在利馬機場,我們盡量把口袋裏的利馬索爾全部掏出花光。機場裏一瓶瓶裝水要天價的三美元。用這錢在利馬街頭可以買十幾瓶水。臨上飛機時,所有乘客的行李全部重新開箱檢查。這是去美國的航班獨享的待遇,大概是美國方麵的要求吧。我知道在美國機場,中國來的旅客查食品,拉美來的旅客查毒品。



太陽一出來就快到達紐約了。利馬與紐約屬於同一時區,往來沒有倒時差的問題。飛機鄰座的兩個十歲左右的女孩是乘務人員的親屬,顯然此行不是她們的第一次,對頭等艙的各種設施都了如指掌。也許她們可以不時地來趟免費隨行?我看到其中一個女孩在用座位上的屏幕查看她的tiktok賬戶。如今美國正鬧著封禁這玩意兒,但連一個秘魯女孩都在得心應手地玩tiktok,可見抖音早已無遠弗屆。

機場出關,走出旋轉門,熟悉的寒風一如既往地撲麵而來。此乃紐約史上第二冷的聖誕清晨。心裏不禁暗暗念到:What the heck!急火火地回到這冰天雪地的地界幹哈?

(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