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139個城市,正在收縮

(2022-08-14 17:15:01) 下一個

來源: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
作者:老船長
 

01

 

前些天,《求是》雜誌刊發《譜寫新時代人口工作新篇章》,文章中提到“‘十四五’期間(中國人口)將進入負增長階段”。

 

這是官方口吻中,第一次正式承認中國人口將進入負增長。

 

按照去年新增人口僅48萬計算,或許在今年就將出現負增長的局麵。

 

大勢不可逆。

 

那麽,中國哪些城市的人口在增長?哪些城市的人口在收縮?

 

船長統計了360個城市2021年的常住人口狀況,但隻有287個公布了數據,73個城市沒有公布或者隻公布了戶籍人口數據。

 

這是一篇純數據圖文,分析內容可能不多,但僅僅觀察人口圖表,就能看出中國的區域格局如何失衡,看出中國的人口流動大勢。

 

無論是就業、投資、創業、升學,對我們選擇城市都有參考意義。

 

建議轉發、收藏,讓更多人看到自己所在城市的人口概況。

 

02

 

在分析圖表之前,還是有些提示:

 

1)本文統計了360個城市,含直轄市、省會城市、普通地級市(自治州、盟、地區),但隻有287個城市公布了常住人口數據;

 

2)文中數據均為常住人口數據,非戶籍人口;

 

3)因多數城市並未公布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數據,所以文中用2021年常住人口與七普數據相比較,得出人口增長數據時間段為一年零一個月,非一整年數據。

 

先來看人口增長的城市:

 

 

其中:

 

1)2021年,287個城市中,148個城市的常住人口相比七普實現增長。

 

2)武漢增長132萬,排在全國第一,也是唯一一個增長超過100萬的城市。2021年,因為疫情原因流失的人口“報複性”回流,才使得增量如此可觀。

 

3)人口增量超過20萬的城市僅有4個:杭州、成都、鹹陽、西安。

 

鹹陽增量25萬人,成為最大黑馬。主要還是因為西鹹新區中部分人口,約29萬人劃歸鹹陽。如果扣除這29萬,鹹陽的實際人口是負增長的。

 

4)人口增量超過10萬的城市僅有14個:長沙、青島、南昌、鄭州、寧波、廣州、濟南、福州、深圳、廈門、貴陽、嘉興、佛山、南京。基本被長三角、珠三角和內地省會城市囊括。

 

5)人口增量在1萬以上、10萬以下的城市多達58個,甚至包括蘇州、合肥、無錫、東莞、重慶等城市。

 

6)人口增量不到1萬的城市多達71個,基本為四五線城市。

 

7)148個人口增長的城市,有70個分布在東部,占比接近一半;中部隻有28個,西部有47個,東北僅有3個(沈陽、長春、大連)。

 

 

8)148個人口增長的城市,分布在28個省市。廣東21個城市,浙江11個城市,是僅有的2個省份全部地市人口都在增長的,可見其吸引力。

 

江蘇12個城市上榜,隻有徐州人口在負增長。

 

9)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人口流動的方向還是從內地向東向南,從省內地級市向省會流動。而一線城市增長乏力,二線及長三角、珠三角的部分三線城市成為增長主力軍。

 

03

 

再來看人口收縮的城市:

 

 

其中:

 

1)2021年,287個城市中有139個人口在收縮,占比48%。

 

2)人口減少最多的是河南周口,比七普時減少了17萬人。

 

3)除了周口外,還有天津、哈爾濱、宜昌的人口減少超過了10萬。哈爾濱也因此人口跌破千萬,東北再無千萬人口大城。

 

4)人口減少超過5萬的還有22個城市,河南就占了5個,地市向省外或者省會鄭州的流動,還在加速。

 

5)139個人口減少的城市,分布在24個省市。湖北有14個城市人口在收縮,成為最多的省份。此外,湖南有12個城市,四川、甘肅各11個,河南10個,山西、河北各9個。

 

6)139個人口減少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東部23個城市,中部57個城市,西部52個城市,東北7個。

 

並不是東北人口開始增長了,而是大部分城市都沒有公布常住人口數據。

 

7)很明顯,盡管也有北京、天津在內,但人口收縮的城市多為三四五線城市。

 

8)正如我之前所講過的,“小城市鶴崗化”將成為趨勢。這些中小城市的人口流失、房價躺平,將不再被視為怪現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