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在《閑情偶寄·飲饌部》中說:蔬食之最淨者,曰筍,曰蕈,曰豆芽。細究起來,筍是從山林地石縫裏鑽出來的,蘑菇是在培養土上生長的,都和泥土沾邊,真是要說幹淨,還真非豆芽莫屬。
豆芽絕對是國粹,這麽聰明的點子,也隻有國人才想得出來。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船員多半為敗血症所苦,一半人都要死在海上。而鄭和率領的船隊七下西洋,遠至非洲東海岸,沒有一個死於敗血症。原因很簡單,海上蔬菜難得,船員缺乏維生素C。而中國的船隻,隨船攜帶了大量的豆子,一為填實磁器,不致在航行中遇上顛簸,碰撞破碎;二來,那就是一個小型農場。隨種隨收,連光合作用都用不著。在黑暗的艙底,豆芽們陰測測地生長,密密匝匝,擠擠挨挨,像是可以聽見它們在交頭接耳,切切私語,嘲笑幾十年後西方同行。
發豆芽十分簡單,我小時候就發過。取一個竹籮,抓兩把綠豆浸濕了,蓋幾層粗草紙,灑上水,放在陰暗的角落裏。早晚各灑兩遍清水,過兩天,頂著兩片小小子芽的豆芽就長出來了,雪白的莖芽,上頭還有暗綠色的豆殼,對小孩子來說,真的是很奇妙很可愛。我發豆芽隻為了好玩,沒想過炒來吃。我媽看我一發豆芽,就說:奈末好,一碗綠豆湯又沒了。
關於發豆芽這個娛樂活動,早在宋朝就有了。南宋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中有過記述:“京師每前七夕十日,以水漬綠豆或豌豆,日一二回易水,芽漸長,至五六寸許,其苗能自立,則置小盆中,至乞巧,可長尺許,謂之生花盆兒。”看來宋朝的人跟我小時候一個樣,發豆芽就為個看。人家還有好聽的名兒:生花盆。他們挺能幹,養上十天,有一尺長。我養兩三天,隻有兩寸來長,還長得曲裏拐彎的,不像人家,“其苗能直立”。他們水養綠葉豆豌豆芽,是為了七月七日過乞巧節這天晚上擺著好看的,就像我們在冬天養水仙。估計他們也會跟我們一樣,用根紅綢帶把水仙/豆芽攔腰一係,一是好看,二是怕它倒伏。
宋朝的豆芽還是花,明朝的豆芽已經從廳堂下降到了廚房,早變成了桌上的一盤菜了。《金瓶第》六十五回月娘道:“豆芽菜兒──有甚捆兒!”第七十二回裏潘金蓮笑罵西門慶:“你這爛桃行貨子,豆芽菜──有甚捆兒!”第七十五回裏又有:揀了一碟鴨子肉,一碟鴿子雛兒,一碟銀魚咋,一碟少掐的銀苗豆芽菜。“少掐的銀苗豆芽菜”,是指豆芽沒有掐頭去尾?豆芽還有個名字,叫掐菜,就是因為要掐去兩頭。
豆芽還有個名字,叫如意菜,是因為黃豆芽形似中國古代的吉祥物“如意”,而有此美名。卻不知怎麽這個名字傳到日本,卻變成了是像孫行者的如意金箍棒。大概是他們沒見過如意,又一知半解,實在有趣得很。
上麵說《金瓶梅》裏有兩回提到一句俗語:豆芽菜兒──有甚捆兒。意思是豆芽菜生脆易折,捆不成束。綠豆芽自是如此,黃豆芽卻不這樣。有的地方的黃豆芽發得好,全都一般齊整,七八寸長,直直挺挺,碼跺好了,用根濕稻草當中一拴,論捆賣。這樣的黃豆芽買回家去,都不用擇不用掐,拿了菜刀跟它一刀兩斷,根是根,芽是芽,爽爽氣氣。見貫這樣黃豆芽的人,看到有人拿了一根豆芽掐根兒,是要抓狂的。
豆芽掐菜,有人掐尾留頭,有人兩頭都掐。我媽這人不耐煩做細磨工夫,見我偶爾炒個金鉤銀芽,連綠豆芽都要掐頭去尾,就要數落我,說吃個豆芽都要掐腳!後半句沒說出來的話是:我怎麽就養出你這麽個愛磨磨嘰嘰的人。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小說還是散文,講一個上海小家庭,女兒女婿和丈母娘同住,丈母娘和女婿一直相處甚洽,有商有量,每天一起擇菜做飯,其樂融融。誰知有一天掐豆芽,女婿隻掐尾,丈母娘要掐頭尾,丈母娘看不上女婿做的事,說了一句你們家是這樣吃豆芽的?女婿認為丈母娘是看不起起他的家庭,當場暴怒,劈麵打了丈母娘一記耳光。這一記耳光打下去,小夫妻也就做到頭了。
所謂因小見大,兩個家庭不同的生活習慣,是需要相互體諒的。如今鳳凰男和孔雀女之間矛盾不斷,有許多也是吃豆芽掐不掐兩頭的問題。
吃豆芽就吃一個脆,但袁枚在《隨園食單》裏說:豆芽柔脆,餘頗愛之。炒須熟爛。作料之味,才能融洽。可配燕窩,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然以極賤而陪極貴,人多嗤之。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堯、舜耳。他吃豆芽要吃熟爛,還要用燕窩來配,真是真孽。
吃豆芽吃得刁鑽的,非蘇州人莫屬。陸文夫的《姑蘇菜藝》就說:“蘇州菜中有一隻綠豆芽,是把雞絲嵌在綠豆芽裏,其精細的程度可以和蘇州的刺繡媲美。”這麽精致的菜,早已有之,《清稗類鈔》中有記載:鏤豆芽菜使空,以雞絲、火腿滿塞之,嘉慶時最盛行。
一般吃豆芽,清炒、涼拌,或是炒三絲,或是素什錦,包入粉卷中也有。北方人愛做一個“合菜”,是將豆芽、肉絲、韭黃、木耳絲、粉絲等炒熟,再煎一張薄薄的蛋皮蓋在上麵,叫合菜蓋帽。
粵菜中有一道住家菜,叫“大豆芽欖菜炒肉碎”,名字很長,乃是用黃豆芽、橄欖菜、肉末炒成,聽著有點怪,這長的長,碎的碎,和中國菜的配菜原則不太相符,但炒出來卻很好吃,鹹鮮爽脆,有味道有口感,味道十分豐富,是夏天下飯的一道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