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哥故事】永遠不說孩子“不好”

(2010-01-02 00:16:22) 下一個
2010年1月2日 晴 星期六
 
前些日子,有朋友從國內回來,約了幾個朋友小聚。其中有一個小李的女兒明年要升中學了,所以她很關心升中學方麵的資訊。這幾個人裏麵,隻有我兒子上過中學,我自然而然地成了她谘詢的對象。遺憾的是,我對她渴望答案的問題知道的也並不多,剛搬家過來,新家這邊的學校到底如何,我沒有任何印象。我一向對學校要求不高,總覺得學習成績好否,自己的因素多一些。如果喜歡學習,在哪裏上學還不是差不多?同樣,如果不喜歡學,那就是進了好學校,也一樣可能會成績差。德哥中學就是就近上學的,當時也沒考慮說要去讀什麽好學校。不過,也有不少人聽說德哥的學校,便稱讚說,那是一所好學校,可到底怎麽個好法,因為缺乏參照,我實在看不出好在哪裏。學生分班是隨機的,不像國內還有什麽優等班普通班的區別。教師也是由市教委統一調配,不存在說好老師往好學校集中的說法。但總的來說,德哥中學三年,換了三任班主任老師,一年級的後藤先生,二年級的前田先生,三年級的千葉先生,這三任老師都非常認真負責,盡心盡職,給我留下極好印象。尤其是千葉先生,在我們對日本高中缺乏足夠了解的時候,對德哥的進學路給予關鍵指點,德哥決定考桐蔭就是接受老師推薦去考的。
 
小李聽說德哥讀的是桐蔭學園,問我桐蔭怎麽樣,我也很難跟她說清楚桐蔭的狀況。我對桐蔭的了解也僅限於一些表麵的、人所周知的東西,比如說桐蔭的大學升學率是全國第一,麵向全國招生,男女分校,獨特的授課方式,等等。總體上說,桐蔭並沒有什麽不好,就是學費有點貴,離家遠,上學不太方便。還有一點比較遺憾的地方就是,桐蔭所屬的大學因為是新校,隻有20幾年的曆史,在日本沒有什麽名氣。一般成績好的孩子大學隻能往外考,不能直升。她很發愁女兒上什麽學校好,讀公立中學,免費,又離家近,就是教學質量不太讓人安心。可是讀私立中學吧,學費又有點高,對於我們這些在國外白手起家的工薪階層來說,絕對是個不輕鬆的負擔。
 
她又問起德哥中學讀的什麽學校。她上次見德哥時,德哥還是個小學生,她女兒才剛進幼兒園吧。這一晃就是4、5年,時間過的真是太快了。聽到我說德哥隻是讀的普通的市立中學,她好像吃了一驚,趕緊去跟老公說,“喂,你還記得她兒子不?她兒子是讀的公立中學,去考桐蔭,一考就考上了……好厲害啊。”然後她又來找我討教育兒經驗。她很頭疼女兒不愛學習,成績不好。她女兒成績怎麽個不好,我自然是不清楚的了,不過我是不怎麽喜歡用“好”或者“不好”這樣的字眼來衡量孩子的狀態。因為如果用那種方式來衡量孩子,德哥無疑也應該歸類為成績“不好”的一族,至少就他們學校,在他前麵還有幾十位成績比他好的孩子,全國範圍裏就更不用說了。我心裏很清楚,德哥的“東大夢”要實現並不輕鬆。但是,如果我真的認為德哥的成績“不好”,也不客觀。德哥倘若知道,不知道會不會深受打擊?!
 
衡量一個孩子的狀態,不是簡單的一個詞或者幾句話可以概括清楚的。所以我個人覺得,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盡量避免用類似的方式去描述孩子。如果你能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發現孩子的優勢,並且幫助他們發展自己的優勢,改善自己的不足,或者換句話說,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責任所在。
 
帶德哥這些年來,除了他小時候的病和在社交方麵的問題,還有剛來日本時語言學習,我比較關注,重視,並曾經為之心急,其它方麵我還真的不怎麽操心。所以每次有人向我請教育兒經驗之類的問題時,我總是有點好笑。你們不能指望一個不操心的甩手掌櫃能給出什麽靈丹妙藥來吧?如果我告訴你,你隻要像我一樣少管點,多給孩子點自由空間,讓他們多嚐試,你願不願意去理解或者去嚐試呢?我知道很多人聽了我的話會大失所望或者覺得我運氣真好,兒子那麽懂事,不用父母操心。我也許是運氣很好,但是我也相信,我的“少管點”應該是教育孩子的一個關鍵所在。之所以不能確定地告訴他人,隻是因為我沒有更多的數據來支持我的這種感覺而已。
 
有一點是我一直不能理解的:為什麽那麽多父母會那麽在意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呢?
 
學習成績不好怎麽了?德哥不是一樣的有考過10分的時候麽?不會收拾家整理自己的書桌怎麽了?他現在不是都學會了麽?有些壞習慣怎麽了?他不是不啃指甲,已經克服了這個陋習了麽?……幾乎所有孩子存在的問題,德哥都遇到過,他並沒有像人們所以為的那樣天生是個“好”孩子,和別的孩子相比,他的缺點可以說一點也不少。
 
可我從來沒在意過那些。相反,我覺得那樣才是個孩子呀。因為他們是孩子,所以他們有很多不懂,不解,不知,所以他們才需要學習,包括學會怎樣學習。通過學習,他們才能成長,成熟。
 
說了這些,我發現我又要老調重彈了。“少管點”的態度歸根結底還是對孩子的信任問題。相信孩子,相信他們能做好,即使目前做的不好,也相信那隻是暫時的,將來會有一天,孩子會做的很出色----隻要我們相信他們,他們就一定會為我們的信任去努力。我想,一個人如果能有一種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那麽無論他將來是否實現夢想,達成目的,他都可以算是一個成功的人。我們也應該學著“不以成敗論英雄”。
 
小李後來給我打電話,說還是決定讓女兒去讀私立,而且就考桐蔭。她說,如果讀公立的話,學費雖然沒有,但是公立中學教學水平整體比較低,孩子若要學業優秀,勢必要去讀私塾,而讀私塾一年的費用也接近百萬,比讀私立還貴。比較起來還是直接讀私立更合算,也更省心。如此說來,我當然是支持她的想法。隻是一說到私塾費用,我想起德哥中學時並沒有讀私塾,隻是因為日語讀了幾個月的公文塾。我竟然沒有意識到德哥曾經為我們節省了三百萬日元的開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