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011-09-10 23:54:00) 下一個

 

【一】檢驗真理的標準隻能是唯一的,就是人們的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毛澤東《對五評蘇共中央公開信稿的批語和修改》,《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0冊第414頁。
    實踐是真理的標準。
        ——毛澤東《讀米丁等著<辯證唯物論和曆史唯物論(上冊)>一書的批注》,《毛澤東哲學批注集》,第142頁。
    真理的標準隻能是社會的實踐。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84頁。
    隻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84頁。
    隻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2卷第663頁。
    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隻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
        ——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22頁。
    所謂經驗,就是實行政策的過程和歸宿。政策必須在人民實踐中,也就是經驗中,才能證明其正確與否,才能確定其正確和錯誤的程度。
        ——毛澤東《關於工商業政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4卷第1286頁。
    [說明:毛主席在這些論述中使用的“社會實踐”和“實踐”,是同一個概念的兩種說法,內涵是一樣的。馬克思早就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也就是說,人們的任何實踐活動,都是社會實踐,沒有不具有社會性的實踐。
    【二】所謂檢驗真理,就是檢驗認識、理論的真理性、正確性
    人類認識的曆史告訴我們,許多理論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經過實踐的檢驗而糾正了它們的不完全性。許多理論是錯誤的,經過實踐的檢驗而糾正其錯誤。所謂實踐是真理的標準,所謂“生活、實踐底觀點,應該是認識論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觀點”,理由就在這個地方。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93頁。
    所謂認識客觀真理,即是人在實踐中,反映客觀外界的現象和本質,經過漸變和突變,成為尚未經過考驗的主觀真理。要認識這一過程中所得到的主觀真理是不是真正反映了客觀真理(即規律性),還得回到實踐中去,看是不是行得通。
        ——毛澤東《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24頁。
    抓著了世界的規律性的認識,必須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實踐中去,再用到生產的實踐、革命的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的實踐以及科學實驗的實踐中去。這就是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的過程,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繼續。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92頁。
    【三】所謂以實踐作標準,就是以實踐的結果、效果作標準
    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84頁。
    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隻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過程中,階級鬥爭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84頁。
    理論的東西之是否符合於客觀真理性這個問題,在前麵說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認識運動中是沒有完全解決的,也不能完全解決的。要完全地解決這個問題,隻有把理性的認識再回到社會實踐中去,應用理論於實踐,看它是否能夠達到預想的目的。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92頁。
    ……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一般的說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鬥爭是如此。在社會鬥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並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鬥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後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
        ——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23頁。
    檢驗一個作家的主觀願望即其動機是否正確,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為(主要是作品)在社會大眾中產生的效果。社會實踐及其效果是檢驗主觀願望或動機的標準。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3卷第868頁。
    【四】錯誤的、反動的實踐,可以從反麵檢驗真理、證實真理
    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
    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地聰明起來了,我們的事情就辦得好一些。任何政黨,任何個人,錯誤總是難免的,我們要求犯得少一點。犯了錯誤則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徹底,越好。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選集》第4卷。
    真理是跟謬誤相比較,並且同它作鬥爭發展起來的。美是跟醜相比較,並且同它作鬥爭發展起來的。善惡也是這樣,善事、善人是跟惡事、惡人相比較,並且同它作鬥爭發展起來的。總之,香花是跟毒草相比較,並且同它作鬥爭發展起來的。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第5卷。
    右派是很好的反麵教員。我們中國曆來如此,有正麵的教員,有反麵的教員。人需要正反兩方麵的教育。日本帝國主義是我們第一個大好的反麵教員。從前還有清政府,有袁世凱,有北洋軍閥,後頭有蔣介石,都是我們很好的反麵教員。
        ——毛澤東《打退資產階級右派的進攻》,《毛澤東選集》第5卷。
    革命的政黨,革命的人民,總是要反複地經受正反兩個方麵的教育,經過比較和對照,才能夠鍛煉得成熟起來,才有贏得勝利的保證。我們的中國共產黨人,有正麵教員,這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也有反麵教員,這就是蔣介石、日本帝國主義者、美帝國主義者和我們黨內犯“左”傾或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錯誤的人。如果隻有正麵教員而沒有反麵教員,中國革命是不會取得勝利的。輕視反麵教員的作用,就不是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者。
        ——毛澤東(轉摘自《赫魯曉夫言論集》第三集的出版說明)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五】已被實踐證明是真理的認識,還需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
    社會實踐中的發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是無窮的,人的認識的發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也是無窮的。根據於一定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以從事於變革客觀現實的實踐,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們對於客觀現實的認識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於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1卷。
    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複,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
        ——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23頁。
    我們的頭腦、思想反映客觀實際,無論什麽時候誰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反映得完全正確,無遺無誤。客觀實際是錯綜複雜的,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的頭腦、思想對客觀實際的反映,是一個由不完全到更完全、不很明確到更明確、不深入到更深入的發展變化過程,同時還要隨客觀實際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
        ——毛澤東《同長征、艾地的談話》,《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16-17頁。
    我們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要有一個過程。先是不認識或者不完全認識,經過反複的實踐,在實踐裏麵得到成績,有了勝利,又翻過斤鬥,碰了釘子,有了成功和失敗的比較,然後才有可能逐步地發展成為完全的認識或者比較完全的認識。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06頁。
    【六】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就是絕對真理,絕對存在於相對之中
    人類的思維,就它的本性說,能給我們以絕對真理,絕對真理乃由許多相對真理積集而成,科學發展的每一階段,增加新的種子到這個絕對真理的總和中去。但是每一科學原理的真理界限卻總是相對的。絕對真理僅能表現在無數相對真理之上,如果不經過相對真理的表現,絕對真理就無從認識。
        ——毛澤東《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八路軍軍政雜誌社出版,第25頁。
    絕對真理包括在相對真理裏麵,相對真理的積累,就使人們逐步地接近於絕對真理。不能認為相對真理隻是相對真理,不包含任何絕對真理的成分,而到了一天人們忽然找到了絕對真理。
        ——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節選)》,《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106頁。
    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在絕對的總的宇宙發展過程中,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因而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人們對於在各個一定發展階段上的具體過程的認識隻具有相對的真理性。無數相對的真理之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95頁。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其共性是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並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否認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認了一切。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絕對性。然而這種共性,即包含於一切個性之中,無個性即無共性。假如除去一切個性,還有什麽共性呢?因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個性。一切個性都是有條件地暫時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對的。
    這一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
        ——毛澤東《矛盾論》,《毛澤東選集》第1卷。
    【七】實踐檢驗真理,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和首要觀點
    按照辯證唯物論,思想必須反映客觀實際,並且在客觀實踐中得到檢驗,證明是真理,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
        ——毛澤東《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90頁。
    許多自然科學理論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不但在於自然科學家們創立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在於為爾後的科學實踐所證實的時候。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也不但在於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等人科學地構成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在於為爾後革命的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的實踐所證實的時候。辯證唯物論之所以為普遍真理,在於經過無論什麽人的實踐都不能逃出它的範圍。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92-293頁。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第296頁。
    【八】毛主席在《實踐論》中對實踐標準問題的經典論述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隻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隻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過程中,階級鬥爭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排斥一切否認實踐重要性、使認識離開實踐的錯誤理論。列寧這樣說過:“實踐高於(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論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它的階級性,公然申明辯證唯物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再一個是它的實踐性,強調理論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隻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認識從實踐始,經過實踐得到了理論的認識,還須再回到實踐去。認識的能動作用,不但表現於從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能動的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於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抓著了世界的規律性的認識,必須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實踐中去,再用到生產的實踐、革命的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的實踐以及科學實驗的實踐中去。這就是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的過程,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繼續。理論的東西之是否符合於客觀真理性這個問題,在前麵說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認識運動中是沒有完全解決的,也不能完全解決的。要完全地解決這個問題,隻有把理性的認識再回到社會實踐中去,應用理論於實踐,看它是否能夠達到預想的目的。許多自然科學理論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不但在於自然科學家們創立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在於為爾後的科學實踐所證實的時候。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真理,也不但在於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等人科學地構成這些學說的時候,而且在於為爾後革命的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的實踐所證實的時候。辯證唯物論之所以為普遍真理,在於經過無論什麽人的實踐都不能逃出它的範圍。人類認識的曆史告訴我們,許多理論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經過實踐的檢驗而糾正了它們的不完全性。許多理論是錯誤的,經過實踐的檢驗而糾正其錯誤。所謂實踐是真理的標準,所謂“生活、實踐底觀點,應該是認識論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觀點”,理由就在這個地方。
    社會的人們投身於變革在某一發展階段內的某一客觀過程的實踐中(不論是關於變革某一自然過程的實踐,或變革某一社會過程的實踐),由於客觀過程的反映和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使得人們的認識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體上相應於該客觀過程的法則性的思想、理論、計劃或方案,然後再應用這種思想、理論、計劃或方案於該同一客觀過程的實踐,如果能夠實現預想的目的,即將預定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在該同一過程的實踐中變為事實,或者大體上變為事實,那末,對於這一具體過程的認識運動算是完成了。例如,在變革自然的過程中,某一工程計劃的實現,某一科學假想的證實,某一器物的製成,某一農產的收獲,在變革社會過程中某一罷工的勝利,某一戰爭的勝利,某一教育計劃的實現,都算實現了預想的目的。然而一般地說來,不論在變革自然或變革社會的實踐中,人們原定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毫無改變地實現出來的事,是很少的。這是因為從事變革現實的人們,常常受著許多的限製,不但常常受著科學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製,而且也受著客觀過程的發展及其表現程度的限製(客觀過程的方麵及本質尚未充分暴露)。在這種情形之下,由於實踐中發現前所未料的情況,因而部分地改變思想、理論、計劃、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變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說,原定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於實際,部分錯了或全部錯了的事,都是有的。許多時候須反複失敗過多次,才能糾正錯誤的認識,才能到達於和客觀過程的規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夠變主觀的東西為客觀的東西,即在實踐中得到預想的結果。
    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在絕對的總的宇宙發展過程中,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因而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人們對於在各個一定發展階段上的具體過程的認識隻具有相對的真理性。無數相對的真理之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客觀過程的發展是充滿著矛盾和鬥爭的發展,人的認識運動的發展也是充滿著矛盾和鬥爭的發展。一切客觀世界的辯證法的運動,都或先或後地能夠反映到人的認識中來。社會實踐中的發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是無窮的,人的認識的發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也是無窮的。根據於一定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以從事於變革客觀現實的實踐,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們對於客觀現實的認識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於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摘自《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