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蒙古為何能橫掃歐洲

(2010-08-06 15:27:37) 下一個
事實上,蒙古軍隊的騎兵在任何時候都無法一對一地戰勝歐洲的重裝甲騎兵,歐洲重裝甲騎兵的長矛和重劍殺傷力遠大於蒙古騎兵手中的馬刀、長矛或狼牙棒。歐洲騎兵的馬也遠比蒙古馬高大。但蒙古騎兵的戰略戰術則是歐洲騎兵遠遠不及的。歐洲軍隊的戰鬥無論多大規模的軍隊都是在很小戰場內進行的。而且,歐洲軍隊有慣常的騎士之風,崇信正麵一對一的堂堂正正的戰鬥,當他們遇見可以把百裏方圓的地方做戰場,且習慣迂回的蒙古軍隊時,他們的確是碰上了無法想象的戰爭場麵。
 
  蒙古人西征時,在發生大部隊與敵正麵遭遇的時候,蒙古騎兵也會迅速排成戰術隊伍發起正麵的攻擊。其戰術隊形通常是排成五個左右的橫隊,每個橫隊均為單列。各橫隊相距很寬的距離。這樣形成了遠遠大與對手的寬大正麵(從現代戰術來講,這種極易為對方衝擊的寬大正麵是極為不利的)。前兩個橫隊是重騎兵(相對東方軍隊),其餘為輕騎兵(相對與西方的輕騎兵可算無任何裝甲的騎兵)。在此之外則還有大批的遊騎四處做表麵上無意義的運動。雙方軍隊在靠近後,蒙古軍隊的輕騎兵會突然從前排的重騎兵橫隊的巨大空隙間以極高的速度衝出,向西方的敵人投射長矛和從中原學來的毒箭。幾次齊射後,重騎兵隊伍迅速後退,接著輕騎兵也迅速後撤,並回到原來的位置。而遭到攻擊的西方軍隊無論是步兵方陣還是騎兵方陣此時都很難迅速回擊,必須保持隊形的嚴密向前推進,否則無法利用自己的優勢殺傷蒙古兵。通常蒙古軍隊的騎兵隻要一兩次這種衝擊就會讓敵軍軍心動搖隊形混亂。而這種反複的攻擊蒙古兵可以不論白天黑夜地進行,因為隊伍相距較遠且不需要太嚴整,蒙古兵的隊形很容易在遠離敵軍後重新排列整齊。一但敵軍隊形混亂軍心動搖開始後撤,則寬大的蒙古騎兵隊形就會迅速變成包抄隊形,對敵軍進行近距離的砍殺。  


蒙古軍隊在騎兵快速大縱深地前進時,遇敵堅固的城堡,通常隻留少數部隊監視以待後續的攻堅工兵,大部隊仍繼續高速前進,使後方的敵人根本無法作出戰爭準備。

  另外。蒙古軍隊常常利用冬季大河結冰時發起戰爭。  


戰例。1241年,蒙古蘇布台和拔都分率大軍進攻東歐,強行越過喀爾巴阡山脈,準備於匈牙利平原會師,在兩支部隊遙遠的側翼還有兩個小規模的騎兵部隊,沿途橫掃波蘭、西裏西亞和東普魯士,掩護主力部隊的戰略意圖。匈牙利國王貝拉在蒙古軍隊進抵佩斯城前,判明蒙古軍的意圖,立即組織了10萬人的軍隊尋求與蒙古軍隊決戰,蒙古近六萬人的主力則避開匈軍的攻擊稍稍後撤。四月,雙方最終則在紹約河畔對峙。匈牙利判明對岸是蒙古主力後,迅速地搶占了一個巨大的橋頭堡,又在河西岸用大量的馬車連成堅固的兵營,等待蒙古軍隊的攻擊。蒙古軍在後續的工兵到達後,立即在黎明用威力巨大的拋石車和火箭向守衛橋頭堡的匈牙利軍隊射擊,守備部隊在前所未見的攻擊下瞬間潰敗,蒙古騎兵迅速穿橋而過,向剛剛醒來的匈牙利軍隊主力發起攻擊。當匈牙利人滿懷信心地列隊殺向數量處絕對劣勢的蒙古軍時,很快發現這並不是主力!蒙古軍約三萬人的主力在近百裏遠的南方早已乘夜渡過冰冷的河水。蒙古主力從背後殺向匈牙利軍隊,隊形混亂的匈牙利軍隊立即撤回堅固的兵營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營裏發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記載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產生強烈的毒煙)、燃燒油。這些攻擊武器大多為西方軍隊首次見到,其內心恐慌可以想見。蒙古人采用了“圍城必闕”的戰術,匈牙利人迅速崩潰從缺口逃亡。但是,身著輕裝的蒙古軍隊速度和耐力遠遠高於逃跑者,可以不停頓地換馬四處截殺。紹約河戰役,匈牙利軍隊陣亡七萬餘人。蒙古軍迅速攻克佩斯城,殺死十萬餘人。


  蒙古軍隊靠著部隊的高度機動性,在歐洲消滅了大量裝甲堅固但行動笨拙的歐洲軍隊。因為歐洲軍隊在速度上的劣勢,使得在戰場上逃回來的人極少,很久以來,歐洲人始終認為蒙古軍隊的數量極為龐大。另外,因為歐洲軍隊主要依賴近距離的格鬥殺傷,使得蒙古軍隊在運用機動作戰時,隻有少量的傷亡。現代的歐洲軍事史學專家認
為,歐洲軍隊和蒙古軍隊在戰爭中的傷亡比例,也許是冷兵器時代最懸殊的。

  蒙古人特殊的裝備蒙古馬。

 
蒙古馬若用現代人的眼光看該是最劣等的馬了。蒙古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礙能力也遠遠不及歐洲的高頭大馬。但是蒙古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馬,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馬都可以隨時找到食物。可以說,蒙古馬具有最強的適應能力。蒙古馬可以長距離不停地奔跑,而且無論嚴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時,蒙古馬可以隨時勝任騎乘和拉車載重的工作,這也是中國傳統的好馬最終全部被蒙古馬取代的原因。
而且,蒙古馬在蒙古軍隊除了作為騎乘工具外,也是食物來源的一種——-蒙古騎兵使用大量的母馬,可以提供馬奶。這也減少了蒙古軍隊對後勤的要求。並且,蒙古騎兵通常備有不止一匹戰馬。

  蒙古馬的特殊優勢使得蒙古軍隊具有當時任何軍隊都難以比擬的速度和機動能力。比如,1241年冬季,蘇布台的主力騎兵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突然出現在多瑙河流域的格蘭城下時,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而布滿積雪的兩地之間的距離有三百多公裏,且多是無路的山地。中原的新式武器。

 
蒙古人使用的發石車、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個王朝原來是守備堅固的城防用於抵禦蒙古軍隊的。但蒙古軍隊掌握此類裝備後迅速用於對高大城防的攻擊。火藥和火箭類武器出現在冷兵器時代,其威力自然是驚人的,另外,對從未見過它們的敵人來說,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歐洲戰場,很多時候火藥類武器尚未造成城牆被完全破壞的局麵,守軍就會失去戰鬥的意誌開始棄城逃亡。


   其實,東西方的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差別很早就在雙方作戰時的戰術體現出來了。在東方(以中國和阿拉伯文化為代表的範圍內)的戰爭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西方那種隊形極其嚴密、排成密集方陣,步、騎、弓箭、投槍諸兵種密切協同的軍隊。這是西方人思維嚴謹、講究科學分工、善於組織大的係統工程的表現。而中國戰國時代的車陣、明朝戚繼光組織對付倭寇的鴛鴦陣和對付韃靼的車、騎協同戰陣是遠不能與之相比的。東方軍隊作戰時,隊形不嚴整,講究部隊作戰的機動性和戰術的靈活性,受《孫子兵法》的影響,講究“詭道”而不講究堂堂正正的正戰。這種戰術意識的支配下,軍隊的單位攻擊力和防護力並不強,如果對付羅馬帝國和馬其頓帝國的密集步兵方陣,采用正麵作戰的方式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與東方軍隊不同的是,西方軍隊一開始就采用嚴密的隊形,特別強調突出正戰的攻擊力和防護力,以羅馬和馬其頓的步兵方陣為
例。這種步兵方陣通常由貴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隊伍,身著厚厚的重甲,手握長槍,越往後排,長槍越長,架在前排的肩膀上,這樣就在方陣的正麵形成了真正的叢槍如林,方陣的後麵則通常由奴隸緊緊跟著,作後勤和護理工作,或者由標槍手不停往對方投擲標槍。這個方陣的兩翼則由騎兵擔任保護兩翼不受衝擊的任務。很明顯,這種戰術的衝擊力是遠非東方軍隊可比的,但它的弱點也非常突出:隊伍轉動不便,必須時刻注意保持隊形的嚴整。即使在進入鐵器時代,馬的鞍具的發展,使得騎兵越來越重要了,雙方在騎兵的戰術運用上也有巨大的差別。東方的騎兵很少有重裝甲,騎兵即能用馬刀、長槍也可以使用弓箭。騎兵主要目的是為了軍隊的機動能力和正麵的衝擊力,可以在很大範圍內作戰
。而西方的騎兵部隊發展出了威力強大的重裝甲騎兵,士兵穿著厚厚的鎖子甲,可以有效抵擋刀槍和弓箭的殺傷,騎兵使用長槍和長劍,殺傷力較大。但是與東方不同的是,騎兵戰術的使用仍和古羅馬時代的步兵方陣相同,講究隊形和正麵的殺傷力和防護力,幾乎沒有太多的戰術機動能力,作戰範圍仍然是在很小的區域內進行。

  東西方的軍隊由於地理障礙,除了歐洲軍隊和中東地區的軍隊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外,以中國為中心的東方軍隊從未與萬裏之外的西方軍隊打過照麵。唯一可能的機會,在亞曆山大攻克印度準備東進時,因病逝而告終蒙古在成吉思汗統一各部落後,立即開始對中國北方的各王朝進行大規模的攻擊。蒙古軍隊在一開始完全依賴騎兵的機動性和攻擊力,和過去的遊牧民族軍隊一樣,沒有步兵攻堅力量的協同。在中原各高大堅固的城牆麵前,強大的騎兵是無能為力的,盡管他們在野戰中所向無敵。很快,蒙古人從遼、金、西夏的軍隊上學到了步兵攻堅的本領,改變了繼往單純依賴騎兵的戰術,並且學會了運用漢族新的發明的火藥和拋石武器。

  在戰術的運用上,蒙古人特別強調的就是部隊的機動性,以遠距離的包抄迂回、分進合擊為主要戰術特征。蒙古人的遠距離機動達到了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們常常可以上百裏地大規模機動,使敵人很難預料和防範到他們的攻擊。他們在戰鬥中亦很少依賴單純的正麵衝擊,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騎兵不停地騷擾敵軍,受攻擊後後撤,待追擊的敵軍隊形散亂疲憊時,早已四麵包抄的騎兵則在一陣密集的弓箭射擊後蜂擁而來。這種戰術在過去的匈奴、漢族、契丹、女真人都13世紀,歐亞等國的軍隊多以步兵和重騎兵為主,而蒙古軍隊卻是清一色的輕騎兵。輕騎兵具有突擊力強、靈活多變的特點,適合遠程奔襲。重騎兵防護性能好,機動性差,適合陣前對抗。所以,蒙古軍的輕騎兵,恰如“二戰”中機械化部隊,它常以絕對的軍事優勢,迫敵解除武裝。這就使成吉思汗時代所營造的戰場,完全是一種颶風式戰場。如果把它與“二戰”中德國的“閃擊戰”作對比,就會發現在成吉思汗指揮的戰爭中有與德國“閃擊戰”相似的內容。“二戰”中,德軍閃擊波蘭,用了一個月;閃擊丹麥、挪威,用了兩個月;閃擊法蘭西,占領法國首都巴黎,前後也隻有一個月。這是發生在工業時代的“閃擊戰”,而發生在農業時代的“閃擊戰”,其戰績在當時也是獨一無二的。蒙古西征軍在歐洲作戰時它的集結:“從揚子江北岸至保加爾邊境,部隊集結都是在2至3個月完成的。這樣部隊每天平均行軍速度達到90至95公裏。它的突擊:攻占北俄羅斯,隻用了2個月零5天時間,每天的平均速度達到85至90公裏;攻占南俄羅斯,隻用了2個月零10天時間,每天進攻速度達到55到60公裏;攻占匈亞利和波蘭,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每天進攻速度達到58到62公裏。”(《蒙古族古代戰爭史》24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由此可見,成吉思汗的輕騎兵,有與今天的機械化部隊共同的特點,即高速、突然、攻擊力強,往往使對方措手不及。成吉思汗正是利用輕騎兵機動性好的特長,打破了13世紀呆板的攻防戰術,從而完全控製了戰場主動權。當時,所向披靡的蒙古軍已引起歐洲人的惶恐,甚至像遙遠的城市,如盧卑克(波羅的海南岸一個城市)和紐倫堡(今德國巴瓦裏亞境內)都加緊防禦準備。就連當時的英國也提心吊膽,曾禁止船舶出海捕魚。當時歐洲人對成吉思汗子孫的懼怕,從某種程度上是出於一種本能的反應,因為並不清楚蒙古人為什麽不可阻擋,有人甚至把蒙古軍後來因窩闊台去世而退兵之舉,歸結於他們教皇和皇帝的英明。後來法國的拿破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蒙古軍西征,不是亞洲的散沙在盲目地移動,而是有嚴密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由於他們比對手更精明因而才能所向無敵。拿破侖的分析切中問題的實質。當蒙古軍象飛沙快速推進時,在它的背後,是行之有效的大迂回戰略。而這種戰略,在蒙古兵放牧、圍獵時,就已經產生並成熟了。


  三、大迂回戰略能營造廣闊的戰爭空間,能使戰場攻防結構發生突變,從而打亂敵人的部署,為己創造有利戰機。

  蒙古軍隊的大迂回戰略能以迂為直,避實擊虛,擴大戰爭空間,節省兵力兵器,加速戰爭進程。蒙古軍滅金,窩闊台就采用了成吉思汗臨終留下的大迂回攻金方略。他令拖雷率主力西路軍,繞過金軍的重鎮潼關,自寶雞出漢中,強行通過南宋管轄地區,沿江而下,經唐(今河南唐縣)、鄧(今河南鄧縣)北上,采用大迂回戰略,突然出現在金軍後方。金朝十分驚慌,急忙抽調守黃河和潼關的主力部隊10萬餘人前來抵擋。兩軍在鄧州遭遇,拖雷隻有3萬人。他采用襲擾戰術,避免與金軍正麵交鋒,使遠道而來的金軍十分疲憊。這時蒙軍正麵部隊已渡過黃河,直趨汴梁,金軍倉皇北撤,當退到鈞州(今河南禹縣)三峰山時,被兩路匯合的蒙古軍團團圍住,後又網開一麵,在追擊中全殲金軍。此後蒙軍乘勝進圍汴京。金亡近在咫尺。


  但蒙軍南下滅宋的戰爭卻持續了45年之久。這也許是他們遇到的眾多對手中最難對付的一個。因為南宋所處的江淮地區,河渠成網,城鎮林立,除蜀口、襄陽、淮河防線外,西段是連綿不斷的高山峽穀,東段地處淮河下遊,水道眾多,後方還有長江天塹,都不利於騎兵作戰。但蒙古軍隊能審時度勢,避實就虛,發揮特長。他們選蜀為戰略進攻要害,因為蜀地富饒,南宋近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四川。此外蜀地地理條件尤為重要,蒙軍若奪去四川,就可以過三峽,順流東下,直逼江東。窩闊台為發揮蒙古騎兵的特長,沿用滅金時寬正麵、大縱深的迂回包圍戰略,在東起江淮西至川陝的寬大正麵上發起進攻,力圖越過長江,進入江南作戰。但由於兵力分散,各戰區雖有突破,終因氣候不適,加上中軍主帥死於軍中,隻好中途撤退。蒙哥汗繼位後吸取窩闊台失敗的教訓,在占領區開始設官、築城,為持久戰作準備,從而避免了春去秋來,戰果得不到鞏固的缺陷。在戰略指導上,仍以攻占巴蜀為首要目標,同時派忽必烈率軍經略雲南,目的是迂回西南攻其腹背,然後北上,接應主力,東下臨安。可惜蒙哥汗在實施他的大迂回戰略時,卻因自己戀戰,遇堅必攻,使其主力鈍於四川的釣魚城下,直至自己中石身亡,從而影響了整個戰略目標的實現。天,當我們研究蒙軍滅宋的戰略思想,無不為他們開辟的廣闊戰場所折服。蒙軍的大迂回戰略使金束手就縛,使宋廷的沿江防禦失去天塹屏障。雖然蒙軍攻宋的前兩次迂回未實現預期戰爭目的,但當時忽必烈的軍隊事實上已迂回雲南大理,經過近一年征戰,兀良哈台平定了“大理五城八府四郡,泊烏、白蠻等37部”(《元史·兀良哈台傳》)並與四川蒙軍匯合,從而使蒙宋正麵戰場決戰時機成熟。若不是蒙軍釣魚台受挫,兀良哈台軍就可以奇兵出廣西拊京湖宋軍之背,然後直下臨安,這樣,南宋的滅亡,就可能提前幾年。由此可見,蒙軍的大迂回戰略可以創造利於己而不利於敵的有利戰機,可以乘虛使敵我雙方力量發生變化,並從根本上打亂敵人的部署,迫敵就範。


  四、大迂回戰略是將帥膽識和軍隊力量結合的產物,從某種程度上講,它不僅僅是個方略問題,更重要的是個實踐問題。成吉思汗獨特的軍事體製和治軍思想,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軍隊,從而使他的戰略思想得以實施。


  研究蒙古兵學中大迂回戰略的具體運用,從中可以發現,大迂回戰略不僅僅是個方略問題,更重要的是個實踐問題。作出大迂回的決策需要雄才大略的統帥,執行大迂回戰略任務需要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否則大迂回戰略隻能是紙上談兵。


  成吉思汗是舉世公認的偉大戰略家,他能對複雜敵情作出正確判斷,果斷決策。蒙古軍西征花剌子模之前,當時成吉思汗麵臨來自三方麵的挑戰,一是與金國長達9年的戰爭,二是西夏的反叛,三是斬其使臣、屠其商隊的花剌子模。成吉思汗權衡利弊,采用穩住西夏,牽住金朝,全力西征花剌子模的策略。西征花剌子模分三路進軍,大軍在開進中,派哲別一路繞到敵後,向敵戰略上敏感的卡什加爾方向迂回,切斷花剌子模與阿富汗、呼羅珊之間的聯係,掩護主力戰略展開。大皇子術赤、大將軍哲別率領三萬人的軍團,穿過真正意義上的死亡地帶——帕米爾和天山山脈之間的穀地。當時“他們在一丈多深的積雪中行軍,他們攀登4千多米被雪覆蓋的吉西列阿爾多和鐵列古達巴幹兩個高峰的道口。在大風雪中,用牛皮包住馬腿,人穿雙層的皮毛大衣,在7千多米的高山之間,在冰天雪地中前進。他們為了暖和身體,用小刀切開馬的血管,吸喝了馬的溫暖的血液,又把血管封閉起來……”。(《大統帥成吉思汗兵略》,150頁)這段史料,反應了蒙古軍隊在人類軍事史上所創造的奇跡,它使漢尼拔和拿破侖越過阿爾卑斯山脈的行動顯得遜色。當蒙古軍隊突然出現在費爾幹納盆地,莫罕默德率領的精銳部隊正等著他們,疲憊的蒙古軍隊在十分不利的情況下,以驚人的機動作戰與敵人會戰。激烈的戰鬥持續到深夜,各自鳴金收兵。成吉思汗在接到他們的戰鬥報告後,令術赤歸隊,令哲別率領5000人馬,繼續向南方阿姆河上遊迂回。成吉思汗等後續部隊展開後,他親率5萬蒙古騎兵,從北方迂回行軍,在渺無人煙的地點渡過錫爾河,通過了克吉爾庫姆沙漠。“這個寬有500公裏的克吉爾庫姆沙漠,被世人認為是動物絕對不可能通過的天然障礙。從那以後經過了650年,俄羅斯對葉華作戰中,俄軍騎兵喪失了全部軍馬。現在成吉思汗突然出現在莫汗默德背後能置於死地的阿姆河下遊地區。”(同上書,157頁)這時的莫汗默德,已被四麵包圍:西方有成吉思汗,北方有察合台、窩闊台,在東方有術赤,南方有哲別。這就是成吉思汗大迂回戰略最典型的一個戰例,它創造了世界戰史上的兩大奇跡,而這種奇跡在那個時代,也隻有成吉思汗統帥下的蒙古軍隊才能做到。


  由此可見,成吉思汗軍隊的耐力和吃苦精神是何等驚人。如果換宋朝的軍隊去執行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戰略,可能不等交戰,就被雪山和大漠吞噬。成吉思汗的軍隊之所以勇往直前,所向披靡,這與它獨特的軍事體製和特殊的治軍思想有很大關係。


  首先,軍民一體的軍事體製,使蒙古士兵從孩提時就練就了鋼鐵般的意誌。據史載:“蒙古人從三歲起就手拿弓箭。”(同上書,263頁)他們放牧、騎射、圍獵,很早就孕育了靈敏的馬上戰術。氏族之間的爭鬥,國與國之間的相互掠奪,已模糊了兵與民的界限。如今人們在探討為什麽中國的遊牧民族屢屢能進入中原,打開城牆高築的中原門戶,恐怕原因恰恰在此。因為遊牧民族的流動性,本身就是一種進攻樣式的推演,而中原以牆自守,典型的農業式的生活,從某種程度上消磨了人的進攻意識。一個沒有進攻意識的民族,要與強悍的遊牧民族交戰,其勝負可想而知。



其次,成吉思汗的治軍思想做到了民族性、科學性的高度統一,這是他造就一支高素質蒙古軍隊的根本原因。所謂民族性是指成吉思汗治軍完全立足於本民族的客觀實際,如借用圍獵訓練軍隊就是一種全新的軍民兼容的訓練方式。所謂科學性是指成吉思汗治軍完全從實戰出發。它曾以西夏為對手考驗自己的軍隊,“試圖在對西夏的戰爭中,鍛煉一下蒙古人,以利將來對中國的戰爭。”(同上書,93頁)另外,成吉思汗也重視對軍官的訓練,“哪一個軍官不來接受我的教育,而是呆在家裏,那就好像是沉在水中的石頭一樣被消滅的。”(同上書,95頁)軍官們在大汗的宮廷受訓後回到營地擔任教官,經過一整套完整體係受訓的蒙古軍隊,最後就像成吉思汗所希望的那樣:“在日常生活中,有如兩歲的犢兒,但在廝殺時,又似老鷹的搏擊。在筵宴和娛樂之中,無憂無慮有如小駒,但在戰鬥的時候,又似海東青之撲仇敵。在白天,像老狼的俟機,在昏黑之中,像烏鴉的守夜。”(《蒙古帝國史》162頁,上海,商務印書館,1989)正是有成吉思汗這樣出類拔萃的戰略家和他那支堅不可摧的軍隊,蒙古兵學中的大迂回戰略,才能在世界戰爭史上大放異彩。


  五、大迂回戰略離不開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蒙古軍隊之所以能在穿插、迂回中屢建奇功,就在於它“羊馬隨征,因糧於敵”。

  大迂回戰略的實施一般要遠離後方,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西征,基本上是脫離根據地作戰。古人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蒙古軍隊有一套獨特的、與此不同的後勤保障體係,從而保證了蒙古軍隊的遠征。


  遊牧民族“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史記·匈奴傳》)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物合一,完全是受生存條件的驅使。蒙古人行軍打仗,以反牲畜走到哪裏,人跟隨到哪裏的遊牧常規,而是軍隊走到哪裏,羊馬也驅逐到哪裏,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部隊的軍需供給問題。


  由於出征時攜帶的羊馬很有限,為充分食用這些牲畜,成吉思汗還專門規定了屠殺的方法:“用牛羊的膀胱兩個,吹滿空氣,把骨管伸進膀胱的管孔。骨管上刻有螺絲紋。在獸的第四、第五肋條之間,刺個穴口然後把骨管插進創口,壓迫膀胱把空氣注入肺髒。這樣做的時候,獸立刻死去。死狀好像是被電擊一樣。這個殺法的利益是肉量增加70%,滋養力充分,臠肉柔軟,味道也美,易於更長久的保存。”(《大統帥成吉思汗兵略》274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全部吸收獸類血和腸肚的營養,充分利用所攜帶的羊馬。由此可見,蒙古軍隊在自我生存方麵,有它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要說它不可戰勝的秘密是什麽,極度節儉的飲食習慣,就是其製勝的密訣之一。因為有超常的生存潛力與敵較量就有超常的戰鬥力,就有能使戰爭機器連續運轉的動力。


  蒙古軍隊“食羊盡則射兔鹿野豕為食。故屯數十萬之師不舉煙火。”(《蒙韃備錄》第13篇)這段史料,說明成吉思汗的軍隊在自帶食物耗盡時,依然有強大的野戰生存能力。當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時,其國王莫汗默德從間諜那裏得知:“蒙古軍隊隨身攜帶戰鬥時用的一切物品,他們以肉幹和酸奶為飲食就滿足了。他們對於好吃的食物和不好吃的食物都滿不在乎,什麽動物肉都能吃,甚至豬肉、狗肉都吃。他們的馬不需要麥子和稻草。他們的馬能用蹄子刨開積雪找草吃,甚至還能刨開土找雜草和草根、草葉吃也過得去。任何高山峻嶺和大川小河阻擋不了他們的進擊。他們能越過任何的山穀隘路,他們抓著馬鬃馬尻渡過任何河川。”(《大統帥成吉思汗兵略》,156頁)莫汗默德被強大的蒙古軍所震撼,從此,他便無心交戰,而是一心一意千裏撤退,隻顧逃命了。


  蒙古軍隊的確是生存能力極強的軍隊,他們對自然的最低奢望低出普通人好幾倍,當他們“才犯他境,必務抄掠……因糧於敵。”(《黑韃事略》85頁)時,蒙古軍隊就變得更加強大。蒙古軍因糧於敵的具體作法一是搶奪牲畜以備後用。二是對堅壁清野的城堡,用軟硬兼施的方法迫對方供給糧食。哲別在占領花剌子模的南方後告示居民:如果想免於被殺,快快投降提供糧食,不要依靠城堡的守軍。按照蒙古的法律,降服者的財產和家屬歸勝利者所有。成吉思汗的作法則更溫和一些。當他占領布哈拉時,他騎上馬來到城裏的回教清真寺,登上聖壇,對回教僧侶們說:“在野外既沒有肉,也沒有草,馬餓了人也餓急了,戰士們非常苦,打開你們的糧庫。”(《大統帥成吉思汗兵略》159頁)這時拿鑰匙的倉庫保管員就會跑出來。三是每征服一地,就建立作戰基地,以戰養戰。這種由開始掠奪到建立基地,有一個發展過程。“蒙古貴族在開始進入中原時,掠奪財富是他們從事戰爭的一大目的,從金銀、牲畜到人口,都是他們掠奪的對象。”(《蒙古族通史》143頁)這樣對當地經濟是一個極大的破壞,後來他們接受封建的統治方式,經營占領區。公元1253年,忽必烈曾在鳳翔屯田,用鹽換取糧食以供軍糧。


  總之,蒙古軍隊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解決了軍隊的供應問題,而這種解決方法不像一般的軍隊讓士兵負重過多,或在戰鬥序列後有很長的輜重隊,而是在他們民族千年以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中,以最輕便的方式加以解決。這種輕便體現在他們食用的羊或馬,不需要特別的裝備來運送,從而大大減輕了蒙古軍隊的負重,更有力量和能力,大膽向敵人的縱深穿插迂回,其距離的深遠常常使他的敵人也難以置信,這就是為什麽蒙古軍隊攻下一個個城堡竟是那麽容易。因為這些城堡的守軍被突入其來的敵人嚇懵了,他們來不及作堅固防禦,即使作了準備,但蒙古軍卻偏偏出現在他們尚未防守的地段,那些地段他們認為敵人是無法前來偷襲的。因此,英國人利德爾·哈特評論說:“在中世紀裏,戰略的最好例證並不出在西方,而是來自東方。公元13世紀,對於西方戰略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卓有成效的時代。”(17)蒙古兵學中的大迂回戰略,正是這些戰略中最精彩的一個片斷。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成吉思汗與戰國時期的孫子是中國軍事史上的兩座奇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臥看明河 回複 悄悄話 文中:東西方的軍隊由於地理障礙,除了歐洲軍隊和中東地區的軍隊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外,以中國為中心的東方軍隊從未與萬裏之外的西方軍隊打過照麵。

事實上,古代中國軍隊與西方軍隊打過(唯一的)一仗。唐朝時,唐軍在吐蕃人引領下越過蔥嶺欲與波斯交戰。交鋒前,吐蕃人私下與波斯人談判。波斯人許給吐蕃人更多好處,吐蕃人就出賣了唐朝,使得唐軍大敗。唐軍中的工匠被俘,帶到波斯,從而把造紙技術交給了波斯人;以後歐洲人從波斯學會了造紙。

這段曆史在中國和波斯史籍中都有描述。
臥看明河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可歎啊,曇花一現的帝國。現在,全蒙古的GDP隻及我們一個中型國企的年運營額。世博會簡陋的蒙古館裏,有一幅“蒙古征服世界圖”,他們看來還沒忘記往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