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Sense

不是我自大用了佩因的書名,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表達了!
正文

“新政”能解救美國嗎?

(2008-09-20 17:46:44) 下一個
跛腳鴨布什總統終於有機會實現他的“Legacy”了,過去一周,布什帶領美國人民實現了毛澤東用槍杆子打了二十多年才實現的共產主義理想。290億美元協助Bear stern被收購,2000億美元接管Fannie Mae和Freddie Mac,850億美元注資AIG,新出台的措施還將進一步收購投資銀行的所有壞賬不良資產,為虧損的共同基金作保(”with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 Paulson)。一夜之間,美國政府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保險業股東和房貸發放人,美國今天和未來幾代納稅人的錢將被用於購建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垃圾場,而政府在華爾街的朋友們得以輕鬆洗脫壞債,繼續他們高風險的盛宴狂歡。

“非常時期需要史無前例的舉措。”布什和保爾森這樣為他們的國有化措施辯護。

真的是史無前例嗎?這個宣言聽起來非常耳熟。沒錯,上一次美國政府進行大規模國有化是在75年前羅斯福總統上台宣誓與大蕭條作鬥爭的時候,用了幾乎一模一樣的措辭。

我在社會主義國家接受的曆史和政治教育,所以印象裏總是有羅斯福是和華盛頓、林肯齊驅的偉大總統的先見。政府幹預在資本主義的經濟衰退時期真的有效嗎?這和我後來自己看書和跟人討論形成的對自由市場的信念有左,所以我又翻看了在這邊出版的一些非主流曆史書和史料,才明白我所受到的教育,看來是為了黨為了向下一代突出“社中有資,資中有社”的偉大綱領而對羅斯福和他的“新政(new deal)”曆史進行了一定的美化,而美國的主流曆史,也已被左派自由派進行了篡改,為後來的奧巴馬之類的社會主義宏圖偉誌作好鋪墊(包括布什,從這次他幹預經濟如此aggressive的舉措看,他是不折不扣的social conservative & fiscal socialist)。

大家常有的一個疑問是,29年美國的股市崩潰,為什麽引起了曆時這麽久影響這麽深遠的經濟蕭條?當時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國家已經不是新問題了,20~21年美國也經曆了類似的股市動蕩和經濟危機,但是在當年基本就調整過來了。一個標準的教科書解釋是,當時共和黨胡佛總統的“不作為”,繼續試圖讓市場進行自行調節,才導致經濟危機愈加深重引起曠日持久的蕭條。事實是,跟羅斯福新政的偉大一樣,這是一個被說了無數遍後變成真理的大謊言。

跟“不作為”指責恰恰相反的是,胡佛是一個大力幹預積極有“作為”的總統。他在股市崩潰的當月,第一個舉措就是要求所有的企業不得降低工人工資,其理論依據是保護工人家庭和防止購買力下降;接下來為了解決當時農民收入水平低的狀況,他成立了聯邦農業委員會(FFB), 通過穩定穀物公司(Grain Stabilization Corp.) 用大大高於市場的價格向農民收購穀物以提高其收入;更重要的,O Fan們或許會樂意看到的,1932 Revenue Act, 將柯立支時期25%的最高所得稅稅率提高到了63%!同時成立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將征稅所得向麵臨崩潰的行業例如鐵路、銀行等大量注資。(有沒有覺得聽起來有一種恐怖的耳熟?)這是一個“不作為”總統的政策嗎?如果假以時日,胡佛所作的,恰恰將使他成為另一個“羅斯福”,或者也會被正名載入史冊呢!

但恰恰是胡佛總統的大力“作為”,為美國經濟帶來的災難性的後果:企業不能降低最低工資,生產成本在衰退的經濟和疲軟的購買力下不能被cover, 最後隻能裁員或關門大吉;政府收購了大量的糧食,又不能向市場投放(這樣穀物的價格馬上就會下降),隻能倒掉毀掉,所以才會出現一邊是糧價高漲,人民饑荒,一邊卻是大量穀物被銷毀的資本主義奇景(但是始作俑者卻不是我們小時候被教育的黑心資本家,而是試圖幹預市場的政府!);因為高稅收,沒有任何市場投資活動,而政府注資的企業最後還是紛紛倒閉,美國在29年到33年間,生產力下降了超過55%!

對比下來,20年的哈定總統才是真正的“無為而治”。20年股市衰退發生的時候,他所作的,就是減縮政府開支,除此之外就沒了。雖然哈定在曆史上屬於被遺忘的總統之列,但是從哈定到柯立支,最高稅率從一戰後的73%退到40%到25%,最低稅率從6%退到0.3%,百姓得到的實惠是實實在在的。而20年代也正是美國物質極大繁榮的資本主義黃金時代。這跟中國的曆史教訓類似,想要名留青史的皇帝往往給人民帶來的是災難,而漢文景這樣“不作為”的皇帝倒真的帶給百姓安居樂業。

羅斯福上台後推行的全國產業複興法(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從很大程度上說是對胡佛政策的進一步推廣深入。不同的是,胡佛的政策還帶著羞羞答答的資本主義外套,沒有用政府資金直接在市場進行投資生產活動,羅斯福則是全盤幹預金融和農業,並啟動了規模龐大的政府工程企圖解決失業問題。

在金融方麵,在就職後的第三天,羅斯福即宣布全國銀行“休假”,之後,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令,對銀行采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製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允許盡快複業。之後通過的一係列總統令和國會法案,33年銀行法,35年銀行法等,包括建立由聯邦承擔責任的聯邦儲備體係(FDIC就是這麽來的)和廢除gold standard,統一價格收購民間黃金,等等。這些措施,被自由市場經濟學家佛裏德曼稱為“the wrong cure for the wrong disease”,但客觀地說應該有一定的效果,短期內銀行信用開始恢複,存款增加,但由於對銀行具體業務的細致規範,同時帶來的是一年多內有4000多家農村中小銀行倒閉或被兼並,大銀行也被業務拆分喪失一部分競爭力。需要指出的是,羅斯福做的是審查規範銀行,而沒有接管!今天布什政府的舉措比之當時更近了一步,其“曆史意義”更是無法衡量。

農業方麵,新政初的33 年,政府在春夏兩季有計劃地犁掉了大約1000萬英畝棉田,收購和屠宰了大約20多萬頭即將臨產的母豬和600多萬頭小豬,幾千萬頭牛和羊,並給閑置耕地的農場主提供大量補貼讓他們保持不產出。這還是保護農產品價格和提高農民收入的舉措。從短期來看,農民(主要是能得到政府補貼的大農場主)的收入幾乎增長了50%,但這中間,2/3的收入增長來自於政府補貼,納稅人的錢,另1/3來自轉嫁到市場的高價。也就是說,所有大量還處於失業狀態的其他百姓在為政府的振興農業計劃買單。同樣的,一邊有人在挨餓,一邊卻是大量的牲畜穀物被浪費,計劃經濟的偉大成果!而至今,農場主的閑置耕田還從政府得到各種各樣的earmark 項目補助,就是“新政”的一脈相傳。

羅斯福政府對農業和其他行業的定價控製到了什麽程度呢?1942年有一個著名的Wickard v. Filburn 案。到40年的時候國家已經對每個農場每年可以種植某種穀物的畝數,和每畝產量,都有了規定(allotment)。但41年有個叫Filburn的農民在自家的耕地上多收了幾十Bushels,按規定應該銷毀。Filburn 不服,上訴到最高法院,認為自己種的糧食,自己家裏用,並沒有來擾亂政府的市場規範。最高法院裁定Filburn有罪,因為如果沒有這些糧食,Filburn就會從市場上去購買;現在這些多餘糧食導致他沒有去購買,所以還是一種擾亂市場的行為。是不是聽起來還是有點耳熟?沒錯,我爺爺在60年的時候自己在宅前種了幾棵小黃瓜,被抓去教育一星期,名為“割資本主義尾巴”,原來是從羅斯福這裏來的!新政時代被抓起來坐牢的還有偷偷降價的商人,和家裏藏了黃金沒有上交的居民。是不是跟我們耳熟能詳的“打擊投機倒把”很像?

被許多國人津津樂道的羅斯福“以工代賑”的大型工程項目,國家投資,是不是真的創造了“新的”工作崗位和機會呢?許多左派曆史學家試圖用不同的統計方法掩蓋的事實是,在羅斯福新政期間,失業率從來沒有真正提高過。從33年到40年,美國的平均失業率都在18%左右,不過稍稍好於29~33年大蕭條時期的最壞程度。這個數字,一直到二站開始,才銳減至小於1%,因為22%的勞動力都被送去戰場了!這期間,羅斯福政府創造了驚人的增稅紀錄,聯邦稅從1933年的16億美元激增到1940年的53億美元!所以所謂的政府投資,隻是把納稅人的錢通過往往貪汙低效的政府項目轉移到另外一些人口袋裏,每一個“新創造”的工作機會,隻是用來被取代原來私有產業中的另一些工作機會,或者私人資本本來能創造的另一些工作機會。從短期來說,能夠迅速創造一些崗位,因為政府投資是OPM (other people’s money),不需要像私人資本投資那樣等待、調研、選擇項目和時機,但對長期經濟的增長起到的是“飲鳩止渴”的作用。

奧巴馬提出了跟羅斯福的大工業計劃類似的宏偉藍圖,政府要在未來10年內投資1500億美元在新能源,投資600億美元在基礎建設,來創造5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並許諾這些崗位是”clean and permanent”。有了“新政”的前例,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求奧教主許諾一個失業率控製來得更穩妥一些呢?

因為這些“新政”的短期效果,33年後美國經濟開始恢複,但很快到37年又步入衰退。即使在37年新政最高峰,國民生產力還是低於29年以前美國的經濟水平。而同樣經曆的29年蕭條的西方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到1938年生產力已超出29年的20%了,德國,在32年受損程度跟美國相當,到38年也已恢複到超出29年的15%了。如果羅斯福新政真的有效,美國經濟的恢複不應該如此緩慢和反複才對!

今天美國麵臨的金融危機,其嚴重性已經被用來與29年大蕭條相提並論了。而曆史如此驚人的相似性,更讓我心懷沉重。今天布什政府對金融市場的介入,已經大大超出了胡佛的“作為”了,如果大選後奧巴馬上台後推行他的宏偉“新政”,那麽美國所麵臨的,將不僅僅是暫時的經濟衰退,而是災難性的蕭條。到時候難道需要第三次世界大戰來就拯救美國經濟?很難說奧巴馬會不會創造出一個來成就他的個人偉業!


本文主要參考了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online. http://www.taemag.com/issues/articleID.17324/article_detail.asp
Thomas E. Woods, The politically incorrect guide to American history
Milton Friedman, From New Deal Banking Reform to World War II Inflation
和其他一些網路資料。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原文來讀一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