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

明明去年過了一次生日,怎麽這麽快又要過?老天待我何其不公也!@.@
正文

中國重回世界第一之大戰略舉隅

(2009-08-31 03:17:27) 下一個
李毅來稿:中國重回世界第一大戰略舉隅 (1)
世界軍事網 2009-08-30 15:43:12

世界論壇網友李毅來稿:中國重回世界第一大戰略舉隅

提要:本文從國際社會學的角度,初步探討中國重回世界第一大戰略的某些方麵。今日世界,美國第一。秦漢以降兩千多年,中國第一是常態。1830年前後,歐洲總產值超過中國。1865年前後,英國總產值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1900年前後,美國總產值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保持至今。2005年,中國總產值世界第四。2007年,中國總產值超過德國,世界第三。三年以內,中國總產值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二十年以內,中國總產值可能超過美國,重回世界第一,並長期保持第一。果如此,則幾千年的整個人類社會曆史就是基本上中國第一的曆史,而1865年之後這一百六十年中國不是第一的曆史,隻不過是整個人類曆史的一個小插曲,一個變態。何去何從,就看中國人今後幾十年怎麽幹。在這個整個人類社會曆史的又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中國人要自主創新,建立世界經濟強國。要自力更生,建立世界軍事強國。要敢打國際貨幣戰爭,建立世界金融強國。要建立政治強國,決不能出戈爾巴喬夫。要盡快改革現行戶口製度,建立和諧社會。要高舉中國大旗,建立世界文化強國。要虛心向發達國家學習。要準備在2020年代解決台灣問題。物競天擇。謀事在人。人定勝天。

關鍵詞:大戰略 經濟強國 軍事強國 金融強國 政治強國 文化強國

一. 人類社會和中國社會走到了一個轉折點

今日世界,美國第一,這並非人類社會的常態。秦漢以降兩千多年,中國世界第一是人類社會的常態。中國生產總值約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約占世界三分之一,一直是人類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人類科技教育的高峰、人類文明的燈塔。兩、三百年的羅馬帝國,一、兩百年的蒙古帝國,都是曇花一現。直到1830年前後,歐洲總產值才超過中國。直到1865年前後,英國總產值才超過中國,之後英國做了三十幾年世界第一。直到1900年前後,美國總產值才超過英國,美國迄今做了一百年多一點世界第一。

一八四零年之後,中國百年國恥。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1949年之後,以朝鮮戰爭和兩彈一星為標誌,中國重新站立起來了。六十年來,中國頑強奮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07年,中國總產值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2008年底出現的美、日、歐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加速了中國超日趕美的進程[1]。三年以內,中國總產值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二十年以內,中國總產值可能超過美國,重回世界第一,之後有可能長期保持世界第一。如果中國總產值能夠如期超過美國並長期保持第一,那麽,後代人回過頭來看,幾千年整個人類社會的曆史就是一個基本上中國第一的曆史,1865年之後這一百六十年,就隻不過是幾千年中國第一的整個人類社會曆史的一個小小的插曲、一個變態。我們現在正站在整個人類社會曆史的一個十字路口,一個轉折點。人類社會能不能從變態轉回常態,人類社會曆史能不能成為基本上中國第一的曆史,就看今後幾十年中國人如何奮鬥了。

2008

GDP

(十億美元)

人均 GDP

(美元)

世界

60689

1. 美國

14265

46859

2. 日本

4924

38559

3. 中國

4402

3315

4. 德國

3668

44660

5. 法國

2866

46016

6. 英國

2674

43785

7. 意大利

2314

38996

8. 俄國

1677

11807

9. 西班牙

1612

35331

10. 巴西 

1573

8197

11. 加拿大

1510

45428

12. 印度 

1210

1016

13.. 墨西哥

1088

10235

14. 澳大利亞

1011

47400

15 韓國

947

19505

資料來源:
http://www.nationmaster.com/encyclopedia/List-of-countries-by-GDP-(nominal)
http://www.nationmaster.com/encyclopedia/List-of-countries-by-GDP-%28nominal%29-per-capita

今後二十年,中國有三條道路可以走。其一,出一個戈爾巴喬夫,從世界第二掉到世界第十八,土崩瓦解,萬劫不複。或者,順利在三年以內總值超過日本,並在二十年之內總值超過美國。即使總值超過美國,也有兩種可能。其一,不能自主創新,變成一個大墨西哥,在經濟、軍事、政治、文化、教育各方麵,成為發達國家的附庸,這就是現在經常講的拉美化道路。其一,自主創新,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全麵趕超,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對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使中國世界第一,成為人類社會的常態。何去何從?在這個人類曆史的又一個轉折點,中國人回顧過去、總結教訓、展望未來、認清障礙、明確戰略,至關重要。

二. 全麵自主創新 建立世界經濟強國

中國要真正重回世界第一,就必須是一個能夠自主創新的世界經濟強國。一九四九年新中國建立後,經過六十年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站在了超日趕美的起跑線上。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如貧富差距、環境汙染、社會保障不足,等等。但今日中國和美、日、歐相比最落後的地方,就是不能自主創新。今日中國每個對外開放產業前5名都由外資公司控製。今日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已控製了21個產業[2]。在國內超市看到的情況,實數觸目驚心:外國品牌不僅僅是壟斷了中國的飛機和汽車,而且壟斷了中國許多日用品,甚至包括肥皂、洗衣粉和擦臉油。市場換技術,完全失敗了。再這樣發展下去,中國有可能成為發達國家的經濟殖民地。歐美日處在我們這個發展階段的時候,不管人民生活多麽壞,不管社會多麽不公正,不管環境汙染多麽嚴重,都能堅持做到自主創新。

外國人有的,中國人要有,外國人沒有的,中國人也要有。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裝備製造業,要有自己的計算機硬件、軟件,要自己建北鬥係統,自己造大飛機,自己造航空母艦,自己造汽車,自己造藥品,自己造手機,自己造子彈列車,自己造核電站,自己造海上鑽井平台,自己搞環保技術。要有100個世界500強企業,要有20個世界100強大學。要有先進的國防工業,要有自己的太空武器體係,要自己造第五代戰機,要自己造先進潛艇,要自己造中國的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大西洋艦隊,要自己造航天飛機。做不到這些,就不能在實質上趕上美國,對人類就沒有大的貢獻。所有這些,都要靠自主創新。

搞不成自主創新,從長遠講,經濟、軍事、政治、外交、文化、教育,都將受製於人。搞不成自主創新,經濟就不能轉型,就會繼續作世界加工廠,不僅中國品牌不能進入世界市場,中國市場還會為更多的外國品牌所占領,水汙染更嚴重,更缺水,更缺土地,更缺電,空氣更壞,藍領更多,白領相對就更少,貧富差距更大。

搞不成自主創新,不僅國內市場拱手相送,變成殖民地經濟,人才也跑光,變成殖民地教育。1949年建國時,美國有6000多中國留學生,多數人與國民黨有關係,與共產黨無關。建國後不久,4000多人回祖國服務,多數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現在,十個留美博士,九個不回國。多年來,在美國,身邊環繞的大多是中國名校畢業生。北大、清華、中科大,整班多數出國者,屢見不鮮。原因有多種,但國內在大部分行業和領域都沒有全力以赴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在大部分行業和領域都安於落後、安於作世界加工廠,是最主要的原因。任務帶學科,這是兩彈一星留給我們的重要經驗。全力以赴在所有領域和行業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所有領域和所有行業都會人才輩出,科學和教育自然就會有大的發展。不搞自主創新,就出不了大批人才,特別是出不了大批高精尖人才;名校拔尖的學生,都會努力往美國跑,多數不回來。

中國現在有足夠的錢、足夠的人才全麵自主創新,完全可以為所當為。今後能不能搞成自主創新,不在於資金不足,也不在於人才不足。從1949年到九十年代初期,由於資金缺乏、人才缺乏,中國在自主創新方麵,一直不得不有所為、有所不為。現在完全不同了。銀行存款餘額四十多萬億人民幣,國內生產總值二十五萬多億人民幣,政府財政收入五萬多億人民幣,外匯儲備一萬七千多億美元。外匯多的成了災,拿在手上就貶值;想花外匯買來個自主創新,根本不可能。中國雖然大專以上文化人口還不到總人口的6%,現在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的就業都成了問題。本來,在我們這個發展階段,在所有行業和領域都需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百業待興,錢根本就不夠用,需要借錢,人才根本就不夠用,需要引進人才,怎麽會錢和人才都多的成了災?就是因為不搞全麵自主創新。

如果搞不成自主創新,不在於沒有錢、沒有人,就在於沒有一口氣。兩彈一星、核潛艇、洲際導彈、成昆鐵路,都是在很困難的形勢下搞出來的。造大飛機,二十年前中國自己停了。計算機軟件、硬件,當年中國自己停了。京滬子彈列車,是中國自己不造。一汽、二汽、上汽的轎車,都是自己丟了中國品牌,合資作了別人的加工廠。奇瑞、吉利能做的事,一汽、二汽、上汽誰不能做?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要有中國自己的品牌,都要用中國品牌爭奪中國市場並在世界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市場占有率隻有百分之百,連百分之一百零一都不可能有。你多百分之一,別人就少百分之一。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多一個,外國就少一個[3]。世界100強大學,中國多一個,別人就少一個。 這裏不可能有雙贏、多贏。狹路相逢勇者勝。沒有別的出路,隻能亮劍。世界經濟強國,都是這麽拚出來的。敢拚才有可能贏,不拚根本沒出路。

如果一切向錢看,自主創新不容易搞,因為自主創新的企業、行業、地區、領域、學科並不見得多賺錢,這是我最近這一、兩年研究的初步結果。現在,就轎車而言,奇瑞、吉利並不比一汽、二汽、上汽多賺錢。自主創新,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但搞自主創新的企業、行業、地區、領域、學科,在短期、中期並不見得能賺錢。說不定要賠錢,說不定要賠大錢,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要有巨大的犧牲。要在法律、製度、政策等所有方麵,鼓勵非國有部門自主創新。但在中國現行體製下,更要強製國有部門自主創新,更要依靠政府牽頭組織國有、民營兩條腿自主創新。搞自主創新,爭奪中國市場、打入世界市場,不能算短期的經濟賬。幾十年來,日本汽車,在美國一直比在日本賣得便宜。十年來,我親眼看著,韓國汽車賠本賺吆喝,生生打進了美國市場。在自主創新方麵,要堅決反對一切向錢看,要一切向中國品牌看,要一切向市場份額看。為了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即使暫時賠錢,也要創中國品牌,也要爭奪中國市場,也要打入國際市場。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產品,如果中短期內非賠不可,國家要墊錢。當然,中短期可以墊錢,但不能長期墊錢,就長遠講,最終至少要不賠錢。

要支持民族工商業。政府要帶頭。比如汽車,國有集團購買力,必須買國產汽車。要給定一個不長的時限,限令幾大國有汽車集團出齊國有品牌。黨政軍警國安公檢法工青婦,所有國有企事業單位,所有國有集團購買力,都必須買國產汽車。不是買合資車,是買真正的中國品牌車。如果中國的高級軍官都坐美日歐汽車,那還為誰而戰?周總理的手表都是國產的,要恢複這個傳統。各級領導幹部,座車、服裝、手表、日用品,都必須是中國品牌。要把這個作為考核、任用、提拔幹部的硬指標。在美國,坐外國車,就不要選了。韓國官員如果坐日本車,韓國汽車工業哪有今天?這首先是有沒有一口氣的問題。如果中國政府的集團購買力都不帶頭支持中國民族工商業,那中國品牌還有什麽希望?

搞不成自主創新,從長遠講,政治上也不能長期穩定。大陸現在這個政治體製,有利於統一祖國、抵抗列強入侵;有利於應付洪水、地震、非典這一類的大型突發事件;在目前這個發展階段,特別有利於自主創新、全麵趕超。 全麵自主創新,全麵趕超,就是要和世界500強企業拚殺,就是要和世界軍火巨頭拚殺,就是要和世界100強大學拚殺,就是要和好萊塢拚殺,就是要和CNN、紐約時報、歐洲金融時報拚殺。就像長期的革命戰爭年代能殺出40多歲的元帥、30多歲的兵團司令、20多歲的軍長、師長、殺出一代英雄豪傑一樣,全麵自主創新、在所有領域全麵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必然使出類拔萃的各級各類領導幹部不斷湧現。戰爭年代,因為基層幹部本人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而拒絕被提拔,提拔基層幹部經常需要上級作動員。全麵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之仗,不是那麽好打的,不要說跑官、要官,沒本事的人,你要他幹他都不敢幹。大陸目前這種體製,不打仗,沒有突發事件,如果不搞自主創新,不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對內對外均無激烈競爭,久而久之,明白人、能人就上不來,庸人就下不去,壞人就會越來越多。隻有全麵自主創新、全麵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才能保證執政黨人才輩出。從長遠講,中國共產黨有沒有執政能力,主要看中國共產黨能不能領導中華民族全麵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全麵自主創新能產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現在,個人之間、單位之間、企業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為了錢,為了權,為了利,交相爭奪,有的時候,無所不用其極。競爭在某些時間和空間是必要的,但中華民族團結起來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同等重要。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自主創新,為了中國品牌能夠爭奪中國市場、走向世界市場,為了中國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必然要求全國一盤棋,必然要求個人、單位、企業、地區、行業之間,拋棄恩怨,同心協力,明白大家都是中國人,是有共同利益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搞全麵自主創新、全麵趕超,就沒有這種凝聚力,就容易窩裏鬥,就容易成一盤散沙。

中華民族要有浩然正氣。現在,有錢人、有權的人、名人,廣受推崇,這是正常的,但不全麵、不協調。更受推崇的,應該是中華民族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奮鬥者和領導者。提拔什麽人,使用什麽人,推崇什麽人,表彰什麽人,宣傳什麽人,是全民族的指揮棒。一定要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提拔、使用、推崇、表彰、宣傳自主創新、努力趕超世界第一的奮鬥者和領導者[4]。可以不給錢,可以不給官,但一定要推崇,一定要宣傳,因為他(她)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隻有這樣, 社會風氣、民心士氣才能端正到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上來。

能不能搞成自主創新,在於對自主創新重視到什麽程度。貧富差距、社會保障、環境汙染、教育衛生、腐敗、台獨、疆獨、藏獨,等等,都是問題。但是,所有這些問題加起來,也沒有自主創新重要。自主創新是綱,其它事情是目,綱舉目張。對自主創新的重視程度,必須超過對所有這些問題加起來的重視程度。不如此,就搞不成自主創新。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中,似應有一個適當的比例,專門搞自主創新,不如此就無法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各級政府、各級領導,必須督促各行各業:你這個產品、你這個行業、你這個領域、你這個學科,世界第一在哪裏?世界先進水平在哪裏?你有多大差距?你準備怎麽趕超?你需要多長時間?你需要政府和社會為你做什麽?

大千世界,矛盾重重。對中國來講,主要矛盾是能不能超日趕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麵是能不能自主創新。中國現在有足夠的錢全麵自主創新,中國現在有足夠的人才全麵自主創新。隻要中華民族有一口氣,敢於亮劍,有全麵支持自主創新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輿論、風氣,一定能夠全麵自主創新、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全麵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一個能夠全麵自主創新的中國,才能真正重回世界第一。

三.自力更生 建立世界軍事強國

沒有一支中國的軍隊,便沒有中國的一切。沒有一支強大的中國軍隊,便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國。槍杆子裏麵出主權。槍杆子裏麵出強國。中國國防實力和中國經濟實力一樣,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兩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中國要當真正的世界第一,就必須是一個世界軍事強國。建立世界軍事強國,比建立世界經濟強國還要難得多。建立世界經濟強國,可以市場和政府兩條腿走路,可以利用國際市場。對後發國家來說,建立世界軍事強國,主要靠政府,主要靠自力更生。就中國而言,現在還麵臨著美、日、歐聯手武器禁運,且目前還沒有看到解禁的可能。

外國人,特別是美國人和日本人,老是問,你中國在軍事上究竟想幹什麽?你中國在軍事上為什麽不透明?這個不能完全怪外國人,中國人自己也沒有把話說清楚。中國人自己也還在討論。2007年,北京高校有兩個教授,一人寫了一篇文章,在全世界中文網站廣泛流傳,針鋒相對,一個說中國為了海權必須要有航空母艦,一個說航母是過時的活棺材,不要為好。這裏從更寬廣的角度,也討論一下中國的國防軍事建設大戰略。要什麽?不要什麽?要花多少錢?造多少?什麽是永遠不稱霸?

第一,要什麽和不要什麽?美國過去有過、現在要淘汰的東西,中國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考慮不要。但是,美國現在有的和正在為將來造的東西,中國都要有。美國有八個航母艦隊,而且還要增加,可見有用,因此中國一定要有。如果沒有用,美國為什麽還要增加?隻要美國有的,中國就一定要有,一定要自己造。現在能造的,現在就造。現在不會造的,也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加緊研製,爭取早日造出來。

第二,要花多少錢?和平年代窮兵黷武,必然損害經濟建設。因此,中國花錢要和美國成比例。美國總產值2007是中國的4.25倍。中國總產值現在是美國五分之一多。美國在軍事上花多少錢,中國現在就花大體五分之一。等中國總產值達到美國一半了,美國在軍事上花多少錢,中國就花一半。在和平年代,按照這個比例花錢,按照這個比例逐步提高國防軍事費用。

第三,造多少?也和美國保持比例。美國有八個航母艦隊,中國現在總產值是美國五分之一,先造兩個用者。等中國達到美國總產值一半,就造四個。現在造不了航母怎麽辦?那就一邊加緊研製航母,一邊多造可以打航母的潛艇。其他東西依此類推。比如,第五代戰機造不出來,就一邊加緊研製第五代飛機,一邊多造能打第五代戰機的導彈。比如,好衛星造不出來,就一邊加緊研製好衛星,一邊多造能打衛星的便宜武器。陸基和海基的洲際導彈,也要按這個比例搞,現在和美國比太少了,根本不成比例,更不用說美國的全球導彈防禦體係和戰區導彈防禦體係進展迅速。

第四,什麽是永遠不稱霸?永遠不稱霸,就是中國總產值趕上和超過美國之後,國防軍事費用和美國持平,永遠不超過世界軍費第二名。你家現在有100塊錢,有十條槍,我家現在有20塊錢,有兩條槍,我對你沒有威脅,是你對我有威脅。將來等我家也有了100塊錢,或者100多塊錢,我也隻要十條槍,絕不比你多。美國人、日本人老是追著問中國人軍事上要幹什麽。把這四點都說明了,就透明了,就清楚了,美國人和日本人就都安生了。

當今中國和經濟建設最不相稱的,就是中國的國防軍事建設。八十年代,中國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運10飛機下馬,遠程轟炸機、對地強擊機、空中優勢戰鬥機、大型軍用運輸機、武裝專用直升機、地空遠程、中程、近程導彈下馬,093潛艇、094潛艇、092G大型導彈SLV驅逐艦、中國早期航母下馬,多彈頭形式的DF6A、固體發射的DF7A、DF12空射火箭、直-7、直-8下馬,殲8II拖延,殲9隻留樣機,殲10擱淺,多項核潛艇擱淺,隻留下了民用火箭。十年未造一艘核潛艇。這樣做,一方麵,節省了大量的經費,有利於經濟建設,有助於今日中國總產值超日趕美。但另一方麵,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小了,國際敵對勢力和搞台獨的人膽大了。

中國國防軍事建設的長遠大目標,應該是準備對應強敵信息化條件下的全麵戰爭。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是個階段性的目標,這個階段已經過去了。就國防軍事建設的長遠戰略大目標來講,無論遙遠的太空,無論深邃的大海,無論地球上任何角落,中華民族利益所在,中國國家利益所在,中國軍事力量都要有所準備。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就長遠講,準備對應強敵信息化條件下的全麵戰爭才是戰略重點。正是因為當年充分準備大打、早打、打核戰爭,中國才贏得了長期的和平。正是因為九六年之後努力備戰台海,今天台海才有和平。隻有努力建立世界軍事強國,充分準備對應強敵在信息化條件下的全麵戰爭,才能保證中國在和平環境中重回世界第一並長期保持世界第一。

要成為世界軍事強國,中國一定要有強大的航天軍事力量,要有能和GPS相媲美的北鬥係統,要有龐大的衛星體係,要有全方位攻擊衛星的能力,最終一定要有航天飛機。中國一定要有相應的核打擊力量,常規和非常規的短程、中程、長程、洲際導彈(陸基、海基),大型、中型、小型彈頭,都要對照美國的數量按比例發展。中國一定要有強大的電磁、激光作戰能力。中國一定要有強大的空軍,要有日常巡航世界的戰略空軍,要有全球、全天候作戰的常規空軍。中國一定要有強大的海軍,一定要有中國自己建造的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大西洋艦隊。對C4IRSK [5] 為代表的新軍事變革,要跨越性全麵追趕。在適當時候撤銷國內大軍區,比照美國的世界各大軍區,建立相應的中國軍區。

建立世界軍事強國,二十年做不到,爭取三十年做到。三十年做不到,爭取五十年做到。在戰略大目標上麵,決不能自我矮化。在長遠戰略大目標上麵,決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定要有雄心壯誌,一定要為所當為。和世界經濟強國一樣,世界軍事強國是拚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其下,不知其所也。在這方麵,很多東西,都至少需要提前二、三十年動手,一延遲成百年恨。大飛機就是個明顯的例子。知難行易。

四.敢打國際貨幣戰爭 建立世界金融強國

中國金融體製改革的戰略大目標究竟是什麽?就是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金融強國,就是要把人民幣建設成為和美元、歐元、日元相鼎立的世界大貨幣,就是要爭奪世界印鈔機的印鈔權。中國總產值正在超日趕美,因為人均產值還很低、中國經濟今後長期增長沒有問題,中國現在有一萬七千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有四十多萬億人民幣的儲蓄餘額,有五萬多億人民幣的政府財政收入,外貿有順差, 周邊國家和地區加速使用人民幣。中國建立世界金融強國,的確到了起步的時候了。

最近幾年,建立世界金融強國、把人民幣建立成為世界大貨幣的大戰略,沒有向前大步推進。原因是遇到了一些枝節問題的幹擾。這些枝節問題,都很棘手。比如熱錢問題,比如人民幣升值問題,比如沿海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工業問題,比如外匯儲備迅速升高的問題,比如拿著外匯儲備買不到外國企業的問題,比如貿易順差迅速擴大的問題,比如國內銀行貸款質量、服務質量的問題,等等。就事論事,都很棘手,但無論多麽困難,都不應遲滯建立金融強國大戰略的實施。我不懂金融,這裏隻是從經濟社會學的角度,說幾句外行話,供內行參考。

不管有沒有熱錢,不管熱錢是多還是少,都不應該影響人民幣變成世界大貨幣的進程。搞自主創新要花錢,搞城鄉基本建設要花錢,搞國防建設要花錢,普及高中要花許多錢,就是建鄉鎮衛生院也要花很多錢。現在這一點熱錢,上麵這些事情,幹哪一件都不夠用。海外熱錢如果不聽話、不自覺,非要往中國衝,就花掉它。花掉以後怎麽還?有很多辦法還,比如,國內的油、氣、煤、水、電、土地的價格向國際價格靠攏一點,或者經濟過熱的時候觀望一下,或者多印一點人民幣,隻要國內有一點通貨膨脹,這點債務就變小了。逼急了人民幣還可以貶值,美國現在就是這麽幹的。更簡單的辦法,是引導熱錢進入中國的股市和房市,漲了大家都高興,股市和房市一跌,也就沒有熱錢問題了,美國現在就是這麽幹的。中國現在阻擋海外熱錢進入股市和房市的做法,匪夷所思。問題不在於有多少熱錢,而在於能不能把這些外幣熱錢變成人民幣,能不能把這些人民幣投入中國的股市和房市,投入城鄉基本建設,變成中國的機場、港口、公路、鐵路、水庫、高中、鄉鎮衛生院。隻要能變成人民幣搞城鄉基本建設,海外熱錢多就不是壞事,而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越多越好。

中國現在有四十多萬億人民幣儲蓄餘額,二十五多萬億人民幣的總產值,五萬多億人民幣的財政收入,一萬七千萬億美元外匯底存,這麽大的塊頭,還不敢升貶人民幣?還不敢自由兌換人民幣?人民幣升貶問題,更不應該成為把人民幣建成世界大貨幣的障礙。人民幣要升值還是要貶值;如果要升值,應該升多少,應該升多快;是一步到位,還是緩步慢走;是一路慢升,還是有升有降,降一點,升兩點。所有這些,固然有市場的基本作用,但主要是政府的主導作用。這裏麵,沒有那種方法是絕對正確的,為了實現建立金融強國大戰略,那種方法都可以用,沒有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如果決定自由兌換三年到位,就可以實現三年到位,如果決定五年到位,就可以實現五年到位。當降則降,當升則升,聲東擊西,欲擒故縱,欲升還降,欲降還升,大升小降,大降小升,可快可慢,操之在我,運用之妙,存乎於心。國際貨幣戰爭,是大戰役,同樣要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迂回包抄,要敢升敢降,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在乎升到了幾塊幾毛幾,降到了幾塊幾毛幾,要敢於在運動中殲敵,要有勇氣吃掉敢來炒賣、阻擊人民幣的海外投機資本,要有勇氣殲滅一切來犯之敵,來多少、吃多少。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是建立世界金融強國、把人民幣建成世界大貨幣的起點,屯兵於堅城之下,久攻不克,勞師誤國。人民幣的可兌換,是不是一定要同人民幣升到哪一點掛鉤呢?是不是可以把兩者脫鉤呢?為什麽老是怕別人來炒我們呢?拿著一億七千萬美元的外匯底存,拿著幾千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券,隻要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別人就不怕我們去炒他們嗎?今天世界上,究竟誰怕誰?

要奮鬥,就會有犧牲。在建立金融大國、向全球推廣人民幣的過程中,不可能所有個人、單位、企業、地區、行業在所有時候都得利。應該努力把損失降到最小,但不可能沒有損失、沒有犧牲。中國的油、氣、電、水、煤、土地的價格,都遠遠低於國際價格,再加上便宜的勞動力,使中國成了世界加工廠。利益是明顯的,中國總產值大了。害處也是明顯的。中國出口一塊錢美金,有時隻賺到幾分錢加工費。研發、銷售兩頭在外,使中國老是處於世界產業鏈的低端,在科技上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拉大了,還丟了很大一塊國內市場。多雇了一些農民工,卻造成中國博士、碩士、學士失業。更不用說,在資源、環境、勞工利益方麵的損失。沿海有些中小型低科技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企業,利潤微薄,人民幣一升值,就很難維持。對這類企業,當然應該盡力幫助。但如果實在無法維持,也隻能順其自然。這類企業的難以維持和消失,一方麵,強迫中國資方為了生存自主創新、自創品牌,從低科技勞動密集型向高科技資本密集型過渡,另一方麵,同時,為中國自主創新節省和提供了更多的油、氣、電、水、煤、土地、資金、勞動力。目前中國城市社會保障製度日益堅挺,農村實際生活水平穩中有升,外貿順差過大,外匯底存過多,在這種形勢下,沿海一些中小型低科技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企業退出市場,不僅是中國社會經濟完全可以承受的,而且是有利有弊、就長遠來講利大於弊的。實在看不出,這件事情,對人民幣自由兌換有什麽阻礙作用。

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大到一萬七千億美金,不是好事,但絕不是壞事。如果把錢用壞了,用丟了,那就是壞事了。現在成立一個部級單位,專門來花這筆錢。想用這筆錢買個自主創新,完全不現實。幾年前美國人自己就反複就討論過了,有一篇文章講得很好,說中國要想變成發達國家很容易,隻要買下英特爾和沃爾馬就可以了。但無論中國出多少錢,美國都不會賣給中國英特爾和沃爾馬,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不僅英特爾和沃爾馬,一切有關高科技的、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企業,誰都不會賣給中國,不管中國出多少錢。買美國國庫券,現在也吃到苦頭了,美元一貶值,中國幾十億、幾百億的美元就打水漂了,為了美國的利益,美國什麽時候想貶美元,就什麽時候貶,是不會和中國商量的。投資美國房市、股市,現在也吃到苦頭了,套進去,套牢了,還是輕的,美企一旦破產了,中國幾百億、幾千億美元就會血本無歸。用來在國際上搞石油、木材、天然氣、鐵礦、戰略物資,是大好事,但用不了這麽多錢。最好的辦法,還是把大部分外匯儲備花掉,用來搞自主創新,用來搞城鄉基本建設、包括大規模現代大城市化,用來搞國防建設,用來普及高中,用來建鄉鎮衛生院,等等。自己家裏有這麽多事急等錢用,有錢不用,非要借給別人,借給別人拿不到利息還賠錢,怎麽講道理都不通。外匯底存這麽多,正是自由兌換人民幣的好時機。外匯底存多的時候不搞,難道要等外匯底存少的時候自由兌換人民幣嗎?

外貿順差大,本來是好事情。隻是,順差拿到手上不花,外匯越積越多,拿在手上不斷貶值,好事就變成了壞事。隻要敢把順差花掉,花到對國計民生有用的事情上,外貿順差就不是壞事,就是好事,越多越好。外貿順差這麽多,正是自由兌換人民幣的好時機。外貿順差大的時候不搞,難道要等外貿順差少的時候自由兌換人民幣嗎?

國內銀行貸款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改革,似乎更為重要。該貸的款是不是貸不到?不該貸的款是不是貸多了?銀行貸款質量出問題,就是致命問題,不知道現在這個問題究竟有多嚴重。一年來,我在國內三個銀行各開了一個賬戶,也使用了銀行卡,雖然服務態度、服務質量都不錯,但和美國銀行的服務比起來,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信用卡、個人支票的使用很有限度。主要問題在於方便程度,在國內給對方付款、在銀行之間轉款、在地區之間轉款,不是很方便;從海外轉款,特別不方便。如果人民幣自由兌換之後,如果人民幣成為和美元、歐元、日元並駕的國際大貨幣之後,貸款質量問題依然如故,那後果就很難預料了。貸款質量和服務質量不解決,一旦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就有外國銀行占領中國金融市場的可能。要說有什麽事情阻礙中國建立世界金融強國,阻礙人民幣成為世界大貨幣,我看就是國內銀行的貸款質量和服務質量。這完全是操之在我的問題,本來,有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一個最好解決的問題。

2008年底開始的美日歐金融危機再一次給我們震撼教育,現在做這些事情,不是搞早了,而是已經搞遲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一共攢了兩萬多萬億美元,一大半都在美國手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匪夷所思,殊堪痛惜,應該猛醒了,人民幣應該走自己的路了。

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不是世界貨幣,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降低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人民幣現在匯率幣值不得不比實際價值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不是世界貨幣,這直接降低了中國在世界上的相對生產總值,直接降低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美國的世界霸權,是經濟霸權、軍事霸權、美元霸權的三位一體。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在經濟上、軍事上都是世界的一極。現在,建立在中國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之上,人民幣在世界上地位堅挺、前景上揚,中國建立世界金融強國的條件業已成熟。要在全世界自由兌換人民幣,要把人民幣建成和美元、歐元、日元並駕齊驅的世界大貨幣,要不禁止周邊國家和地區使用人民幣,要在全世界推介人民幣,要鼓勵中外雙邊貿易和國際貿易用人民幣結算,要鼓勵外國像用美元、歐元、日元一樣用人民幣做外匯底存,要鼓勵美、日、歐國家和股民持有中國國庫券和人民幣債券、股票。隻要這樣做,中國的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就直接變成了中國的金融力量,中國社會經濟就不會再任由美元升貶擺布,中國就部分拿到的國際印鈔機的印鈔權,中國就可以向全世界發行國庫券和人民幣股票、債券,中國社會經濟自然就更緊密更直接地影響世界經濟、世界金融, 中國就可以用人民幣的升貶影響世界。上麵提到的那些枝節問題,多數都會自然消亡。作為金融強國,中國的金融力量和經濟力量、軍事力量相結合,中國的綜合國力就會上一個大的台階。自由兌換人民幣,進而建立世界金融強國,不宜再拖。(未完待續)

備注:

[1] 中國有人稱其為“世界經濟危機”或“世界金融危機”,完全失實。對中國來講,沒有任何危機,相反,是百年不遇的天賜良機。

[2] 孫學文,“中國二十九年來對外開放、創辦三資企業的分析研究報告。”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6/40986.html

[3] 這和奧運金牌的道理完全一樣,你多一個金牌,別人就少一個金牌。

[4] 就像體育界要推崇和宣傳中國奧運獎牌得主和為中國奧運獎牌做出貢獻的人,而不能推崇和宣傳誰是中國最富的運動員。

[5] Command, 指揮,control, 控製,communication, 通訊,computer, 計算機,intelligence, 情報,reconnaissance, 偵查,surveillance, 諜報,killing 殲滅。

李毅來稿:中國重回世界第一大戰略舉隅 (2)

世界軍事網    2009-08-30 15:25:15
 

世界論壇網友李毅來稿:中國重回世界第一大戰略舉隅(2)

五.建立世界政治強國 決不能出戈爾巴喬夫

    小平同誌一九八七年關於中國政治體製改革的三點總結,曆史證明是完全正確的。第一,普選是件好事情,中國遲早要搞。第二,現在不能搞,因為社會經濟條件不成熟,會把中國搞亂。第三,大約五十年之後(從1987年算起),等社會經濟發展了,條件成熟了,就可以搞。一年多來,我麵對麵接觸了國內一些知識分子和學生,相當一部分人希望早日普選,看好美國的三權分立模式,這裏有不少誤解。

普選絕不是靈丹妙藥。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普選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沒有促進過經濟發展。縱觀世界政治發展史,普選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沒有解決過腐敗問題,使政府和社會更廉潔。普選從來不保證能選出有才幹的人,更不用說選出雄才大略的領導人。隻要有普選,權利和金錢的交易和結合,就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公開的。目前中國搞村級直選,權錢互動就已十分普遍。將來在中國搞普選,不會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不會使中國政府不腐敗,不能保證選出有才能的領導人。全世界搞普選的國家和地區,現在有百十個,搞得好的不多,搞得壞的不少。一般說來,在發達國家搞普選,好一些。在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搞普選,十個國家搞,九個國家搞壞。普選的優點,是保證政權的合法性和連續性,保證政權的平穩過渡,避免內戰,避免統治集團內訌,不論選出的領導人有多笨。正是因為這個優點,為了長治久安,中國遲早要搞普選。

    即使將來在中國搞普選,也有巨大的危險性。一個是出戈爾巴喬夫的危險性,一個是印度化的危險性,一個是拉美化的危險性。戈爾巴喬夫亂黨、亂軍、亂國,自毀長城,自我矮化,自我否定,自我瓦解,自我投降,使蘇聯分崩離析,社會經濟崩潰,裂土分疆。生產總值從世界第二掉到了世界第十八,經濟損失超過蘇聯二戰期間經濟損失好幾倍,比中國大躍進和文革經濟損失加起來還要大好多倍。十年期間,俄國男子平均壽命下降了十幾歲。曾經攻克柏林的俄國軍隊,1994年在車臣首府遭叛軍設伏圍攻,傷亡上萬人。2000年,我在莫斯科親眼看到了俄國社會政治經濟崩潰後的浩劫,我能理解,為什麽現在俄國人民這樣熱愛普丁。當時俄國整個國家、民族、社會在精神上崩潰了,什麽是對國家民族有利的、什麽是對國家民族有害的,一片恍惚,一片茫然,全社會處於腦殘狀態。天不滅俄國,出了一個普丁,挽狂瀾於已倒,扶大廈於已傾,覆巢之下,保得完卵。八年時間,從世界第十八,回升到世界第十一,收複車臣。現在普丁向俄國人民保證,再有八年時間,俄國能回到世界第六。普丁不僅在物質上挽救了俄國,更在精神上挽救了俄國。不久前,普丁代表俄國政府正式宣布,蘇聯七十年曆史上,貢獻最大的領導人就是斯大林;這也是目前俄國各種民調的一致結果。

    沒有內戰,沒有外戰,沒有內憂,沒有外患,連個突發事件都沒有,世界兩霸之一,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幾近覆滅,這種事情,五百年裏,世界曆史上沒有見過。有學者認為,原因是蘇聯社會政治經濟製度不好,責任不在戈爾巴喬夫,我反對。北朝鮮、越南、古巴的社會政治經濟製度不能說比蘇聯更好。北朝鮮、越南、古巴2008年一個都沒有解體,為什麽蘇聯一定要在1991年解體?更不用說,尼泊爾共產黨打著毛澤東的旗幟2008年打出一個紅色政權來。蘇聯在最後一刻民族問題處理壞了,因而解體。但如果不是戈爾巴喬夫倒行逆施,民族問題再怎麽嚴重,也發展不到把蘇聯搞解體的程度。為了在蘇聯搞一個什麽普世的、尊重人權的、美好的、道德的、真善美的、真正的民主普選,一個從來就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居然把世界兩霸之一給葬送了。如果不親眼看見,誰敢相信?2000年我在莫斯科就反複想,中國如果出個戈爾巴喬夫,後果不堪設想。蘇聯是兩霸之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社會政治崩潰了,經濟跌到穀底時,人均還有兩、三千美金。中國是個第三世界窮國,人均不到1000美金(2000年),如果出個戈爾巴喬夫,社會政治經濟崩潰,裂土分疆,不僅1840年之後中華民族複興大業成為泡影,很可能搞到屍積成山、血流成河的境地。決不能出戈爾巴喬夫,決不能搞戈爾巴喬夫式的民主化,決不能搞戈爾巴喬夫式的普選。

    將來在中國搞普選,印度化的危險性也很大。在國際社會學、發展社會學領域,中印比較研究是一個顯學,成果卓著。六十年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印度幾乎全麵領先中國,今天,中國幾乎全麵領先印度。為什麽?美國學者、印度學者必須回答這個問題。基本一致的答案是,雖然印度在發展條件和發展環境的各個方麵都優於中國,中國的政治體製比印度好得多。較之印度政治體製,中國政治體製更加能夠統一國家、團結人民、集中力量搞建設。和中國政治體製相比,印度的民主政治難以統一國家,難以團結人民,尤其不利於集中力量搞經濟建設[6]。2006年,一本專門研究印度政治體製如何阻礙印度經濟發展的書在美國社會學界獲大獎[7]。   

    北京奧運開幕式結束後,英文世界有很多評論文章,有幾篇廣為傳播,其中一篇是一個印度名人發在一個印度大報上的文章[8]。這篇文章在盛讚中國是包括印度在內的第三世界的榜樣之後,痛批印度的民主製度:

可行的民主製度不隻是基於選舉,它要求一個均衡運轉的公民社會,和一個基於妥協和尊重法律的自信的政府機構。一些事情湧上我的心頭:為什麽我們印度人總是選出幹不了事兒的政府?為什麽我們不能容忍對公民自由的限製,卻能忍耐腐敗、仇恨、恐怖主義、分離主義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為什麽印度民主在民族團結方麵完全失敗?盡管印度的民族構成比中國略為複雜,為什麽我們比中國在處理少數民族問題上出了大得多的問題?為什麽攻擊印度國會的恐怖分子被赦免了?我們怎麽能容忍國會議員拿了現鈔就拋棄自己的政黨?為什麽年複一年,在那些無辜的女人、男人、兒童被炸彈炸死後,我們才有個所謂的“高度安全戒備”?為什麽我們的肚子裏能裝下這麽多的腐敗法官和這麽腐敗的司法製度?

簡而言之,除非我們有守法的、負責的、有紀律的公民在和諧中團結起來,除非我們有勝任的、不腐敗的司法和行政官員,我們就沒有民主。我們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不發達的、不成熟的、幼稚的、不守規矩的民主。
         
    有關拉美化的問題,近年來國內研究很多,這裏就不贅述了。總之,中國將來搞普選,如果搞出個戈爾巴喬夫,或者搞成印度化,或者搞成拉美化,那就是國家民族的大災難,那還不如不搞。對上述看法,一些朋友很難接受,說中國不會搞蘇聯式、印度式、拉美式的民主,中國可以搞美式民主。限於篇幅,這個問題無法展開。同樣是普選,基於非常特殊的地理環境、人口狀況、曆史條件,美式民主非常特殊。且不說今天的美國政治,和七十年代比很不同,和三十年代比大不同。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普選模式,和美國都有很大的不同, 誰都不敢照搬美國模式。連加拿大和墨西哥也不敢照搬美國的模式。

    亞洲、特別是東亞更為特殊。東亞(儒家)文化圈很難搞美式民主,限於篇幅,這個問題也無法展開。美日政治製度在現實中差別巨大,日本憲法是幾個美國下級軍官花幾天時間仿照美國憲法製定的,但實行起來,卻是自民黨一黨執政了近六十年,且日本一黨執政的局麵目前沒有看到改變的可能。新加坡至今沒有一個成型的反對黨。南朝鮮政治還沒有成形,還在混亂中過渡。照搬美國的是菲律賓,完全搞壞了,把菲律賓的社會經濟搞得倒退了好多年。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即使將來搞普選,也肯定不能照搬美國模式,必須基於中國的曆史和現實,一定要搞繼承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傳統的、為中國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服務的普選製度。

    羅斯托(W. W Rostow)1959年出版的《經濟增長的階段》(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提出經濟增長有五個階段:1)傳統社會,2)起飛前,3)起飛,4)走向成熟,5)大眾消費階段。按照這個五階段論,中國社會正處在“起飛階段”的中期。奧甘斯基(Organski, A.F.K)1965年出版的《政治發展的階段》(The Stag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提出政治發展有四個階段:1)初步統一,2)工業化,3)社會福利,4)富裕社會。按照這個四階段論,中國社會正處在 “初步統一階段”的末期和 “工業化階段”的中期。我認為,政治發展階段與經濟發展階段直接相關。確定中國實現普選的合適時機,必須同時兼顧經濟發展階段和政治發展階段。最佳時機,或許是在經濟 “起飛階段”已經完成,和政治發展的“統一階段”和 “工業化階段”也已完成的時候。對在中國實現普選的最佳時機必須深思熟慮,決不可操之過急,這樣對中國好,對世界也好。

    講到經濟發展,中國人臉上就發光,講到政治發展,中國人就顧左右而言它,大可不必。中國現行政治體製,當然不是盡善盡美,當然有很多問題,講當今中國政治體製的缺點和錯誤,可以寫好多本書。但中國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向全世界講,中國現行政治體製是世界上最好的政治體製。從橫向、縱向兩個方麵來講,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第一,橫向和全世界所有2008年人均產值3315美元以下的國家和地區比較,當今中國政治體製是世界上最好的。第二,縱向和美日歐發達國家在中國現在這個人均產值階段時的政治體製相比,當今中國政治體製是世界上最好的。這個體製既能促進經濟發展,又能保持社會穩定。這麽好的體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百代尚行秦政法,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求索的成果。要把中國最好這個問題在國內外講清楚,要大聲講,不然,對外嚴重損害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對內嚴重傷害中國的民心士氣。如果有人要罵中國政治體製,不要怕對罵,不要讓人覺得中國人在這個問題上很心虛,當今世界上哪個政治體製,都有很多不足之處,都有很多缺點錯誤,找事兒罵人誰不會?中國變成發達國家之後,要什麽樣的政治體製,是後代中國人的事,現在不用操心,操心也沒用。要相信後代中國人比我們更有智慧,相信將來在普選條件下,相信中國變成發達國家後,繼承中國五千年政治智慧,中國政治體製會成為那時世界上最好的政治體製之一。

六. 盡快改革現行戶口製度  建立和諧社會

    關於戶口問題、社會保障問題、農村逐步城市化問題、教育問題,拙著《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多有討論,特別是第七章“高考 戶口 單位”和第八章“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的分析”。這裏就不贅述了。

七. 高舉中國大旗  建立世界文化強國
       
    中國要真正重回世界第一,就一定要高舉中國大旗,建立世界文化強國。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在世界上持續上升,中國軍事在世界上先停後升,中國文化在世界上停多升少。在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電影、電視、報刊、藝術、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各個方麵,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三十年來,有升有停,停多升少,整體而言,沒有大的提高。隻有體育是例外,凱歌高奏,直衝世界第一。

   有學者認為,在文化領域不好衡量誰中國第一、誰世界第一,我反對。文化領域和經濟領域一樣,誰市場占有率第一,誰就是第一。文化領域和體育界一樣,誰排名第一,誰就是第一。在某個領域,在某個學科,世界先進水平在那裏,大師大作在那裏,誰排前幾名,外行可能不清楚,業內人士都是很清楚的。

    三十年前,中國是美蘇中大三角之一,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任何方麵,任何領域,除了華盛頓的聲音,莫斯科的聲音,自然還要聽一聽北京的聲音。即使中國自己不刻意去說,別人也會列出中國的一家之言,重視中國的一家之言。實際上,當年,在許多方麵,中國的聲音很大,很強,壓倒華盛頓的聲音,壓倒莫斯科的聲音。那時候,基本上,沒有人敢罵中國,相反,在很多方麵,是中國在全世界追著罵別人。在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領域,三十年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有點類似於今日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那時候,中國人印的書有人看,中國人說話有人聽,中國在思想文化、意識形態方麵在世界上呼風喚雨,在世界上總是搶先說話,經常在聯合國代表多數國家講話,從來不在聯合國投棄權票。不僅在第三世界不發達國家,就是在發達國家的思想界,中國都很有地位。三十年前,中國文化、中國思想、中國聲音,在世界上是很清晰的,別人很容易猜到在某個問題上中國要說什麽。

    當然,中國當時說的話,現在看來,並不都完全正確。但是,這幾年我認真比較了一下,較之美國當時說的話,較之蘇聯當時說的話,中國正確的話最多,錯誤的話最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一看《九評》和中美《上海公報》。除了美國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那句話之外,《上海公報》的其他部分,全是中美吵架。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現在回過頭來看,曆史證明,中國說的話幾乎全對,美國說的話幾乎全錯。浩浩青史,無法磨滅,[9]難怪基辛格至今對毛澤東、周恩來充滿敬意。蘇聯就更不在話下了,早在《九評》的時候,蘇聯就完全輸了。可以說,三十年前,雖然中國經濟上、軍事上明顯在美蘇之下,在世界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領域的公開賽中,中國金牌總數第一。

    今天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在絕大多數領域,中國不是戰績如何的問題,是根本不參賽。除了電影和經濟學之外,在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電視、報刊、藝術、文學、史學、哲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各個方麵,中國在世界上基本上拒不參賽。電影參賽,不是主動的,是被迫的,是有人自己拿出去的。經濟學我隻看到一本有地位的書,就是林毅夫那本中國經濟[10]。不參賽的惡果有國際國內兩個方麵。在國際上,別人以為中國棄權了、認輸了、投降了。中國沒有聲音了,被人遺忘了。當今世界上,在思想、文化、意識形態、藝術、文史哲、經法社政,沒有人認為,存在著中國思想、中國意識、中國聲音、中國學派、中國大師。 

    更嚴重的惡果,還在國內。在上述幾乎所有領域,國內市場基本上被外國產品壟斷了,實屬怵目驚心。崇洋媚外,洋奴哲學,爬行主義,盛行猖獗。不參賽,國內同行就和國際同行不接軌、不競爭。由於不接軌、不競爭,一部分國內同行的能力、水平、產品,每況愈下,越來越沒有競爭力。由於改革開放,中國文化市場和世界文化市場聯通了,國內產品沒有競爭力,海外產品就在國內暢行無阻,國內市場遂告不守。電影要看海外的,電視要看海外的,報紙雜誌要看海外的,文史哲的書要看海外的,經法社政的書要看海外的。中國人也研究,寫好多文章,寫好多書,但理論是海外的,使用海外理論來套中國現實,用中國實際來證實和檢驗海外理論,於是中國就越來越沒有思想、越來越沒有理論了。中國在理論上、方法論上、觀點上,完全放棄與海外理論、方法、觀點的競爭了,完全沒有自主創新了。長此以往,中國就要變成發達國家的思想文化殖民地。這與中國現在總產值超日趕美的形勢極不相稱。

    前麵討論的建設經濟強國的辦法,很多也適用於建設文化強國。前麵討論的建設軍事強國的辦法,部分也適用於建設文化強國。後麵要討論的對美日比學趕幫超的辦法,完全適用於建設文化強國。辦法是現成的,就是要像組織實施奧運戰略那樣,在電影、電視、報刊、藝術、文史哲、經法社政所有領域,打出中國大旗,高舉中國大旗,組織中國軍團,組織中國國家隊,在人力、財力、物力上向國家隊傾斜,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敢於亮劍,用有中國氣魄、中國精神的中國理論、中國方法、中國成果去競爭,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兼收並蓄,自主創新,攀登世界高峰,爭奪中國文化市場,打入國際文化市場。誰也不能保證拿到所有金牌,但要衝擊所有金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隻要能爭奪中國市場,隻要能打入國際市場,無害就是有益。體育界能辦到的事,在理論上,其他領域、其他學科沒有理由做不到。隻要黨和政府像實施奧運戰略一樣辦電影、電視、報刊、藝術、文史哲、經法社政,這些事業都會像中國體育一樣,奪回中國市場,爭奪國際市場,走向世界前列。

    要取消高考外語。要取消大、中、小學的外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要取消職稱外語考試。全國人民學外語,首先是對民族精神的極大戕害,其次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毫無用處。學外語,是為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在大學本科所有中國不是世界第一的專業,開設專業外語必修課,哪一國是這個專業的世界第一,就學那一國的專業外語。碩士、博士入學考試,取消公共外語考試,改考專業外語,哪一國是這個專業的世界第一,就考哪一國的專業外語。非專業外語,留給外語學院的學生去學。凡是中國世界第一的專業,一律取消專業外語必修課,如中國文學專業、中國曆史專業、中國哲學專業、中醫專業、中餐烹調專業、武術專業、乒乓球專業、體操專業、跳水專業等等中國第一的專業,本科生免必修外語,考研免考外語。不是要鼓勵中國人都去學外語,而是要鼓勵所有中國人努力奮鬥,爭取永遠不學外語。美國就不要求美國人學外語。真想學美國,不用開英語課,大中小學都可以開橄欖球課。

    要把全民學外語的人力、物力、財力,轉移到在全世界推廣中文上來。在國內要加大推廣普通話的力度。上海人現在都不怎麽說上海話了,要在全國大力推行上海經驗。要在全世界推廣中文教學,要以與當地名牌大學中文係聯合辦學為主、在全世界建立500個孔子學院。要免費送一些教材。用人民幣在中國印教材賣給他們,也和免費差不多。中國人力便宜,要向全世界大量輸出合格的中文教師,不是成百成千的輸出,要成萬成十萬的輸出。要在全世界推廣中文水平考試。中國大學要取消單另的外國留學生宿舍、留學生食堂,中外學生統一管理、統一待遇。對通過全國高考、碩士統考、博士統考的外國留學生,比照同等成績的中國學生提供獎學金。對畢業以後願意在中國工作的博士、碩士,擇優提供中國綠卡。在所有官方場合,特別是現場直播的記者招待會,一律隻使用中文,不能說幾句中文、翻幾句外文,不能現場接受外語提問後現場翻譯成中文,確需翻譯,可以使用戴耳機的同聲傳譯,不懂中文的,不歡迎來中國當記者。

    要高度重視中國電影占領中國市場的問題。電影對產生民族凝聚力、社會凝聚力有重大作用。電影是當今社會最主要的藝術形式,甲骨文、金文、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美術、音樂、電影,現在電影的影響力,比其他所有藝術形式的影響力加起來還要大得多。要恢複和擴大中國電影市場。美國2007年人均產值45845美元,在美國小地方,看電影不到五美元,在大城市,不過十美元。2007年,中國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13786人民幣,可是一張電影票動輒幾十元人民幣,和二、三十年前相比,演電影的場所大為減少,電影觀眾總量大為萎縮。要大力興建廉價電影院,露天的也行,有頂棚無圍牆的也行,要讓占中國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工人、農民能看上五元人民幣的電影。大城市也要多建十元人民幣一張票的廉價電影院,哪怕建到遠郊也好。要堅決取消上演商業譯製片,上演外國電影一律打字幕,不認識中國字,就不要看外國電影。電影譯製,要隻限於非商業的科技、軍事、曆史、文化、體育、教育,要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服務,要堅決取消為商業目的譯製外國故事片,包括兒童動畫片。要建立龐大的中國電影市場,一定要用中國電影占領中國市場。

    有個問題,國內很多朋友都沒有意識到,建設世界文化強國,中國需要改變戰略,要借用奧運戰略。在人力、物力、財力的配置方式上,奧運戰略,與三十個省市區各自為政的全運會戰略,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兒,要用不同的體製,要用不同的人,錢的用法也大不相同。中國體育上得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實施奧運戰略,使奧運金牌高於全運會金牌,用奧運金牌可以兌換全運會金牌。中國體育界如果不搞奧運戰略,就是窩裏鬥,就隻能搞窩裏鬥,中國體育就不可能在世界上搞上去。由於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拒不參賽,現在中國文化絕大多數領域都用全運會代替奧運會,不是高舉中國大旗搞國際競爭,而是都在搞窩裏鬥,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再多,也與國際文化競爭無關,與在世界上把中國建成文化大國無關。結果外國文化產品趁虛而入,橫掃中國市場。因此,目前中國文化的首要任務,是要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各個學科,停止窩裏鬥,確立各自領域的奧運戰略,不是要取消各自領域的全運會,而是要各自領域的全運會服從各自領域的奧運戰略、為各自領域的奧運戰略服務。
文化上麵,不好說話,容易說錯話,容易得罪人。這裏拿社會學舉個例子。1979年三月中國社會學恢複,三十年了,現在有了相當規模的人力、物力、財力,成就巨大,但在國際社會學界地位不高,在理論、方法論、主要分支社會學都嚴重依附西方社會學、特別是美國社會學。人類社會、亞洲社會、中國社會的過去、現在、將來是個什麽樣子,有什麽規律,美歐日都有自己的看法,不管對不對。中國沒看法,或者腦子裏麵有,不說出來,人家以為沒有,所以人家以為中國社會學沒有理論。既然沒有理論,那自然也就沒有研究理論的方法論。既然沒有理論和方法論,那就得用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理論和方法論來研究中國、研究亞洲、研究世界,那無論怎麽研究,中國社會學都成了美國社會學的中國分支。實際上,從周公、孔子、司馬遷到毛澤東,中國人都有理論、有方法、有觀點,現在也不難有新理論、新方法、新觀點。社會學有十幾個主要分支:社會學理論、社會研究方法論、分層社會學、組織社會學、國際社會學、城市社會學、農村社會學,等等。在每個分支社會學,世界上都有幾個活著的名人,每個人都有名著,三十年了,對這幾個人是誰,有那幾本書,國內社會學業內人士都是很清楚得,其中有不少也翻譯出版了中文版。這些書都是好書,但我沒有發現有一本是中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相反,我看都是中國人努力奮鬥可以做出來的。隻要中國社會學能夠集中、協調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高舉中國社會學大旗,組建中國社會學軍團,在十幾個主要分支社會學組建十幾個中國社會學國家隊,劍鋒直指世界社會學高峰,發奮圖強,自主創新,立足中國社會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實際,創立中國社會學自己的理論、方法論、觀點,隻要有十年左右時間,在所有領域都能趕上社會學世界先進水平,奪回中國社會學市場,在世界社會學界成為一極。在哪些領域能拿到世界第一,不知道,但至少發展社會學應該是世界第一,當今世界,有誰比中國人更知道應該怎樣發展?
與經濟發展、軍事發展相比,思想文化發展雖然也要錢,但更需要人的主觀能動性,更需要能夠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戰略、製度、路線、方針、政策,正因為如此,中國建立世界文化大國的步伐完全可以更高、更快、更強。

八. 以美為師  以日為師

    秦漢之後,在長達一、兩千年的時間裏,中國是世界的先生,世界是中國的學生。拙著《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第二章第四節討論了歐美列強在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中如何學習中國。現在,總的說來,發達國家是中國的先生,中國是發達國家的學生。其中,中國特別要以美為師,以日為師,對此拙著《中國社會分層的結構與演變》英文本前言有所討論,這裏再補充幾句話。

    2008年,美國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五分之一,是當今人類社會的三個代表。經濟、軍事、文化,全麵領先,目前全球無敵手;蘇聯解體後,連個挑戰者都沒有。2008年,美國總產值是中國的三倍多,美國人均產值是中國的十四倍多。中國人均產值趕上美國,一百年很困難。如果不能自主創新,中國總產值即使趕上美國,也不見得就可以不做發達國家的附庸。中國人均產值隻要達到今天墨西哥的水平,總值就可以超過美國,墨西哥就是一個全麵落後、嚴重依附發達國家的第三世界窮國。在幾乎所有方麵研究美國、學習美國、借鑒美國,是中國民族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曆史任務。

    特別要學習美國艱苦奮鬥、勇攀世界高峰的亮劍精神。1812年的時候,美國還是個很弱小的國家,5000英軍就能輕取華盛頓、火燒白宮。內戰前,雖然美國還很貧弱,美國已有人萌發了美國要全麵趕超歐洲、攀登世界第一的念頭。用英文講,簡單說來,就是要使美國成為人類社會的Shinning city upon the hill,要成為人類社會舉首仰望的高山頂上的光輝城市。1865年林肯打內戰統一美國後,美國一心一意搞建設、全心全意謀發展,搞了三十年,終於在1900年前後,總值超過了英國,成為世界第一。但總值世界第一,並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1880年前後,不要說美國海軍遠遠不如中國海軍,連智利海軍都敢到美國海岸欺負美國。直到老羅斯福總統手上,美國才挺起腰杆,發展海軍,在軍事上、政治上、思想上在世界上站立起來。老羅斯福總統殫精竭智搞富國強兵、在美國提倡和推行大國風範,美國國內阻力重重。文化上站起來更要遲一些,直到1910年代,美國大學教師還主要是歐洲回來的海歸,美國還在討論究竟什麽時候美國文化、美國高教能夠在世界上站起來。二戰前和二戰過程中,小羅斯福總統雄才大略、縱橫俾合,使美國在二戰後成為真正的世界第一。杜魯門和約翰遜不懂事,認識不到毛澤東有多偉大,打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損傷了國力。但美國從來沒有放棄世界第一的意思,在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登上太空後,肯尼迪立即組織了登月工程,全麵推進了美國的科學技術。以基辛格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國際戰略思想,始終居於主導地位。在所有領域攀登世界第一、保持世界第一,成為美國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各個學科的帶頭人的共同信念。什麽叫有錯誤?什麽叫出問題?在某個產品、行業、領域、學科美國不是世界第一了,或者不處於世界前列了,就是問題,就是錯誤,就要檢討,就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爭取早日把世界第一、至少是世界前列奪回來。美國學生從來不需要學外語,但全美國的學生從小就高唱美國是人類社會舉首仰望的高山頂上的光輝城市,從小就牢牢灌輸了美國應該世界第一、美國不第一就不正常的牢固思想。不畏艱難險阻、勇攀世界第一、保持世界第一,這就是中華民族要努力學習的美國精神。

    學習日本與學習美國同等重要。2008年,日本人均產值是中國的十一倍多。中國人口是日本人口的十倍,中國人均產值隻要達到日本的十分之一,總值就能超過日本,所以,三年之後中國總產值超過日本,並不是一個多麽令中國人驕傲的事情。中美地理、曆史、人文差異太大,美國有很多事情,中國沒有辦法學,日本則不然。中國資源貧乏,日本比中國更加貧乏。中國人多地少,日本比中國更加擁擠。中日同文同種,日本在學習歐美之前,學習中國文化一千多年。不少日本人認為,真正繼承了秦漢雄風、盛唐氣象的,是今日日本,而不是今日中國。在學習歐美的過程中,如何把歐美的好東西和日本具體實際相結合,日本殫精竭智,下了很大的功夫,下了很苦的功夫,有失敗的教訓,更有成功的經驗。美國能做的事情,中國有許多的確做不了,但日本能做的,中國理論上都能做。學習日本,是中華民族今後的長期任務。

    特別要學習日本的集體主義、英雄主義、犧牲精神。2007年元旦,美國上演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硫磺島來信》,講的是日軍二戰時在硫磺島的頑強抵抗。日軍在太平洋島嶼的頑強抵抗當時就直接改變了世界曆史、中國曆史。正是因為日軍在太平洋島嶼的頑強抵抗和蔣介石的豫湘桂大潰敗,在波茨坦會議上,羅斯福把中國的外蒙古和東歐送給斯大林,換取斯大林答應消滅希特勒之後出兵日本。正是因為日軍在太平洋島嶼的頑強抵抗,杜魯門不敢進攻日本本島,放棄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美日簽訂密約答應保留日本天皇、保留日本國旗、保留日本國體等等。2008年元旦,同樣是講戰爭,大陸上演當年賀歲大片《集結號》 [11],對集體主義、英雄主義、犧牲精神,不是歌頌,而是質疑。對比這兩部電影,當今中國在意識形態上、在精神上與當今美國、當今日本高下立現,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今後很長時間都要學習美國、學習日本。中國人均產值一百年也很難趕上美國、趕上日本,這是個簡單算術。現在美國人均產值是中國的14倍多,日本是中國的11倍多,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如何建立經濟強國、軍事強國、金融強國、政治強國、文化強國,美日一百多年來是有很多經驗教訓的。以美為師,以日為師,總結吸取他們的經驗教訓,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就能少走很多彎路。以美為師,以日為師,對內對外應該公開講、大聲講。對外講,世界就知道中國是清醒的、理智的、謙虛謹慎的。對內講,有助於消除部分國人盲目的仇美心理、盲目的仇日心理。

    以美為師、以日為師,不是要崇洋媚外,不是要洋奴哲學,不是要爬行主義,而是要比、學、趕、幫、超。在所有產品、所有行業、所有領域、所有學科,和美國比,和日本比,和世界第一比,搞清楚中國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搞清楚差距之後,學習美國,學習日本,學習世界第一,學好,學深,學透,學全。一邊努力學習,一邊努力追趕,在學中趕,在趕中學。活學活用,急用先學,立竿見影。在學習和追趕過程中,中國人要互相幫助,不要窩裏鬥。最終目的是超。美國、日本、世界第一,那是那麽容易超過的?在很多方麵,雖然盡了力,可能長期超不過。不要緊,隻要在追趕過程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望其項背,能並駕齊驅,就達到目的了。對於已經超過的,還要努力奮鬥,爭取保持世界第一。就像四年一次奧運會,這是一個永無休止的過程。

    以美為師、以日為師,中國就要敢於亮劍,準備亮劍。抗美援朝,對中國軍事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從1949到1972年,美國封鎖了中國二十多年,中國什麽都有了。現在中國好多東西造不出來,要是美國再來封鎖中國一下,很多東西很快就能造出來。九六年台海風波美國出動兩個航母、美國的新軍事革命、美軍飛兵輕取伊拉克,幫助中國確立了國防軍事建設的正確方向。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取消高層往來,給一代中國青年補上了曆史課。美國的台灣關係法,美日安保條約把台灣納入日本周邊,美日歐聯合對華武器禁運,對中國的國防建設、科技建設、思想教育工作都起了巨大的保障作用和促進作用。美日從不諱言,二十一世紀美日軍事建設的主要戰略目標是中國,美日聯合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建設全球導彈防禦體係和戰區導彈防禦體係,第一假想敵就是中國,第一假象戰場就是台海。中國一定要充分準備應付美日信息化條件下的全麵戰爭,陸海空天電磁,大打,打核戰爭,一定要有不怕犧牲西安以東城市和人口的戰略決心。中國核反擊力量,在遭遇美國第一次核打擊之後,一定要確保能夠突破美日全球導彈防禦體係和戰區導彈防禦體係,確保覆蓋美國一遍,確保覆蓋日本五遍。隻有充分準備亮劍,台灣問題才有可能和平解決,中美、中日才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九. 曆史的必然與偶然

    中國真正重回世界第一,並長期保持世界第一,借用毛主席的話,“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但是,這隻是一種曆史可能性。這決不是曆史的必然。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敗。

    物競天擇。從古到今,世界第一隻有一個,誰都想當世界第一。為此打了兩次世界大戰,為此又打了幾十年冷戰,為此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契而不舍。日本絕不願意放棄世界第二,現在是實在沒有辦法了[12]。美國更是絕不願意放棄世界第一,為此美國今後要幹什麽,現在誰也不知道。德、法、英、俄、印、巴西今後會幹什麽,現在誰也不知道。但是,最難說的,就是中國人自己要幹什麽,要怎麽幹。中國能不能自主創新,建立世界經濟強國?能不能自力更生,建立世界軍事強國?敢不敢打國際貨幣戰爭,建立世界金融強國?會不會出戈爾巴喬夫,土崩瓦解?能不能盡快改革現行戶口製度,建立和諧社會?敢不敢高舉中國大旗,建立世界文化強國?有沒有決心在2020年代解決台灣問題?所有這些都沒有命定的結論,都有可能成功,都有可能失敗,都是事在人為。能幹的都幹了,也不能保證一定成功。根本不敢幹,或者不好好幹,肯定失敗。每一項事業都困難重重,都需要無數誌士仁人,前赴後繼,不怕犧牲,英勇奮鬥。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偶然性。

    謀事在人。如何建立經濟強國、軍事強國、金融強國、政治強國、文化強國,是有經驗教訓的,是有規律可循的,其中包括中國自己五千年的經驗教訓和發展規律。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認真遵循發展規律,老老實實向發達國家學習,以美為師,以日為師,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就有可能少走彎路,就有可能事半功倍。但是中國這麽大,人口這麽多,曆史這麽久,好多事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有時也不得不摸著石頭過河。也有的時候,經驗教訓和發展規律就在旁邊放著,不知怎麽搞得,就是沒看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有時候看起來什麽都算準了,一幹起來才知道完全失算了。有的時候,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形勢比人強。將來中國搞普選,有可能選出普丁這種水平的人,也有可能選出布什這種水平的人,這都是完全無法預料的事。古今中外,越是重大的決策,因為時間緊迫,越是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作出的。總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失算、失誤、缺點、錯誤、教訓都在所難免。這裏會有許多偶然性。

    人定勝天。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正如毛主席所說,“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這種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就是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中國能不能真正重回世界第一,能不能長期保持世界第一,主要在於能不能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能不能高舉毛澤東的旗幟。秦皇漢武,締造中國,開疆拓土,二百多年,屍積成山,血流成河,掃滅六國,蕩平匈奴,消滅封建製度,創立民族國家,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為中國領先世界兩千年的輝煌奠定了基礎。締造新中國同樣輝煌悲壯,高舉毛澤東的旗幟,長征兩萬五千裏,設伏平型關,攻上孟良崮,打下濟南府,守住塔山堡,拿下碾莊、大王莊,跨過鴨綠江,一次戰役,二次戰役,三次戰役,四次戰役,五次戰役,拿下漢城,守住上甘嶺,三年半建成現代工業體係,五六年造出戰鬥機,六二年邊境自衛反擊戰,搞出兩彈一星,完成三線建設,修通成昆鐵路,鑿出紅旗渠,把中國人均壽命從1949年的三十多歲提高到1976年的六十多歲,形成美蘇中大三角。從秦漢雄風、盛唐氣象,到毛澤東的旗幟,中華民族有氣吞山河的浩然正氣。中國今後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也不會比秦皇漢武、比毛澤東更困難。無論有多大的困難,無論有多大的犧牲,無論犯多大的錯誤,無論摔多大的跟頭,無論有多少曲折,隻要世世代代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隻要世世代代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敢於亮劍,就一定能夠把中國建設成為經濟強國、軍事強國、金融強國、政治強國、文化強國,收複台灣,真正重回世界第一,並長期保持世界第一。(全文完)

                                                  2008年8月20日於洛杉磯
                                                  2009年5月加入GDP新數據

備注:

[6]Bhalla, A. S. 1995. Uneven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A Study of India and China, 2nd edition. St. Martin’s Press.
   Raj, A. 2006. Unraveling the China Miracle ---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India (1950-2005). Book Surge.  

[7]Chibber, Vivek. 2006. Locked in Place: State-Building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in Indi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http://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2008/08/11/stories/2008081150980900.htm

[9]王緝思在《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第四期發表了“關於構築中國國際戰略的幾點看法”一文,文中說,“從建國初期毛澤東提出的向蘇聯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戰略,到上個世紀60年代同蘇聯進行意識形態論戰時提出的革命路線,再到70年代的‘三個世界’理論,都是闡述相當完整、邏輯相當嚴密的、具有最高權威的國際戰略思想。我認為,1977年11月以人民日報編輯部名義發表的文章《毛澤東同誌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貢獻》,就其邏輯的完整性而言,在那個曆史時期達到了國際戰略思想的頂峰。當然,改革開放之前的國內政策和整個國家發展方向,決定了當時國際戰略所帶有的時代烙印和局限性。”王緝思慎重選用了“頂峰”這個詞,是完全明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