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

明明去年過了一次生日,怎麽這麽快又要過?老天待我何其不公也!@.@
正文

臥虎堂主:(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已吹響星球大戰號角

(2008-09-26 17:27:11) 下一個
據環球網消息:美國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21日在其位於首都華盛頓的大樓內,召開了一次以“我們是否能避免太空戰”為主題的研討會,會上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科技政策部主任萊維斯指責中國的反衛星試驗產生碎片,威脅國際空間站及他國衛星。還強硬地說,“你有能力摧毀我的衛星,我就有能力摧毀你的太空實力”。

    在中國航天取得穩步進展與重大突破的時候和美國的“彈道導彈防禦計劃”實戰部署開始進行之際,萊維斯的這方話並非是“恐嚇”,這番話有很深的背景,那就是美國已經吹響了“星球大戰”的號角。

   “星球大戰計劃”是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又稱“戰略防禦計劃”。當時美國和前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略核武器數量和質量都處於均勢,常規的軍備競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美國就在此時提出所謂的“高邊疆”戰略。

  這項戰略的主要目的就是於利用美國在國民經濟和高科技上的優勢,在太空中建立空間武器係統,來防禦戰略核武器對美國及其盟國的核打擊,達到消除蘇聯日益增長的核威脅。並且加緊太空產業化,以獲取太空中的豐富資源。由於此計劃主要是在太空建立進攻和防禦基地,所以稱為“星球大戰計劃”。
  
  然而“星球大戰計劃”不僅僅是一個純軍事戰略防禦計劃。曆來美國的重要國防戰略計劃,除了具有加強國防的重要作用外,還具有促進國民經濟的職能。通過實施這些計劃,帶動一大批高技術群的發展,以保持美國在經濟、軍事、科學技術等方麵的領先地位。所以“星球大戰計劃”既是一項提高美國國防高技術和國防經濟發展的戰略;又是一項綜合而全麵的國家總體戰略。

    美國在花費了近千億美元的費用後成功的拖垮了原蘇聯。在蘇聯解體後,美國便於20世紀90年代高調宣布中止“星球大戰計劃”。然後故意曝光美國中央情報局冷戰密件,導演出“星球大戰”計劃其實隻是美國政府為了拖垮蘇聯而設的一場騙局的鬼話,利用媒體大肆炒作,逐漸使國際社會開始相信。五角大樓隨即聲稱,他們並沒有沒有實施該計劃,是因為存在技術缺陷。這隻不過是美國慣用的“示假隱真”的手段而已,目的就是麻痹中國和俄羅斯等國,使他們放緩自己的太空計劃。現在看來此計多少取得了一點效果。其實“星球大戰”計劃從未真正停止過,為了掩人耳目和取得國會財政撥款,隻是改頭換麵了而已,許多用於在“星球大戰”計劃中進行研究、實驗的裝置至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如美國激光技術,白沙實驗場等等。因此美國為實施他的“星球大戰計劃”進行了一係列的戰略部署。

     一是建立太空戰的作戰指揮係統。在一九八五年九月成立了航天司令部,是對各軍種航空、航天和彈道導彈防禦部隊實施作戰指揮的聯合司令部,目前還負責信息戰研究的任務,司令部設在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下轄空軍、海軍和陸軍三個航天司令部和若幹個作戰及作戰支援中心。該司令部司令還兼任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司令和空軍航天司令部司令。並且美國目前已經擁有一個航天部隊,三架航天飛機(原來有5架)和近百名航天員。

     二是製定和完善航天作戰理論。美國是軍事航天技術的與航天理論的主要奠基者,在1990年就通過了AFM-2-25號條令《航天作戰》,該條令指出,“航天力量是航空航天力量的一部分,它利用太空環境來加強陸地上的部隊,通過向太空、在太空和太空戰投送戰鬥力量,對地球上的衝突施加影響。”後來經過美空軍參謀部和空軍大學航空航天理論研究與教育中心的不斷修訂,確定了航天力量的作戰任務為:一是控製太空(奪取和保持製天權),其內容包括,保護美國及其盟國的的航天係統,保護美國的領土、領海和資產不受敵方航天係統或通過太空的其他攻擊係統的襲擊,摧毀地方的航天力量。二是提供太空支援。三是增強地麵作戰能力。四是使用航天力量進行航天作戰,對地球上的衝突施加影響。美國航天力量的使用遵循空軍現行的基本軍事原則和作戰原則。同時針對航天作戰的特點,該條令還進一步確定立了航天戰役思想,具體規定了實施各聯合作戰的要求和程序。

     三是研製用於太空戰的武器裝備。一是研製定向能武器。這種武器能將強能束向指定的方向發射,用精準的高能射束毀傷目標。所以它將是未來太空戰場上理想的攻擊性武器。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和等離子炮等,比較出名的是美軍2001年開始用波音747客機改裝後搭載激光武器(ABL)用於摧毀地區彈道導彈,2003年進行了演示,準備2009年完成7架攻擊型激光飛機的生產。二是研製動能武器。這種武器是能發射出超高速彈丸(大於5倍音速),利用彈丸的高動能去撞毀目標的武器。它體積小、重量輕、智能化程度高、威力巨大,實用性強。如:動能攔截彈、電磁炮等。比較出名的就是媒體曝光的天雷係統、“智能卵石”太空基攔截器。

     四是美國軍方接管空天飛機並進行秘密研製,妄圖把它搞成第二個“曼哈頓工程”。在今後的太空戰中,各種空間武器將大顯身手,但空天飛機以其優異的技術性能、靈活機動的作戰方式將會在太空戰場上獨領風騷。一是可以進行戰略轟炸、戰略偵察、戰略截擊等各種任務。二是可將體積大、質量重的有效荷載送入地球軌道。三是可以對軌道上的衛星和其他空間設備進行維修和輸送人員、作戰物資補給等。四是空間作戰的試驗平台。和航天飛機一樣空天飛機也是良好的空間作戰試驗平台,例如美軍可以利用空天飛機充當地基反衛星激光武器火控係統試驗的靶機,當然用來照射的激光肯定是低功率的。1984年10月10日,蘇聯就曾用“特拉”3激光係統在薩雷沙甘防空試驗場的5N24“阿爾貢”相控陣雷達引導下,對美國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進行了跟蹤照射,致使其工作失常,人員不適。 五是可以用作往返地球和外星球基地的往返工具。正是因為上述原因,NASA在2004年底退出X-37空天飛機計劃後,五角大樓馬上決定重拾該計劃,並指定由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接管。2006年空軍快速能力辦公室被選定領導該項目,波音仍然是主承包商。波音的財政報告稱,這架空天飛機將驗證一個可靠的、能重複使用的太空測試平台。對可重複使用的太空載具技術進行太空實驗、風險降低與運行方案開發。預計於2008年11月搭乘“宇宙神”V(Atlas V)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然後在愛德華空軍基地著陸。這個帶翼空天飛機載具長約8.2米(27英尺),翼展4.6米(15英尺)。其尺寸是NASA航天飛機軌道器的1/4,試航最後將利用大氣自動再入並著陸。這意味著美國在空天飛機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五是積極研製空間站並使其武器化。空間站的運用使人類具備了在太空長時間進行軍事活動的能力。空間站是一個能圍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的半永久性空間基地,可以擔負對地麵的偵監、指揮控製、通信聯絡等任務。還可以對其他航天器進行後勤補給、維護保養,或作為太空武器的發射平台。它隨時可以根據軍事需要轉變為星際航母,一就是擴展現有空間站的功能,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增加定向能等作戰武器,使他具有較強的作戰能力。二就是新建各種指揮控製和作戰武器係統的模塊平台,隨時組裝拚接成大型的星際航母。它可以有幾個對接口,為空天飛機提供作戰保障。在作戰時還可以根據作戰需要迅速的分離和組合成不同類型的武器平台。由於看到了空間站轉變成星際航母後的巨大作戰優勢,美國不惜餘力的發展象國際空間站這樣有軍民兩用功能的空間係統,進行星際航母的技術貯備。

     六是籌劃建立外星球軍事基地。如美國近兩年提出的“重返月球”計劃,建立月球永久性基地等就是其設想的一部分。

     七是建立美國國家導彈防禦係統(NMD)和戰區導彈防禦係統(TMD)。2001年12月13日,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發對,宣布推出美蘇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此前美國已經成功進行了五次國家導彈防禦係統攔截試驗。這次又證明了美國一向是根據自己的意願辦事,視國際法和條約為草芥,這些隻是約束他國的工具而已。今年2月,伊利湖號發射的“標準3”導彈,準確擊毀了一枚失控的間諜衛星。並且在2008年6月5日11時30分左右,“伊利湖”在事先並不知道導彈來襲的確切時間和地點的條件下,在夏威夷可愛島外海300英裏處迅速作出反應發射了兩枚“標準3”導彈升空攔截摧毀了一枚類似“飛毛腿”的導彈靶彈。同時先後在日本、捷克、波蘭部署建立反彈道導彈基地。


     麵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太空戰威脅,中國已經奮起反擊了。一是成立中國國家航天局和空間研究所統一協調航天發展規劃。二是空軍成立航天員大隊,各軍事科研教育機構開始研究空間作戰的理論。三是加快研製包括激光武器在內的新概念武器。四是空天飛機的研製已經有所進展,比如最近曝光的“神龍”、“長城”、“天驕”等翼展航天器。五是加快建立自己的空間站。“神七”發射後,接著就是發射一個目標飛行器,接著幾個月內再相繼發射“神八”、“神九”、“神十”。“神八”都是一個不載人的飛船,升空後去追目標飛行器,追上後和它對接;“神九”同樣也是一艘無人飛船,升空後和目標飛行器進行對接;“神十”又是一艘載人飛船,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進行對接。對接工程完成之後的任務就是打造中國的空間實驗室。六是開展並按計劃實施“嫦娥”探月和繞月以及登月計劃。七是加快研發自己的彈道導彈防禦係統和反衛星武器。早在63年12月毛澤東就提出建立中國“反彈道導彈係統”的主張即640工程;80年代的863計劃進行基礎技術的可行性論證與技術儲備;“79年8月至9月“反擊一號”低層高超音速攔截彈進行了兩次模型彈飛行;可惜80年3月“反擊一號”停止研製,不久,鄧小平中止了640計劃。到了99年,中國公開了一些640工程的內幕,並且考慮上馬“國家導彈防禦係統NMD”。不久政府文章也出現“導彈防禦”這樣的字眼,那時已經滿城風雨了,我想中央是認識到了美國的TMD與NMD的威脅才重啟該項目;到2007年中國在這方麵的進步也很大,並用它擊落了自己廢棄的氣象衛星,讓世界刮目相看。
 
     2008年中國進行的環境-1、中星-9、天鏈-1、風雲-3A、鑫諾-3B、鑫諾-4、北鬥-2、技術實驗-1、尖兵7和即將發射升空的“神舟七號”等17項發射任務,特別是CTDRS-1(天鏈-1)衛星也就是中國的中繼通信衛星,其軍事意義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再就是神舟七號、北鬥2代和尖兵-7衛星。這兩年如此密集的航天發射,隻能說明中國已經感到鋒芒刺背,在加快發展自己的航天力量。由此看出太空戰的序幕已經拉開,現在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中國航天加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