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不同戰爭時期的“神槍手”:從戰士到狙擊之王
(2009-03-21 17:19:25)
下一個
我軍曆史上的“神槍手”:從戰士到狙擊之王
來源:大旗軍事 時間:2009-3-20 18:17:47
雖然冷槍殺敵一直是人民軍隊的傳統戰法之一,但在杭美援朝戰爭之前,我軍作戰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專職的狙擊手。這主要是因為受曆史背景和國內環境的限製,我軍進行陣地戰、對壘戰的情況比較少見,更多采用的是運動戰和遊擊戰的戰術,缺乏廣泛開展狙擊活動的條件。不過由於裝備上的落後,特別是槍彈的缺乏,從紅軍時期開始,我軍一直非常重視對射擊技能的訓練,特別是大量培養神射手,以最少的彈藥消耗來換取最大的戰果。與外軍的狙擊手不同,我軍的神射手絕大多數都是普通戰士,幾乎沒有經過專門訓練,使用的也都是最普通的武器。但他們憑借超人的毅力,堅定的決心和頑強的鬥誌,取得了連職業狙擊平也為之咋舌的戰績。本文所介紹的,正是他們中間比較有代表性的幾位......
決死隊第一槍--楊長順
要成為一名神槍手,除了要有射擊天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靠勤學苦練,楊長順便是其中典型的一個。
楊長順,河南郟縣人,挑煤工出身。1937年,年僅18歲的他抱著參軍抗日的目的來到山西,參加了薄一波領導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當時部隊很少有重武器,打仗主要靠步槍,楊長順便下決心要練出一手好槍法來。他訓練非常刻苦,舍得出力氣,除了每天部隊規定的訓練科目外,整天都抱著發給他的那支晉造三八式步槍,自己抽空捎帶著練,白天瞄樹枝、瞄飛鳥,晚上瞄星星、瞄遠處的燈火,很快射擊成績就有了很大提高。楊長順學習軍事技術肯動腦子,他憑著參軍前在老家打野兔的經驗,總結出掌握提前量的訣竅,特別擅長打運動目標。後來在談起這段經曆時,他曾這樣說道:苦練槍法的目的,節約彈藥隻是一個方麵,更重要的是敵我對陣,動作要果斷勇猛,一槍製敵,你一槍摞不倒他,他就要打倒你了。
很快,參軍剛幾個月的楊長順便隨部隊參加了第一次戰鬥。戰鬥打響前,他和排長去偵察敵情,發現一群日寇正在300m開外的空地上聚集,準備發動進攻,中間一個身挎指揮刀的鬼子軍官正在指手劃腳。排長就指著他對楊長順說:小楊,看見帶刀的鬼子了嗎?試試你的槍法。楊長順二話沒說,估計了一下距離,便端起步槍瞄準。一聲槍響,隻見那個日酋一頭栽倒在地上,其餘鬼子立即亂成一團,楊長順和排長趁機安全返回。這件事在部隊裏引起轟動,參軍沒幾天的小楊因此記了功,從此大家都叫他決死隊第一槍。不久,楊長順就被調去做了旅首長的警衛員,後來又被送到抗大一分校學習。
1940年夏,八路軍為配合正麵戰場行動,在華北地區發起了著名的百團大戰。當年10月底,楊長順所在的部隊奉命在山西省武鄉縣境內的洪嶺一帶阻擊日軍。楊長順和戰友們一起連夜進入了陣地。天快亮時,他隱約發現對麵200多米遠的地方,幾個敵人正在修築機槍工事,位置正對他們埋伏的這片地方。楊長順決心把這個對我軍威脅最大的火力點幹掉,於是他悄悄將中正式的槍口伸出去,瞄準其中一個敵人就是一槍。由於天黑,加上山地估算距離誤差大,這一槍打高了,敵人立即躲到了半尺高的雜草後麵,呆了一會兒見沒啥動靜,3個鬼子又冒出來繼續挖工事。楊長順將表尺後退一格,瞄準敵人又打了一槍。這槍打低了,落在工事邊上。敵人以為土八路槍打不準,便放心大膽地幹起活來,其中的一個軍官模樣的鬼子還探出半個身子拿著望遠鏡向我軍陣地張望。沒想到楊長順這下來真格的了,在修正了瞄準點之後,一槍便將那個鬼子軍官打了個倒栽蔥。趁著另兩個鬼子還沒醒過神來,他又飛快地拉動槍機,退殼、重新上膛並瞄準擊發,又將最後邊的一個鬼子打倒。中間的鬼子這才反應過來,撒腿就跑,但沒跑出幾步就被接踵而來的第3發槍彈打倒在地啃泥去了。敵人的機槍工事最終沒能修成,楊長順也以他的突出戰績再次受到上級嘉獎。
後來,楊長順跟隨劉、鄧大軍一同挺進中原,並在河南參加過剿匪戰鬥。建國後,他擔任過海軍後勤部603倉庫主任,並在國慶10周年閱兵中擔任海軍方隊領隊。但楊長順卻很少提起以往驕人的戰績,隻有一次當別人追問他一共消滅了多少個鬼子時,他隻是笑笑說:有三、五十個吧。
洪澤湖畔的兵臨城下 --孫存餘
1942年10月底,日寇糾集重兵,對淮北抗日根據地發動了持續33天的大掃蕩。12月9日,我新四軍4師26團在強襲青陽據點後,撤至洪澤湖畔的朱家崗進行休整。次日淩晨,日軍金子聯隊一部及偽軍1500餘人趁夜包抄偷襲我軍,妄圖消滅我26團。新四軍軍史上著名的朱家崗戰鬥就此展開。
建國後曾任總後勤部油料部長的孫餘時任26團l營2連連長。他於1939年入伍,經過3年多的磨練,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指揮員,同時也練就了一身過人的好槍法。
戰鬥開始不久,日軍主力長驅直入,直接威脅26團指揮機關所在地曹圩。孫存餘受命率一個20多人的加強班,據守孫崗北部通向曹圩的門戶。戰士們憑借著一段數十米長的交通溝,連續擊退了鬼子在步兵炮配合下的3次進攻,敵我暫時進入了對峙狀態。狡猾的日寇發現我軍神槍手對他們構成的威脅很大,加之正麵衝鋒久攻不下,便也挑選特等射手,爬上交通溝東南麵80多米遠處的一幢獨立房屋的屋頂,以茅草為掩護,居高臨下,向交通溝內的我軍射擊。由於戰場上槍炮轟鳴,加上戰士們此時為緩解友鄰力,正在向北麵進攻曹圩東門的敵人進行牽製性射擊,對鬼子的冷槍猝不及防,連續傷亡了幾名同誌。
敵人見我軍副班長婁信芝彈無虛發,連續打死了4個鬼子,便盯上了他。一發從側麵射來的槍彈從婁信芝頭頂擦過,正打在溝沿上,引起了孫存餘的警覺。發現有鬼子打冷槍後,孫存餘覺得形勢很被動,必須先把敵人的狙擊手幹掉。但敵人狙擊手躲在哪兒呢?他先察看了犧牲的兩名同誌的中彈位置,發現槍彈都是從東南方打過來的,他馬上就想到了那幢獨立房屋。正在觀察時,鬼子也發現了他的行動,叭的一槍打過來,孫存餘一低頭,沒有打著,氣得直咬牙:也讓你領教一下老子的槍法!他從犧牲的同誌頭上摘下軍帽,頂在步槍通條上,略微露出溝沿一點,自己向右跨出幾米,拿起一支三八式步槍,對準了那間房子的屋頂。敵人果然上了當,很快從屋頂上便打出一槍,正中通條上的軍帽。可此時孫連長的準星也已經牢牢套住了鬼子狙擊手,一扣扳機,叭的一聲便結果了他的性命,屍體從屋頂上一路滾落下去。
孫存餘並沒有特別高興,因為他知道鬼子是不會輕易放棄那個絕佳的狙擊陣地的。他稍微挪動了位置,繼續監視著屋頂。不一會兒,房頂上有個發亮的東西閃了一下,孫連長仔細一看,是一頂日寇的鋼盔,但隻升起一點就停住不動了。他沒有急著開槍,而是繼續耐心等待。又過了幾分鍾,鬼子覺得沒有危險了,慢慢地把半個腦袋露了出來。孫存餘抓住機會,把仇恨凝聚在槍口上,一槍就打穿了對手的頭顱。敵人仍不死心,又派出了第三個狙擊手,可是其下場和前麵兩個一樣。孫存餘以他的精湛槍法,三發三中,結果了三個日寇,鎮住了敵人。直到戰鬥結束,敵人也沒敢再爬上屋頂放冷槍。
在當天的戰鬥中,孫存餘還以僅剩的一發槍彈,一槍擊斃日軍小隊長,打退了敵人一個小隊的進攻。他的英勇事跡,後來被時任4師師長的彭雪楓同誌寫入了《紀念朱家崗戰鬥殉國烈士碑記》當中,極大地鼓舞了新四軍廣大指戰員的鬥誌。
六次登上天安門城樓的革命神槍手--魏來國
1942年8月,18歲的魏來國參加了八路軍膠東榮成獨立營。參軍不久,他的射擊天賦就開始顯露出來。在一次戰鬥中,他用20多發槍彈消滅了6個敵人,但這位山東小夥子對自己的成績仍不滿意。憑借平日裏的刻苦練習,他的槍法越練越準,很快就成了部隊中遠近聞名的神槍手。
1946年6月,國民黨第54軍從青島登陸,進攻山東解放區。山東野戰軍膠東軍區部隊奉命阻敵西進。7月2日,時任山東軍區警備4旅8團某排排長的魏來國隨部隊在南泉車站以東的藍格莊阻擊敵人。次日拂曉,兩個連的敵人在炮火的支援下對我軍發起了進攻。魏來國觀察後,拿起一支三八式步槍,利用墳頭作掩護,定好表尺,開始不緊不慢地向敵人瞄準射擊。他的槍彈好像長了眼睛一樣,一槍一個,轉眼間就撂倒十幾個敵人。敵人的進攻隊形被打得稀裏嘩啦,拚命往附近的莊稼地裏鑽,但仍逃不過複仇的槍彈。敵人發現槍彈來自魏來國這個方向後,便集中輕重火器向他射擊。魏來國沉著應對,讓全排戰士摘下軍帽掛在玉米稈和步槍通條上,用以迷惑敵人。這招果然很有效,敵人發現這些假目標後,火力一下子分散起來。魏來國繼續不慌不忙地壓彈、射擊,再壓彈、再射擊。不管敵人是剛露出頭,還是才探出半個身子,隻要他槍聲一響,便非死即傷。陣地前沿,橫七豎八地躺滿了魏來國打死的敵人。經過全排戰士努力奮戰,敵人最終支撐不住,退了下去。因為無計可施,隻有集中炮火,對我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下午2時多,天降大雨,被炮彈震昏過去的魏來國蘇醒過來。他發現百米開外,一個敵人軍官正躲在樹後揮動小旗,組織新的進攻,便將槍口瞄準大樹,當那家夥再伸出手時,一發槍彈如電光石火般飛過,小旗落地,那軍官握著受傷的手便往回跑。魏來國眼疾手快,迅速推上第135發槍彈,叭勾一聲,第110個戰果一頭栽倒在地。其餘敵人一下子亂了營,連滾帶爬地往回跑,再也沒敢發起進攻。麵對魏來國一個排堅守的陣地,敵人美式裝備的兩個整團進攻了半天,硬是寸步未進。
後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同誌在向毛主席匯報工作時,特地提到了魏來國135發槍彈打倒110個敵人的事跡,毛主席高興地說:一個人就消滅了敵人一個連,了不起啊,全軍官兵都像魏來國這樣,解放戰爭的時間將大大地縮短。自此以後,全縱隊、全山東軍區都開展了向魏來國學習的活動。他的家鄉--榮成縣縣政府特地做了一塊寫有革命神槍手的燙金大匾,掛在了魏來國家門口。
1947年4月19日,已經是華野9縱77團4連連長的魏來國,奉命率部在蒙陰白馬關阻擊增援泰安的國民黨第11師。在友鄰部隊的支援下,魏來國指揮全連官兵憑借險要地形,堅守陣地7天7夜。4連在魏來國的帶領下苦練出的射擊技術,在這次戰鬥中得到了充分發揮,多次打退敵人整團整旅的猛攻,斃傷敵500多人,其中魏來國一人136槍打死敵人92名。此次戰鬥後,魏來國被評為特等戰鬥英雄並榮記一等功,戴著大紅花和陳毅司令員一起坐在了慶功大會的主席台上,4連也被縱隊授予白馬關戰鬥模範連榮譽稱號。
新中國成立前夕,魏來國被選為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和大會主席團成員,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不久魏來國跟隨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了開國大典。1950年,魏來國被評為全國戰鬥英雄,並在此後連續五年的國慶節都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上甘嶺上的狙擊英雄--張桃芳
從1952年開始,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敵我雙方形成了局部對峙。雖然裝備上的劣勢使得誌願軍在陣地戰初期處於下風,但他們憑借著靈活的戰術和無窮的創造力,在世界上首次將單兵進行的狙擊作戰改進為一種群體性的、帶有戰略性色彩的作戰形式,即冷槍冷炮運動。這種戰術和其他陣地防禦作戰手段結合後,產生了巨大的威力,為誌願軍奪取戰場主動權,進而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冷槍冷炮運動中出現的最具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便是誌願軍第24軍72師214團8連戰士張桃芳。張桃芳,江蘇興化人,1952年9月隨部隊入朝參戰,1953年1月進入597.9高地。張桃芳當時隻有22歲,從未參加過實戰,1952年1月29日第一次參戰,連放12槍卻未傷一敵,還差一點兒被敵人冷炮炸傷。但他稱得上是天生的狙擊手,經過分析總結,很快就進入角色,第二天就擊斃1名美軍。隨著實戰經驗的不斷積累,他的殺敵數字也與日俱增,2月15日他以9發槍彈消滅了7個敵人,超過了戰友們的記錄,並榮立三等功一次。此後,張桃芳越戰越勇,第40天時便以耗彈240發斃敵71名的戰績成為全連第一號狙擊手。當他斃敵113名時,連裏選送他到射擊訓練班深造,回到前線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出戰均有斬獲。在此期間,他還曾與敵人派出的反狙擊手上演過一場兩個頂尖射手之間的精彩對決,結果是張桃芳技高一籌,將對方擊斃,2004年中央電視台曾以此為背景製作播出《狙擊英雄》、《狙擊手張桃芳》等電視記錄片。
1953年月26日,張桃芳歸國參加青年團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當他再次歸隊時,朝鮮停戰協議已簽字生效,因此他的殺敵紀錄就永遠定格在214這個數字上了。他從當年1月29日開始參加狙擊小組,到5月25日為止,時間不到4個月,除去集訓、開會等活動外,實際參戰時間隻有32天,累計耗彈442發,斃敵214名,創下了誌願軍狙擊手單人最高戰績。值得一提的是,張桃芳使用的是一支蘇製1944年式騎槍。這種槍槍管較短、散布麵較大,如果不是他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刻苦訓練,是很難取得這樣的好成績的。因此他先後榮獲誌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並獲得朝鮮一級國旗勳章。1954年張桃芳調入空軍任殲擊機飛行員,退役後在濰坊空軍某師任政治教導員,現已離休。
當然,朝鮮戰場上的狙擊英雄遠非張桃芳一人。早在1951年l、2月間,第65軍585團2營的神槍手們就以750發槍彈殲敵83人。大規模開展冷槍殺敵運動是在1952年5月以後,當時第40軍355團9連的徐世禎開創了依托坑道工事在陣地戰中冷槍殺敵的先例,一天擊斃英軍7人,很快這種機動靈活的戰法就在全軍推廣開來。從7月下旬到10月底,僅12軍就狙擊殲敵2506人,耗彈5843發,自身僅傷亡11人。在狙擊活動最頻繁的4月至8月,全軍狙擊殲敵即達1.36萬人,徹底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以至於聯合國軍官兵們後來把誌願軍活動的北山陣地一帶稱為狙擊兵嶺。
自衛還擊戰中的孤膽英雄--岩龍
1979年2月17日,祖國南疆傳出了隆隆的炮聲,震驚世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了。岩龍就是戰鬥初期湧現出的一位英雄,同時他也是傣族的第一位解放軍戰鬥英雄,傣族人民至今仍為他感到驕傲。
岩龍1960年出生於雲南省景洪縣曼景烈鄉,14歲參加民兵,1978年3月入伍,到駐滇第14軍4l師123團5連4班當戰士。雖然班上隻有岩龍不懂漢語,但他以刻苦、勤奮彌補了語言上的隔閡,全身心地投入到軍事訓練中,特別是步槍射擊訓練。做完規定的科目後,岩龍還針對自己的弱項苦練臂力,將9塊紅磚捆在一起,一舉就是30多下;為練習據槍,他常常在太陽下一趴就是幾個小時,胳膊肘都生出厚繭。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次步槍實彈射擊他便9發9中,手榴彈扔到了56m,在連、營、團舉行的7次實彈射擊中,他全部獲得了優秀。短短一年時間,岩龍4次獲得連、營的嘉獎,並被團裏評為射擊、投彈和軍體標兵。
自衛還擊的戰鬥打響了。2月21日,岩龍所在部隊奉命沿著73號公路向老街東麵的南征地區前進。11時許,在距南征大橋不遠的78號高地,尖刀排與越軍一個加強連遭遇。敵人占據著有利地形,憑借高射機槍、迫擊炮和輕重機槍,居高臨下向我軍射擊。由於後援尚未趕到,戰士們隻得冒著敵人4個火力點的彈雨,邊還擊,邊構築掩體,排長潘昆華不幸中彈犧牲,3名戰友負重傷,形勢非常被動。
正在危急關頭,敵人高地上一挺叫得最凶的機槍突然不響了,其工事裏的槍聲也變得稀疏下來。過了一陣,敵人的輕重火器突然向著左側的山穀猛掃起來,工事裏的敵軍也調轉了方向,對著山穀開火。在敵人重火力的間歇中,戰士們聽到山穀裏傳來砰、砰的半自動步槍發射的聲音。隨後,這種槍聲又在敵人右後側響起來,敵人的火力又被吸引到那個方向去了。尖刀排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
原來,這是岩龍鑽到了敵人的背後。當他完成護送傷員任務後,與戰友們失去了聯係,沿著山崗獨自摸到了敵人側後方。當發現我軍被敵人火力壓製住時,岩龍利用雜草樹叢作掩護,迅速接近越軍陣地。他先爬到距離對4班威脅最大的那挺重機槍約100m處,兩槍打死了敵人的正、副射手,另一個機槍火力點的敵人一冒頭,也被他幹掉了。然後他發現一個環形工事有很多敵人在向我方射擊,便以密集的槍聲為掩護,逐個給敵人點名,一連擊斃7名越軍。敵人發現槍彈從側後方打來,便集中火力向山溝內還擊,卻沒想到岩龍就隱蔽在他們的眼皮底下。在4個多小時的戰鬥中,岩龍沉著、機智地不斷變換射擊位置,來回穿插射擊,消滅了越軍陣地左側的火力點,隨後又繞過山坡將正在搶修工事的3名越軍擊斃,並打掉一個迫擊炮陣地。敵人在岩龍的冷槍下死的死、逃的逃,一時間亂成一團,為我軍及時調整部署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戰鬥結束後,岩龍才又出現在戰友們麵前,並利用戰鬥間隙斷斷續續告訴戰友們他的戰鬥經過,這時他出發時帶的150發槍彈隻剩下25發了。由於戰後部隊迅速轉移,無法核實戰果,所以連裏命令岩龍上報戰績時,他推算了半天隻上報了22人,但實際數字肯定要比這個高得多(另一說法為56人)。不過,當友鄰部隊占領78號高地後,從一個橋洞內發現了60多具越軍未及拖走的屍體,也從一個側麵驗證了岩龍的戰績。
2月25日下午6時,部隊向樓鋪方向敵軍據點進發。岩龍胸前掛著新繳獲來的望遠鏡,走在尖刀排的最前麵。隱藏在公路邊的敵人以為他是指揮員,向他射出了一梭罪惡的槍彈,其中兩發打中了他的胸膛。岩龍光榮犧牲了,這一天距自衛戰開始僅僅7天。
1979年3月,41師黨委根據岩龍同誌生前誌願,追認他為中共黨員,並追記一等功。同年9月17日,中央軍委追授他孤膽英雄榮譽稱號。
結束語
時至今日,我軍的裝備已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機械化、信息化早已取代了當年的小米加步槍。麵對迅猛發展的軍事變革大潮,曾湧現出千千萬萬神射手的人民軍隊仍舊傳承了先輩們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神槍精神,並加以發揚光大,他們正在瞄準新的目標,開始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