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淮海戰役的奇跡:60萬戰勝80萬背後的秘密 zt

(2009-02-10 07:46:46) 下一個
淮海戰役的奇跡:60萬戰勝80萬背後的秘密
2008年12月15日 09:56:11  來源:新華博客


從1948年的11月6日開始,圍繞著軍事重鎮徐州,國共兩黨開始了一場震驚中外的大血戰。雙方投入兵力空前,共產黨60萬對國民黨80萬。

關於這場大戰,國民黨的曆史教材上稱為徐蚌會戰,共產黨的曆史教科書上則稱為淮海戰役。但戰爭的結果卻隻有一個:逐鹿中原,60萬消滅了80萬。在此後60年的時間裏,兩黨都是曆經磨難:中國共產黨走出政治運動的羈絆,帶領大陸人民取得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中國國民黨退守台灣後,更是幾經沉浮,2008年重新執政。

兩岸除了民間的商業、文化交流更加緊密,11月3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踏上了寶島台灣;連戰、宋楚瑜、吳伯雄這些台灣地區的政要早就來到大陸訪問,除了交流還有認祖歸宗。

60萬戰勝了80萬

60年前那場空前規模的戰役,成為無數學者的研究課題。

從2008年10月份開始,除了正常的外地遊客,淮海戰役紀念館裏出現了許多白發蒼蒼的老者。這些當年那場驚心動魄大戰的親曆者,在子孫的陪同下,瞻仰照片上的故人。對參觀者而言,淮海戰役是教科書上的曆史。對他們來說,則是鮮血,是生命。

美國人眼中的國共勝敗

大戰剛剛結束,當時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指揮係的將軍們便把它列為經典戰役,作為一個重大課題來研究。多少年過去了,各國軍事學院的戰史教材上,都把這次大戰稱為經典戰例。

今年的國慶節剛過,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的鮑嘉禮博士第四次來到徐州,在碾莊、雙堆集、陳官莊等舊戰場考察。鮑嘉禮寫有研究淮海戰役的專著《Moving the enemy : Operational Art in the chinese PLA\'s Huai Hai Campaign》,譯成中文大致意思是:《調動敵人:中共軍隊在淮海戰役中的策略》。

鮑嘉禮經常在課堂上以淮海戰役考察學生:如果你是黃百韜,你會如何抉擇突圍路線;如果你是黃維,你會如何構築防守陣地;如果你是杜聿明,你怎麽安排撤退。

這位美國軍事專家很自信地提出了三點見解,作為解釋國民黨一敗塗地的理由:第一,國民黨沒有建立起應有的後勤體係;第二,國民黨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指揮體係;第三,國民黨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情報體係。

1948年9月,濟南戰役後,國民黨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曾擬定一個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準備趁當時華東野戰軍大戰之後,發動突然襲擊。當時華東野戰軍許多部隊已經很疲憊,軍事指揮的將領正在延安開會,可以說襲擊具有突然性和隱蔽性,蔣介石也批示此案可行,並定於當月15日攻擊,最終因為杜聿明被調任東北而作罷。

鮑嘉禮說,即便是杜聿明按照計劃發動了突然襲擊,取勝的幾率也是微乎其微。沒有建立相應的後勤、指揮、情報三個體係,再多的部隊都是一盤散沙,不堪一擊。

負責接待鮑嘉禮的淮海戰役紀念館宣教處賈萍告訴本刊:我繼續問他,既然你提出了國民黨失敗的致命因素,那能說說共產黨勝利的原因嗎?

鮑嘉禮楞了楞,隨後用並不熟練的中文唱起了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以及大海航行靠舵手,並手舞足蹈起來。這是兩首文革時期很流行的歌,這位美國人認為,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是共產黨軍隊強大的原因。

在西方的軍事研究中,素來摒棄意識形態和精神作用,比如鮑嘉禮,在研究國民黨軍隊的失敗時,就沒有把國民黨的政治腐敗考慮在內,而國內的許多軍事研究者都會把這一因素作為國民黨失敗的重要原因。但是,鮑嘉禮為什麽偏偏用精神的因素去分析共產黨的軍隊呢?由此可見,鮑嘉禮的解釋並不完全客觀。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讓60萬戰勝80萬呢?

10月30日清晨,一位84歲的老人走進了淮海戰役紀念館大門。他手上提著三個禮品盒,左肩背著一個破舊的雙肩書包,裏麵除了生活用品,還有茶葉等特產。

老人背著這些東西很吃力,在紀念館入口處的紀念品小賣部辦了寄存,他在物品清單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李慶福。

李慶福的出現引起了轟動,許多老人都找這位幸運的戰友合影留念,就因為他當年是一名步兵。在淮海戰役中,傷亡最慘重的就是步兵,在攻擊碾莊的戰鬥中,僅李慶福所在的八縱就傷亡了6829人,其中多是步兵。現場參觀的老人多是當年的炮兵、通訊兵等技術兵種,或者文員。

但李慶福活了下來,60年前,作為華野八縱78師69團某連指導員,李慶福參加了淮海戰役:碾莊圍攻黃百韜兵團,李慶福所在部隊參與了主攻;配合中原野戰軍圍殲黃維兵團,李慶福與戰友一起阻擊蚌埠的國民黨援軍;最後圍殲困守在陳官莊的杜聿明集團,李慶福也參加了戰鬥。

此前,李慶福還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解放濟南,之後還有橫渡長江、解放昆山、上海等戰鬥,那些未見青史的小規模的戰鬥更是不計其數。雖然先後4次負傷,但李慶福幸運地活了下來。

李慶福對淮海戰役的記憶非常清晰,看著牆上的一張張照片,他對本刊仔細講述每場戰鬥的經過,當年的對手--尤其是國民黨五大主力的第五軍讓他印象深刻。

李慶福說:第五軍是王牌軍,解放戰爭開始他們就到山東跟我們打。很難打,(第五軍)火力猛,一次我們衝鋒,他們一排輕重機槍開火,(我們)一排戰士就倒下了,衝不上去,子彈像下雨,沒辦法衝。但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五大主力中的第五軍、十八軍一起灰飛煙滅。

古今中外的戰史中,以少勝多的戰例並不鮮見,唯獨在淮海戰役中,每次都是軍事實力占優勢的國民黨在這場140 萬軍隊的交鋒中,整師、整軍、整個兵團的被消滅,而自己竟然連消滅對方整團建製的戰例都沒有。

難道是他們的將領愚蠢?台灣史籍廣泛轉引所謂毛澤東給前線部隊的一封親筆函稱:十八軍胡璉,狡如狐,勇如虎。宜趨避之,保存實力,待機取勝。以前有史料稱,與其交手的部隊都按蘇北口音喊他狐狸,這得到了李慶福的確認。

難道是士兵不夠勇敢?可是在抗戰中,第五軍與日軍號稱鋼軍的王牌第五師團血戰昆侖關,擊斃日軍第22旅團長中村正雄。第十一師(十八軍前身)在重慶保衛戰中死守石碑要塞,殲滅日寇一千餘人,使敵軍未能占領石牌要塞,保證了鄂西大捷。

而且,從戰役的開始到結束,都是軍事實力居劣勢的60萬軍隊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去攻擊那80萬,是什麽因素讓共產黨人領導的部隊有如此強烈的必勝信念呢?
獨輪車的選擇

華野在進攻之前,已經力所能及的疏散周圍的村民,避免傷及無辜。然而,另一股人群卻冒著炮火衝進碾莊,往裏運彈藥、食物,往外抬傷員。



他們不是軍人,是老百姓

陳毅名言淮海戰役是用獨輪車推出來的,這一直被認為是對淮海戰役的經典評價,但這畢竟是非常籠統的說法,究竟有多少獨輪小車?背後是什麽樣的一支力量?除了推獨輪小車之外,他們還做了什麽?

500多萬支前力量

淮海戰役紀念館新館於2007年9月投入使用。除了原先陳列的陣亡先烈、戰役進展,特地開辟了兩個展廳,內容隻有一個--支前民工。賈萍負責了支前廳的內容搜集,她說:因為年代久遠,開始搜集當年的對象非常困難,具體的文字資料也並不多。另外,研究者更多地偏重軍事的敘述,加上幾十年來習慣\'高大全\'人物的塑造,因此支前民工具體的生活並不清楚。

但一個小竹棍的故事讓今天的人們可以看到當年支前的場景:1948年秋天,山東農民唐和恩帶著原來要飯時使用的一個一米長的小竹棍,從家鄉山東膠東地區萊東縣出發,在此後五個多月的時間裏,唐和恩帶領的小車隊和千萬個支前隊伍一樣,冒風雪,忍饑寒,翻山涉水,日夜奔走。自己吃三紅(紅高粱、紅蘿卜、紅辣椒),省下小米、白麵供應部隊。遇到刮風下雨,就把蓑衣、棉衣脫下來蓋在軍糧上。淮海戰役軍需的9.64億斤糧食,就被唐和恩這樣的普通民工運到了前線。

而在唐和恩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所經過的每一個地方:水溝頭-平度-臨淄-蒙陰-臨沂-徐州-蕭縣-宿縣-濉溪口,包括江蘇、山東、安徽三個省88個城鎮和村莊。

今天,這個小竹棍就平躺在淮海戰役紀念館的展廳裏。

據統計,淮海戰役共出動民工543萬人,其中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轉運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1 萬人。他們不止是運輸隊,還是擔架隊、衛生隊、預備役部隊,國民黨的80萬軍隊需要對抗的遠遠不止中野和華野的60萬大軍。

賈萍介紹說,當時民工中有句口號隊伍打到哪裏,支前就跟到哪裏,這不光對作戰部隊帶來單純的物質上的支持,也讓軍隊更加靈活機動。不管是華野、中野的部隊采取什麽樣的行軍路線,或者路過什麽樣的地形,民工都能跟上。

反觀國民黨部隊,在淮海戰役之初,他們製定的作戰計劃是沿著鐵路固守,就是因為他們後勤的補給徹底依靠鐵路。當初黃維兵團趕往徐州,中野對黃維兵團的伏擊目的性非常清楚,因為當地隻有一條路可以通過坦克和拉後勤輜重的大卡車,在他們的必經之路設伏就行了。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黃維兵團也隻能選擇這一條路。


連最起碼的軍事保密都做不到了,這還打什麽仗?

劉瑞龍1948年秋在中共豫皖蘇中央分局擔任財經辦事處主任,據他回憶:黃百韜兵團被殲滅後,黃維兵團從豫西趕來增援,徐州與蚌埠的國民黨軍南北對進,南北僅相距100多公裏試圖三方會師。這一階段華野和中野集中到一起,前方 150萬人吃飯,加上連續作戰,每天僅糧食就需要500萬斤,彈藥也很緊張,傷員也得不到後運。

碾莊,淮海戰役中黃百韜兵團的核心陣地。

年過半百的村民張樹仁還記得他小時候村裏有許多殘疾人,現在,這些老人都不在了,但是他們把對淮海戰役的記憶留給了張樹仁一代。張樹仁指著鎮北一條10米寬的河說:當時黃百韜的部隊利用這條河構築了強大的工事,給華野造成巨大傷亡。李慶福說:攻擊部隊幾乎是用屍體填過去的。除了子彈,李慶福還背著7天的口糧,戰鬥一打就紅了眼,整整 6天沒有合眼。

李慶福清楚地記得,打碾莊時的支前民工都是山東人,除了口音,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饃饃片跟窩頭。他說:山東沒有大米,都把饅頭切成片,或者用雜糧做成窩頭讓我們帶著。

戰爭結束後,各解放區的籌糧統計顯示:膠東、渤海、魯中南地區籌集了糧食3.9億斤,超過總量9.64億斤的三分之一。郯城是魯南地區一個普通縣城,人口40萬,縣府存量隻有100萬斤,但上級下達的繳糧任務是400萬斤,郯城最終繳糧500萬斤。幾乎是勒緊了腰帶去支前。

費縣民工王奎行,帶著8名同伴,3次衝上火線,救了16名傷員,父親病故也未能回家。莒南縣擔架隊有2797 名成員,1200人沒有棉褲,1390人沒有鞋子,但是卻在寒冬臘月中奔走在前線。其中,特等支前功臣朱正章腿生凍瘡,腫脹難忍,仍拄著拐杖堅持送傷員,連續8趟,往返300餘公裏,他甚至用自己吃飯喝水的碗給傷員接大小便。

沂水縣民兵連一排,在排長張伯高的帶領下,為部隊服務三個月,押解戰俘2180名,全排集體立功。民工李匯文拒絕了國民黨俘虜的金錢收買,並將俘虜用於賄賂的銀元上繳。

人民的母親日照縣範大娘,將三個兒子送去參加解放軍,先後犧牲。她聽到噩耗後,仍一如既往地納底子趕製軍鞋。

李慶福的解釋是:山東是革命老區,都向著八路軍。他甚至認為,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後期戰鬥力和戰鬥意誌直線下降是因為在山東抓了太多壯丁。他說:山東人都知道八路軍好,他們能向著國民黨嗎?


後盾是整個華東地區

賈萍說:我們在搜集那些曆史資料的時候,一次次地被震撼。除了讓農民擁有土地,共產黨對他們還非常尊重,許多農民是自發要求支前,但解放軍都給他們工錢。

豫西區黨委、豫西行署、豫西軍區1948年6月1日在魯山縣成立的,這裏原是國民黨的模範區之一,當地群眾基礎並不算深,中央任命李一清為豫西行署主任。

三個月後,豫西軍區戰勤司令部改為中原豫西軍區支前司令部,分設民工部、供應部、救護部、辦公室。豫西行署9 月13日建立了兵站與糧站,兵站30裏為一小站,60裏一大站。到了10月15日,豫西支前司令部又頒發了支前工作條例,整個豫西就形成了一個有組織、有計劃、有紀律、自上而下的支前網。

李一清在後來的回憶中說:在支前工作中,我們根據中原局的指示和豫西的情況,動用民工時,由供給製改為包運製。即\'廢止無償支差\',動用民工時,原來無償支前隻供給夥食,不發運費,不管運多少東西,走多少路,都是每人每天3 斤糧食。發價包運除了供應夥食外,還要發工資或運費。

那麽新規定下支前民工會得到多少運費呢?

據記載:送轉傷員一人走50裏,運價為30斤糧食,如用擔架則為40斤;運軍械、彈藥及貴重的戰利品,每百斤百裏運費是:人力挑運為32斤糧食,馱載為23斤糧食;運送公糧、柴草,每百斤百裏人力挑運為30斤糧食,馱載為23 斤糧食,用各種車輛運送為18斤糧食。

李一清說:這樣做的好處是:一能激發群眾的積極性,提高運輸效率;二對國民黨及其軍隊奴役人民是一個政治打擊;三能減輕人民負擔,節省人力、物力;四是比較公平合理地報酬民工。後來的結果完全印證了他的判斷。

賈萍說:從資料上看,解放軍對人民的關心是非常細致的,因為淮海戰役跨越了農曆新年,許多農民都思鄉心切,當時就組織了許多文娛活動和慰問隊,物質和精神都得到了保障,老百姓很清楚選擇支持誰。

國民黨80萬軍隊的對手不隻是60萬解放軍,還有整個華東地區的百姓。

即便是素來樂觀的毛澤東,也隻是在1948年說: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從根本上打倒了,他強調了有可能。

誰也沒想到,勝利會來得這麽快,這麽徹底。


為什麽都說八路好?

八路軍深得民心的理由有很多:待人和氣、幫老百姓收莊稼、軍紀好,但最關鍵的是給窮人分田地。

華野八縱78師69團某連指揮員李慶福,1944 年在老家山東泰安入伍,哥哥是當地的民兵隊長。當時他的父母都在世,還有三個姐姐,一家七口隻有一畝多地,生活艱難。而土地改革完成之時,他的姐姐已經出嫁,李慶福一家四口分到了兩畝多地,還有數間房屋。因為是軍屬家庭,當地政府還組織村民給李慶福家料理莊稼,全家生活得到了保障。

盡管此後還鄉團三次抄家,刺刀直接對著李慶福的母親,但一家人對解放軍忠貞不渝。

在淮海戰役紀念館,記者看見了許多珍貴的曆史照片,其中一個滿臉皺紋的老者手捧豐收的糧食,喜極而泣。李慶福說:很多農民之前都吃不飽,八路軍給他們土地、房子,生活一下子好了,這比給金子銀子都好。當時,許多農民夜裏都要跑到自家田頭,看看寫有自己名字的標牌還在不在。

1948年10月,淮海戰役開戰在即,山東解放區也迎來了土改完成後的一個豐收年。支前模範唐和恩,跟無數的山東農民一樣,收割完自家的糧食,扛起扁擔就衝上前線。在此後的5個月時間裏,山東解放區還有16.8萬名青壯年參軍,其中8萬人補入主力部隊。

許多國民黨將領曾經發出哀歎:山東盡是老八路!以此感歎其作戰頑強,意誌堅定。
然而,讓國民黨政府無法預料的是,除了山東、蘇北這些匪區,江淮、豫皖蘇、冀魯豫以及整個華東的農民都扛起扁擔支持解放軍。到了1948年秋天,國民黨原先的所謂模範區豫西一帶,也成為另一個山東。

《中原日報》1949年1月2日刊載:一位38歲的農村婦女許秀英,傷員從前方轉來時,她就提著茶壺在路旁等候傷員,給傷員喝水。他聽到重傷員呻吟時,總是親熱地去安慰,為傷員洗血衣和髒衣服。

她還動員丈夫到轉運站工作,送14歲的兒子去照顧傷員,動員全村婦女為傷員服務。1946年秋天,解放軍西調,國民黨軍隊對參加過群眾團體的進行報複,她帶著6歲的兒子逃難,但回鄉不久,便參加了婦救會。

當時的報道給出了這位農村婦女如此舉動的解釋:1948年4月回家,分了十幾畝地,自己又動手開了十幾畝荒地,從此才建立起自己的家業。


飲水思源,這是最淺顯的道理。

在為淮海前線籌糧碾米活動中,豫西地區有200多萬許秀英這樣的婦女參加了碾米、磨麵和做軍鞋等活動。

曹縣五區後張莊村70多歲的翻身婦女張大娘,土改分得11畝地,過上了好日子。她見村裏裝米急需口袋,便把給新媳婦做的新被子剪開做成了口袋裝米,並對兒媳婦說:前方用米當緊,咱在家怎麽都好對付,等打倒蔣介石後,咱再不用趴豆棵了,不愁沒好日子過。

1949年1月3日《中原日報》刊載:新安縣翻身農民於書堂老人,年近七旬,他讓兩個兒子把自己準備做棺木的圓木鋸成四方的枕木,抬著送到車站。別人問他:你百年以後,用什麽東西裝著送終?於老漢風趣地說:我死後,用石頭做壽棺,不怕雨,不怕曬,安安穩穩逛西天。

新媳婦的被麵、百年後的棺木,對中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對象,都用來支持了解放軍。

據不完全統計,豫西人民支持淮海戰役:糧食2740萬斤,柴草1200萬斤,軍鞋79萬雙,出動民工16萬人,擔架17000副,大小車輛34000輛,牲畜23400頭。

中國當代史中也有一次給農民分地的曆史時刻。30年的中國還沒有從多年政治運動的千瘡百孔中恢複。中國共產黨借用安徽小崗村農民的創舉,開展分田到戶,再次利用土地給予人民實惠,這才有了中國經濟的持續騰飛。

在不久前結束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該文件中指出,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製定新政策適應新情況,這是執政黨對中國最廣大農民的尊重。而作為當年戰場上的對手,今天的國民黨除了認同 一個中國的理念,也一樣喊出人民最大的呼聲。

人民最大——這是鮮血生命寫就的真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