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進國家靶場:探秘中國的“51區”zt

(2008-12-02 08:16:00) 下一個
走進國家靶場:探秘中國的“51區”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08-12-2 11:58:09



鐵翼雄風競風流——擊毀目標

新華網11月25日電 當記者乘坐的聯航班機飛過巴丹吉林沙漠的上空,漫漫的黃沙瀚海宛如一個個凝固的巨浪,在訴說著自然威力和曾經的滄海桑田。而我們乘坐的這架飛機,目的地就是這沙漠中的一個機場。這個機場,你永遠無法從官方地圖上找得到,更無法從公開場合中得到它的確切名字。而這個機場,隻不過是一個更加龐大的國防軍事基地的一小部分。對於這個神秘的軍事設施,那些局內人戲稱之為中國的51區……

沙漠裏的中國奇跡

沒有更多的盤旋等待,飛機繞了一個彎就隻撲向機場。沒有便捷的停機平台,更沒有壯觀的候機大廳,記者隻能以近乎上世紀80年代的方式走下舷梯。所有這些都證明,這個機場絕不是為了普通旅客而準備的,他已經簡化了所有不必要的功能和噱頭,它正在用一種這個時代已經少有的簡樸來證明自己的神秘和特殊。迎接記者采訪團的軍人伸出雙手迎接我們的到來,正在這時,天空中又傳來渦輪噴氣發動機特有的如撕裂帛的聲音:1架殲-7掠過了天空。我緊盯著它消失在跑道盡頭的天空中。

一位來迎接的青年軍官見我盯著機場的盡頭發愣,連忙解釋說:由於今天記者團到基地訪問,訓練、測試的戰機大部分昨天就已經飛走了。從軍官友善的微笑與和善的目光背後,我分明發現一種潛台詞:這裏的有些東西不該讓你知道,這裏的有些東西你也不該知道。保密,成為後麵幾天采訪中所貫穿的一個中心詞匯。

其實,除了那些神秘的裝備,這個基地在中國西北戈壁發展、壯大,本身就是一個更為壯觀的人間奇跡。翻看基地提供的脫密材料,展現在記者麵前的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壯舉。

從地窩子到先進國防試驗基地

基地是經中央軍委批準,於2003年12月正式組建的。雖然基地成立到現在隻有五年,但這是空軍試驗、訓練體製改革的結果。基地幾個試驗區的組建,都要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1958年1月18日,遵照彭德懷的指示,陳錫聯、王尚榮以及蘇聯專家蓋杜柯夫等人赴酒泉考察。同年3月3日,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署命令,我國唯一的一座綜合性導彈試驗靶場正式組建。其中空空導彈試驗部為第二試驗部,地空導彈試驗部為第三試驗部,這分別是基地二個試驗區的前身。1959年4月,受軍委副主席彭德懷指示,組建了空軍第三訓練基地(三區前身)。

組建僅僅是個開始,想在不毛之地建立起現代化的武器試驗基地,我們的先輩們憑借的除了實幹,就是堅信祖國強大、民族複興的信念。1958年4月11日,陳士榘將軍率工程兵部隊進駐巴丹吉林沙漠,開始在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荒蕪絕人煙,風吹石頭跑的嚴苛環境下,開始了中國航空、防空武器實驗基地的建設征程。在基地的博物館中,記者有幸看到了當年建設者的地窩子。這是一種半地下的房屋,牆體都是土坯,房頂為了應付大風做了特別的加固。走進地窩子,除了牆上掛著的一些生活用具,就是極端簡陋的土炕。這些原始、落後的地窩子完全和先進、精密的國防試驗基地不搭界。然而中國軍人就是憑著那股子精氣神在沙漠戈壁中開辟出了一片綠洲。

接待記者的招待所,坐落在基地第一試驗區。從機場到第一試驗區,客車僅開了10多分鍾。公路兩旁,陽光透過胡楊林樹葉,在來來往往的車輛上投下斑駁的迷彩。走進基地,就感覺到是一個華北某個小城,如果不是軍車牌照和來往士兵,很難感覺到軍事基地那種特殊的氛圍。不說那些高精尖的雷達、光學測試設備,不說那些遍布基地幾十萬平方公裏的光纖傳輸線路,就是宛如花園式的幼兒園和居民小區,就足以證明基地人如何把這片近乎無人區的不毛之地變成國防軍事重鎮。在這片灑滿陽光的靜謐之中,隻有如水的時光無言地記錄下了基地的光榮與使命:

基地成立50年以來,先後完成了陸海空軍2200項空空、空地、地空導彈試驗任務;完成了470餘項新機新裝備試驗和作戰平台改進鑒定任務;組織了150餘次演習演練和戰術對抗訓練;取得科研成果1000餘項。現在的基地,已經成為中國軍隊難得的信息化戰爭實驗場和戰鬥精神礪練場。

信息化建設早已領先全軍

何謂信息化戰爭實驗場?對於中國軍隊正在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的特殊時期,基地的信息化建設早已經領先全軍,而絕不是僅僅電腦聯網或一兩件信息化裝備。標誌之一:擁有了光測、雷測、遙測等信息源豐富的立體化測控體係;標誌之二:擁有全軍第一個電子戰綜合訓練場,使複雜電磁環境成為現實;標誌之三:建成全軍第一個光纖通訊網,聯通基地上千台套設備;標誌之四:擁有全國最先進的計算機處理係統,可以對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多兵種高強度對抗實現實時、定量評估;標誌之五:高度信息化的指揮係統。

而何謂戰鬥精神礪練場?人民空軍的戰鬥精神可以用忠誠、勇敢、善戰來囊括。而培養這種戰鬥精神,離不開科學化、係統化和盡可能貼近實戰的強化訓練。依靠基地的幅員廣闊的信息化實驗場,基地可以設置複雜的電磁環境背景,並組織導調大規模、多軍種的紅藍對抗性訓練。可以說,在基地完全可以組織類似於美軍的紅旗演習。沒有高度信息化的指揮導調係統,提供這樣一個演兵場就是一句空話。美軍舉行紅旗演習的內利斯空軍基地也是依托於內華達空軍靶場,這絕不僅僅是巧合。

在參觀基地的演習指控大廳時,記者發現這裏和神七發射的指揮大廳驚人的相似。然而某試驗區領導,卻向記者們解釋了這些相同後麵的不同。火箭發射或者是地空導彈發射,地麵的發射裝置都是固定的,對於這種發射的測控相對簡單。而空中戰鬥則要複雜的多,雙方的戰鬥機、空空導彈都在高速運動之中,要想判定輸贏高下,精確度需要達到十幾米甚至一兩米的水平,沒有高度信息化和強大運算能力的指控係統是不可能的。今天在基地舉行的大規模對抗演習中,可同步紀錄回放空戰過程,可以對空中的多目標進行實時監控,可以根據戰術態勢隨機導控演習進程,可以模擬主要對手的戰場目標。正是靶場高度信息化的軟硬件環境,才能夠為駐訓部隊設立逼真的訓練環境條件。這些隱含在背後的實力,可算是基地50年以來孜孜追求的結果

細紅線——另類的標語文化

隨著汽車進入基地第一試驗區,可以赫然發現這裏的標語不同於其他的軍營,其主題就隻有一個:保密。基地的領導者就是通過無所不在的標語,通過冰冷、強硬、命令般的語氣,讓基地每個人都對維護國家安全保持高度的警惕。

保密,這似乎是所有接觸過中國軍隊的人都會記住的一個詞。在所有的中國公開媒體中,中國軍隊除了某些開放部隊,所有部隊都籠罩在某部某艦某型的煙霧中。然而隨著過去緊張的戰時狀態逐漸離我們遠去,保密,似乎現在卻麵臨著尷尬的境地。一邊是保密審查製度依然存在,而另一方麵卻是失密、泄密、竊密的事件時有發生。有人說過去的保密製度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時代要求,而有人反駁是網絡時代使保密更難以開展。然而從基地的標語文化上,我卻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戰場緊張和肅殺。

在整個基地采訪期間,上至司令、政委,下至士官、士兵,每個人都對保密有著堅定而清醒的認識。基地的領導不止一次地向采訪記者表示:對於宣傳基地當然歡迎,但是又存在著相當的保密上的顧忌,其中報道拿捏的程度和技巧,真是要記者們大費周章了。

就這個保密的問題,記者在基地曾經和一位從事雷達測試的軍官探討過。我向他提出過3個問題:第一,現在google earth上就可以看見基地的衛星地圖,還怎麽保密?第二,具體數據保密,外形能不能不保密。第三,如何協調保密和老百姓知情權的關係。他的回答很直接:首先,衛星偵察並不是萬能的,除了衛星光學、電子、雷達的偵察,很多核心情報仍然依靠人工手段,因此如何防備間諜的滲透,重要性反而增大。其次,基地進行的都是我軍最先進的空空、空地、地空導彈武器測試和試驗,專業的情報人員從外形就可以分析推測出射程、彈頭威力等關鍵的技術性能,再輔助衛星、人工等手段,準確度就能達到相當程度,因此外形怎能不保密?第三,保密和知情權不是矛盾的,宣傳報道基地就是展示並讓民眾知道我軍國防科技現代化成就的有效方法。而保密就是用強製手段,規範人員的一言一行,杜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現在網上有一些軍隊內或者軍工部門的人,僅僅為了一逞口舌之利,向外界甚至是網絡上伺機潛伏的間諜透露了保密信息。既危害了國家,也害了自己。這樣的例子在媒體上報道已經不是一兩次了。

在和這位軍官的交談過程中,記者明顯感覺到他目光中的鄭重。說實話,在剛剛踏入基地的時候,軍人特別是軍官的的目光都是嚴肅的甚至警惕的,這讓我多少感到有些不快。但隨著在基地采訪工作的開展,不快的感覺變成了內心的尊敬。作為承擔中國最先進航空武器測試實驗任務的基地,它這種近似於荒漠礫石的不近人情非但沒有讓人有任何的難堪和無法接近,反而是一種沉甸甸的厚重感和安全感。國家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軍事鬥爭從來都是極端殘酷。即使麵對前來慰問的軍隊著名演員和歌唱家,基地保衛部門人員也能夠在笑咪咪的表情下,一次次將他們的所有行李翻個底朝天。在基地,保密就是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長期的和平也許會讓老百姓逐漸失去先人在革命戰爭中的警惕,但在這片戈壁灘上,我們又找到了那種中國人在危急時刻中的對國家、民族的忠誠精神。

毛主席曾經說過,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在冒進浮躁的社會心態中,在人情世故的交際文化中,在金錢至上的價值取向中,就還有這樣一群人,用近乎於不開竅的行為,實現對國家的無限忠誠和莊嚴承諾。由於保密的原因,很多人的名字不可能為外界所知,他們的成就也塵封於曆史的卷宗之中,在這裏,我隻能用在 俄羅斯紅場無名烈士紀念碑上的兩句話來向他們致敬: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功績卻與世長存!




走進國家靶場:探秘中國的“51區”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08-12-2 11:58:09

俄羅斯紅場無名烈士紀念碑上的兩句話來向他們致敬: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功績卻與世長存!



高舉旗幟鑄軍魂——夜鷹行動

基地的“精”“氣”“神”

在基地采訪中,記者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基地的成就,離不開一個英雄的集體。技術人員說的最多的,是政工幹部的卓越工作,凝聚了人心和力量,在惡劣的環境中留住人才、激勵人才;而政工幹部眼中,最多的還是技術人才條件差鬥誌昂、困難多更堅強的基地血脈精神。

基地建場以來,曆屆黨委為了不斷適應人民空軍轉型建設,堅持科學決策,統籌試驗與訓練、試訓任務和靶場建設、訓練和綜合保障等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而從嚴治軍、突出保密的工作理念也培養出了官兵嚴、慎、細、實的作風。基地的政工幹部,並不僅僅是政治工作上的骨幹,同時也必須通曉相關的業務技術知識,而且要求水平更高。為了建設與現代化靶場相適應的保障體係,基地部隊曆屆黨委按照著眼長遠、立足現有、分步建設、布局合理的建設思路,團結帶領廣大官兵先後建起了指控樓、科技樓、綜合試驗樓;修建了專家樓、生活服務中心、集貿市場;在戈壁荒漠上實現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菜。近年以來,基地黨委秉承以人為本的宗旨,用事業感召人才,用良好生活環境留住人才,用超常舉措培養人才;而最關鍵的則是用風清氣正的氛圍激勵人才。

把政治工作看作基地的精,那麽雄厚的技術人才隊伍就成了帶動身體的氣。這股子氣是如此強韌,即使蘇聯撤走了援華專家,基地也在最短的時間裏形成了自己的試訓方法。基地的環境艱苦遠遠不是飛沙走石、氣候幹燥這麽簡單。大功率的探測雷達設備,開機後甚至可以將肉烤熟。長期在這種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等於是每天享受一次化療的待遇。基地本身已經遠離文明的喧囂,而分布於大漠深處的各個測控站點,更成為一個個沙海孤島。孤獨、寂寞和資料匱乏,對武器試驗人員造成的壓力可想而知。相比大城市企業、機關對技術人才的待遇吸引力,這裏國家靶場一流專家們仍然要和所有的基地人一樣,承受子女的升學和就業的空前壓力。一位基地領導曾經說過,這裏的學生大學升學率必須達到100%,否則沒有任何出路,即使在基地掃大街都不可能,因為基地的環境、容量、職能都決定無法容納他們。而與大城市雄厚教育力量相對應的,是基地仍然薄弱的師資水平,因為這裏的無法吸納優秀的教師隊伍

然而就是在這些顯性、隱性的困難中,基地依然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包括工程院院士1人、空軍首席專家2人、空軍級專家7人,忠實履行了國家靶場和基地化訓練的職能使命,先後完成了我國第一枚原子彈、氫彈模擬空投試驗、神舟飛船返回艙空投試驗,我國所有航空、防空導彈武器的科研、定型、批抽檢試驗任務,從未因各種不利因素影響試驗質量和進程。

正是有了這兩股精和氣,才造就了基地的神。正是有了這個英雄的群體,才有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英雄·時勢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國力迅猛增長的背景來看,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到冷戰結束,美國推行強權政治的世界背景來看,就更能理解基地的成就同樣是人民軍隊發展的必然。在基地的發展上,從創建之初到1984年近26年的時間裏,基地重點測試武器型號僅有幾個型號;而從1984年至今,測試武器型號數量迅速上升。特別是1998年到現在的10年中,基地的測試武器的重點型號就不下十幾個。

這種變化的背後,需要我軍航空、防空武器型號數量的迅速增長,需要大量的高技術遙測和信息設備作為支撐,而這些離開雄厚國力的支撐是難以想象的。而導致這種變化的外因,則是世界戰略格局變化對中國原有戰略的衝擊和挑戰。一方麵是西方人權、民主的裹挾下的輿論霸權,一方麵是武力至上信奉實力的軍事霸權。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幾次足以載入世界史冊的事件已經教會了善良的中華民族如何在這樣一個叢林法則世界中生存。

時勢造英雄,變化的世界給了基地一個機會。

英雄待時勢,基地為這曆史機遇等了50年。

在與基地官兵交流中,盡管他們保密意識很強,但是記者都能從語氣中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這種興奮,在基地的曆史陳列館中得到了直觀的體現:數十種研製成功或者在研的航空武器型號陳列在展廳中。盡管這裏麵很多武器在很多年以後才會公開出現,某些殺手鐧甚至永遠也不會暴露在陽光之下。但是從這些閃耀著金屬光澤的大國利器中,記者體會到的是一個民族的複興,是一個國家的崛起,是一個霸權政治頤指氣使時代的終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