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益傾斜的天平--台海局勢的變化 zt

(2008-12-24 14:27:59) 下一個
中國軍事現代化對台海局勢的影響
發表於 2008-12-24 16:23:31 類別:海外來風




隨著解放軍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台灣目前的軍事實力不可能獨自撐得太久。

本文摘自其學術報告《中國軍事現代化及東南亞政治態勢變化》一文


日益傾斜的天平--台海局勢的變化
(美)伯納德·科爾  新加坡Rajarantnam國際學院學者
彭濤 編譯
《現代艦船-軍事廣角》2008年第1期刊載

當前大陸對台灣構成的威脅不僅僅存在於軍事方麵,還包括經濟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人口與自然資源保護等諸多方麵。相對於大陸,台灣軍事實力的發展過於緩慢。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於島內存在兩種思潮:第一,大陸不會真的對台動武;第二,即便大陸對台采取軍事行動,美國也將立即采取有效的幹涉措施。不過,台灣也並未因此完全放棄改善自身的防務狀況,台軍目前正加緊整合C4SIR,計劃裝備新型雷達、防空指揮控製係統並提高反信息戰能力。不過這些需要台灣持續投資,以確保這些關鍵的係統獲得最佳作戰性能。

大陸宣稱將不惜一切手段維護國家統一。麵對可能爆發的台海衝突,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發展,計劃參戰的軍事力量包括:直接與台灣交戰的兵力和對抗美國介入的兵力。麵對大陸的進攻,雖然台灣精幹的海、空兵力能夠獨自支撐一段時間,然而隨著解放軍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台灣目前的軍事實力不可能獨自撐得太久。

解放軍厲兵秣馬謀打贏

經曆過1996年的台海危機後,大陸認為,台灣的統一主要取決兩方麵的因素:一是台灣人民的意願;二是美國的軍事幹涉。因此,大陸未來統一台灣的軍事計劃必將盡力削弱台灣的抵抗意誌,並拖延和阻止美軍的幹涉。為達成上述目標,大陸采取了一係列務實舉措,一方麵在2005年春季熱情歡迎國民黨領導人訪問;另一方麵則大力發展潛艇部隊。

未來的台海衝突中,人民解放軍投入的兵力規模和強度,將依據其政治、軍事目標和使命所決定。雖然無法排除全麵的兩棲登陸作戰,但大陸的首選更可能是規模較小但破壞力毫不遜色的軍事行動,包括旨在癱瘓台灣C4ISR係統、民用通信和計算機網絡係統的信息戰等。

過去15年,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重點主要是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陸軍現代化建設的對象主要包括那些準備參與台海衝突的單位,包括特種部隊、偵察和直升機部隊、兩棲部隊等。這些部隊裝備精良,同時受過嚴格的訓練,不僅可以實施兩棲進攻,而且可以執行海上和空中打擊行動。兩棲作戰最有可能發生在衝突的第二或後續階段,此時台灣的防禦力量已經遭到重創,大陸希望借此向台島發出強烈信號——結束戰爭的時間到了。

與軍事行動同時展開的還有旨在“瓦解敵軍”的政治攻勢。可以預見,運用心理戰迫使台灣放棄抵抗也是大陸“反台獨”軍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台灣優勢喪失殆盡

早在1999年,一位台軍高級將領就曾指出,台海軍力平衡將從2005年開始向大陸一方傾斜,特別是解放軍將獲得台灣海峽的製空權。雖然台灣當局可能已經認識到解放軍的強大實力,卻並不相信大陸會動用武力。根據2006年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即便台灣正式宣布獨立,相信大陸采取軍事行動的人也不到總數的1/4。2005年3月,“大陸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吳釗燮宣稱,“戰爭的威脅仍然存在,但是不會很快發生”。
過去十多年間,台灣“國防”預算不斷下降,與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解放軍相比,台軍曾經的裝備優勢正逐年喪失。一方麵,台灣的“國防”預算一直徘徊不前;另一方麵卻宣稱大陸的軍事威脅日益增強,這種令人不解的做法使其盟友認為台灣的行為非常不負責任。2007年3月,台“國防部長”李傑在宣稱大陸軍事威脅正逐步增長的同一天,又透露台軍正計劃將士兵服役期限從16個月縮減為12個月。這反映出台灣當局官員中盛行的一種觀點,即美國將介入台海軍事衝突,而這種介入將在危機爆發後的數天內。

民進黨在《2002年度報告》中宣稱,“台灣正麵臨來自大陸的強烈敵視,迫切地希望政府將國防預算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從而確保台灣的安全。”這種希望並沒有得到回應。在2003年,民進黨宣稱,“未來五年內,預算缺口為1000億美元。”雖然陳水扁當局一致希望提高國防預算的金額,但卻認為維護台灣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增進經濟的健康度和競爭力。“大陸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蔡英文在2003年也指出:近期政府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台海經濟與貿易問題上。台灣當局的這一政策並非一無是處,但是卻沒有完全理解來自大陸的軍事威脅。

陳水扁在2000年上台之後對台軍的組織管理結構進行了一次徹底洗牌。此舉被認為是自1949年國民黨敗逃台灣以來最大的一次變革,不過這仍需要政府給予更多的投入。由於島內的權利之爭與政見不和,當局在軍事改革道路上步履蹣跚。特別是在2005年5月,台島內藍、綠陣營對抗達到頂峰,當時反對黨拒絕支持陳水扁當局提出的任何預算。

除了武器裝備之外,台軍麵臨的最為嚴峻的一個問題是士官隊伍總體素質下滑。幾乎所有的軍官都認為,台軍目前實力很弱且規模不足,他們將這種局麵歸因於服役年限的縮減,以及難以保留受過良好訓練的人員。

2004年-2005年,台灣官員不斷指責,僅僅16個月(士兵在大學完成兩年的後備軍官訓練隊之後僅僅服役12個月)的時間,難以將一個應征入伍的新人訓練成一名合格的戰士。未來這種情況有可能將進一步惡化,台灣計劃從2008年起將服役期限減少為12個月。

多數台灣軍事專家都讚成軍隊職業化,但卻懷疑政府的決心和投入。民進黨官員曾提出一個階段性的解決方案,即實現軍隊的“部分職業化”。盡管缺乏權威的統計和評估,有人估計在台灣建立一支職業化的軍隊至少需要投入200億美元。

除了上述影響戰鬥力的客觀因素之外,台軍中還存在一些嚴重弊病和痼疾。2001年,一名台灣軍官呼籲要對軍隊進行一場“徹底的改革”,尤其是針對低迷的士氣、軍隊中的腐敗、薄弱的領導力、鬆弛的軍紀、鬆散的訓練以及購自世界各地的武器。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退役中將帥化民也指出:“我們需要改革軍隊的組織,獲得新的武器係統以應對來自大陸的威脅,所有這些都必須立即進行。”

當前,正規化、標準化的演習已成為檢驗台軍訓練成果及評估台灣軍事準備程度的重要手段。據粗略統計,台灣每年舉行的“大規模”演習平均達到47次。台灣每年最重要的軍事演習是“漢光”係列,至今已舉行了23次。每次“漢光”演習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自從1997年以來,所有的“漢光”演習都屬於聯合作戰的範疇。演習的基本想定是防禦台灣免遭解放軍的進攻,包括防空、反登陸、反空降、反潛、空地一體化作戰、反恐、防禦民用設施、城市作戰、信息攻防戰、預備役動員和戰術飛機利用非專用跑道起降等作戰內容。演習在包括金門、澎湖、屏東和台北在內的台灣各地展開。台軍從這一係列演習中獲得了重要的“經驗教訓”,包括抵禦解放軍戰機和導彈的襲擊。

演習需解決的最棘手的一個科目在於,如何防止戰鬥機在大陸的首波突擊中被徹底消滅,這樣保全的台軍飛機就可以攔截大陸的攻擊機群並打擊解放軍海軍艦艇。2003年,台灣空軍開始計劃利用高速公路作為臨時跑道。2004年7月21日,兩架“幻影”2000戰鬥機在中山高速公路仁德戰備跑道上成功起降。當前,台軍至少選定了6處“戰時跑道”,分別位於中壢、花壇、民雄、 仁德、馬頭、東勢。除此之外,“反斬首”演練也是台灣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訓練的重點。因為台軍認為,一旦開戰,台灣的軍民首腦機關、核電站以及其他關鍵性的民用基礎設施,都有可能成為解放軍特種部隊或第五縱隊的攻擊目標。

美國幹預顧慮重重

對於任何一位總統而言,是否介入台海衝突都是一項艱難的訣擇。第一,雖然《與台灣關係法》暗示美國有可能幹涉大陸以非和平方式統一台灣,但卻並沒有作出明文規定。

第二,華府在“9.11”事件後發起的“全球反恐戰爭”一直延續至今,迫使美國將兵力分散配置在遠離台灣的世界各地。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雖然早已結束,但仍需美軍繼續駐紮以維護當地的穩定。同樣,世界其他一些熱點也牽製了大量的美軍各個軍種。如果美軍介入可能爆發的台海衝突,那麽就需要對軍事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從其他地區抽調原本就已捉襟見肘的兵力。

第三,美國軍事幹涉麵臨著時間和路程上的限製。美國能夠在短期內介入台海衝突的兵力僅限於駐紮在韓國、日本以及關島的空軍部隊,但是由於距離的限製,其作戰效能必將大打折扣。

第四,美國的東亞盟友是否願意支持此種軍事幹涉還是個未知數。美國與日本、韓國、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簽署的雙邊防務條約中,並沒有規定這些國家必須要支持美國對抗大陸協防台灣。一方麵,這些國家均沒有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並希望美國不要挑戰北京對於“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宣示;另一方麵,這些國家都已認識到中國在亞洲的經濟和戰略地位日益增強。在這些國家中,日本的態度最為重要,因為美國在亞洲的主要軍事基地都在日本,如果沒有東京的全力合作,美國恐怕很難有力介入台海事務。

第五,美國國內的政治環境將影響美軍是否介入以及介入的強度。在美國,無論是國會還是政府都明確支持台灣的民主政治,但如果感覺到台灣在自身防務問題上漠不關心,或是台灣主動挑起戰火,那麽美國在出兵問題上就會更加謹慎。

1996年爆發的台海危機中,美軍通過部署兩個航母戰鬥群實施了有效的幹涉,當時的解放軍顯然對此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經過認真考察1991年的海灣戰爭、2001年-2002年的阿富汗戰爭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解放軍不但已真切地認識到美國的強大軍事實力,而且從這些戰爭中係統地總結了經驗教訓,並製定了相應的應對之策,包括聯合作戰、裝備精確製導彈藥、重視太空戰場、革新軍事理論等。

台軍能撐1個月嗎?

2005年3月,台灣前“國防部長”李傑宣稱“台軍在台海衝突中最多能支撐2個星期”。他暗示對這種狀態感到滿意,因為“美國的幹涉兵力一個星期就可抵達台灣島”。他還指出,即便“特別預算案”獲得通過,也隻能讓台軍“支持稍微長一點的時間”,不過“購買的武器將確保台海30年的和平”。不過,無論是對於美軍抵達台灣所需的時間、還是“30年和平”的估計,李傑對台海態勢的分析似乎過於樂觀。他的判斷顯然沒有考慮到解放軍的現代化進程,同時也沒有真正理解美軍介入台海的真實意圖:美國的目標並非是支持台灣獨立,而僅僅是阻止大陸的軍事行動。相比之下,美國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對台海戰略態勢作出了比較客觀的評估。他雖然強烈要求台灣增大在防務上的支出,但同時也認為解放軍進攻台灣尚存在一係列難點,並進而指出:“為了贏得勝利”,台軍需要在美軍抵達之前至少支撐1個月。

近年來的演習表明,台軍高層已著手為大陸發動的全方位軍事行動作好各項準備(包括防範特工破壞、抵禦導彈襲擊以及反登陸作戰等),例如引進生存能力更強的防空係統、裝備更加完善的指揮控製係統、整合更強大的作戰能力。此外,台軍還計劃有選擇地打擊大陸重點目標,破壞解放軍的整體作戰能力。但是台灣當局對上述軍事目標的支持力度明顯不夠,這反映出它並未理解一條基本的軍事原則:方式和手段要與所達成的目標保持協調一致。按照該原則,台灣當局別無選擇:要麽增強台灣的軍事能力以匹配政治目標,要麽降低政治目標以適應實際的軍事能力。

美國海軍馳援台灣所需時間一覽表

起點 終點 距離(海裏) 所需時間(天)
12節 20節

西海岸 台灣 5993 20 12
西海岸 夏威夷 2223 8 4.6
西海岸 日本 4755 16.5 10
西海岸 關島 5289 18.5 11
夏威夷 日本 3346 11.5 7
夏威夷 關島 3303 11.5 7
日本 關島 1359 5 3
關島 基隆 1470 5 3
東海岸 新加坡 8364 29 17.5
(取道好望角) 12138 42 25
東海岸 關島 6879 24 14
(取道好望角) 13561 47 28

(若此表格顯示不好,敬請原諒。本人已做努力,就是搞不好--狼毒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