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角大樓前中國科長:靠嚇唬台灣大賺軍火錢 zt

(2008-10-14 16:35:30) 下一個
五角大樓前中國科長:靠嚇唬台灣大賺軍火錢

來源:來源:人民網-環球人物 時間:2008-10-14 8:54:13

  美國《防務新聞》8月26日報道稱,美方將向台灣出售一批價值9000萬美元的“魚叉”反艦導彈。消息傳出,美國對台軍售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鮮為人知的是,在美國對台軍售交易中,有一群小人物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馬克·斯托克斯就是其中的一名“重量級操盤手”。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五角大樓“中國科”的前科長,竟然還有一個中文名字:石明凱。

  坐在五角大樓,炮製“中國威脅”

  2月1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房屋租售版”上刊登了這樣一條不起眼的消息:“丹頓格羅夫街8577號別墅,狄波拉·格文和詹姆斯·格文賣給愛瑪·斯托克斯和馬克·斯托克斯,售價45.5萬美元。”

  很少有人知道,買下這棟別墅的馬克·斯托克斯,就是時下美台軍火交易的急先鋒之一——石明凱。

  在購房之前,石明凱剛剛創建了一家軍售公司——昆騰太平洋公司。別墅一到手,他就把公司搬了進去。在昆騰太平洋公司的網站上,一幅台灣島地圖顯得格外搶眼。網站上對公司業務的描述極為簡單:本公司代理與台灣、中國大陸以及韓國等地的商貿業務。公司的地址正是“丹頓格羅夫街8577號”。然而,仔細查閱石明凱的簡曆,人們會發現,這家“商貿公司”很不簡單。

  石明凱曾在美國空軍服役20多年,1992年—1995年曾任美國駐華使館空軍助理武官;1997年—2004年供職於五角大樓,任中國、中國台灣和蒙古事務小組(俗稱“中國科”)組長和高級主管,主要負責製定與中國相關的軍事政策及美國對台軍售事宜。

  五角大樓“中國科”的工作人員並不多,作為直接參與製定五角大樓對華政策的中層官員,他們有四個共同特點:一是年輕,年齡大多為30多歲,科長的年齡通常在40歲左右;二是多年從事中國政策製定或研究,能說流利的漢語,是五角大樓的“中國通”;三是幾乎都曾在或正在美軍服役;四是他們的對華態度明顯帶有“鷹派”色彩。

  身材微胖、戴著金絲框眼鏡的石明凱,穿著和神情都沒有特殊之處。然而,1999年,進入五角大樓“中國科”剛滿兩年,還不為人知的石明凱就出了一本有關中國軍力的書——《中國現代化戰略及對美國的意義》。在書中,他利用自己在華期間搜集的情報和資料,積極鼓吹“中國導彈威脅”。

  “那種認為中國軍力落後,在21世紀不會對美國及其在亞太地區盟友造成威脅的想法大錯特錯,解放軍的軍力現代化戰略將對美國形成嚴峻挑戰。”石明凱鼓吹說:“中國大陸很可能已發展出一種不需要發動大規模進攻就能奪取台灣的模式。通過密集使用成百上千的短程導彈……中國大陸可以在45分鍾內取得空中優勢,使台灣陷入癱瘓。”

  石明凱提出的這些聳人聽聞的觀點,恰好暗合了美國新保守派企圖遏製中國的需要,因而得到一些“鷹派”理論家的推崇。美國總統布什倚重的智囊羅伯特·卡根,就曾引用石明凱書中的數據稱:“種種跡象表明,台海衝突正在迫近。”

  2000年,帶有濃厚新保守派色彩的布什政府上台,石明凱在五角大樓的官階隨之扶搖直上,當上了“中國科”科長。他雖然隻能算是一個中層幹部,但負責的事務卻極為重要。此後,他頻繁出現在美國保守派智庫、美台軍售研討會和國會聽證會上,大肆鼓吹“中國軍力對台灣的威脅”,在華盛頓政壇造勢。在有台灣軍方采購人員出席的美台“軍火峰會”上,他不斷向台方施加壓力,逼迫其購買美國的大宗武器係統。

  2003年2月,在第二屆美台國防工業論壇上,身為“中國科”科長的石明凱聲稱:“中國大陸威脅台灣的導彈正以每年75枚的速度增加,現已達到450枚。麵對中國的常規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台灣不能完全指望讓美國幫忙防禦,而是要發展自我防禦能力,尤其是在台海衝突初始階段的防禦能力。”石明凱隨後給台灣軍方開了“藥方”:希望台灣部署導彈防禦係統,購買美國的“愛國者”三型導彈防禦係統。他這種造勢加脅迫雙管齊下的手法,令美國對台軍售搞得頗有聲勢。

跳槽軍火公司,編造“台海戰爭”

  2004年10月初,第三屆美台國防工業論壇開幕。此時,石明凱已跳槽到美國軍火中介萊福公司。雖然他隻是一個“民間人士”,但仍然像往常一樣與台灣的高層將領坐到了一起。一年後,石明凱又跳槽到以生產導彈揚名的美國雷神公司,兼任公司副總裁及台灣地區經理,一舉成為美國對台軍售的“四大幫辦”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台灣分公司的總經理蘇仁聲、波音公司台灣分公司的經理何青山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台灣分公司的經理雷利伯。

  為了推動美國對台軍售,石明凱極力鼓吹“中國威脅論”。2005年11月,他為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炮製了一篇“中國軍力報告”,聲稱在未來可能爆發的台海衝突中,中國大陸將采用以最低代價換取最大政治利益的壓製戰略,即實施聯合空天壓製作戰而非直接攻台的消耗戰。通過一些捕風捉影的分析,他聲稱,“中國大陸領導人可能確信,台灣承受損失的能力較弱,在遭受第一波打擊後不久就會做出妥協。中國大陸如采取除直接攻台之外的壓製戰略,美國的幹預也將較為有限。解放軍觀察人士認為,在48小時的戰役行動後,台灣就會同意就兩岸統一問題進行談判……”

  2007年年初,石明凱加入由另外兩個五角大樓“中國科”前科長卜大年和薛瑞福牽頭組建的“台灣政策工作組”。今年2月,該工作組發表了一份報告,闡述其創建的初衷:“數十年來,美國與中華民國密切合作,然而目前的情勢對台灣很不利,連帶衝擊了美國的利益。中國大陸日益強大的實力,使北京有能力打破兩岸軍力平衡,讓50年來維係台海穩定、避免兩岸爆發嚴重衝突的動態平衡岌岌可危……這樣的態勢若繼續發展下去,將損及美國利益……北京構建了一個先進的立體武器係統,其中多數部署在東南沿海。台灣麵臨著全球最具威脅性的軍事挑戰,包括最難對付的傳統彈道導彈、水雷作戰、反潛作戰、計算機網絡攻擊……”在鼓吹了一番“中國威脅論”之後,這份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必須盡一切力量推動台灣用最快速度提升防禦能力。而要達到這個目標,美國必須向台灣提供自我防禦所需的武器和裝備,同時做好幫助台灣抵抗中國壓迫的準備。”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台灣政策工作組”的這份報告,與石明凱的“中國威脅論”如出一轍,其目的就是推動美國對台軍售。此次美國軍方突然宣布向台灣出售“魚叉”導彈,意味著其圖謀再次得逞。可以預見,今後,石明凱等人仍會變著花樣圍繞“中國威脅論”做文章,推動美國繼續圍堵中國,讓自己的荷包越鼓越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