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論金融危機之二:美國的赤字是全世界的毒品 zt

(2008-09-26 16:00:13) 下一個
四論金融危機:美國赤字是全世界的毒品
2008年09月25日 10:33:41  來源:新華網


四論金融危機之二:美國的赤字是全世界的毒品

竇含章 
作者文集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的消費一直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近幾年,隨著美國信用的過度擴張,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大幅增加,依靠赤字的美國消費需求也帶動全球生產能力快速增長。如今,隨著次貸危機的暴發和蔓延,美國出現信用危機,以信用為基礎的美國消費能力受到直接打擊。一旦美國的消費需求大幅度減弱,就不可避免地帶來全球性的生產過剩。按照馬克思經濟理論,生產過剩將導致經濟危機。

自次貸危機爆發一年多以來,對危機的成因及發展,世界各國的學者、政府官員和業內人士所做的分析和解讀就像次貸危機造成的巨大損失一樣,多得無法計數。但在所有的分析和解讀中,卻鮮有人用馬克思經濟理論去分析次貸危機。次級抵押貸款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衍生品誕生於馬克思逝世100多年之後,用馬克思經濟理論來解釋馬克思不曾見過、聽說過的東西似乎有點可笑,但世界上許多經濟學家在今天仍把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經濟理論奉為聖經說明,經典理論——特別是能夠反映人類客觀發展規律的經典理論在許多時候是不會過時的。

從表象上看,這場次貸危機發生在華爾街,是由一些瘋狂的經濟學家和銀行家設計出的風險巨大的杠杆產品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到目前為止,危機所造成的巨大損失還主要體現在國際金融領域,因此許多人仍在天真地幻想這場金融風暴不會影響實體經濟。可在21世紀的今天,當全球化讓世界變平,跨國公司和超過全球GDP規模幾十倍的國際金融資本把觸角伸向世界的每個角落時,幾乎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已經被整合進全球化大生產的鏈條之中。當處於這一鏈條核心位置的華爾街出現嚴重危機時,參與全球化大生產的每個部分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同時,次貸危機雖然發生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但它卻是實體經濟變化發展的結果,正是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下跌,大量低資質抵押貸款者無力還貸,才導致了次貸危機的發生。因此,雖然馬克思不曾預見到次級抵押貸款的出現,但他有關生產力、生產關係、資本的本性等方麵的理論,依然適用於解釋次貸危機。

按照馬克思的理論,資本追逐利潤的天性決定了資本家總是追求不斷擴大生產力,而分配的不公平,導致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增長總是落後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這就會造成消費不足,生產過剩。馬克思認為,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頑疾,資本主義的貨幣製度、銀行製度、匯兌製度、信用製度等,又為這種矛盾的激化提供了製度結構條件,因此,資本主義總是會周期性地爆發經濟危機。曆史也一次次證明了馬克思關於經濟危機理論的正確性。

為了克服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各國政府和經濟學家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嚐試。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出現了福利國家,凱恩斯主義盛行,再後來貨幣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又幫助英美治好了“英國病(滯脹)”,資本主義在戰後的幾十年中多次出現黃金發展周期,再加上冷戰結束後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資本主義的經濟波動特別是馬克思所描述的生產過剩性危機基本被熨平,許多人甚至認為,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式的危機再也不會發生了。可事實上,馬克思所說的生產過剩始終存在,從未消失過。隻不過,由美國領導建立的國際經濟秩序,掩蓋了這一事實。

二戰以後,世界經濟能夠保持繁榮發展與美國的作用密不可分。戰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讓千瘡百孔的歐洲經濟重獲新生。布雷頓森林體係又確立了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美元成為全球貿易和商品市場的主要結算貨幣,極大地推動了全球貿易的發展,資源在全球得到優化配置,全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同時,美國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霸主地位和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賦予了美國強大的消費特權,而美國的消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全球性生產過剩,延緩了馬克思所說的經濟危機的出現。

可以說,在戰後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人消費是全世界的福分。馬克思和凱恩斯都認為,消費需求不足是產生經濟危機的根源。可是對美國以外的經濟體來說,過剩的生產能力都可以通過對美出口來消化,從而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那麽美國又是靠什麽來消費全世界生產的資源和產品呢?一是債權。二戰剛結束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欠美國的錢,在這一時期,美國人消費不過是別人還美國債。二是實力。二戰結束後美國的經濟實力無與倫比,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雖然美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有所降低,但美國至今仍是世界上的第一經濟強國。同時,美國還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軍事實力強大,因此,對世界其它主要經濟體來說,美國成為資源和產品的主要買主是順理成章的事。三是美元。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和最主要的貿易結算貨幣,隻要美國願意,美國可以通過印刷美元在國際市場購買任何需要的資源和產品。

因此,美國人消費,其它經濟體生產,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隻要美國的信用不崩潰,大家都從這種模式中受益。時間長了,包括美國在內,全世界都對這種由美國消費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模式產生了嚴重依賴,就像吸食毒品一樣不能自拔。

在歐洲,雖然對世界其它地區存在巨額貿易逆差,但通過對美順差,歐元區國家甚至能實現順差;在亞洲,出口導向型經濟的東亞和出口能源的西亞更是對美國需求嚴重依賴;在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情況也大體如此。

但吸食毒品是不可持續的,當美國的實力和信用再也無法支持消費的增長時,問題就出現了。幾十年來,全世界都熱衷於向美國出口,出口換回的大量美元再以投資或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借給美國,美國再拿這筆錢消費,購買更多的外國產品和資源,美國需求增長,又刺激全世界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生產能力提高又促進對美出口。這種經濟循環的結果就是,美國外債越積越多,全世界的生產能力越來越大,當美國的債務徹底將美國壓垮時,全世界將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生產過剩。

次貸危機的爆發正是美國無法承受債務的一個信號。由於美國過度濫用美元信用,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美國生產力的發展速度,這就為次貸危機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在幾十年裏,美國一遇到經濟問題,往往就先想到通過借債或發行更多的美元來實行財政擴張政策,用赤字化解危機。這種做法雖然能夠有效緩解經濟危機,但卻造成了美元的泛濫,直接導致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崩潰。但美國並未因此吸取教訓,繼續濫用美元信用,大量進口資源和產品用於消費,這種政策導向使美國製造業大量外遷,泛濫的美元反倒刺激金融業飛速發展。為了給泛濫的美元尋找出路,金融衍生品獲得了空前大發展。金融衍生品出現的初衷是為了生產者進行套期保值,但它買空賣空的特性,使它的貨幣容量可以達到無限大。眾多衍生品交易參與者完全可以以投機為目的,在衍生品市場進行對賭,而無須進行實物交割。這就造成無論石油、還是次級抵押貸款等衍生品市場的交易額都遠遠超過實物交易,再加上期貨的杠杆效應,使衍生品市場成為一個充滿吸引力的暴富機會,當然,其中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由於馬克思所說的資本的貪婪天性,加上要為泛濫的美元找尋出路,美國金融市場開始向高風險領域進軍,為還債能力很差的中低收入者發放住房貸款,這就是現在聞名全世界的次級貸。大量中低收入者有了貸款,開始湧入房地產市場,美國的自有住房率在短短幾年時間裏由61%上升到69%左右,美國房價也開始飛漲。房價上漲等於是做大了房地產市場的蛋糕,反過來又刺激次級貸的發放量。由於次級貸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產品,於是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將次級貸打包出售,又據此設計出各式各樣的金融衍生品,賣給全世界的投資者。當美國房價下降時,危機出現了,購房者還不起貸款,出現壞賬,進而導致由此設計的一係列金融衍生品出現巨額虧損,這就是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美國長期濫用美元信用、盲目消費的必然結果,它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的本質是美國的信用危機。由於它的爆發,全世界開始正視早就存在的美國赤字過高的問題。

那麽,這場發生在美國的金融危機會不會導致全球性經濟危機呢?次貸危機的爆發和蔓延,打擊了以信用為基礎的美國消費能力。一旦美國的消費需求大幅度減弱,就不可避免地帶來全球性的生產過剩。按照馬克思的理論,生產過剩將導致經濟危機。

目前,美國出台了高達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走的仍是借債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老路。世界上的其它經濟體也不會希望美國垮掉,美國垮了,世界經濟也會垮掉,大家都沒好日子過。因此,全世界多數經濟體還會繼續向美國輸血,幫助美國撐住。現在,美國能不能撐過這場危機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以美元為基礎的國際經濟秩序必須重組,否則即使挺過了次貸危機,美國也早晚有破產的那一天,到那時,將是全球經濟的災難。(竇含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