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活

音樂幾乎伴隨了我所有的文字,從音符中飄逸出的旋律有時比文字更能釋譯情感。
個人資料
廣陵曉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赫爾辛基假日:藝術和音樂景點掠影

(2019-02-14 14:02:09) 下一個

重訪赫爾辛基,首先滿足了先生再訪岩石教堂的願望。然後,就開始瀏覽我希望欣賞的藝術和音樂景點;有些場景是初訪,有些是重訪。



音樂:《Symphony 3 part 2 : Andantino》by Jean Sibelius

照片1:除了乘輪船去芬蘭堡島,在赫爾辛基3天,我們都是使用最節約公共能源的交通方法—雙腿步行:-)));象旅遊覽許多歐洲其它城市一樣,我們逛蕩在赫爾辛基的大街小巷,海邊港口。。。。。。(注:地圖從網上下載,紅線是我加上去的部分徒步線路)。



照片2-4:赫爾辛基的著名地標建築—中央火車站(Helsinki Central Station),由芬蘭建築大師埃利爾·沙裏寧 (Eliel Saarinen) 設計、建成於1919年,是芬蘭國家浪漫風格的建築代表傑作;它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鍾樓和兩對抱著球燈的雕像(芬蘭著名雕塑家埃米爾·維克斯特羅姆Emil Wikstrom的作品),火車站的外表麵主要由芬蘭花崗岩鋪設。







照片5: 火車站內有旅遊信息谘詢中心。那天我見識了我在旅途中遇到的最羅嗦的谘詢旅客,是一位日本遊客。他在谘詢過程中與去過日本旅遊的工作人員聊天,熱情地分享日本的著名旅遊景點、人文、飲食等等;而那位工作人員似乎也聊得很開心,仿佛忘記了排隊等候谘詢的遊客;整個過程持續了接近10分鍾。先生抓拍下其中的一幕,取笑我站在也能睡覺。其實,我不是睡覺,而是閉目養神,在心裏一麵希望那位日本遊客和工作人員盡快結束聊天,一麵默默地提醒自己要有耐心:-)))。





芬蘭國家美術館由三座博物館組成,分別是阿黛濃美術館(Ateneum Art Museum)、奇亞斯瑪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iasma)、辛伯裏可夫美術館(Sinebrychoff Art Museum)。此行隻是路過這些美術館,但沒有重訪。

照片6:位於市中心、赫爾辛基火車站南側的阿黛濃美術館,建於19世紀,是新文藝複興風格的宮殿建築,為赫爾辛基主要的曆史性建築之一。阿黛濃美術館收藏著豐富的芬蘭藝術作品,包括從18世紀洛可可風格的畫像到20世紀的各種實驗性藝術運動的芬蘭藝術品;藏品中也包括許多國際藝術品,其中之一是梵高的《瓦茲河畔歐韋的街道》(Street in Auvers-sur-Oise,1890年),在1903年被收藏,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收藏梵高作品的美術館。除了梵高,此美術館還收藏了高更、列賓等人的藝術作品。



照片7:離火車站不遠處的奇亞斯瑪當代藝術博物館於1998年落成開放,主要收藏了1960年至今的藝術品,被稱為北歐地區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之一。而我對之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其建築設計,由美國建築師斯蒂文·霍爾(Steven Holl)設計的這棟建築將芬蘭的人文景觀與自然光照精彩地結合。



照片8:位於奇亞斯瑪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築前的芬蘭偉人曼納海姆元帥騎馬的青銅雕像(Mannerheim Statue)。自從芬蘭1917年獨立後,曼納海姆元帥參與了每一場戰爭;在1939-1940年芬蘭抗擊蘇聯入侵的冬季戰爭中,麵對實力遠勝於己的敵人,連續105天艱苦卓絕的頑強戰鬥,他被整個西方世界譽為自由的捍衛者;曼納海姆後來也是芬蘭的第六任總統,很受芬蘭人尊敬。



照片9:離市中心稍遠的辛伯裏可夫美術館是芬蘭釀酒實業家保羅·辛伯裏可夫(Paul Sinebrychoff)的故居,展示的主要是辛伯裏可夫收藏的經典歐洲藝術作品。



照片10-12: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參議院廣場上的赫爾辛基大學主樓建築,建於1832年,設有大學行政部門、神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等院係。曆史上赫爾辛基大學孕育了5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著名的音樂大師讓·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世界著名邏輯學家和哲學家雅各·辛提卡(Jaakko Hintikka)、以及芬蘭第一位女總統塔裏婭·哈洛寧(Tarja Kaarina Halonen)皆畢業於赫爾辛基大學。我此行的願望之一是探訪設於中心校園主樓內的藝術學院和赫爾辛基大學博物館(Helsinki University Museum)。







照片13:進入主樓看到了有關赫爾辛基大學博物館位於二樓的指示。



照片14:在通向二樓的樓梯口見到的芬蘭著名民族詩人約翰·盧德維格·魯內貝裏(Johan Ludvig Runeberg)的雕像,我想起了他那首著名的讚揚芬蘭英雄主義的史詩《旗手斯托爾傳奇》,這部史詩的第一部分“我們的國家”後來成為了芬蘭的國歌。



我們很快就在赫爾辛基大學博物館吃了閉門羹,因為6月份至7月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暑期閉館。此博物館由赫爾辛基大學曆史專業大學博物館、醫學史博物館、獸醫史博物館、牙科史博物館、和工藝品收藏館合並而成,我主要對其醫學史收藏感興趣。雖然有一點失望,不過,並沒影響我和先生瀏覽更感興趣的藝術學院。

? 照片15-20:赫爾辛基大學主樓內的藝術學院部分展品,有些是著名雕塑作品的大理石真品;有些是著名雕塑作品的的石膏模型,其大理石雕塑作品陳列展示在世界其它著名博物館,如盧浮宮。













照片21:看得津津有味、留連忘返。



照片22-24:我們稀裏糊塗地闖進了藝術學院辦公的地方,但沒人趕我們離開。據相關介紹,赫爾辛基大學藝術室對全校所有對美術感興趣的學生開放,學生可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思想,還能得到美術教師的專門輔導,不少學生的藝術生涯就是從這裏開始的。不知道辦公室走廊上和牆上的藝術作品是經典收藏還是師生們的習作,我心裏敬佩這些人的藝術才華,並且敬佩和感慨他們走上了一條不太容易走的人生路;從現實角度考慮,功成名就的藝術家畢竟是少數。







照片25:這個教室是舉辦藝術發展史講座的教室之一,而教室外就是那些著名的雕塑;坐在教室裏,我好羨慕那些在這裏聽講座的人呀。



照片26:位於市中心、赫爾辛基火車站附近的芬蘭國家劇院(Finnish National Theatre),由芬蘭建築大師翁尼·塔裏揚內(Onni Tarjanne)設計,建於1902年;主要用芬蘭灰色花崗石建造,上麵覆蓋紅色瓦片,整座建築洋溢著典雅氣派,是芬蘭新藝術風格的建築代表之一。



照片27:位於曼納海姆大道一側的赫爾辛基音樂中心(Helsinki Music Centre)是芬蘭十大現代主義建築之一,於2012年落成開放,由芬蘭圖爾庫的LPR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該設計所《溫和的聲音》--“我輕輕地來”主題在當時的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整座建築與周圍景物交融;其中一麵牆用綠銅包覆,為的是與近在咫尺的公園綠地融為一體;另一麵牆用的是玻璃,反映出城市風景線與天色的瞬息變遷。



照片28:赫爾辛基有兩大管弦樂團--赫爾辛基愛樂樂團和芬蘭廣播交響樂團,兩者的主場演奏音樂廳都是在這音樂中心;走到音樂中心門前一看,與我們居住城市的交響樂團一樣,赫爾辛基的兩大管弦樂團都已經開始暑期休息,沒有音樂會,好遺憾。其實,我臨行離開美國之前就在網上搜查哥本哈根和赫爾辛基的歌劇演出、交響樂演出、以及芭蕾舞演出的時間,希望能在我們在這兩座城市的期間欣賞一、兩場演出,遺憾的是沒能如願。



照片29-31:芬蘭議會大廈(Parliament House)是赫爾辛基的另一座著名地標建築,於1931年落成使用,由芬蘭建築大師Siren、Borg、和?berg設計;議會大廈使用紅色花崗岩作為主要建築材料,由14根考林辛式的圓柱支撐整座建築主體,是芬蘭新古典主義傑出建築之一。議會大廈位於赫爾辛基音樂中心與奇亞斯瑪當代藝術博物館之間斜對麵大道的高坡上;大廈前有一大片草坪;可以進入議會大廈參觀,在網上可查到開放時間。







照片32:盡管事先就知道不是議會大廈的開放時間,但先生還是和我一起沿著了議會大廈前的台階,登高望遠:不遠處,曼納海姆大道另一側現代化建築是赫爾辛基音樂中心;較遠處的高聳尖塔建築是芬蘭國家博物館。



照片33-34:位於曼納海姆大道一側的芬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Finland)是赫爾辛基的又一座著名地標建築,主要通過物品和文化曆史展示從石器時代到現在的芬蘭曆史。該建築屬於芬蘭民族浪漫風格,由芬蘭建築大師阿勒馬斯·林德格倫(Armas Lindgren)、赫曼·格塞裏烏斯(Herman Gesellius)和埃利爾?沙裏寧(赫爾辛基中央火車站的設計者)合力設計,建成於1910年,於1916年向公眾開放。





照片35:博物館門口外放置了一隻惟妙惟肖的灰熊石雕,是芬蘭著名雕塑家埃米爾?維克斯特羅姆的1910年作品(中央火車站兩對抱著球燈的雕像也是他的作品)。



照片36:博物館內部裝飾主要是新藝術風格,入口大廳天花板上有以國家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為主題的天花板壁畫,恢弘壯觀。



照片37:我對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一個反映芬蘭西部的攝影展“自然與人”特別感興趣,於是進入參觀。



照片38-39:芬蘭西部農田與水域。可惜由於玻璃反光以及我用手機拍照水平太差,我翻拍的這些攝影展照片與原展作品相差甚遠。





照片40:芬蘭西部的漁夫與家人。



照片41-42:芬蘭西部鄉村老人與少年。看著這兩張照片我感到非常親切,想起了生活在中國浙江中部山村的我年邁的公公婆婆;想起了我童年時與父母下放到農村合作醫院診所所在村莊的那些小夥伴們。在紅旗莊的那2、3年,我與小夥伴們尤如站立在塵土路中的這位少年,我們的四周也都是泥土路;我快樂地與村裏的小夥伴們玩耍:躲在草堆裏捉迷藏,爬樹摘桑棗,趴在小河邊或池塘邊用長棍勾菱角,將麵筋纏在長竹竿頂端粘樹上的知了。。。;幾乎每天都是玩得灰塵滿麵、滿頭大汗、興奮地回家。





照片43:芬蘭西部的試水少女。



照片44:除了反映芬蘭西部的《人與自然》攝影作品展,還有反映西部生活的實物展,形象生動,令參觀者印象深刻。



照片45:沿著曼納海姆大道繼續徒步,路過一片水域蝶略灣;赫爾辛基環境幽美,市區水麵和綠地麵積占很大比例。



照片46:位於曼納海姆大道一側的芬蘭國家歌劇院(Finnish National Opera House)。走到歌劇院門前一看,與我們居住城市的歌劇院一樣,也已經開始放暑假,沒有歌劇演出。



照片47:從芬蘭國家歌劇院前往西貝柳斯公園的途中,見到這個紀念碑;雖然我不懂芬蘭語,但根據石碑上的年份,我猜測與著名的“繼續戰爭”有關。詢問路過的兩位女士,果然這是紀念在芬蘭與蘇聯作戰的“繼續戰爭”中犧牲的芬蘭將士們。可惡的戰爭!



照片48-49:位於西貝柳斯公園、遠離喧鬧塵囂的西貝柳斯紀念碑(Sibelius Monument)是赫爾辛基的又一座著名地標。該紀念碑是紀念著名芬蘭作曲家讓·西貝柳斯,由芬蘭女藝術家埃拉·希爾圖寧設計的抽象主義作品,由600多個空心鋼管係列組成,這些鋼管以波浪狀圖案焊接在一起,目的是捕捉西貝柳斯音樂的精髓--將大自然變成跳動的音符;在主雕塑旁是西貝柳斯的臉雕塑;主雕塑8.5×10.5×6.5米,重24噸,整體紀念碑於1967年竣工。紀念碑在竣工當初因其外形曾引發巨大的爭論;然而,後來越來越被人們讚賞;如今成為芬蘭人、遊客、訪問芬蘭的政要和名流人士探訪赫爾辛基的主要景點之一。





照片50:人們走在外形類似管風琴的主雕塑下麵,常常依扶著鋼管拍照留念;41年後,紀念碑鋼管沒有出現老化、壓力、或腐蝕的跡象, 它的銀色管道仍然反映季節和光線的變化,呼應著鳥兒的歌聲,在風中歎息或產生共鳴。西貝柳斯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曲家,他的音樂中有諸多自然元素,仿佛是他熱愛的祖國芬蘭美景的再現;漫步在他的紀念碑下,我的腦海中回響起他以自然景物命名的一些作品。



照片51:先生喜歡為別人拍照,但很少願意被拍,在我的勸說下終於與他也喜歡的音樂家紀念碑合影留念,雖然有點不情願:-)))。



照片52:西貝柳斯紀念碑前的水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廣陵曉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巫山疑雲' 的評論 :

謝謝新朋友。很開心你們也喜歡赫爾辛基。我們此行隻待了3天,你們還比我們還多一天,確實有時間去塔林。沒想到夏天票那麽緊張。我們沒有計劃去,而是乘船去芬蘭堡島上逛了一天。
廣陵曉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曌' 的評論 :

謝謝新朋友,你的ID真牛,有可能不少人象我一樣不認識這個字:-)))。
住過木屋,也蒸過芬蘭桑拿,但沒有體驗過冬泳。
廣陵曉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朽' 的評論 :

謝謝老朽兄。讚好眼力,確實有好幾座雕塑作品的原作是被收藏在羅馬和梵蒂岡。
廣陵曉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簡妮真人' 的評論 :

謝謝美麗的瑞士妹妹,握手!
巫山疑雲 回複 悄悄話 我們去年夏天也去過那兒,住了四天,很喜歡,看到你的照片感覺真親切!遺憾的是沒有去塔林,夏季很難買到票。
回複 悄悄話 到芬蘭應住木屋,冬泳,蒸桑拿,
老朽 回複 悄悄話 玩的真細致,我們隻待了一天,隻留下了西貝柳斯的回憶,讚!雕塑作品有的眼熟,好像在意大利看過。
簡妮真人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喜歡逛美術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