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法國總算又當了一次世界主導

(2011-03-22 12:11:58) 下一個

以下描述是根據各方麵消息匯總分析。信不信由你,當小說梗概來讀也可以。


很多人看出來了,這次美國對利比亞局勢的態度反複不定,最後卻突然出動軍機大肆轟炸。發生了什麽?


現在美國人私下開始抱怨,這次是法國佬把美國拖下了水!


在設立禁飛區的問題上,美國軍方看得很清楚,知道要真地實現禁飛,己方的戰機就要時刻監視利比亞上空,這就要求必須打掉利比亞的防空力量。所以,設立禁飛區,實際上要經過一定程度的戰爭。美國軍方並不願意在此刻開辟新戰場,所以傾向於反對。


但是法國英國的要求很強烈,極力說服阿拉伯聯盟以及其他歐洲、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支持其禁飛區主張。法國在聯合國向許多國家說明,設立禁飛區隻是為了保護利比亞平民,西方不會出動地麵部隊,所以這將是一個非常有限的、溫和的軍事行動。美國以希拉裏為首的某些外交官,不同於以往的“鴿派”外交官形象,堅決支持設立禁飛區。


奧巴馬麵對軍方主和、外交官主戰的奇怪局麵,最終決定:這次以法軍英軍為主,美軍主要給與監控作用,即使參戰也是輔助為主。


在叛軍節節敗退的關鍵時刻,聯合國決議終於通過了。北約立即開會,商討如何實施禁飛區。各國艦隊開始移動到有利地區,軍機開始集結。美國再次強調這次以法國英國為主。正常情況下,美國以為還需要一星期左右來完成最終部署。


但對法國來說,已經不能等了!利比亞叛軍已經分崩離析,群龍無首。法國匆忙中承認的反對派政府已名存實亡,“首腦”、“領袖”們有很多已飛離利比亞逃難。隻要一到兩天,卡紮非軍隊就可能控製全部利比亞國土。再說,法國快要選舉了......


最最糟糕的局麵,就是所有戰鬥可能停止。和平了,還有理由禁飛嗎?卡紮非勝利了,會不會對唯一承認反叛政府的法國報複,比如停止輸出石油?可不可以容忍卡紮非再次成為反抗西方的英雄人物?


是可忍,孰不可忍!法國不顧一切開始行動了!


在沒有把具體實施計劃事先通知美國英國等盟友的情況下,法國單獨出動軍機飛向利比亞。大家猜,首先炸的是不是雷達站、導彈基地、機場什麽的?禁飛麽,理所當然。可是,錯了。法國先炸的,是在班加西外圍利比亞政府軍的坦克。


法國的“擅自行動”,造成奧巴馬非常被動。法軍自己沒有足夠力量實現禁飛。加上英國也不行。他如果不全力支持法國的軍事行動,就會被美國國內的反對派罵死。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得不全力支持盟友的行動,盡管某種程度上是被迫的。


要打,美國也必須要速戰速決!雖然美國民眾仍有60%支持戰爭,但政界商界軍界的反戰情緒不斷增長,國會也要找麻煩。於是消滅卡紮非的計劃就實行了...  從支持民主,到設立禁飛區,到解除利比亞武裝,最後變成“消滅卡紮非----自由屬於人民”。這個轉變,在一星期內完成,也算前所未有。


結局如何?沒人知道。今天這世界上有幾個人能講清,聯軍轟炸的最終目的為何?卡紮非下台?卡紮非死亡?消滅卡紮非的部落?消滅政府軍?反對派上台?我估計,不要說卡紮非在那裏亂猜,就連奧巴馬也在那兒一邊兒罵薩科奇混帳,一邊兒正撓頭呢!


倒是在地球另一麵,世界的五分之一人口又鬆了一口氣。運道要是順了,天上有餡餅往嘴裏掉。看起來,又爭取到了至少十年的和平發展時間。加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