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ey

今天翻閱了久買的 "Writing to Heal". 所以就來這裏了.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正文

在美國生癌求醫(三)

(2008-07-07 21:21:20) 下一個

"在美國生癌求醫(二)" 中已提到的那個外科主任醫生認為頸部腫塊並不是病灶;根據臨床統計,病灶很可能在頸部以上部位;再根據我是生長在中國東南部的,病灶很可能在鼻咽部。

主任醫生解釋了很多,我盡量做筆記,先生和朋友在一旁提問,以便更好理解。大體意思是,為了製定治癌方案,確定病灶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講,如發病區即是病灶,則先做外科手術,然後考慮放療和化療;如發病區不是病灶,癌已擴散,則先做放療和化療,然後考慮外科手術。種種治癌方案和措施的考慮是最大限度地防止癌細包擴散。

癌症的最後確診,光是針刺活檢(Fine Needle Aspiration)是不夠的。主任醫生開出了同位素掃描(PET/CT with contrast)處方,並打算做手術病理檢查(Surgical Pathology),即全身麻醉,在鼻咽腔,口腔等部位用顯微鏡檢查並采樣去做病理切片以尋找病灶。

在當時的情景下,一下子這麽多的信息進來,真不知如何處理。自己和周邊的熟人從來也沒這種經曆。家裏的近親也都在地球的另一麵,好象也沒法商量。仔細想來隻能往前走了。不是已浪費了四個月了嗎?認識到治癌這事隻能趁快不能拖。想通後,趕緊向主任醫生表態同意他的建議,並按他的安排最早時間一周後做同位素掃描,再兩天後早上七點半做手術病理檢查。

離開醫院,和朋友們一起商量。大家很是擔心,但也多鼓勵和義舉。一對朋友夫婦讓我和先生在做同位素掃描的前一晚住在他們家裏,而另一對朋友夫婦讓我和先生在做手術病理檢查的前一晚住在他們家裏。這樣我們到醫院單程就可近一半距離。

手術病理檢查那天早上五點半大家就起來了。六點左右朋友夫婦開車帶我們去醫院。天還沒亮,不過去大都市的路上車輛稀少;特別是接近大都市時,天漸亮,從遠到近,覺得都市很漂亮。但我是毫無心情欣賞。大都市以往繁吵的街景格外寧靜,但我倒覺得有點沉沉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bluesclue101 回複 悄悄話 Can you send me an email? I found a few lumps under my chin. The biggest one is about 1.5-2cm. I am freaked out. I saw an ENT specialist who suggested me wait and see. It looks to you case, the final diagnosis is not made yet. Best wishes to you!
綠一 回複 悄悄話 癌症能否治愈,因素很多,但相信你沒有被嚇倒!
渥村百姓 回複 悄悄話 相信你一定是個堅強的人,我父親去年癌症去世的,我深有感觸,隻有堅強樂觀的意誌,才能戰勝癌症。期待你能一直寫下去,祝福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