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ourney

今天翻閱了久買的 "Writing to Heal". 所以就來這裏了.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正文

在美國生癌求醫(六)

(2008-07-26 16:39:03) 下一個

好象是等了有30-60分鍾,總算叫到我的名字了。被帶到一間會診室坐下。經測量體溫,血壓,體重(vital sign)後,等了幾分鍾,一護士進來了,自我介紹是我要看的醫生的護士,便開始詢問我的病史和家史,問得很仔細很耐心, 一邊作記錄。我自然拿出準備好的筆記,一一陳述作答,並再承上已有的檢查報告的複印件。問完後,她說該醫生馬上就會來看我,隨身帶著我的檔案走出門外,關上門讓我們等著。

沒過多久,醫生和剛才見麵的護士一同進來了。醫生用英語向我問候。初見,感覺他年輕幹練,很書生氣。他對我和我先生說,剛才看了我帶去的PET掃描圖象,從圖象上看,他很傾向於頸部的發病區就是病灶。他接著用內窺鏡查看我的鼻咽腔,一直伸到近喉嚨處,都沒看到有癌的跡象。他建議在鼻咽口腔內再做手術病理檢查(Surgical Pathology),並說如果第一個外科醫生沒看到那些地方有病灶,很大可能他也看不到。如在鼻咽口腔內沒找到病灶,他計劃把頸部發病腫塊和相鄰的淋巴切除。他會要求放射科再閱讀PET掃描圖象證實他的診斷,並會和主任(chairman)討論他的方案。他說他近三個月的手術都已排滿,不過有一個取消,是在兩個星期後。讓我們考慮。不過他還是建議我先約好做術前檢查。如不打算做手術也沒關係。

我看過的第一個外科主任醫生他也認識,聽得出前者在同行中算是很資深的。第一次的手術病理檢查報告也確實證實了他當初對鼻咽口腔內的預料,即結果都是“否”(negative)。不過他的診斷是鼻咽癌,已轉移。建議先在鼻咽口腔和頸部做放療再加全身化療,讓發病區腫塊變小後再做手術切除。當時他還很深沉地對我說如我是他的太太,他會選擇這個方案。我聽了很感激的。

兩種看法似乎截然相反。我和先生也不知道哪個對。但考慮到不能丟失時間,同意做術前檢查,並問了些手術時的擴散疑慮,和術後放療化療事。醫生對手術很自信,認為擴散機會很小。因發病區即為病灶,所以癌是局部的,放療化療那就是選擇性的了。

從進會診室到出來大概也有一個多小時了。醫生助理幫助預約了術前檢查的時間。在候診區稍微清理了一下思緒便緩緩地離開了醫院大樓。此時已近黃昏,回家的路上開始堵車。大概化了90+ 分鍾才到家裏。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otto 回複 悄悄話 西醫弄得天花亂墜的,其實是一點用都沒有,西醫老是說他科學,可是不同的西醫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和中醫沒什麽區別。西醫的治療方法完全是拿病人的體質來賭博,體質好,能夠挨過手術,化療,放射療,那就有活路,否則就是死。
sinead4273 回複 悄悄話 All the best! Good Luck
xux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for sharing. Wish you a speedy recovery.
閑人Filiz 回複 悄悄話 關注,祝你好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