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德 葛林 (Richard Girling) 揭開氣候變遷科學麵紗後發現:
這就是我們的未來遠景 — 各大知名都市泡在水裏,
地球有三分之一的麵積變成沙漠,其它就剩下食物和飲用水的搶奪畫麵。
全文請參見 www.timesonline.co.uk
全文請參見 www.timesonline.co.uk
拉起紅色警報
如果全球暖化的速度持續無法改善,我們即將麵臨滅種危機。
到底地球變熱會發生什麽事情?以下就為您逐「度」報導。
升溫 1 ℃
無冰海域吸收更多的熱氣,加速全球暖化效應;
地球三分之一表麵的水資源流失;低海岸地區遭海水淹沒。
記者作家林納斯 (Lynas) 說:「最嚇人的是,一旦人類褪去文明的外衣,
野蠻的醜陋麵即表露無遺。大部份的難民都是又窮又髒,隻顧自己存活,
甚至連警力在混亂的局勢中也自顧不暇,組織渙散或棄守據點,隻需 4 天的光景,
幸存者就會湧進都市的超級巨蛋,在廁所肥水四溢和屍臭遍野之間求生存,
因為外頭有一群年輕幫派,到處持槍洗劫食物和飲水。也許最令人難忘的畫麵會是,
一部軍用直升機在落地的數分鍾內,機組員匆忙地把食物包裹和瓶裝水拋到地麵上,
然後像逃離戰地般地重新起飛,讓曾經是美國市中心的地區,
看起來就像電影裏麵第三世界的難民營,年輕人為搶水而打起來,
對一旁的孕婦及老人視若無睹。也不必太苛責他們的這種行徑,我想,
那是人們在絕望時都會有的『反應』。」
避免全球暖化升溫 1 ℃ 的機率: 0
升溫 2 ℃
歐洲居民中暑而亡;森林被大火吞噬;處於逆境的植物開始釋出碳、
不再具備吸碳功能;有 1/3 的物種瀕臨滅種。
不僅是沿岸地區受害,當山林裏的冰河流失,人們也將失去水源。整個印度次大陸 (Indian
subcontinent) 將淪為生死戰場。
「若冰河隻剩下高山頂上的一小部分,就無法藉冰河水流供給為數眾多的河川,
供千百萬民眾使用的水源自然就會枯竭,導致缺水和饑荒,整個區域動蕩不安。
而這時期的災難現場,將由印度、尼泊爾或孟加拉國國共合國,轉移到擁有核能武器的巴基斯坦。」
避免全球暖化升溫 2 ℃ 的機率: 93% ,但前提是溫室氣體必須在未來 10 年內降低 60% 。
升溫 3 ℃
從植物和土壤中排出的碳物質,加速全球暖化效應;亞馬遜熱帶雨林蕩然無存;
超級颶風襲擊沿海城市;非洲鬧饑慌。
> > 當大地陷於火海,海平麵就會升高。即便是最樂觀的預測,到這般田地,
80% 的北極海冰都會消失,剩餘的部分也來日不多。整個紐約市泡在水裏;
在 1953 年重創東英格蘭的大災難,將如影隨形、層出不窮,荷蘭將「納入」北海的版圖。
到處都看得到流離失所的饑餓遊民 -- 從中美洲湧入墨西哥或美國,從非洲湧入歐洲,
死灰複燃的法西斯政黨,將因驅逐難民的承諾而嬴得政權。
避免全球暖化升溫 3 ℃ 的機率:若已升溫 2 ℃ ,而且土壤及植物的碳循環回饋作用被啟動,
就非常低。
升溫 4 ℃
永凍土無止境地溶解,造成全球暖化效應一發不可收拾;
英國大部分地方也因嚴重的水患而不適合居住;地中海區域成為廢墟。
最危險的回饋效應即將展開 -- 永凍土失控地快速融解。科學家們相信,
至少會有 5,000 億噸的碳,將由北極冰原中釋放出來,
然而尚未有人去評估這會對全球暖化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不管是升溫一度?二度?三度?這些指數都是惡兆。
避免全球暖化升溫 4 ℃ 的機率:若已升溫 3 ℃ ,而永凍土的融解已然失控,就非常低。
升溫 5 ℃
甲烷從海床竄出,加速全球暖化效應;兩極冰層溶化;人類逐食物而居,
但徒勞無功,形同野生動物在這片土地上苟延殘喘。
林納斯說:「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這跟發生內戰、種族衝突或族群對立的結果較為類似。」
這時候若還想能夠與世隔絕地存活下來,可能就像要打電話找客服那般不切實際。
他說:「我們有幾個人能真正靠狩獵捕殺,養活一家人?
即使有一大批人成功地適應這種野居生活,野生動物也會在這種壓迫趨勢下迅速減少。
要維持這種集體獵捕的生活型態,比起建立一個農耕型小區,
平均每個人要多花 10 到 100 倍的土地。大規模的生還群落有可能危害物種的多樣性,
因為饑餓的人通常饑不擇食,任何會動的的東西無一幸免。」也許就會吃起人來。
林納斯又說:「入侵者,對不乖乖交出食物的屋主,通常不會讓他們好過的,
曆史告訴我們,如果屋主被發現暗地囤積物資,屋主及全家都可能被嚴刑烤打並處決。
現代較相近案例的有索馬利亞、蘇丹及蒲隆地經驗,因土地與糧食匱乏產生的衝突,
是導致部落戰爭綿延不斷及國家崩盤的根本原因。
避免全球暖化升溫 5 ℃ 的機率:若已升溫 4 ℃ ,而甲烷已由海床釋出,則微乎其微。
升溫 6 ℃
地球上的生物會在末世狂風、山洪爆發、
硫化氫毒氣及帶著原子彈般威力的甲烷火球流竄地表時,完全滅跡;唯一存活下來的隻有黴菌。
「首先,會由一個小騷動開始,驅使水中的飽和氣團上升。它一邊上升,一邊開始冒出氣泡,
如同減壓的瓦斯溶在水裏發出嘶嘶聲 -- 就像快速開啟瓶蓋時,導致檸檬汁滿溢流出的情形一樣。
這些氣泡使這包氣團仍然具有相當的浮力,而且加速其上升幅度,當它向上湧出、
到達引爆點時,也會帶動周圍的水往上衝。在水平麵上,當氣團爆破竄入大氣中時,
水流也會被推上數百公尺的空中,衝擊波往四麵八方傳遞,並引發更多附近的爆發活動。」
這種爆發活動不單僅是全球暖化快速反應階段的正回饋效應,因為甲烷和二氧化碳不同,
它是可燃物質。林納斯說:「即便大氣中的甲烷濃度低達 5% ,
這種混合物一旦遇到閃電或火花,就會著火爆炸,火球四射在天空亂竄。
這種效果比較像當年美國與蘇俄軍隊所使用的震蕩炸彈 (fuel-air explosives)-
即所謂的『真空彈』,隻消在標靶上點燃一小滴燃油。
根據美 國中央情報局的描述:「位於標靶中心的遍甲不留,位在邊緣地帶的受到嚴重內傷,
例如中耳鼓膜破裂、嚴重腦震蕩、肺髒及其它內髒破裂、也許還會盲目。」
然而這種殺傷力甚強的武器,拿來和由海洋爆發的甲烷氣團比較時,簡直就像放爆竹一樣。
據科學家估計,這種爆發活動「幾乎可以摧毀所有的陸生動物」
( 在 2 億 5 千 1 百萬年前,隻有一種大規模的陸生動物 -- 長得像豬的水龍獸 (lystrosaurus)--
得以幸存 ) 。
曾經有人估計,未來可能發生的大規模爆發活動,
將釋出相當於一億八百萬噸的黃色炸藥 (TNT)-- 比全世界所有的核子武器加起來,
還超過十萬倍以上。即便像林納斯這樣有
科學素養的人,也免不了會想下個好萊塢式的結尾。
「這種終極情節不會太難揣摩,海洋裏甲烷爆發活動若發生在人口密集區,
有數以十億的人口將會被一掃而空。
試想一顆震蕩炸彈火速竄向大城市 — 假設是倫敦或東京好了 --
轟炸所形成的衝擊波擴散的速度及威力,將有如原子彈爆炸一般。
「建築物被夷為平地,人民就地被燒成灰燼,幸存者因爆炸威力導致盲目或耳聾。
大家可以由廣島和卡崔娜颶風橫掃過的新紐奧良事件中,想到些曆經大災難後的情景:
劫後餘生者為爭奪糧食而開戰,在廢墟裏漫無目地四處遊蕩。
避免全球暖化升溫 6 ℃ 的機率:若已升高升溫 5 ℃ ,
屆時所有的回饋效應將會徹底失控,機率為 0 。
Six Degrees: Our Future on a Hotter Planet, by Mark Lynas , is published on
March 19 by HarperColl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