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bin

作者的話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我寫了這篇《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我寫了這篇《保健雜韻》。希望感興趣的鄉親讀了之後,對常見病和多發病多一些了解。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嘴臭“與“口臭“貌合神離

(2025-09-05 15:39:17) 下一個

“嘴臭“與“口臭“貌合神離
by 馮大夫

在漢語中,“嘴臭”和“口臭”雖然長得像,聽起來也像,但它們,一個傷人心,一個傷鼻子——真是天差地別!

在我們老家,“嘴臭”通常是指說話難聽,不顧他人感受,出口傷人。你要是罵人不中聽,人家會說你“嘴真臭”。可如果有人對你說“你有口臭”,那可不是罵你,而是……關心你的健康(也可能是在暗示你該刷牙了)。

那麽,“口臭”到底是怎麽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常見卻常被忽略的“小尷尬”——口臭,英文叫做 Halitosis。

“Halitosis”聽起來像某種魔法咒語,但其實它是個醫學術語,來自拉丁語“halitus”(呼吸)+希臘語後綴“-osis”(疾病狀態)。顧名思義就是,你呼出的氣”不對勁”,“不正常“。

口臭,說白了,就是你說話或呼吸時,別人會聞到一股不太“愉快“的氣味。輕者讓人轉頭,重者讓人逃命。

有人為啥口臭?口臭從哪來?罪魁禍首可不止大蒜 !

我們總以為吃了點洋蔥、大蒜、榴蓮之類的“重口味食物”才會口臭,其實這隻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口臭,有很多“幕後黑手”:

食物殘渣

飯後不刷牙?牙縫裏那點肉絲就是細菌的“自助餐”。細菌吃得歡,呼出的“氣體”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煙民的“福氣“

抽煙不僅讓牙齒變黃、舌苔發黑,還容易造成牙齦疾病。牙齦一出問題,口氣就“火山爆發”。

刷牙不徹底,你正在給細菌建五星級酒店。

牙菌斑、不幹淨的假牙、髒牙套,這些都是細菌的“溫床”。它們產生的味道,別說別人聞了不舒服,你自己醒來都想打自己一巴掌。

舌頭是細菌的溫床

別小看你的舌頭,它表麵也會積聚細菌。很多人刷牙時忘了刷舌頭,那可是“口臭大本營”!

口幹也是禍首
睡覺時嘴巴張著、喝水少、用嘴呼吸……這些都會讓唾液減少。沒唾液清潔,細菌就像沒人管的熊孩子,到處“搗亂”。

藥物反應
有些藥物會導致口幹,或者這些藥物在體內代謝後釋放奇怪氣味。吃藥的人,口氣可能真的“不太對勁”。

疾病影響

從扁桃體結石、鼻後滴漏,到胃食管反流(GERD)、食道憩室病,肝腎疾病,甚至糖尿病——很多健康問題,都可能通過“呼吸的味道”悄悄告訴你:“我來了!”

如何知道有沒有口臭?聞自己不準!

尷尬的是,“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你聞不出來自己的口臭!因為鼻子早就習慣了這個“氣味環境”。

檢測方法:
    1.    舔手背法:舔一下手背,等10秒,聞一聞,有味兒就說明你有事。
    2.    牙線法:用牙線剔完牙,聞牙線,有異味說明清潔不夠。
    3.    找個真心朋友:當然,如果你敢問一個親近的人,“我嘴有味兒嗎?”那你是勇士,也是明智的。

如何解決口臭?從刷牙開始!

日常保衛戰:
   •   每天刷牙兩次,別忘了舌頭!
   •   使用牙線清理牙縫的隱秘角落。
   •   保持口腔濕潤,多喝水,少吃太甜或太黏的食物。
   •   定期看牙醫,清潔牙結石、處理蛀牙或牙齦問題。
   •   飲食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

抗口臭神器靠譜嗎?

口香糖、薄荷糖、漱口水……這些隻能暫時掩蓋氣味,不能從根本上治療。如果用了這些產品之後,還是有味兒,建議你別再靠“假清新”,去找專業醫生吧!

什麽時候該看醫生?

如果你已經刷牙、刮舌、用牙線、換牙刷、戒辣戒煙……還是口臭,那可能不隻是口腔問題了。也許你的身體某個地方在悄悄報警。

這時候,趕緊去找牙醫或醫生,查一查!

結語:口臭,不隻是小尷尬

雖然“口臭”常被當作笑談或社交上的小問題,但它可能隱藏著更大的健康隱患。就像嘴臭傷感情,口臭傷自尊,也可能是疾病發出的早期信號。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