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一葉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個人資料
正文

Amy Tan《命運的反麵》1. 魚頰

(2008-09-26 20:35:55) 下一個

     暑假讀了Amy Tan (譚恩美)的新作“The Opposite of Fate"《命運的反麵》。

     譚恩美在美國現代文學很有一席之地,我的美國婆婆是譚迷,曾聽過譚的演講。女兒出生時,奶奶寄給她的第一本兒童圖書是Amy Tan的“The Chinese Siamese Cat" 《中國的暹羅貓》。

     記得10幾年前,剛來美國修英文文學,那時我是係裏唯一的亞裔,常有同班美國同學問我,Joy Luck Club《喜福會》的中國文化方麵,寫得可信嗎?那時書沒看過,電影看了,拍得挺好,尤其是中國三,四十年代的那段戰亂 - 流離失所,兵荒馬亂,以及花花世界上海夜宴的燈紅酒綠。。。比起那時美國拍的其它中國片,細致真實了許多。又有美國好友推薦譚那時的新作The Kitchen God’s Wife《灶君娘娘》, 和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百種神秘感覺》。印象中她的小說將中國舊文化裏鬼神寫得詭詭秘秘,又有很多關於亞裔母女,兩代人,兩種文化的隔閡,代溝,誤解,感情衝撞和試圖了解。

    譚的語言技巧,如她的朋友費絲(Faith Sale)的比喻:譚的遣詞造句如開水龍頭一般容易。"She believed for some reason that writing came easily to me, that words pured onto the page with the ease of turning on a faucet."(Tan, 64)讀譚的小說,你能感受到她的情感,文字詼諧生動,想象力豐富,情節無奈而感人,無怪乎很受美國主流文化歡迎。幾乎她的每本小說都獲《紐約時報》最佳銷售書(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之譽。2001年冬天,譚恩美來到我當時住的雪城杜威特(DeWitt)圖書館訪問,兒子那時剛出生,沒有出門,錯過了。後來到圖書館借了她當時的新小說The Bonesetter's Daughter《接骨師的女兒》,小說以她外祖母的故事為題材,情節起伏大,很吸引人。記得那時產假在家,除了帶孩子,就是捧著看那本小說。

    《命運的反麵》是自傳,譚恩美收集了自己的散文,演說,情書,遊記,信件,穿插了她一如既往的文化差異,母女代溝等為經緯線。雖然不同章節有重複述說之嫌,但因是多篇作品匯集,本是難免的。

     譚恩美的祖父是廣東人,從小上英文學校,是基督徒,有12個孩子,譚的父親是長子,說流利的廣東話,普通話和英文。年輕時放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獎學金而去加州Berkeley修神學。後來成為加州華人教會的牧師。譚的母親住上海,曾有過不幸的婚姻,和三個女孩,因她的第一任先生,一國民黨飛行員,常折磨虐待她。譚母在天津遇譚父後,決定離開第一任先生,為此入獄。到美國讀書的譚父,為她禱告,她49年出獄後,離婚並致電譚父,問是留在上海還是到美國。譚父讓她來美國,隨後他們在美國結婚,又生養了三個孩子 -譚恩美和她的兄弟,美國成長的譚對她母親在中國的不幸婚姻,和母親留在中國的孩子等舊事,一無所知。直到老年,譚母才告訴她往事,譚恩美相當震驚,遂引發了她寫母親以及外婆的悲傷舊事,以她們的故事為背景,和亞裔美國人成長的困惑,矛盾和愛怨為主題,33歲那年她的第一本小說《喜福會》一炮打響,並被改編為電影。

     今天我先介紹她的散文小篇 Fish Cheeks《魚頰》。

     譚恩美14歲那年喜歡上了一位白人牧師的兒子羅伯特,那年聖誕平安夜,她父母決定邀請白人牧師一家來聚餐。譚擔心羅伯特會如何看她們家簡陋的聖誕餐,如何看待她家親戚宴桌上嘈雜的聲音,還有滿桌的中國菜 - 沒有美式烤火雞和紅薯。聖誕平安夜一早,譚母就忙起來了,有大蝦,鼓著眼等著下鍋的全魚,豆腐,和切得如自行車胎般的鮮魷魚。

    晚宴上,譚的親戚們伸手穿過桌子,用筷子夾菜,羅伯特一家則耐心地等著食物盤子傳到他們。當譚母將蒸全魚端出,譚的親戚們小聲道好,羅伯特臉很無奈地扭曲著。敏感的譚很難堪,心裏正絕望著,譚父用他的筷子夾了魚眼下的一塊嫩軟的臉頰肉,對她說,恩美,你最喜歡吃的。“Amy,your favorite”(126, Tan)。那一刻,恩美真願自己消失。

    晚宴後,譚母告誡譚,希望她外麵如美國女孩,內裏必須做中國人。"You want be same like American girls on the outside. But inside, you must always be Chinese."(Tan, 127)  14歲的譚很不以為然,直到多年以後,她過了初戀的青春期,她才體會到母親的苦心和她那天精心做的晚宴。晚宴上,母親選擇的全是女兒喜愛的食物。

    我選擇散文《魚頰》因為女兒霏喜歡這一篇。在美國生活的我們和成長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經曆文化差異,關於文化,龍應台的解釋是,“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曆史、經濟、政治條件中形成。。。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一個家有家庭文化,一個民族有民族文化,一個公司有公司文化。文化,確切地說,是約定俗成的禮儀,意識觀念,日常習性等不同方麵將原本分散的個體串織起來,產生公認的民俗習慣,信念,道德觀,抑或價值觀。文化對個體有約束力和影響力的同時,個體對所屬文化有依附感和安全感。

    因為外子是美國人,我對東西文化差異有很直接,直觀和感性的認識。家庭文化為例子,中國傳統文化重縱向血脈相承,古時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說。美國文化受基督文化影響,重橫向夫妻關係,也就是說,一旦夫妻結婚,夫妻應脫離父母,成為彼此的第一位。“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紀2:24)記得我從前公司部門經理Dan,他的妻子來自菲律賓,他們有4個孩子。這4個孩子是她妻子和第一任菲律賓先生的,因她的菲律賓先生早逝,她帶孩子來美國,找到了她學生時的美國筆友(Pen Pal)Dan,那時的筆友有如現在的網友。他們喜結良緣,如今已結婚20多年,4個孩子都已長大。又有,兩年前,我離開公司時,部門來了個小夥子,剛訂婚,給我看他未婚妻的相片,未婚妻很漂亮,大他幾歲,離過婚,有3個很小的孩子,但小夥子告訴我,他已學會為孩子換尿布,他為自己不久將同時榮升為先生和父親而自豪呢!

再有,西方文化重本位主義,強調個體獨立。東方文化重集體本位,強調社會家庭責任感。美國婆婆和我出門買東西,從來要自己付錢。每年老人生日,我們寄禮物給老人。同樣,孩子或孫輩過生日,老人也一定寄禮物給我們。中國文化,兒女獨立後,一般要給父母錢,尤其是我們不在父母身邊,隻有通過寄錢,多少彌補無法在他們跟前盡孝的缺憾。美國文化裏,沒有“養兒防老”這個詞,父母生養孩子是純粹付出,但基督文化裏有尊重孝敬父母(Honour thy father and thy mother) 的教導。美國老人在孩子大了以後,身體還好時,喜歡出遊,享受生活。中國老人對孩子仍然有責任感,我是很有福的人,兩次生孩子,母親都來照顧我,生第二個孩子時,父母一起來美,幫忙很大,美國老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魚頰》文章裏,譚母心思放在孩子上,加上一家子的親戚,文化使然,她做中餐,中式餐桌風俗,原本是一頓很豐盛的聖誕晚宴。但譚恩美的心思是她的暗戀情人,情人恰好是美國白人,譚的描述:他不是中國人,他白得如馬槽裏的瑪麗亞。"He was not Chinese, but as white as Mary in the manger."(Tan, 125) 於是,飲食文化的區別和餐桌禮儀的不同,那個家宴讓譚感到無地自容而記憶深刻了。

    在美國我們也常請客,中國父母來訪時,一定是中國飲食習慣。美國親戚來訪時,美國飲食禮儀。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朋友有中有西,我們做中餐和西餐,擺在餐廳桌台上,大家自助方式就餐,簡單易行,皆大歡喜。 

 References 參考:
Tan, Amy. The Opposite of Fate. Penguin Group Publishng Company. 200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