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zd3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陝西關中的美食---甑糕

(2017-10-18 14:18:09) 下一個

 

電視劇《 那年花開月正圓》 熱播, 很多觀眾對劇中美食 甑糕發生興趣, 據說西安一代最近甑糕都賣火了。

很多朋友第一次聽到“甑糕”這個詞都不知道該怎麽讀。其實陝西人就叫它“勁糕”好多陝西人也隻知道念“勁糕”不知道字 。至於為啥讀作“勁糕”那我也不清楚( 估計是方言習慣發音), 很長時間我以為是因為吃起來筋道

       “甑”字念zeng, 甑其實是一種容器很大很深,底部有小孔的容器。據傳,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產生,新石器時代又有陶甑,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鐵器產生後,又變成了鐵甑,近年也有用白鐵葉子焊成的。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現在它的炊具上,就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變而成的甑鍋蒸製而成,這也是得名的原因。甑這個炊具就世代沿襲,流傳至今。這種鐵甑形似圓筒,底部有許多透氣的小孔。下麵則需要配套的大鐵鍋盛水。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它又是由我國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粉糍”演變而來的。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餡蒸成的糕餅,並不放棗,到了唐代才發展成棗米合蒸。唐代,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的“水晶龍鳳糕”和現在的甑糕一脈相承。

     在陝西關中,人們早上最常吃的早點之一就是“甑糕”了,到處都可以看到推著車子上麵放上一口“大鍋”的商販叫賣著“蜜棗甑糕”。甑糕絕對是最受歡迎的早點之一,無論春夏秋冬西安人都好這麽一口,由於它是由蜜棗和糯米製成的,尤其是喜歡甜食的年輕女性,絕對是“甑糕”的忠實擁護者。

下圖為漢代的陶甑, 現代的是鐵製,上下兩層, 下麵盛水, 上邊放糕。

Image result for 甑
  西安最出名做“甑糕”的當屬回民街的“東南亞甑糕”了,大家一百度,絕對“甑糕王”啊,他家的“甑糕”為啥好吃受歡迎呢?那是因為他家的做法和原料跟傳統和其他家有所不同。他家選擇醃製後的蜜棗,這樣甜度更好。他家的“甑糕”“瓷實”也就是密度大。這是由於他家的米不提前用水泡,隻是幹蒸,蒸之後再灑水再上“甑”蒸製一晚上。這樣米含水量少也蒸熟了。但是,他家甑糕有個缺點就是不能涼了吃,一涼米就硬的幹心了。
其實陝西的甑糕有兩種類型,吃起來各有特點。一種較硬, 挺, 香, 出鍋後反扣在板上, 賣時用刀 切成三角形條塊, 用竹叉插著吃; 另一種較軟, 較黏, 賣時 用鏟子鏟, 沒有形狀了,一般都不用秤, 後來也有用秤按重量賣的了。

Image result for 甑Image result for 甑

還是簡單介紹一下“甑糕”製作吧,甑糕的原料是江米(傳統是無錫糯米)、大棗(以靈寶毛頭棗最好)其比例是每鍋江米10公斤,大棗3公斤泡米、裝甑、加水與火功等,都有嚴格要求。而且是各家有個家的做法,
現在的“甑糕”都加有“芸豆”,蒸的軟爛的豆沙和蜜棗的香甜、糯米的軟糯交融在一起,更加提升了舌尖上的感覺。而我最愛的不是蜜棗,而是沙沙的芸豆沙。

傳統的“甑糕”糯米和大棗是10:3,在家製作就自己根據個人口味了,我建議大家加些芸豆,這樣口感更好,現在西安的甑糕都有芸豆。
 家庭製作最大的問題是蒸, 小作坊用專用 的甑, 要蒸大半夜,所以米, 棗,豆香味相互浸透, 吃起來就很香,家裏自己做很難達到。
棗的選擇:以蜜棗最佳,可以買超市的蜜棗代替,如果沒有蜜棗也可以用大棗蒸的時候加些冰糖進去,不太喜歡甜的就隻選大棗,但也要盡量甜些,甜是甑糕的基本特點。
豆子的選擇:選擇紅芸豆或者花芸豆,白芸豆太大了,紅豆太小了口感都不如前者。
米的選擇:在家製作做好選圓粒江米,粘度要比長粒江米好的多,口感也就更好。

 
電視劇《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還有很多其他美食, 肉夾饃,胡辣湯,葫蘆雞,八寶油茶, 西鳳酒, 想起來就流口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