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zd3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你吃了嗎?

(2015-08-21 19:54:00) 下一個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中國人見麵打招呼總要說:吃了嗎?甚者,有時候從廁所出來,有人碰見了也來上一句:吃了沒?有的人還是能反應過來,感覺到不是太合時宜,但也隻是搖搖頭,笑一笑,因為這句“吃了沒”其實等同於“你好”。中國人不善於招呼人,就連“你好”,“謝謝”這樣的詞匯日常生活中都不好意思常用,因為這顯得太文明,太文明的語言,會讓人覺得關係疏遠,生分了。

可是。 這個“吃了嗎“的問候語到底怎麽流行起來的呢?似乎沒人去考證。為什麽中國人,尤其是有些年紀的人們習慣於用“吃了沒” 這樣一個問候語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生活在解放前後的那輩人,經曆過挨餓的人,都知道挨餓是怎麽個滋味,吃飽肚子是那個年代的人們最關心的事情。一句“吃了沒”不知代表了多少刻骨銘心的記憶。

民國18年(1929),北方饑饉,尤其是陝西關中, 連續幾料莊稼顆粒未收,饑民遍地, 屍橫鄉野路旁。我的伯父收留了一個逃荒女做媳婦, 可舍不得給她吃飯, 他的營生就是每天蒸一鍋包子去街上賣,一天就能賺幾個包子吃, 媳婦每天隻給吃兩個包子, 一天, 媳婦餓的受不了, 將要賣的幾個包子扳開吃了餡又放回去, 讓男人在集市上丟了醜, 回家暴打媳婦一頓, 沒幾天連病帶餓就死了。伯父還講過另一件事,當時街上有一賣燒餅的,一天一個叫花子搶了一個燒餅邊吃邊跑,賣燒餅的就去追,叫花子跑不動跌倒在地,急中生智,見身邊有一陀牛屎,就將燒餅塞進牛屎裏了,賣燒餅的一看無奈,踢了叫花子一腳走了,叫花子拿出燒餅,衣襟上搽了搽接著吃。

我父親是個孤兒,從小吃飯就沒有保證,當兵抗戰時,也曾經有過幾天時間裏粒米未沾,1942年河南大饑荒,父親的38軍駐離鄭州不遠的黃河邊,趙壽山軍長用私款從陝西老家買糧濟慈災民,軍部常設粥棚,有一孤女常去領粥,便和父親相識,她死活叫父親娶了她,就是因為能有一口飯吃,但因軍紀不允,便無後果。父親始終把吃的事情看成高於一切的頭等大事。困難時期吃大灶,家裏所有糧食被充公了,父親緊張得不得了,生怕我們孩子們挨餓,千方百計買來高價糧食藏好。所以那時候我家自己並沒有斷炊。

60, 70 年代在農村的生活經曆使我對吃也有很深的理解,尤其是困難時期,黃土高原天旱, 天天盼著下雨有個好收成,生產隊的玉米好不容易長起來,又架不住被偷。那一年,生產隊讓我和一個老頭看護玉米地,兩人一天到晚在地裏轉,隻見玉米棒子被搬走,也看不見賊的影子, 沒人的午後,我們倆自己也偷燒玉米棒子吃。那個老頭子嗜賭成性, 解放前就坐過國民政府的牢,解放後又坐過兩次新社會的牢,他說還是共產黨的牢好坐, 他說第二次是他故意想去坐牢才去犯事的。牢裏雖然吃不飽,但總有口飯吃, 在家裏經常斷炊。他說勞改場的飯天天頓頓就是雜糧一鍋煮,一天兩頓,大約每人一碗,吃飯的時候就是搶,叫搶牢飯。他有一個絕招經驗,搶飯食先盛小半碗,三下兩下先扒了,再盛一滿碗慢慢吃,動作慢的人甚至一滿碗飯都搶不到。

80年代以前,人們對吃是最關心的,大家都養成了非常節儉的習慣。什麽都舍不得花,什麽都留著,因為總是擔心萬一哪天又沒吃的了該咋辦?所以,家裏的破爛東西舍不得丟的,屋子常常顯得不是很不整潔。很多年輕人對老年人的這些“壞”習慣很是不理解。老人們也不理解年輕人這麽不會過日子,因為他們一輩子節儉習慣了,任何浪費都會心疼。 我從小就養成的習慣,打雞蛋時要把蛋殼裏殘留的蛋清都摳出來,怎麽也改變不了。

咱家的小兒子現在吃飯,每回都要剩一大口在碗裏,老夫有些看不過眼, 多次嚴肅教育無濟於事,憶苦思甜無效,現身說法置若罔聞,我說非洲孩子,中東難民饑餓者無數,他雲我撐著吃了那口飯,對非洲孩子沒有任何幫助,想想倒是也有些道理。這世道究竟怎麽了? 

這句話“吃了沒”,現在人們還在用,可能用得少些了,僅僅是一句問候語,這有點類似於英語中的“How are you?”。我想, 這個“How are you?”,原本是問你的健康狀態如何?沒什麽毛病吧?其實老外們見麵也不是真得要問你身體怎麽樣?也隻是一個問候語而已。可能也代表了老外對身體健康很關心,吃沒吃飯原本就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曾經有過這樣的笑話,多年前,一幫美國人去中國訪問,中國朋友習慣性地跟他們打招呼“吃了沒”。這群老外理解成中國人要請他們吃飯,於是就一直等著。直到餓得受不了了,才問到底什麽時間吃飯?最後搞清楚,原來這句“吃了沒?”隻是問候一下,沒有誰真要請客的意思。

80 年代初有一個留學生在某所大學學漢語,中文已經很好了,很快結交了一個中國學生朋友,是農村來的,每次見麵都要問候洋朋友“吃了嗎”, 這位留學生朋友開始納悶,怎麽總是問我這個,最終他忍無可忍地爆發了: “你總問我“吃了嗎”幹嗎?我有錢”。原來他認為朋友瞧不起他,說他太窮,吃不起飯。

 說起老外的“一根筋”,大家都有體會,中國人都知道寒暄是什麽意思。很多老外卻分不太清什麽是寒暄,什麽是客氣。剛來美國不久,一次我午飯帶了一盒餃子。微波爐熱完後,那香味傳出去很遠。幾個鬼子湊了上來,我自然客氣一下,但是他們真不客氣,不過幾下子,餃子就沒了。我當時心裏想,這幫鬼子太沒教養,我小的時候都知道要推辭一下,才能吃點嚐嚐,這老美也太實在了些吧。

“吃了沒?”——可謂中國經久不衰的問候語,實在是因為長期以來肚子問題乃是國人的第一要務,“民以食為天”、“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千裏為官,為了吃穿”之類的俗語就是最好的印證。

現在人們不再為肚子發愁,人們見麵打招呼,自然而然也不太用“吃了嗎?”

那麽,現在打招呼說什麽呢?

買車了嗎?

給兒子買房了嗎?

最近的行情會不會是:

買股票了嗎?

買黃金了嗎?

但願中國人從此不再為吃發愁。

見麵問候:“漲了嗎?” 這多好啊!

不過,我仍然思念那鄉村原野、農民式的打招呼——“吃了嗎?”

70 年代末,因為工作原因經常下鄉,常到老鄉家吃派飯,一天交一斤糧票,4角錢,農民們總是拿出家裏最好的東西招待客人。哪怕自己的孩子眼勾勾地看著。不論你從誰家經過,也不管彼此認識不認識,總是這樣的場景——先是一陣狗叫,接著就有主人來到門口問你:“吃了嗎?”

這淳樸的鄉情,濃濃的人情味,  永遠也忘不了。

(請看我以前寫的一篇關於吃的故事: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6352/201407/22375.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記得那時再隨父母在五七幹校勞動時,河南人中午的問候語是吃了哞,到了晚上見到你,其問候語是:喝湯了哞,記得非常清楚;沿街這一路上左右兩邊,你嘚不停地回答;吃嘍,喝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