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之賦

在人世上活一次,在詩裏再活一次。
正文

詩人之賦

(2014-08-26 15:40:48) 下一個













 

   
 
世界的新人 [管理]





 

世界的新人

他鬆散的坐在地上
麵前是一本打開的書
遠古的童話
今天的故事
在他麵前絡繹不絕地流走
一切都是新鮮的,單純的
跟蹤著,可愛的
跟蹤著,美麗的
一朵小花可以使他笑
一隻企鵝可以使他覺得滑稽
告訴爺爺。他的發現,
告訴奶奶,他的興奮
對於他
無所謂從前
隻有今天和未來

快來看吧,小朋友們
著世界的新人
在向你們招手!
 
 
眾裏尋他千百度 [管理]



眾裏尋他千百度

從來沒有尋找過

似千年有約

風裏雨裏

冰裏雪裏

同攜手

嚐不盡的粗茶淡飯

說不完的悄悄情話

你知我知

月依舊,燈依舊

一見傾心

一世傾心

何用眾裏尋?

9/3/2009於西雅圖





 
48831631
 
評論 [管理]
加載中…
 
一次與一千次 [管理]







讓我們記住這一輩子的

那一次邂逅

一次的約定

讓我們終生相守

一千次地

一起走過風雨坎坷

如同同一棵樹上的兩片葉子

不分你我

幾十年的悄悄情話

沒有窮盡

晴天也`沙沙

雨天也凁凁

有的人在謊言中一千次的改頭換麵

而真誠的人隻需一次的許諾

要什麽海誓山盟

說什麽錦書難托

有什麽“可惜流年,憂愁風雨“

百年三萬六千日

每一個日子都陽光明媚

這一千次的纏綿,

都緣自那一次的承諾!

 
博文 [管理]
置頂: (2009-06-16 03:51) [編輯] [刪除] [取消置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為好友詩人之賦題博克同名詩)
 
作者:詩人孫樹剛
 
 
古今作詩之人者

為世俗的四季而生

那苦痛掙紮的命運

是宇宙間最璀璨的呐喊聲

名字是時代的象形

詩歌是靈魂的見證

遭遇是世態的縮影

悲憫是心底期待之夢



將寂寞扔進地獄之坑

把孤獨品成黎明之燈

邀良善繼承最優秀的傳統

請卑鄙為高尚主動讓行

那陣陣回音的思索

架起愛的風雨彩虹



淒涼嗅過請向詩人致敬

那百折不撓的激情

足以點燃地球整個蒼穹

鑽入詩歌裏的情深意濃

是常人的心態難以納容

隻有俯下身虔誠聆聽

方可大悟博愛的憧憬



百年之後的詩人與詩文

九泉之下同根而存

真正意義上的詩人

可以登珠穆朗瑪峰低首思量

也可以在田間地埂鋤禾歌唱

那不死不滅的文字

宛若一個個乖巧的精靈

召喚著正義引領同胞前行



詩歌是世紀微睜的雙睛

滲透四麵八方的時空

拍攝喜怒哀樂悲恐驚

讓仁愛與天地交相輝映

也為醜陋的嘴臉警鍾長鳴

姑且為全人類的詩人作賦助興

群眾構建著最有潛力的靈感之城

但願詩人習慣地遺忘自己的姓名
 
 


 
2011-8-11 05:20 AM
閱讀評論還沒有被轉載 ┆ 收藏
 
(嚴倚雲教授自述)(1)
文/嚴倚雲
2010年09月28日,星期二
 

 

我從母親清華畢業五拾周年紀念冊裏讀到嚴倚雲教授的這篇文章。非常感動。覺得我沒有為她做過什麽事,我應該為她做些事,於是拍下了全文,發在這裏。作為對自己的鞭策,也作為對嚴倚雲教授的感激。

 

 

 

 

借來的生命五十年(嚴倚雲教授自述)(2)
文/嚴倚雲
2010年09月28日,星期二
 

 

 

 

 
編輯修改此文刪除此文
作者:嚴倚雲
  
 
 

本文在2010-9-28 5:52:19被施
閱讀評論還沒有被轉載 ┆ 收藏
 
標簽:

海邊

卵石

雜談

分類: 攝影

 

馬頭石

----為好友詩人之賦誠創此篇

拚命地逃避俗世的喧囂

朝著太平洋的太平寧靜走去

或許那岸邊的波濤洶湧

可以為苦痛的糾纏療傷

傳說在消瘦很久的年代

記憶早已褪去稚嫩的顏色



一個英姿颯爽的中國將軍

騎著寶馬良駒為正義而戰

戰得花落千萬朵夕陽暉漸殘

汗水浸濕了全身的鎧甲戰袍

他氣喘籲籲卸下盔甲和戰靴

依偎在太平洋的偉岸之中



馬疲憊得雙眼布滿血絲

雙腿顫栗全身無力滿臉憔悴

旁邊隻看到僅有的一塊石頭

英雄和寶馬互相謙讓

久久不肯休憩於石頭

最後無法支撐的老馬

一陣哀歎過後便倒在石頭上

一躺就躺了無數年

那流淌不止的鮮血

維持著奄奄一息的體溫

英雄因負傷嚴重難以遠行

在附近搭起了一個帳篷



種了蔬菜和五穀雜糧

守候著這塊難以遺忘的石頭

馬在這塊石頭上安詳去世

英雄沒有把它埋葬於泥土

卻每天用雙手蘸滿清晨的露珠

為老馬梳理鬃毛和洗澡

執著的感情沒有讓老馬腐爛

經住了歲月的嚴峻考驗



若幹年後老馬化作石頭影像

融合在石頭的最表層

那表情是在對著英雄微笑

將軍感動了淚滴在石頭上

一刹那間人馬默契的交流

凝望成華夏馬頭石的永恒奇景

作者:詩人孫樹剛(新浪博客)





 

閱讀評論還沒有被轉載 ┆ 收藏
 
(2011-08-08 13:02) [編輯] [刪除]
標簽:

白蓮

分類: 攝影

p


 
閱讀評論還沒有被轉載 ┆ 收藏
 

 

 

 

詩人之賦

 

(7)

 

深圳海關進出口處的兩個兒女睜大眼睛,依依不舍地看著走過安檢的他們。爸爸媽媽,你們要小心啊!女兒隔著海關的進口處,含著淚喊著眼中有淚的螈和瑜,不敢回頭望兩個依依不舍的孩子。他們人雖離開了孩子們,把心留在了孩子們的身上。燕兒他們雖然都已長大成人他們這次與孩子們別離的萬裏之行,卻使螈有切膚之痛前路茫茫,不知何日骨肉才能相聚。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在與孩子們分別的一刹那,螈不由得想起李煜的詩。心,如同被撕碎了般痛……

 
(8) 1992122日,螈和瑜,從香港乘西北航空公司飛機往美國西雅圖。但,由於女兒燕,買錯了飛機票,他們乘坐的飛機入關在舊金山,而不是在西雅圖。螈知道不會有人來接他們。她想給西雅圖的母親打個電話,告訴母親,他們已到了美國。然而,令他們窘態的是,他們不知如何使用公用電話,撥打長途。螈請教一位由身邊走過的旅客,那位先生熱情地幫助了他們。他當即向公用電話投幣口,投進了幾枚硬幣,而後又教他們如何撥號。這是他們踏上美國領土,得到的第一次幫助。使他們很受感動。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一切令他們沮喪、無措。打到母親家中的電話,沒有人接。打到妹妹家的電話,也沒有人接。無奈之下,螈說:我記得母親家的地址。出了機場,我們坐出租車去吧。"
出租車將螈他們很快載到母親家門口。使螈感到傷悲的是,母親家的門,緊鎖著。母親不知到哪兒去了。時值初春,春寒料峭,螈和瑜,在母親門外的寒風中,足足等了幾個小時,也不見母親回家。鄰居因為見過螈,請他們進屋坐坐。螈在母親鄰居家,一直等到晚上七點多鍾,也不見母親蹤影出現。“閉門羹”,也莫過於此吧!幸好,螈還記得父親的一位福建同鄉湯伯母家的電話號碼。螈將電話打到湯伯母家,並將他們已到美國,在母親家門口等母親好幾小時,也不見母親蹤影等情況。向湯伯母講了。湯伯母說:“孩子,你們等著,我開車來接你。”電話結束沒一會,湯伯母開車來接他們了。湯伯母連夜替這對來自大洋彼岸的夫妻,尋找住宿的地方。這一年螈四十九,瑜五十。
 
(9)
剛來美國,一切從零開始。為了節省開支,螈和瑜打算申請免費住房。他們在西雅圖“share house programm”機構的介紹下,找到了一個叫南希的寡居老人,可以為他們提供免費住房。要搬到南希家之前,螈去了母親那裏。她對母親說,如果母親同意他們和她住在一起他們就搬來與母親同住。不去南希家住。母親冷冷地回答說:你們去哪裏住為什麽要問我?螈答道:我是想給你一個機會。母親冷冷一說:我不要這個機會!母親就這樣,親手將女兒照顧她的心願,給撕碎了。螈和瑜,隻好去看護與他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美國母親——南希。
來螈和瑜跟南希還真是有點緣分呢!他們是通過老年人服務中心介紹來陪伴侍候南希的。西雅圖有一個“share house programm"機構,可以讓沒有房子的人找到住房,同時使孤寡的老人可以有人幫助照顧。在這之前他們也被麵試過幾家,不是嫌他們年齡大,就是嫌他們是夫妻兩個人。唯獨跟南希見麵時,她兒子問她你喜歡他們嗎?她二話沒說幹幹脆脆地說:喜歡喜歡!於是和瑜這樣搬進了南希的家。他們住在她臥室的隔壁一間房裏。
矮矮胖胖的南希,滿臉慈祥,除了身穿洋裝以外,那神情活像中國年畫裏的老壽星。螈從未叫過她南希,打一開始就叫她奶奶螈和瑜每每談及她時,總是娭毑稱呼她(注:“娭毑”,湖南話奶奶的意思——作者注南希出生於1902年,比螈和瑜大了四十多歲,不叫她奶奶,又該叫她什麽呢?
他們在南希家的工作是:招撫她的一日三餐,洗衣洗被,提醒她按時服藥。合同上說明他們照樣可以求職,可以打工。他們服侍老人的報酬,就是免費吃住。這對他們兩個落異鄉的窮書生來說已經夠不錯了。來南希家之前,他們住公寓房子每月房租四百五十元,加上電費,交通費,夥食費等等月開支不少於七百五十元。當時瑜在一家公司學保險業務,公司不向他索取訓練費已經夠不錯了,他哪還奢望有收入?螈有一個每天四小時半職工作。每小時六元,月收入剛好可交房租。螈的親戚(在美國四十多年的親生母親和在美國出生的同胞弟弟妹妹)都離他們遠遠的,生怕他們幫助。螈他們由國內帶來的一點積蓄眼看不能維持多久了。所以,在南希家的這份全職“保姆”工作可謂雪中送炭
像南希這樣的老人若是在中國,過的應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的生活了可是南希沒有這樣的福氣。她的獨生兒子每兩周才來看她一次每次來就急急忙忙地查看、清理賬單。查完帳單後,又急急忙忙地走不會在他母親身邊多呆半分鍾。南希的兩個孫女,則一兩個月才來一次,也是來去匆匆。至於她的孫子,直到螈他們離開南希的家,也未見他露過一次麵。
南希常常一個人咕咕嚕嚕。螈問她為什麽這樣,她說:沒有人跟我說話,我就隻好自己跟自己說囉。”“南希是一個無助的老人,我們是兩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我們是同病相憐啊!螈有次對瑜開玩笑說。瑜比妻樂觀說,他是一個新組的家庭:美國母親,中國兒子兒媳,兩代同堂。
南希對食物的要求很簡單,兩片麵包在烤爐中烤黃,中間加一片火腿或奶酪,外加一杯果汁,就是她的早餐或午餐。每個周日的早晨往往是螈和瑜最忙的時候,他們既要幫南希起床漱口,準備她的早餐,還要趕著上班。南希總是喋喋不休地催促他們:快走快走,我自己會從冰箱裏拿東西吃。盡管早上時間非常緊張,但螈他們卻總是會安頓南希吃過早點後,才會出門去上班。從未缺過她一頓早餐。南希喜歡吃三明治,每天早上,螈早早起來,給南希做熱騰騰香噴噴的三明治。
每天,螈和瑜出門上班時南希總要在窗邊看著他們的汽車開走,揮動著一個洋娃娃,目送他們離去。每天下班回來,她總在窗前守候。隻要他們的車一轉到那條街上,遠遠就可以看到窗前南希的身影。那裏是我們的家!那暖烘烘的小屋就是我們的家!”每當螈他們的汽車開近門口,看到南希的身影在窗前晃動,螈總會情不自禁地對瑜說。回到家,南希總是用一個大大的擁抱迎接們。
每頓晚餐,螈和瑜總是要細致地做幾樣中國菜讓吃三明治吃了一輩子的南希吃。讓她也嚐嚐中國菜的美味佳肴。瑜切菜的刀功很好,加上螈的烹飪技藝也是一流,使他們做的每頓晚餐的飯菜,樣樣都是色香俱。南希還喜歡吃螈做的,湖南風味的肉絲麵辣辣的香香的,透鮮透鮮的。可她在用餐時,用叉子無論如何也叉不起那滑溜溜的麵條。螈教她用筷子,筷子在她手中也不聽使喚。南希拿筷子的樣子很可愛,又笨拙,無論她怎樣使勁,麵條還是筷子一搞就掉到地上每每此時,螈就看著著急,時常她端起碗來喂南希。把麵條一筷子一筷子送入她的口中。南希吃得很很高興
南希不僅喜歡中國飯菜,而且愛好中國畫。偏偏那麽巧,螈是一個業餘畫家她在西雅圖和奧林匹亞都開過個人畫展。因年事已高,南希早在幾年前就不能作畫了她很想開開眼界,親眼看看中國人怎麽用毛筆在宣紙上畫出活活跳的蝦呀、馬呀、青翠的垂柳呀等等她請求在客廳作畫在一旁觀看,欣賞。因此,在南希居住的那段日子,螈但凡要作畫了,就滿足南希的要求,在客廳那張長條形餐桌上作畫。南希在旁邊觀賞。
螈和瑜與和藹可親的南希分別,是他們在南希家居住了半年之後的事。因南希的兒子要賣掉房子,將他母親送往老人院。螈和瑜,不得不離開給予他們無限溫暖的小屋。分別的時間,在一天天逼近。大家都有依依惜別之情。有天晚上,南希把螈叫到她臥室裏,說:我有一樣東西,不知你要不要。說著她指著掛在壁上的兩幅水彩畫,說:如果你喜歡,我把它們送給你。那是兩幅靜物水彩畫。是南希親自畫的。直到今天這兩幅畫還掛在螈家中的牆上。南希在她九十三歲時去世的。這兩幅畫,是螈和瑜對她永遠的紀念。
南希被她兒子送到老人院去後的第三天,螈和瑜便離開了這幢小屋。離開小屋的那天螈忽然覺得南希的小屋很美,像極了童話中的小屋。屋門前那棵高高的猴子樹鬱鬱蔥蔥,一條條彎曲的枝葉酷似猴子的尾巴。南希說過這樹是她和她丈夫年青時種的。它陪伴她走過漫長的人生旅途,記錄著她的如花歲月,青春年華,也記錄她的淒風苦雨,風燭殘年。
螈和瑜,離開南希,常常想起她。和南希在一起的那段日子,使螈他們那樣懷念,久久難忘。許多往事一樁樁,一件件,千絲萬縷,點點滴滴,清晰地閃現在眼前。他們想南希慈祥的笑容想她滑稽的動作使他們難忘的是,在南希即將搬出自己的小屋,老人院的前一天,她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她時而摸摸色彩斑瀾的牆壁,時而看看那褪色泛黃的燈罩。她拄著拐杖從臥室走到客廳,從客廳又走到廚房,她不斷地在小屋裏留連。
她在那小屋住了整整半個世紀屋裏的每一件東西都會引起她無盡的遐想……客廳牆上著她和她的孿生兄弟的合影。照片中的他們正值青春年華一個端莊秀麗,一個英俊瀟灑,真如一對天使!客廳長桌上堆積著她的畫作,有的完成了,如英國古老的教堂,威尼斯的水邊客棧,美國西部秋天的紅葉;有的畫了一半,還有的隻是勾勒了輪廓。
中年喪夫,多年寡居,潛心作畫,以畫為伴。這次她要離開的不隻是她的畫,她的照片,還有她用過的縫紉機,她拉過的小提琴,燒過開水的響壺以及許多過往的美好回憶。
那天晚上,螈特意做了幾樣好菜為她餞行。一向喜歡中國菜的南希卻沒有什麽胃口,她心事重重的說:“我實在不想離開這裏。她環顧了一下這小小的客廳:“我喜歡這種顏色的牆紙,這種地板,我還喜歡她望了望螈又望了望瑜,然後又雙手捂著臉,低聲地哭了起來
南希也許想起了那一個個寒冷的夜晚,當她尿濕了床(她有小便失禁的毛病)坐在地毯上發呆時,是螈悄悄地替她換了床單,將它們洗淨烘幹,幫她擦身換衣,扶她睡進暖暖的被窩。當她咳嗽不止,呼吸困難時,是螈給她喂藥,捶背,打電話叫醫生當然,螈和瑜也很感激這位如孩童的老人。是她在他們無家可歸的艱難時刻,收留了他們,使他們找到了家的溫暖……
 
(10)
燕兒他們沒有來美國之前,螈每年都要給她的母親,兩個妹妹,妹夫,一個弟弟及三個侄兒侄女們送聖誕節禮物還有他們每一個人的生日,也都少不了要送禮物。有一次,螈給他們的聖誕節禮物是每人一個積錢筒。是在中國城買的,那種中國陶瓷的錢筒禮物送出後的有一天,螈下班剛回到家中,接到母親電話。母親以教訓的口吻說:螈,他們對你有意見說你送的禮物太輕母親把螈看成是麽都不懂的人,要教育她。
螈在西雅圖這麽多年,母親沒有問過她經濟上有什麽困難,需不需要幫助。每次隻要母女相見,無論多少人在場,母親都用教訓的口氣對她說話。請他們來吃飯,母親說:要有魚,要把刺去掉,要有啤酒,而且要新鮮啤酒,放冰箱三天以上的啤酒,你弟弟是不喝的。弟弟一家人來了,吃飯間,他的兩個孩子不斷提出要奶油,要芝士拿著餐具對著太陽仔細好象發現有什麽不幹淨。弟弟坐在沙發上,手在沙發上輕輕摸,說:“這沙發比較劣等,釘子都能摸到。”
還有一次,螈的一個外甥想送一個舊的咖啡桌給螈。螈住得離外甥家有五十多英裏外甥說他願意送到螈家裏。說好了那個星期不知怎麽被螈的母親知道了。母親打來電話螈,你要你外甥送咖啡桌你,那是不能白送的,你應該給錢
要多少錢?螈問。
給他五十美金!
五十美金可以買一個新的了。螈說。
……常,螈想到母親和親人,對她的冷漠、無情,心中就有淚在流。
螈的母親在知道燕和帆,就要移民美國後,當即給他們開了一張購物清單:絲綿被兩床(要雙人耳環三副(玉的)枸杞,銀耳,當歸各一斤烏龍茶四斤。如此多的物品,赫然寫在紙上。而這些所購物品,母親是不會付一分錢的。
母親在他的老朋友老同學間也是很出名的。每月他們都有聚會,母親隻去參加,決不付款的
螈的女兒燕,初來美國,找到一家牙醫診所作助理那牙醫診所外婆家很近,離爸爸媽媽的家卻很遠。燕想在不能回家時,在外婆家住住。當她將這種想法告訴外婆時,外婆大聲拒絕你怎麽可以住我這裏?一向天真的燕,被外婆的無情回絕,氣哭了。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也。”螈在那天晚上,聽了下班回家的燕,講了她在外婆那兒碰壁後,由得想起此言。其實母親一人住在一棟兩層小樓,是很孤寂的。外孫女在她那兒住住,既可以和她做伴,也可照顧她。可是,她就是不接受。
一直在學校長大螈和瑜,總是教育他們做一個誠實的人,有愛心的人。可是,當他們來美國後,外婆對他們的冷酷無情,漠不關心,使螈感到很難堪。她無法對兒女們詮釋,何為親情。
好在燕和帆來美不久後,各自很快找到了工作他們也學會了開車,很快考取了駕駛執照。五月是美國鮮花盛開的季節。燕開著公司配給她的六人車,帶著爸爸媽媽和弟弟到西雅圖北部盛產鬱金香的鬱金香村去。車很快行駛至鬱金香村。下了車後,螈的全家被眼前,各種不同顏色,紅一片,紫一片(排列整齊),如花的海洋一樣,盛開的鬱金香迷醉了。一家四口,徜徉在花叢心兒完全陶醉於美景中。螈看著漫步在花叢中的瑜和孩子們,感慨無限:多少年全家沒有過這麽歡樂了。“看看你們美國這麽多年,也沒到這麽美的地方來玩過。”嬌嗔地對爸爸媽媽說。女兒哪兒知道,他們不在父母身邊的這幾年,他們的父母親,哪兒有心情享受自然風光。心中唯有的是長長久久地惦念在國內的他們。現在兒女在身邊了,螈和瑜才感到生活的充實和
燕兒他們來後,螈想這麽多年沒有給孩子們過生日了。螈想給兒子帆,風風光光地過個生日。有天,她對母親說:“媽媽,的生日要到了,我想在家中為他開一個生日派對。想您、妹妹妹夫、弟弟、弟媳和侄子侄女他們都來聚聚”母親聽後,不置可否,沒有正麵回答螈的問話。
幾天後,母親給螈打來電話“帆過生日的事,我對他們講了,他們去你們家,我也不去母親對螈說時,是以一種嘲笑,幸災樂禍的口氣說的母親總是以這樣的口氣和螈說話。
螈至現在也沒想明白,母親為什麽對自己一家子,一點親情也沒有。燕在北京上學那會兒她外婆應她的母校清華大學之邀請,回國參加校慶,全是燕去機場接送的她。外婆在北京的那段時間,燕盡心盡意伺候外婆,對外婆可是孝順、親近可是燕到美國後,外婆對外孫女,如同陌路人一般漠視。
 
(11)
螈的母親有些老朋友,還有兩個老同學在西雅圖。她讓螈稱呼他們伯伯,伯母。螈來到西雅圖母親的朋友們,盡人皆知。有一天到劉伯母家串門,順便帶了本自製的,兩英寸見方的小“畫冊”給劉伯母看。在這本小“畫冊”中,畫了一些細致小花小草 。螈畫在小本子中的那些小花小草,喻意著一花一草一世界,一葉一精神的生命價值觀。當螈將帶來的畫冊給劉伯母看時,劉伯母非常欣賞。看完畫冊後,劉伯母對螈我喜歡蘭花,請你給我畫一幅蘭花吧蘭花不是那麽容易畫好的但螈還是答應了劉伯母的要求。因為,她記得自己以前畫過蘭花。回家後,螈在以前的畫稿,終於了一幅幽蘭。螈將“幽蘭”畫,裱好後,又送到Micheals裝了框。螈是利用了一個休息日,將裝好框的“幽蘭”畫,送到劉伯母家的。親自給她掛到牆上螈先在壁上打一個洞,然後加入塑料契子契子安好了,再把螺絲釘旋進去沉重的畫框掛上去萬無一失。劉伯母看著掛在牆壁上的畫,高興地說:“現在我這客廳就齊了 意思,她們家的客廳,以缺蘭花
劉伯母在未來美國前,是在北大圖書館工作 劉伯伯是湖南人,也是北大教授,後來因年事已高,得了老年癡呆症。不久,劉伯伯去世了。劉伯伯去世後,劉伯母把劉伯伯的一套文房四寶送給了螈。
 
(12) 螈業餘時間,經常被西雅圖大學音樂係,邀請去演示國畫音樂係的學生,大多都是十分敏感的。他們常常出題要螈畫這個畫那個。螈總是盡力滿足每位同學的要求,給他們畫各種不同的畫。螈畫的畫,往往留在課堂裏。
後來這所大學介紹螈去一些中學教國畫題目是了解中國。最近螈又在西雅圖中文學校教書法和國畫每星期六上兩堂課。那幅藍陵美酒墨葡萄就是螈上課前畫的每次教畫畫,螈總是給學生們留下幾張她的畫讓他們帶回家練習上個學期末,最後一堂課,螈跟學生們講:今天我有獎品給你們她做了二十多張卡片,每片都是一張小國畫.螈說:“小的卡片你們可以拿兩張,大的隻能拿一張說完,就把卡片放在一個裝鳳梨酥的盒子裏,前麵往後第一個拿的是Wendy,她都有兩個孩子了她一打開卡片,大聲叫道:“,我得了頭獎!”一位聰明的媽媽站在一旁對她兒子說:“拿小的拿小的。那一天,得到大小畫卡的每一位同學,都喜氣洋洋。
 
(13)
自從燕和帆來到西雅圖後,螈的母親,弟弟,妹妹都不再邀螈和瑜一家參加他們的聖誕聚會和生日聚會了。我們是什麽人?螈對此是見怪不怪。兩個孩子也不在意。螈和瑜還是常常請母親他們來吃飯。母親來,要妹妹榕作陪。因為要由她開車接送母親。
上個月螈和瑜在一家餐館請客吃飯,事先電話跟妹妹約好,要她把母親接來一同吃飯。但凡別人請吃飯母親是樂意的。
母親來了,近來她是第二次中風。看上去,母親模樣大不如以前了。以,到哪兒去,都是她自己開車,還帶著老朋友們如今,母親要去哪兒,要別人帶了。每次我們相聚都是妹妹接送母親,真難為她了。
那天席間,螈五歲半的外孫女琪被老外婆蒼老的樣子嚇壞了。她雙手捂住嘴,往她媽媽懷裏鑽。那天母親還能自己吃,也能跟客人們講幾句話,雖然口齒不清但還記得講她是清華大學畢業的。
螈這次接母親來家玩,使她感到欣慰的是,母親吃得、玩得還算盡興。又過了兩星期螈打電話去母親家,無人接電話她隻好將電話打到妹妹家裏,才知母親已經進了老人護理院。螈和瑜忙著第二日去護理院看母親。
護理院環境舒適幹淨,每位老人每天有人照螈他們去時正好服務生把母親用輪椅推下樓來他們就在樓下起坐間,陪著母親坐下。螈拿出從中國城餐館買的點心,給母親吃,母親隨即吃了一個。到了吃午的時候,他們在老人院餐廳,陪著母親吃了午。吃飯間,母親說:“你們今天可以在這裏歇。我那房間裏另一個人回去了,有一個空床。”(注:“歇”即‘住下'的意思——作者注)
聽到母親說要他們在她房間“歇”時,螈不禁潸然淚下。她想起十七年前的十二月十二日,她和瑜從中國來美的第一天,春寒料峭,母親不僅不讓他們在家中“歇”,連門都不讓他們進。母親實實在在,給他們吃了個閉門羹!不知母親此時記不記得她的女兒女婿在這十七年中,從來沒有享受過在她家“”一夜的待遇。螈的幾個妹妹弟弟都有母親家的鑰匙,可以隨便進出唯獨螈沒有母親家的鑰匙。初來美國第一夜,隻有一位父親的同鄉湯伯母將在母親門口等了幾小時的他們接到他們家去,並連夜幫他們找到房子。螈寫過一篇初來美國第一夜的隨筆,登載在海外學人
那一夜他們是何等
他們拋下自己的一對兒女,拋下自己的工作,事業,裏迢迢來美,原本是想與母親和親人們團聚,沒想到一踏上美國的領土,就被母親拒之門外。當然,如果母親打開她家的門讓他們進去,也許他們不會有今天的一切。不會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車子、自己的工作他們的兒女又怎麽能來美與他們團聚?但是,如果母親是一位充滿愛心的人,隻要她伸出、那怕一次援手,螈和瑜也許不必那麽辛苦,不會那麽艱難又如何不能有今天的成績呢?而眼前的母親,頭發掉落,假牙鬆散,再沒有從前的那種傲。螈看著她就如看著一個有著智障的孩子。螈替她切碎盤中的肉塊,一小塊一小塊喂給她吃。飯後,幫她倒上咖啡,送到她手中。所謂孝子”,也莫過如此吧
這一次,螈他們在老人院看望母親,是看到母親最高興的一次。母親不斷留他們多坐一會坐在鄰桌吃飯的一位老太太,看著螈和瑜陪母親吃飯,眼中流露著羨慕的目光說:真羨慕,也很高興。
天快近黃昏了,螈和瑜因為第二天要上班,不能留下來陪母親。臨別,他們倆分別與母親擁抱了才離開。
回家的路上很感歎地對說:隻要我的母親還在世上,我就還是一個有母之人我就是一個‘上有老下有小’之人。我願她快樂,長壽!
 
(14)
母親在老人院住了將近三年了這三年母親的健康每況愈下。後來幾次,螈他們去看望母親時,母親幾乎認不出他們了。有次,瑜彎下身子,將嘴對著母親的耳朵輕聲問:“媽媽,您知道我是誰嗎?母親遲疑了好一會兒,才說:“Y"母親的醫生說,她有了一定程度的老年癡呆症了
有一日,母親對來看望她的螈說:你們到我那屋裏去住,我把鑰匙給你。這都是她說的胡話。她的意識已經開始混亂不清。她的房子早被她的那些兒女賣掉了。她哪兒還有房子呢。
又有一日,螈和瑜再次去看望母親。螈他們剛到母親住的房間,老人院工人從樓下打電話來,說螈的妹妹榕正在來老人院的路上螈說那我們就等一等吧。母親聽說榕要來,很生氣地說:榕要來嗎?那我跟你們走!我不想見她。”說完,她扶著輪椅執意要走。螈將母親勸住了,母親才沒離開住房。
螈的妹妹,榕,是母親最喜歡的女兒,她說她不想見她,是她意識混亂的表現。母親意識混亂的表現在還於,她不記得以前發生在她生命流程中的任何事情。螈有次問母親,記不記得她從前最喜歡去的卡西樓(賭場)。母親居然反問螈:卡西樓是哪兒?做什麽的?忘了,母親忘記了從前種種!有次為一位朋友改詩時,含淚寫道:母親在我懷中,我為她唱起了搖籃曲母親像一個孩子,我希望這一刻成永遠!
 
(15)
那天清早螈被電話鈴聲吵。電話是妹妹榕打來的。妹妹在電話中急切地說:媽媽不行了。已送往醫院,你快去看看吧!螈連忙起床醫院。母親的病房還有另一病人,是十分虛弱。螈走到母親床邊,喊了一聲媽媽,母親猛地大聲一喊:哎喲!隨即身子兩邊滾動,象是很痛苦的樣子。趕緊醫生。醫生來到母親床前,打了針鎮靜劑,母親安靜多了。已經是深度老齡癡呆的母親,這一次,竟然還認出了螈。這使螈有一絲的欣慰。因為,母親見到她時的那句哎喲是中國話,她不會對別人講中國話隻有對她最親近的人,才會說中國話。“母親是記得螈是她的女兒的。”螈站在母親的床頭,暗自想。螈在醫院一直將母親安撫得慢慢睡著後,她才離開。
第二天妹妹又打來電話告知螈說:媽媽從醫院又回到了老人院。接過妹妹電話後,螈和瑜,又趕往老人院看母親。母親已戴上了呼吸協助器,已不能說話了。但還能睜開眼睛看著螈,似乎有什麽要說,嘴中啊啊地發出聲音,吐不出半個字我媽媽走的時,完全不能睜開眼睛,不能發出聲音。看著躺在床上的母親,:“看樣子,母親還會逗留一些時日。”
可是,第二天,螈又接到妹妹榕的電話。妹妹說,她決定停止母親的協助器。就是說,妹妹要讓母親馬上停止呼吸!妹妹說我不忍心看著母親那樣沒有尊嚴、在痛苦、無望中一點點死去。幸虧有裏根總統的先例在先不然,我也不敢作出這個看似殘忍的決定。
摘掉呼吸協助器,就意味著,母親弱如遊絲的呼吸,會立即停止。也意味著螈昨日見到母親是最後一麵
母親於摘掉呼吸協助器的當天,停止了呼吸……
 
尾聲
西雅圖常青公墓裏,天陰沉沉的除了家人外,母親的葬禮沒有任何別的人參加沒有一個朋友、同事或街鄰。妹妹給參加葬禮的每個人送了一張母親在卡西歐中獎的照片。在葬禮上,螈念了她寫的那首我願意這一切成永遠的詩。
參加了母親葬禮的第二天,螈接到了律師的信。信中附有母親的遺囑:
我有三個孩子:洪,林和榕。他們的子女叫......我還有一個女兒,叫螈她有兩個孩子我死後的遺產由洪,林和榕及他們的孩子繼承.不給螈及她的孩們.......
母親的遺囑是她去世八年前寫的,是在她頭腦十分清醒寫的。螈相信這遺囑的真實性。雖然螈看了遺囑後很震驚!她驚歎母親由感情上,對她這個大女兒,這個五歲起就被她遺棄了的女兒,始終如一不改初衷的排斥……
 
 
 
 
閱讀評論還沒有被轉載 ┆ 收藏
 
(2011-07-21 14:56) [編輯] [刪除]
標簽:

雜談

分類: 詩人之賦
(5)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九年初春,西北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飛機降落在西雅圖塔克瑪國際機場。這是螈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作越洋飛行。她上身穿一件藍色短外套;下身穿一條灰滌綸長褲;腳上是一雙白色球鞋。隨身的兩隻大皮箱裏麵,裝著她給爸爸媽媽,兩個妹妹,弟弟,弟媳,妹妹的男朋友,及三個侄輩的禮物。一人一件毛衣,各種繡品,還有中藥等等。這是母親回國後的第七個年頭。螈來美國,因為父親得了癌症。

當螈踏進父親家門時,父親坐在靠椅裏等著她他十分虛弱,說話聲很低。當螈在父親的靠椅前蹲下身子,握住父親的手時,父親輕輕地把螈攏在懷裏。螈觸到了他稀疏的頭發,感覺到他艱難的呼吸。幾十年的翹首企盼就在這樣的時刻、以這樣的情境實現,實在是很殘酷!螈感覺到,這是她最後一次見到父親的機會了!

父親年輕時很帥,個子高高的。螈記得在母親生日時父親端著一個大蛋糕,為母親唱生日歌。父親和母親一輩子相愛。母親常在人前吹噓,他們愛情生活的美滿、甜蜜。父親在給的信中也提到他們是一見鍾情的。父親在給螈的有一封信中寫道:“我們的戀愛故事很有趣。那時,我和你母親一同在清華大學求學有一天,我們同在圖書館看書。我帶英文字典,就向母親借這一借就久久不還。母親惦著她的字典,日久就惦著那借字典的人了。

父親給螈寫過很多信,優美的字跡,委婉的語言,是螈童年和少年時最親切的讀本 父親在信中得最多的是:唯醫學能救人而無求於人” “象我與你母親,做圖書館和教書,都是寄人籬下。他希望螈學醫,卻不明白螈,為什麽最終沒有遵他囑咐醫。因為,螈從來沒有將她因受在海外父母之牽連,差點連師專也不能讀的事,告訴過大洋彼岸的父母親。螈將所有苦難獨自一人承擔。

父親在信中還細細地告訴螈祖父祖母的情形。對於在美國出生的螈的弟弟妹妹父親也在信中都一一評價、介紹。父親有次在聖誕節前夕,在信中寫道:“此地聖誕節,家家都慶祝,唯有我們,‘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見父親是很想念螈的。

今天,分離三十幾個春秋的骨肉,終於相見了,有說不出的喜悅和激動。她和父母親,弟弟妹妹們相互擁抱、噓寒問暖後,就打開行李,把帶來的禮物一一分送給各人。母親接過螈遞給她的毛衣後,馬上就試她把毛衣往頭上套了半截,又脫了下來。很生氣地說:小了,穿不進!生氣地將毛衣甩在一邊。 而父親穿上螈送的那件藍色毛衣時,很高興,直說很好。一直到螈離開那天,父親將毛衣穿在身上。

螈到美國後,才知道,母親能來美國是想來招護重病的父親即便這樣,我也樂意,好在我也做一回女兒吧。還在美國時,有次與瑜通電話時,這樣對瑜說。

螈在美國父母親家裏,已是呆了一個多星期了。有一天螈給父親做了一小碗湯圓。重病中的父親隻吃了四分之一個,就吃不下去了。螈見父親隻吃了一個湯圓就不吃了,就問父親:“爸爸,是湯圓做得不好吃嗎?你怎麽隻吃了這麽少一點。”父親贏弱地說:“好吃好吃。我好久沒有吃到家鄉口味的湯圓了。隻怪我的胃盛不下。”螈見父親高興,便說:“爸爸,我想把倆個孩子送來美國。他們成績不錯在醫學院留校,帆也畢業了,英語好。螈說這話時,母親也在旁,父親聽了,麵難色。螈又補充說:我們不要你們負擔,隻要你寫一個申請。飛機票等所有費用,全都由我們自己承擔(沒有美國公民親屬申請不可以移民美國的)。

自從螈提出自己一家人移民美國,父親母親及弟弟妹妹都變了臉。雖然螈每天還是替父親接大小便,清潔他的床褥,替母親做飯菜,購物,但一家大小都有些不快。燕可以在中國做醫生嘛,為什麽要到美國來?妹妹芬麗問。螈聽了覺得解釋也無用。隻回答說:我明白了!

1989年六月十日螈告別正病重的父親,離開父母居住了四十多年的家這裏有她的父母,弟妹,親戚,但沒有親情。是一片沒有溫情的荒漠。螈乘波音747經香港,到廣州,回了長沙。飛機把她載入空中,隱沒在雲裏。她朝自己的家奔去,一路上百感交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螈從美國回來後,對家人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不要去美國了,死了這條心吧。但是孩子們不死心,瑜也不死心。

燕在醫學院學的是英語醫學班,教材和教師都由美國耶魯提供,第一年完全學英語。六年畢業。她在班上成績遙遙領先。畢業後燕被分到醫學院病理教研組。有一天,燕打著嗲腔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三十美金。

“你要三十美金做什麽?

我想報名考托福,她說。

螈給了燕三十美金,說:那就隻有三十美金了。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不能一次又一次考。

我保證不再問你要。燕說。燕是立意要去美國深造的。

 

(6)

1989年,初夏,螈在出版社上班時,接到母親來自美國的電話。你們好嗎?螈問。不好啊!母親的聲音有些發顫你爸爸去世了!這是意料中事來了還是很突然。母女倆在電話裏同聲哭泣同事們見狀,知道螈的家裏出事了。

得知父親去世的噩耗後,心中悲痛萬分,她想起了杜甫詩句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她在給母親寄唁電時,將杜甫的這兩句詩文,寫在了唁電中。母親後來告訴她,在父親的葬禮上,螈的放在父親的遺像下。

父親的去世使螈覺得在大洋彼岸她已沒有可親的人了。卻在這時,母親給她來信了。信是英文寫的:我親愛的螈,你父親去世後,我每天都想著他,我在花園中種花時想到他,我在廚房做飯時想著他你父親的影子揮之不去。你妹妹弟弟常來看我,他們對我很好不知為什麽他們都不能代替你父親。我真正希望你能再回到我的身邊......" 不久螈就接到母親要他們一家四口,移民美國的信。接到母親召喚的信,螈哭了。哭了很久……她哭,母親終於認她這個女兒了。

螈和瑜的女兒燕,兒子帆那一年都超過了二十一歲,不再是兒童了他們不能跟螈和瑜一起移民國。他們必須由螈成了美國公民 以後再來申請他們移民。這樣燕和帆要在中國等待。好在他們都已大學畢業,又有工作。盡管如此,可是將兩個孩子留下,自己去大洋彼岸的美國,螈是一千個放心不下的。可是要使孩子們去美國的夢變成現實,他們必須先走這一步。

可是,使螈的全家,沒想到的是,螈的母親所謂要他們,隻是說說而已。並不是當真的。當螈和瑜都辦好出境手續時,母親突然來信說她不能作經濟但保。這真是如同晴天霹靂,將他們打懵了。他們要移民美國的事,在學校已是盡人皆知。母親突然提出不作他們的經濟擔保人,這就意味著,他們根本就沒資格移民美國。正在他們為難之時,一位他們素未謀麵的人寫信給螈。信上說:我是你母親從前的同學,我叫嚴倚雲。你們來美的經濟但保我已做好,並直寄廣州美國總領事館。請放心。這真是雪中送炭!嚴倚雲何許人也?她是美國華聖頓大學東亞語言係教授,螈的母親的老同學。嚴教授一直做著為東西方文化搭橋的工作。

得到嚴教授的經濟擔保,螈和瑜在廣州領事館,很快獲得簽證。簽證辦妥後,螈和瑜不停蹄地返回長沙辦理退職手續(他們是親屬移民,但學校不讓他們退休三十年工齡付之東流。螈和瑜隻能退職。)通知親友,做各種準備。那些舊日書稿成堆,他們用籮筐將他們拿到樓下空坪裏燒毀。看著自己的手稿被火焰吞沒,成灰散去好像在燒著自己有一天,當我們到了生命的盡頭,也會以這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的。暗自悵惘地想。然而,可喜的是,現在他們卻正要開始新的生活。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今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臨行前的那些日子,來家裏祝賀的人如雲。走了一撥,又來一撥。家中成天象是亂哄哄的人來熙攘。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學生,同事,親友,絡繹不絕。一天,一位高高瘦瘦的年輕人進來,他就是瑜的學生小洲。他進到家裏,還沒坐定,就對螈和瑜說:"螈老師,瑜老師,請你們把鞋襪脫下來,我給你們檢查一下。"師生如父子。螈和瑜就當眾脫下鞋襪, 讓小洲檢查了腳底。小洲檢查完了說:你們身體很好,還可以再拚搏十幾二十年。這大概是人們共同的擔心。螈的一位中學同學在他們離開長沙前夕守在螈家整整一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所有的情誼都在這一刻釋放了出來。這不是生死別,卻有著生離死別似的心情。

 

閱讀評論還沒有被轉載 ┆ 收藏
 
(2011-07-20 01:47) [編輯] [刪除]

(3)

螈在那一年,懷揣著一張S師專的錄取通知書,從長沙坐火車到S城。她沒有爸爸媽媽可惦念,因為爸爸媽媽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實際上就像不在這個世界上一樣地遙不可及剛到S城的那陣子,S城對螈而言,是陌生的。陌生的方言,陌生的人。S城的人說話帶著高腔,像唱戲,又像吵架。陌生的食物,如果你到店裏要一碗麵,店家問你要不要辣,你說要一點點,那一碗麵就會是一片紅。辣得難以下口。日暮他鄉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螈在這裏第一次嚐到了鄉愁之苦。然而,螈也是在S城,遇到了她一生中的最愛。

那一天,螈是在暮色蒼茫中到達S城的。當她拖一身疲憊登上S師專的教學大樓前的高台階,正在惆悵時,一雙長長的手臂接過了她的行李,此人就是瑜。從此螈和瑜開始了他們共同的坎坷人生,不離不棄!。瑜高高個子,長圓臉,說話很柔和,一聽就是會唱歌的。瑜也是從長沙來的。不用說,也是家庭出身不好,不得不來S師專的。瑜比螈早報到兩天,於是就參加迎接新生。真是巧!我就落到你的手裏!在後來的日子裏,常和瑜開玩笑說。

S師專,坐落在一個小山坡上。新生們一到校,即參加建校勞動,挑紅磚,抬樹條每天黑汗如洗。螈和瑜在同一個班裏上課和勞動之外常常一起複習功課。螈在這裏吃了過去從未吃過的辣椒,沒有油,但鹽卻很多飯是雙蒸飯,顯得很多,有時吃玉米粉做的糕,還有用甘蔗渣作的人造肉,小球藻等等。

有的同學因為不堪饑餓,而發生偷飯的事。有的同學由於營養不良得了水腫病。螈為了不讓自己被饑餓擊倒,每到開飯時,她都去得很遲,這樣就不用因排隊,而消耗體能。瑜的飯量大,但也是忍著,從不幹那種偷飯吃的下作事。有時瑜的哥哥經過S城,給瑜帶些海絲粉或麵條來,瑜總是讓螈也來吃。

S師專Z江上漁船來來往往,江風拂麵,少年壯誌悠悠。螈和瑜常常來Z江邊讀書。除了他們的專科俄語外,他們還讀弗羅依德,莊子老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好在師專圖書館的書還夠他們讀。有時螈和瑜比賽古詩,看誰記得多。螈當然獲勝的時候多。螈在外婆家孤獨長大,沒有兄弟姐妹,瑜就成了她的小哥哥瑜比她隻大一歲,兩人成了長沙話叫油鹽壇子和瑜在一起,螈有一種安全感,不為明天發愁。

螈和瑜S師專讀書時,正當十七,八歲,花樣年華,以為明天無限美好。他們那時最喜歡讀的古詩是嶽飛的滿江紅‘’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最喜歡讀的小說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牤熟記: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人隻有一次...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他們最喜歡唱的歌是畢業歌、“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就這樣,他們成了油鹽壇子,天天在一起。同學們也覺得他們無可指責。隻是有一次急壞了負責青年工作的郭老師。那天,到深夜,黑燈瞎火的。螈和瑜還在教學大樓頂層,吟詩對歌。郭老師爬到樓上催他們回寢室去。直到今天螈和瑜還常常回憶那次,我們就是坐到天亮也不會有什麽事發生。”他們笑著說。

 

(4)

1962年九月,螈和瑜師專畢業了。不知是命中注定,還是學校有意安排,他們兩人竟然一同分配到C城第一中學那時他們兩已經確定關係。螈和瑜在教育局報到時,那位中年辦事員笑著問他們:“你們倆人開一間房好嗎?

那不行,我們還沒有結婚哩。”有幾份羞澀的螈和瑜,幾乎是異口同聲說。
在這邊遠山區,人們對有情男女,不結婚就居現象,是比較認可的那怕象教育局這樣的招待所,也是如此。可是,螈和瑜,卻不能接受,不結婚就同居。他們堅持讓招待所,給他們分配了兩個房間。

S城的第二年,螈和瑜申請結婚。學校校長作證婚人,老教師劉先生用他那半文半白的古文寫了喜詞。在簡單的婚禮上,他搖頭晃腦,拖長聲音念了喜詞,給簡單、儉樸的婚禮增添了喜慶的氣氛為了祝賀這對新人,學校廚房的廚師,在螈和瑜的婚日那天,還特地做了好幾個暈菜,讓全校教師打了牙祭。“婚宴”後,由廚房工友張師傅一路放著鞭炮,一路撒著瓜子花生,送兩位新人入洞房。男女雙方都沒有親屬在場。等眾人散去,夜已深沉房裏彌漫著爆竹和瓜子花生的氣味螈和瑜相依在他們的婚床上,兩人都有莫名的興奮。對於何所謂結婚,螈是一無所知,瑜略知一二,也是似是而非。

第二天一早,一位比螈大幾歲的教數學的女老師前來問候幾句,女老師就得知這對新人還沒有真正結婚。於是出於大姐姐的關愛,她細細委婉文雅但不粗俗地給螈以性愛的啟蒙教育。而螈和瑜,由“性愛”學校,真正“畢業”,是在三年以後,縣人民醫院的一位女婦科醫生高醫生用她的鴨嘴鉗解決的。高醫生說:你們是正式結婚,合法的,不要怕。膽子要大一些。

螈和瑜結婚後的第三年,公元1966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燕出生了。接著又生了兒子帆。

初到C城,覺得那裏民風淳樸,山清水秀。周末,經常有學生家長請他們到家裏喝油茶。打油茶”,是那裏的古老而又沿襲至今的習俗。“打油茶”的製作方法比較繁瑣。先是把炒熟的花生,玉米,黃豆和陰幹的糍粑,用茶油炸香,然後將茶葉,在擂缽裏打爛熬水,用煮沸的茶水,熬上麵所說各種小食,當茶水倒入碗中,那些炸香了的花生,玉米,黃豆發出吱吱的響聲。無論是鄰居,是過路人,來的都是客。隻要由門前走過,都會被熱情請進屋裏喝油茶。一次要吃四碗。有句俗語:一碗是強盜,二碗是賊,三碗四碗才是客。有的人喝油茶有癮,不喝過不得。喝完油茶,主人還要給客人口袋裏裝上各種吃食,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C城的地方話比S城的平和,說起來文文靜靜。此地姓楊的人多,傳說是來自楊家將的後代。此地還有一小地名叫長安營。很奇怪的是,小小一個“長安營”,離京城千裏迢迢,方中,卻是京腔。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出生在C城的兒女小時候,就是一口地道的C城話後來到了長沙,才慢慢學講長沙話。

1966年出生的燕,正趕上文化革命。幼小的她,是看到她的媽媽掛著牌子、被人押著遊街的。在女兒燕,一歲多時,C城一中進駐了工宣隊”。,因父母在海外,而且是在“帝國主義”大本營的美國。“工宣隊”一進駐學校,她就在劫難逃地被揪了出來,常常被批鬥、紅衛兵押著遊街,使她生不如死。

有一天,烈日炎炎氣溫高達39度。螈那天正好又來了月經,經血洶湧不止,身體虛弱到了極點。頭發和衣服全被汗水濕透的螈,在被紅衛兵押著遊街時,步履蹣跚,幾次差點暈倒……從城東走到城西,學生家長,街坊鄰裏,熟人麵前,何等尷尬。後來螈回憶說:我活了下來,當時是不知人間有羞恥二字!螈說,若沒有瑜和兩個孩子,是不會活下去的。而那位對螈細細解釋何為結婚”的常識的數學老師卻因不堪被折磨和百般侮辱,選擇了自殺

螈除了被批鬥遊街外,還和瑜、以及其他一些教師,被罰上山打柴。打回的柴還要過稱,斤兩不足是不行的。瑜常常幫螈,半路上回來接螈的擔子。而螈手比較巧,就替瑜捆柴,...一對苦命夫妻,正當青春年少,就這樣風裏來,雨裏去,在山區度過了他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1974年,螈和瑜請求調動回省城,長沙市第一中學教外語。C城,度過的十二年光陰,轉瞬即逝,細細想來,多麽寶貴啊!雖然艱苦卓絕。

媽媽,長沙大嗎?長沙有山嗎?當全家要搬往省城時,女兒,好奇的問。帆卻隻記得:"我要吃油茶!命運把他們一家帶回了起點。我們青春年少時,孤身一人長沙出發,十二年後,我們收獲了愛情拖家帶口又回到了長沙暗自真是山不轉水轉

貧窮,落後,苦難,像一堆糍粑,跟善良,勤勞緊緊粘在一起;青山綠水,跟灰暗的天空,無盡的勞作諢然溶在一起!

我們把自己青春最美好的時光留在了這裏!離開C城的最後一夜,螈和瑜都徹夜難眠。這裏曾經有我的家,我的親人,孩子,但沒有我的房屋,沒有我的田野!

離開C城的那天,螈和瑜租了一輛載重五噸的卡車,帶著他們的孩子燕和帆,一家四口回長沙。一早出發。車上裝著他們十多年的全部家當:舊衣,舊褲,笨重的棉襖,幾床舊棉被(他們的棉被多年沒有換新的,因為他們出身不好,得不到棉花票),鍋碗瓢盆,幾隻烘籃(竹篾編成,冬天用來取暖) ,幾隻火桶(木頭做的圓凳,下麵空一處,可以放瓦缽,放炭火取暖),還有一個火櫃(冬天小孩可以站在裏麵,下麵放炭火),以及他們的書籍,日記,照片簿(螈很喜歡照相)。此外,螈和瑜還把他們用過的鋤頭,箢箕,扁擔都裝上了車。暮色蒼茫時,卡車到達了省城一中的校工彭大爺幫他們卸車。彭大爺一邊搬東西,一邊歎息:“唉,你們在那裏真是受

一年螈三十一,三十二,燕八歲,帆四歲。

螈和瑜在山村用的是柴火,回了長沙,他們開始學用煤火。早餐吃學校食堂的饅頭包子。從此,他們一家人,開始由”鄉下人“變“城裏人”了

 

(待續)

閱讀評論還沒有被轉載 ┆ 收藏
 
(2011-07-18 12:22) [編輯] [刪除]
標簽:

雜談

 

1982螈帶著母親從廣州坐火車回了長沙。他們在一中的宿舍隻有兩室一廳,螈和瑜在空教室裏打了一個地鋪,讓兩個孩子在家裏陪外婆睡。

這一夜,螈枕著瑜的臂膀,睡在空曠的教室裏,心緒難平。當夜闌人靜時,朗朗月光從窗外照進來,螈對瑜細細地說在廣州發生一些。她說,她如何在廣州火車站外烈日下等了兩個多小時,當她終於見到母親由熙熙攘攘的站內,跚跚向她走來時,她的心情是何樣的激動,滿眼都是淚……可是母親一句冷中帶有不屑的問話:“你是螈?你就是螈”,讓她頓時同掉進了冰窟窿,透心涼了。她細細地對瑜繼續說,後來,她在路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母親下榻的東方賓館。母親對她依然如霜樣的冷。是晚,母親三十多個春秋沒見麵的女兒,睡在她床旁的地板上,不讓她上床睡。一夜,母親沒有問過她這些年過得好不好,想不想爸爸媽媽等等。螈講到此,忍不住有淚流下。她泣不成聲地說:“這就是三十四年來,對母親日思夜想的結局。我又一次失去了母親。螈說。輕輕撫著螈的柔弱的肩頭安慰說:“不要將這一切放在心上。畢竟你是她生的。

說,是的,我不會把這一切不愉快的事放在心上的。我隻是一切告訴你,心裏就會平靜。螈說完,就在瑜的臂彎裏酣酣地入了夢鄉……

這世界上隻有瑜是唯一的傾訴者。他們在師專戀愛起,他們彼此的話都不會隔夜每天,甚至每一刻,都會有心的交流。螈從小就十分膽小,怕黑。在師專時,瑜總是陪著螈去上廁所瑜站在另一邊的男廁所外等她。螈的女兒常常說苦出身,嬌小姐的命。當然,在女兒上了大學學醫以後,她對母親膽小的行為,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她說媽媽是從小失去了母愛,沒有安全感,所以膽子小。螈第一次聽女兒這樣說她時,心中是流了淚的……

……

母親終於睡在自己家裏了,這使螈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作為人子 ,她覺得自己是一完人了。昨夜睡得很熟,一睜眼才知已到九點了。螈和瑜翻身起來,趕忙往家中跑。進得家門,不見兩個孩子。但見母親坐在桌旁喝咖啡(為了母親的到來,螈特地買了高級速溶咖啡備用)母親見螈他們回了,她一隻手扶著自己帶輪子的旅行拖車,一麵對螈說:我不能在我要到賓館去這裏又熱,床又硬昨晚一夜,我簡直沒辦法入睡!”聽母親說一夜沒睡好,螈感到很內疚。她和瑜沒有多說什麽打電話請來一輛出租車,把母親送到離一中不遠的湘江賓館去了。這是螈的母親回中國後唯一一次,在螈家中住的一個夜晚。從這以後,母親再也沒有到過螈的家。

 


 
閱讀評論還沒有被轉載 ┆ 收藏
 
(2011-07-14 05:53) [編輯] [刪除]
同題畫賽

<10>

詩人之賦

 







美國西雅圖的“翡翠城”每年七月組織畫馬比賽。七月六日參賽者送去自己的畫作,分成人組和兒童組,又分油畫,水彩畫,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攝影,雕塑等各種畫種。中國畫列入水彩畫。

七月七日上午,評委評定,確定名次。當日下午7時開盛大的派對(party),畫作者們可帶自己的朋友親戚孩子前往。餐後宣布獲獎名單,隨後,(兩星期左右獎金寄到獲獎者家中)。作者們在參後手端酒杯,漫步在畫廊裏,樂如之何!


 

詩人之賦

 

 
標簽:

雜談

分類: 詩歌
36 一萬六千個春天

 

 

 

 

相信吧

那巫水兩岸的群山

都是我們昨天的見證

 

我們赤著腳

走過荊棘

盡管疲勞,困頓

但我們總是在一起

盡管山太高,路太崎嶇

但我們總是在一起

 

有你的,我的說不完的故事

有你的,我的不同的玩笑,幽默

簡樸的生活

分不請你的,我的

 

可愛的孩子

是你的,也是我的

 

我們沒有預約來世

我們不願放棄今生

我們踏破鐵鞋

我們飛越關山

人生固然會老去

而我們的春天不會老!

 

2007.9.7 於西雅圖

 

 

 

 

 
閱讀評論還沒有被轉載 ┆ 收藏
 
 
 
視頻播放器 [管理]
 
 
寒梅 [管理]







 

 
 
 

新浪BLOG意見反饋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饋 電話:4006900000 提示音後按1鍵(按當地市話標準計費)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