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地震後對中國民主化道路的新思考

(2008-05-25 21:02:58) 下一個
2008年以來, 中國的災禍和麻煩不斷, 尤其是這次汶川地震, 可以說是慘痛無比,在考驗著中國的民眾,政府,更考驗著中國共產黨。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在應對這些麻煩和緊急事件中,表現可圈可點,行動迅速,組織嚴密,信息公開,法製嚴明,領導人身先士卒,贏得自中共執政以來,另一個聲望高峰。這讓那些大量的曾經對共產黨沒有好感的人,開始喜歡並站在共產黨一邊,讓那些強硬的反共勢力,失去了借口和市場。他們很失落。原來那些期待中共垮台的勢力更加失望,以至於很憤怒,反共的勢力與舞台都前所未有地被壓縮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是誰,叫什麽名字,隻要代表人民利益,就會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否則就會被人民所拋棄。
與此同時,也表明了這樣一種大趨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中共的執政地位仍然不可動搖,其實,這對中國是天大的好事,而不是壞事。因為中共悄無聲息的政治體製改革,已經有相當的量的積累,隻是許多人因為厭惡其名及其曆史,而忽略罷了,但實際這對中國逐步平穩過渡到民主社會,是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廢除了領導幹部終身製。輪替製度現已逐步形成了固定模式。避免了宮廷政變對國家穩定造成的危害。也阻止了野心家,陰謀家的獨裁可能。
2. 盡管仍然是專製體製,但其政府的專製,妄為行為已大為減少,中共的自我約束加上現在發達的網絡,手機等個人通訊事業的發達,使任何醜聞都很快會被人揭露出來。
3. 中國目前除個別敏感話題如多黨製,公民選舉,言論自由,結社遊行等仍然是禁區外,政務組織,社區結構,人民生活模式,都與西方國家別無二致了。而且,中國暫不實行多黨製和民選,限製結社,遊行,集會等自由,盡管會出現決策不科學,腐敗難以消除和民眾言路不暢等弊端,但同時也有比西方國家更高的執政效率,很少扯皮,議而不決。事實上,西方的民主體製,也正麵臨著巨大的困境,尤其是美式民主,其代價甚為高昂,花錢越來越多,選戰耗費的人力物力越來越厲害,可當選的人越來越愚蠢,無能,政見對立和分化越來越嚴重,執政者還要花相當長的時間進行整合,再加上多黨製的過強約束,使得執政黨處處掣肘,效率低下,從而也影響了其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記得一位政治家曾說過:“民主製度不是完美的,但是卻是在現實中最好的選擇”。他說這話的時候,民眾了解國家大事的渠道非常有限,報紙,電台等媒體是可以輕易被控製在某些利益集團手裏。而現在,互聯網,手機等個人通訊的大量普及,民眾可以從親戚,朋友,同事,熟人甚至陌生人哪裏,通過大量比較,得到事實真相。這種東西是任何勢力也控製不了的,這也使愚民政策成為不可能,所以執政者如果想一意孤行,他會考慮到潛在的眾怒,因而也會受到大大的製約。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民主,代議製度也必將發生革命性變革。
但畢竟,現行中國的政治體製仍然是專製體製,仍然存在著獨裁的可能性。製約仍不夠有力,所以一定要加以改革,但同時也要看到,如果一切推倒重來,既不現實,也無必要,一定要在現有基礎上逐步推進,原因有以下幾點:
1. 中共有幾十年的執政經驗,它也有其高效率的組織結構,鐵的紀律,優良傳統和輝煌曆史。是一個真正嚴肅的,實力強大的,具有現代治國理念的政治團體。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不能輕易扔掉,所要作的,是要革除自身的弊端,不斷與時俱進。實際上,中共在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做出了積極改變,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相比北朝鮮,古巴及世界上其他專製獨裁政體,它無論從執政理念,方向,目標還是執政方式,更趨近於社會民主黨。
2. 人民的政治覺悟隨著改革開放和個人通訊的發達,前所未有地提高了。大大彌補了沒有多黨製和言論自由帶來的弊端,使中國事實上處於亞民主的狀態。
3. 反對派陣營開始分化,那些受帝國主義指使和支持,想搞跨中共進而搞跨中國的勢力,市場大為削弱,一種理性的批評和反思正在進行。台灣民主的成功模式,也是基於反對黨理性,善意,積極地批評和競爭,在和執政黨良性的互動中取得的。事實證明,對抗,辱罵和消極批判,置之死地而後快,不但起不了好作用,還會危害民主進程,中國的近代曆史,已經提供了太多這樣的負麵教訓。如:民國初期的國民黨在國會中擠壓袁世凱。如五七年右派輪流坐莊的言論,如八九年民運們不依不饒的行為,都是消極的,妄圖置對手於死地的愚蠢行為。要知道中國在幾千年裏都是專製體製,如果執政黨做出哪怕是一點改變,都應該鼓勵,歡迎,就像對待一個頑劣的孩童,應以鼓勵為主,積極批評為附,目的是為國家的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是一黨私利。
最後,最終,還是要提出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方案,這個方案的設計是需要充分發揮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才能取得的,成功的標誌是,不流血,不影響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保持社會在政治改革後,持續發展的更好,更快。盡管很難,但仍然是可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
1. 從中共的領導人選拔的趨勢來看,具有民主意識,科學領導才能,親民作風和年輕化等正逐步成為選拔標準,這是任何政改的先決條件。有了這樣的人,就一定會有所作為的。隻是時間問題。
2. 逐步修改黨章,逐漸淡化共產主義和馬列主義等陳舊過時的東西,或將共產主義作為長遠目標來輕描淡寫,而重點強調社會主義理念,因為社會主義是可以被絕大多數民主國家甚至西方國家所接受和承認,如北歐,法國,加拿大等國就聲稱自己是社會主義。
3. 更名。在黨章修改後,因為目標是社會主義,所以,更名就是理所應當,情理之中,相信大家都可以接受,如更名為中國社會主義黨,更名盡管說是名義上的,但卻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它將從此從共產主義陣營中分化出來,將自己劃歸民主陣營。
4. 繼續強化人大,政協作用,大量增加懂政治管理,法律,經濟,社會工程等專業人士,同時對議題討論實況進行直播,增加透明度。
5. 加快基層選舉試點,並逐步擴大,推廣。

相信這幾步做完後,逐步開放言論,開放黨禁也都是之日可待的事情了。

有了執政黨的自我反省,自我改造和自我約束,有了民眾更高程度的理性參與,有了反對派更積極,正麵的監督,批評,相信中國必將平穩過渡到民主政體,這將在人類曆史上開創出一個具有幾千年專製曆史,積重難返的極端獨裁專製的整體在不流血和保持穩定發展的前提下進步為民主法製健全的現代國家而載入史冊,再次顯示出中華民族無窮的智慧和創造力,使其以傲人的麵貌展現在先進國家之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