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說文論武之民族主義(七)

(2009-11-09 10:04:26) 下一個

 

當時勸降文天祥的不光是元世祖忽必烈,還包括投降的南宋恭帝趙顯和其他南宋大臣來勸降。而當文天祥的弟弟文璧鎮守惠州(今廣東惠州),因為看到元軍鋒芒銳不可擋,南宋朝廷回天無力的情況下,為讓當地人民逃避刀兵之禍,獻城以降。對此文天祥不但沒有憤怒,反而非常欣慰,因為古來忠孝不可兩全,他選擇了盡忠,而他的弟弟就應該盡孝,來保持文家香火的傳承。

但是對文天祥來說,他的舍身成仁並沒有喚起天下的忠臣義士起兵。就連釣魚城(今重慶合川)的堅強守軍,在得知南宋已經滅亡,而開城投降。當初在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該城的宋軍,讓一代天驕蒙哥大汗喪命,導致蒙古南侵計劃流產,為南宋延續了20多年的壽命。而由於蒙哥之死,導致了蒙古在歐洲和中東的征伐停止,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曆史。在這之後的大汗爭奪戰中,親近漢文化的忽必烈擊敗自己的弟弟阿裏不哥(顯然被有意翻譯成不尊重自己的哥哥),後來在征服南宋的過程中,改變了蒙軍濫殺的惡習,使中國南方受到的破壞相對較小。

因此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儒家知識分子在思維習慣上,不光是缺乏民族主義的概念,甚至連為自己的國家和社稷出點力,都不是太在乎的。可謂是“負心多為讀書人”了。

看一下宋朝的結局,再和唐朝一比較,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了。

在唐朝的時代,曾經出過許多少數民族,尤其是來自遊牧民族的將軍。比如說突厥族的阿史那杜爾、執失思力、哥舒翰,鐵勒族的契苾何力,高麗族的黑齒常之,高句麗族的高仙芝,契丹族的李楷固、李光弼,回紇族的仆固懷恩,渤海族的李多祚,敕勒族的李光進,當然還有後來造反的胡人安祿山和史思明。

當然後來唐朝因節度使權力過大,而釀成安史之亂。但唐朝在自己的文治和武功中,充分運用了遊牧民族的軍事人才,自然增加了自己的實力。相比較於宋朝,不光是無法運用少數民族的軍事人才,連自己的軍事人才也壓抑得厲害,反而向遼國、金國和蒙古輸送了不少文治人才。這樣一加一減,不處於逆勢,那才出奇呢。

而詭異的是,宋朝輸送出去的漢族儒生,在其對手的屬下,反而比自己朝廷裏的大臣要有本事。宋朝在軍事防禦上的能力弱,不光是軍隊建設有問題,而且還是國防戰略糊裏糊塗,顯然朝廷無能臣是一大問題。

本來正如俺前文所述,北方遊牧民族南侵,隻要頂住了上來的三板斧,基本上局麵就可以維持。可是每當強敵一出現,宋朝的朝廷裏,馬上就聽到一大片的主和之聲,要麽主張放棄首都而遷都,要麽主張進貢而和談,每次主張頑強抵抗的人士,總是處於少數的劣勢。無論是寇準,還是李綱,都經曆過這樣的困局。

那麽為啥宋朝的大臣,早期你還可以見到範仲淹、富弼、韓琦、歐陽修、包拯、司馬光、王安石和蘇軾等等,不管政治觀點是新黨,還是舊黨,總還是令人佩服。可是到了宋徽宗時代,似乎全朝廷的官吏們,用李綱的話說,都大部分是“寡廉鮮恥”的人?

從唐朝開始,到宋朝,一個很大的社會變革就是貴族和門閥的衰落,和士紳階層的出現。這些士紳階層,在科舉製度下,獲得了做官的途徑,但這個途徑慢慢就被腐化了,從而官僚隊伍的選拔,就成了買官賣官、結黨營私和貪汙腐化的溫床。

宋朝的官員人浮於事也比較厲害。從每十萬人口的基數中的官吏人數,東漢是13人,西晉42人,隋朝27人,唐朝35人,元朝27人,明朝31人,而北宋是最高的51人。南宋大家官員又一股腦跑了過去,管的臣民少了,官員卻沒有少多少,使這個數字更高。

其結果就是機構林立,大家各部門之間互相扯皮,搞官僚主義的低效率。政令出自多門,而前方軍情則在部門裏慢慢爬梯子,導致整個係統反應遲緩。

這樣的臃腫機構裏,有才能的、資曆淺的、年輕的上不去,資曆長的、暮氣沉沉、混日子的占據著位置。而官員多,位置少,自然就導致了為了爭肥缺,大家一窩蜂的賄賂和貪汙,使整個官場的風氣敗壞。

因為僧多粥少,學子們要出頭也越來越難。在宋徽宗年間,全國的學校係統大概超過了20萬個學生,而在政府隻有24千個編製,僅僅可以錄用500個進士。因此在考試的成功率上,在宋仁宗剛接位的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每10個參加考試的可以通過5個,就是50%成功率。到了20年後的慶曆5年(公元1045年),就跌到了20%,每10個取2個。然後50年後,到宋哲宗元佑8年(公元1093年),變成10%。在南宋的宋高宗紹興25年(公元1156年),更是到了1%,和宋恭宗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是0.5%

所以說,有才能的出不了頭,而人家遼國、金國和蒙古都在大量招募人才,最後能幹事的去了哪裏,就不奇怪了。

而看到敵人殺到了城下,這些官員們個個想到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算個屁啊。自然是一片主和聲大起。而第一次金兵圍攻汴梁,這幫人就想著花錢買平安,最後是京城的一幫大學生,在陳東的領導下,上街遊行,就是古代版本的129學生抗日救國運動,才導致了主戰派李綱的複出,從而贏得了汴京保衛戰的勝利。

科舉體製出現,也造成了另一個社會變化,那就是產生了以管理國家為專業的公務員隊伍。什麽是公務員?就是以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作為專職職業的人,那種“俺會打好這份工”的非政治性官員。

在今天的西方國家,這些公務員是公開招聘的,是不會跟你選舉出來的內閣共同進退。在中國古代,就是你皇帝死了,幹俺屁事。你宋朝倒了,來的是啥子朝代,什麽蠻夷,俺不在乎,隻要你提供幹糧,有薪水,有好處,俺一定向你提供優質服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夾心 回複 悄悄話 像看曆史書,沒有作者自己的觀點 學而不思則罔
樓易 回複 悄悄話 其實就我們國家現在這個情況再過個5-6年在政治上一定會出現這個情況的,政治上的疲軟導致軍事上的無能也不是不可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