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音樂家的魅力

(2012-01-23 15:01:51) 下一個
回到北京的第二晚,閨蜜開車,我們兩個帶著各自的女兒去中國大劇院的音樂廳聽呂思清、秦立巍和孫穎迪的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奏。

我不知道這三個人是什麽人。
因為回國前和閨蜜說沒看過國家大劇院,閨蜜就給我們訂了票,讓我們通過音樂會去看國家大劇院。
座位是第一排正中,我們距演奏的音樂家3米。
問了閨蜜,知道3位音樂家都是國際音樂大獎的得主。
對音樂,我是七竅通了六竅外加五音不全。這麽七六五倒著一數,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屬於音盲一類。
麵對孩子學琴的五線譜,覺得美好的音樂雖如天籟之聲卻是抽象得匪夷所思,讓我輩之人心懷景仰,除了畢恭畢敬地聽聽,不敢說懂,不敢妄加評論。
但,這倒不妨礙我偶爾附庸風雅去聽聽音樂會。
聽的時候,演奏者對音樂的理解,演奏者表現音樂的激情我有時也能聽出一、二。對隻照譜演奏而沒有投入感情的表演也還能適時地表現出外行人的失望。
有鑒於此,我中規中矩地端坐在第一次光臨的中國大劇院音樂廳,滿心想著怎麽抗拒困意襲來的時差,哪知道在兩個多小時的三重奏裏平生第一次被音樂家的激情感動得稀哩嘩啦!
台上,黑色、巨大的三角鋼琴前是兩把普通的椅子。
左邊椅子上是呂思清,全身心地用小提琴演繹音樂。激越之處我覺得那把椅子幾乎不能承受他投入的感情,不能承受他對音樂的熱愛。很多時候,我看著完全沉入音樂之中的他,用他熱情的心,用他熟練技巧的手,甚至用他整個的身體,在那把小小的提琴上演奏。我看到,一絲絲的琴弦,斷了,理解什麽是飽滿的心力;我感覺,他是在為觀眾演奏,更是為自己演奏。很多時候,他自己就是音樂,他在傾注全身心的同時,已經與音樂融匯為一體。
這,給我一種震撼,不僅僅是音樂的。
右邊椅子上是秦立巍,大提琴優雅地如泣如訴。感覺他是和另兩位演奏家交流最多的一位,經常在一個微微的傾身,一個緩緩的眼神中,你體會到他們三人是在用音樂交流、對話。理解和默契都在音樂中流淌,起伏…
坐在後邊的孫穎迪,從我的角度幾乎看不到他,他正好坐在呂思清的後邊,又是個子最矮的一個。我看到的幾個僅有的瞬間,他似乎很平淡。聽到的是他手下的音樂,有沉重,有肅穆,有甜美,有歡快。
在場後音樂家簽名音碟時,我更近距離地觀察孫穎迪。和呂思清、秦立巍的儒雅溫和不同,他的儒雅有距離,有些淡然。
真正讓我走近孫穎迪的是他的博客。
他的文筆讓人訝異地優美,他的觀察敏感細微,他的思想深邃出世。肅然起敬的同時,我開始理解他的音樂為什麽會那麽美。技巧,讓音樂動聽;思想,讓音樂動人。
同時,他又是那麽的隨意入世,在有名的音樂殿堂演奏完,興致勃勃地去小街小巷追訪民俗、小吃,在輕鬆和不經意間落筆的是哲理的思辨,人生的感悟,信手掂來。
看他的博客,是一種超凡的享受。
一篇文章,可以讀了又讀。
平平淡淡,娓娓道來。他帶你走進深奧的古典音樂,走近一個音樂家的思緒。讀他的文章,我有種從未體驗過的狂喜,好像自己中了大獎!
我從小到大,心中沒有過任何偶像,也從沒有過追星的狂熱。現在人到中年,更不會有了。
但這三位音樂家,讓我對古典音樂產生極大的興趣;這三位音樂家,讓我體會到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的幸福(寫到此,心裏還是不由自主地充盈著感動,感覺熱和淚在眼裏積聚)。
是他們,給我打開了一扇門。
隻是,我的女兒,敵不過時差,在三位音樂家的優美的演奏中,睡了大半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