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憤青們可要當心了,嶽飛是被嶽母害死的

(2008-04-25 23:23:48) 下一個
去過杭州的嶽飛墓,四個黑乎乎的人像跪在墓前,據說是專門被用來給遊客吐唾沫的HANJIAN,當年心中暗暗為這幾個人鳴不平,但不敢說出口,即使偷偷說一點,也會被家人當昏話的。現在好了,總算可以抒發抒發了。 嶽飛從一個白身武狀元到官拜太尉,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軍委副主席,著實反應他軍事才能的不凡,不過嶽飛同誌在政治上太幼稚太simple。對孔聖人的“忠”字沒有正確的理解,使他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這都要怪嶽媽媽,小小年紀就在他背上刺字,幸好嶽飛爭氣當了將軍,不然在今天會被誤會成不良少年了。這嶽媽媽一定是讀過書並深明大義的,不過“精忠報國”這四個字把嶽飛引入了歧途,至少嶽媽媽沒有解釋清楚,沒有教育好,誤了子弟。 要報國,首先要忠君。因為君代表了國,報國是為了忠君,國是君的國,不是你的,你隻是臣子,奴才,有道是“君憂臣辱,君辱臣死”,君一定是鼓勵做臣子的要有主人翁的態度事君的,但臣子要有臣子的本分,不要真以為國是你的了。嶽飛同誌在這個大是大非麵前犯了糊塗。 本人學識粗淺,不過知道有兩件事情足以致嶽飛於死地,其他可能還有定太子的事情我今天也不提了。 1. 根據唐朝的統治經驗,兩宋以內緊外鬆作為國策,即加緊對內控製,把對外戰爭放在第二位。嶽飛仗著軍功,不時提出要合並其他部隊,統一作戰,朝廷就怕為將重兵在握,尾大不掉,嶽飛竟毫無領會。從嶽飛出道之日起,就幫會意識濃厚,所有加入他部隊的大小軍官,一律結拜為兄弟,並號稱嶽家軍,不知道發餉的時候會不會高呼“穿嶽大帥的衣,吃嶽大帥的飯”。秦檜為代表的文官就明白事理,在南宋初建時期,宋金兩國國立相當,沒有一方有吃掉另一方的能力,同時由於戰亂,國貧民弱,急需休養生息,以戰養和,但以和為主,有人不能顧全大局,天天嚷著要打,會不會壞了國家大事呀。 2. 最要命的是,嶽飛號稱要直搗黃龍府,把二帝給營救出來。二帝是誰呀,當今皇上伯伯爺爺輩的,趙構還不知是哪房的小子呢,那個時候置當今的皇上於何地。你報國報爽了,把忠君丟到九霄雲外去了。那篇《滿江紅》是一篇反詩,據說是後人假冒的,如果是真的,那殺嶽飛可就不是什麽莫須有了。 那秦檜可是當年的文狀元,聖賢之書了然於胸,為皇帝,為皇帝的國排憂解難,把廣大百姓從戰爭的痛苦中解救出來,可以說是解民於倒懸,卻被唾罵為HANJIAN。況且,那皇帝可是主觀上要殺嶽飛的,秦檜等人隻是執行的人,就像江青等人一樣,變成了替罪羊,看來忠君愛國也是有風險的,雖不至於死於非命,但也要有做hanjian的思想準備。 所以,要愛國首先要愛黨,因為黨代表了國家。黨需要愛國的時候,一定要憤青,黨需要理性的時候,一定要知所進退。揣度聖意,聞風言事是愛國人士的基本功,一味地憤青,必將走向反麵,就像64憤青,還不依不饒就被黨定性成了反華勢力,連愛國都愛不成了。 憤青們,可要接受教訓哪。 哈工大04.25.2008. 晚於南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