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陽光

IT業界, 旅人遊記,新聞時事,家居生活
正文

新疆問題的出路在於漸進式民族融合

(2009-08-04 06:02:53) 下一個

新疆暴亂發生一個月了,去年是西藏,今年又輪到新疆。 對於我們這些新疆長大的漢人,雖然我們的籍貫上還寫著江蘇,四川,陝西等等地方,實際上我們早已把新疆當做故鄉。一想到那個美麗的地方將來可能會成為民族仇殺的戰場,心中就不寒而栗。其實最近二十多年,新疆的騷亂事件在各地州時有發生,隻是這次終於擴大到了烏魯木齊。中國政府現在 采用的“胡蘿卜加大棒”的處理方式,短期內有一定效果,但從長期看,把責任簡單推給“境外三股勢力”或者熱比婭,不從自己的內因看問題,民族矛盾的根源沒有消除,甚至更加嚴重了。雖然有毛澤東時代的遺產(主要是新疆兵團的存在和人口構成的改變),“疆獨”隻是白日做夢, 但是若幹年以後當仇恨的種子發芽長大的時候,,中國可能會有類似“九一一”的事件出現,並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中央政府一談起新疆的法理歸屬,總是說唐朝怎樣,漢朝怎樣,或者喀喇汗王朝怎樣,阿古柏怎樣。其實曆史隻能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不能作為解決問題的依據。我們不能讓幾百年前的人們來決定我們現在的生活。不管新中國建國以前發生了什麽事,六十年前,當時實際控製新疆的政權:伊犁三區政府,民族軍和在烏魯木齊的國民黨新疆省政府,駐疆部隊,都同意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加入新中國,新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和人民會堅決消滅任何分裂企圖,這就是目前的現實。退一萬步講,新疆脫離中國中央政府的管轄,以現在新疆的人口和經濟狀況,必將重演印巴分治的慘劇,北疆的維族逃往南疆,南疆的漢族逃往北疆,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北疆攜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資源重新加入中國,而維族人被壓縮到沙漠化日益嚴重的南疆。不管維族人的主流思想是否要求獨立,這是維漢雙方都不願看到的結局。任何新疆問題的討論,都隻能在新疆是中國一部分的前提下進行。

 

在新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前提下,新疆甚至全國現行的少數民族政策值得商磋。目前中國的民族自治政策,基本是前蘇聯民族政策的翻版。其核心內容是強化民族差異,針對不同民族采用不同的經濟政治文化政策,分而治之。這種政策對前蘇聯早期的穩定有一定合理性,但晚期卻直接導致了前蘇聯的解體。在新中國建國初期,這種政策對維護新疆,西藏地區的統一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即使當時照搬到中國其它地區,也有點東施效顰的感覺,因為中國其它地區並沒有前蘇聯各國如此巨大的語言文化差異。尤其滑稽的是南方一些因為戰亂而避居山區的華人人群,由於缺乏交流,有了自己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也被劃為少數民族。加上數十年來針對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如高考加分之類),使得有大量華人名義上被分割為不同民族,製造了中國有一億少數民族的假象。在中國大陸居住過的人都知道,每逢一些節日,就有一些人穿上平時根本不用的服裝唱歌跳舞,大家合力製造一種“天朝大國,四夷來朝”的盛世幻覺。

 

這種與民族融合趨勢背道而馳,不斷強化民族差別的政策, 至少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必須盡早廢除,以促進民族融合。首先各類登記表格,應該立即取消民族一欄,高考加分或者經濟優惠,應當以地區和收入為依據,例如對一些貧困縣的考生集體加分,而不是大城市所謂的少數民族也加分,因為他們的生長環境與當地其他人並無區別。西藏的情況我不了解,不便評論。在新疆地區,突厥民族和東亞民族的語言文化宗教有較大差異。考慮到實際困難,民族政策的調整可以分階段進行,突厥少數民族的高考加分和分卷考試,在短期內可能還無法取消。但是應該立即取消的,就是對少數民族犯罪的“兩少一寬”政策。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是現代社會的基本準則。一個漢人走在大街上,平白無故就可能被維族人追打,事後還無處評理,甚至內地公安對維族小偷都束手無策,這種狀況必然造成漢族群體對維族的集體仇視,加重維族的自我隔離。連維族自己的有識之士,都痛感這個政策是在縱容維族的街頭少年犯罪,客觀上造成普通維族人在內地出差都受到冷遇,把維族人推到其餘中國人的對立麵。

 

增進民族團結的口號,不能隻是停留在口號上。維漢雙方要加強團結,就必須了解對方。這一點新疆做的遠遠不夠。我自己上的中小學都是烏魯木齊的維漢合校,可是在我讀書的階段,維族同學好像都是透明的,沒有人想到去了解一下走廊另一邊的維族班裏,老師同學們都在想什麽。我周圍的新疆漢族人,從社會到學校到個人,從來就沒有人想去學習一下他們的語言文化,以至於我們這一代新疆漢人,沒有幾個對維吾爾語有任何基本的認識。我自己以前也沒有覺得任何不妥,直到多年以後在新加坡,我得知我的孩子可以在小學裏選修馬來語,公司裏有穆斯林的祈禱室,我的心情變得很沉重。新加坡已經有英語作為共同語言了,政府仍然給孩子們學習對方語言的機會。限於條件,新疆不可能使用第三種語言作為共同語言,維漢雙方要互相理解尊重,就必須互相學習對方的語言,目前新疆地區少數民族教育已經在使用雙語,政府有必要在新疆漢語教育體係的各級升學考試中,允許漢語為母語的學生,如漢,回,滿等,選擇維吾爾語作為加分科目,鼓勵漢語為母語的人學習維吾爾語或哈薩克語。其實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和各種中亞突厥語言相通,學會維吾爾語,也為漢族人進行中亞貿易提供了很大便利。

 

新疆應當效法新加坡,把庫爾幫節和開齋節立為地區性公眾假日。如果覺得假日太多,可以考慮在新疆縮短或取消一些次要的漢族節日,如端午節,清明節。重要的是必須終止不同民族休不同假日的實際情況,否則多民族的公司難以正常運作,最終導致工商業也以民族劃分。另外,不需要擔心維族人宣傳自己的曆史,維吾爾人擁有燦爛的文明,維族人有學習和宣傳自己曆史文化的權利。在幾千年的曆史中,新疆有很多時期不屬於中國也是事實。那種擔心民眾知道幾百年前的疆域分布,就會加強現在的獨立訴求的想法,正是沒有自信心的體現。

 

維族的人口滋生和其主要聚居地-南疆的日益沙漠化,對維族人個體的生存構成極大威脅。維族人有追求生活幸福的權利,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有責任和義務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央政府組織維族人出外打工的做法沒有錯,應該堅持。經過這一次暴亂,維族人在新疆的漢族區域和中國內地會受到孤立,導致生活困難。在目前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中央政府應該設立專項基金,獎勵內地願意雇傭維族人工作的企業,並設立基金鼓勵維族人把家庭遷移至當地,或在當地成家,定居,和其他人享受同樣的權利,承擔同樣的義務。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法律麵前人人平等。

 

 改革開放以來,愈演愈烈的新疆形勢,讓全國反恐的神經越繃越緊,付出了高昂的社會成本。這和全國社會不公日益嚴重有關,也和維族上層逐漸失去政治權力,下層 逐漸失去經濟利益有關。 武警的槍炮可以平息突發的暴亂,卻不能填平人民心中的鴻溝。完全由漢族高官操控的維穩,也難以讓普通維族人信服。新疆的漢族人人自危,都在擔心這一陣風頭以後,如何防備街頭的偷襲。長此以往,隻會形成民族對立的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各族普通人民的正常生活。隻有公正,平等的民族政策,增進各族人民的互相了解,才能促進民族融合,實現新疆的長治久安。對中國而言,這次新疆的暴亂是天大的事,隻有新疆的穩定,中國也才能減輕甚至解除防恐,國防的後顧之憂,全力進行經濟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