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陽光

IT業界, 旅人遊記,新聞時事,家居生活
正文

西藏騷亂的啟示

(2008-03-29 06:13:45) 下一個
聽到西藏騷亂的消息, 不由地讓我想起我生活了十六年的新疆。 藏獨,疆獨問題從八十年代初開始出現, 也就是改革開放逐漸深入普及的那段時間。 為什麽邊疆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民族問題卻愈演愈烈?

作為一名曾經的新疆漢人, 我深深的感覺到中國在邊疆的民族優待政策, 實質上就是國際上臭名昭著的種族配額製度。 我們正處在一個持久的民族融合時期, 各民族逐漸告別傳統生活, 進入現代化, 或者說統一了生活方式。 可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或者說自從胡耀邦讓新疆參照西藏辦法執行的批示以來, 邊疆人民的升學, 就業, 評職稱, 總之一切民生問題, 都要和民族掛鉤,向少數民族傾斜。 每個人都必須明確自己的民族成分(這一點新疆可能比馬來西亞還嚴重), 人為的加劇民族的鴻溝。分配住房要同一民族住在一起,人為的製造互相隔絕的生活環境(現在不分房子了,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它類似問題)。 取消新維吾兒文的推廣,大大抬高了漢族人學習維吾爾語的難度。烏魯木齊明明是一座漢人占絕大多數的城市, 市長卻必須是維族。 新疆的漢族人抱怨“我為祖國獻青春, 獻了青春獻子孫”。維吾爾人是本來是聰明, 善於經商的民族,這種政策讓他們一味的等靠要,不思進取,“我是維族我怕誰”。內地那麽多新疆小偷, 還不是因為他們幕後的人吃準了內地的公安不敢把他們怎麽樣。以後新疆再有問題, 倡導如此政策的胡耀邦可說是國家民族的千古罪人!

反過來看看我住了十一年,並且要繼續住下去的新加坡,不得不佩服李光耀的遠見卓識。很多人知道新加坡是商貿中心,花園城市, 卻很少有人了解這裏的民族政策。新加坡大致和烏魯木齊的人口結構類似,一個主體民族(華人), 兩三個中等民族,和十幾到幾十個人數幾萬以下的小民族,在獨立時,李光耀力排眾議, 讓新加坡人在一代人之內轉換成使用英語,不僅奠定了國際貿易中心的基本條件, 還讓各民族有了自由的交換思想, 了解對方的媒介。 新加坡唯一的種族配額製,就是必須維持同一棟組屋的民族比例,大家比鄰而居, 互相接觸,才不會形成彼此隔絕的社區。新加坡也有照顧弱勢民族的政策,和新疆不同的是, 這裏注重對於中下階層的生活補貼, 而不是設立各種配額限製扼殺別人的機會。其民族政策的宗旨是任人唯賢, 無論民族,機會均等,人人更注重自己本身能力的提高, 而不是時刻關注自己是哪一個民族,是不是另一個民族占了更多的優惠。

我們談到國家和民族的問題, 總是說自古以來怎樣怎樣。有一句講美國的話,象金子一樣閃爍,“將美國人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既不是種族,也不是傳統,更不是過去的曆史,而是他們共同創造的未來。“ 新加坡有類似的一句話,叫做:一個人不因祖籍而成為新加坡人,他是因作出選擇而成為新加坡人。為什麽中國大陸需要這麽強調一個人出身的種族,而製造隔閡。偉人和政治的過客的見識就是不一樣。我常常想,如果新加坡的民族政策能在新疆,西藏執行,是不是會加速中國的民族融合, 以後還會不會有現在的新疆,西藏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