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閑談

老武已更名為甲城老武,請使用新的博客!
正文

聽同事們講溫家寶

(2008-05-05 18:10:33) 下一個

                                                          聽同事們講溫家寶

                                                                      老武 


     老武雖然和溫家寶同在地質部門工作過,遺憾的是從來沒有親眼見過他。他當地質礦產部副部長的時候,我在上研究生。當時,我經常在《中國地質報》上看見這位排在後麵的副部長的名字,總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土氣,但也好玩。我碩士學位完成後就留在北京的研究機構,這時家寶已高升為中央辦公廳主任,官比部長朱訓大得多。

     同事們也常聊家寶,也都看好他的前程,總覺得他有希望在仕途上更上一層樓。但更多人羨慕家寶的機遇好。家寶的第一個機遇就是在甘肅地礦局時被當時的地礦部部長孫大光看中,一路調到北京,很快就被提拔成副部長。提起孫大光,無論能力、氣魄、成績,都無法與前副部長何長工相比。何長工,資格老,叫毛主席“老毛”,稱劉少奇“小劉”,同那些黨和國家領導人打交道簡直就像呼兒喚女。所以,在文革前,地質部很容易打開局麵。後來的部長們因為資曆淺,在中央說不上話,所以人們覺得他們都不行。孫大光雖說工作上沒打開局麵,但卻是個地道的伯樂。他任人唯賢,不在部機關裏就近提拔親信,卻從外邊第一線調進工作有成績、能力又強的人上來當副部長。經他提拔的人有朱訓、溫家寶、宋瑞祥等。據說孫大光在甘肅地礦局考察工作的時候,由當地的副局長溫家寶接待。溫家寶不但腦子裏裝滿了甘肅的地質資料,給孫大光提的建議也很得體。孫大光對家寶印象良好,也很賞識他的才華,回到北京後就想法把他調到手下。

     同事們說,家寶的第二個機遇就是在某次中共黨代會的籌備工作中,表現突出。據說當時開黨代會時,從中央各部委抽調了一些閑餘的副手們去打雜。溫家寶在組委會裏,工作既勤奮,而且很能幹,他出的很多好點子都被采納,給 當時的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兆國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黨代會後,中央就把家寶調去當王的副手。 後來因為王兆國倒黴,被貶到福建當省長,家寶就自然而然地被扶正了。

    當時溫家寶在地質係統的口碑很好,其中廣為傳播的就是對人和善、沒架子,對自己要求很嚴。那時地礦部領導們經常去中央匯報工作,溫家寶送他們出來的時候還主動和司機打招呼,還常常關心、問候從前的司機。他這種做法即使與地礦部的領導比,也是新舊社會兩重天。溫家寶在地礦部當副部長的時候,他的老婆在位於甘家口的地質資料局工作。有一次,他老婆急著出差要去北京站,單位上派不出車,她就打電話給部裏的小車隊要了小車去北京站。事後溫家寶之道了,自己掏錢給車隊作為補償,並囑咐下不為例。

    據朋友們說,溫家寶剛到中央時,同學聚會,朋友聚會總是有請必到,但有一個條件,隻敘舊,不談政治。當了副總理以後,對同學聚會就以工作忙做推托。有些人不依不饒地請,後來溫家寶幹脆告知,以後別請我了,請了也不會來。他的官做的越大,和過去的鐵杆朋友就越疏遠,真是高處不勝寒。

    溫家寶在北京地質學院讀的是找礦勘探專業。畢業後,又讀構造地質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其導師是構造地質學家馬杏垣教授。馬的名氣雖然沒有在構造地質界獨創自己體係的李四光、黃汲清、張文佑、張伯聲、陳國達的大,但算得上是一個響鐺鐺的人物,而且年齡比那些大腕們小十來歲。 89 年北京鬧學潮,絕大多數人大常委、知識界名人無一不是呼籲政府盡早和學生對話。當時隻有 5 個政協委員則是聯名呼籲學生盡快結束絕食,馬杏垣便是其中的一位,當時大家覺得怪怪的。溫家寶在讀研的時候趕上了文化大革命,未畢業便去了位於甘肅酒泉的甘肅地質局地質力學大隊。有的同事說溫家寶去甘肅酒泉是因為當時在地院追求一個女生,人家沒有答應。那個女生後來去了蘭州,溫家寶便跟著去了蘭州。到了蘭州人家還是沒有跟他,溫家寶就幹脆去了酒泉。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本人沒有考證。

    家寶到了酒泉,桃花運就來了。溫家寶的自身條件也非常好,其一是共產黨員,其二是研究生學曆,其三就是人長得也不錯。在地質隊就有兩個不錯的姑娘追逐他,一個是江蘇的,另一個就是從蘭州大學畢業的張培莉。溫家寶原本對那個江蘇姑娘情有獨鍾,但經不起張的糖衣炮彈,幾個回合下來家寶就被張給收拾了。張培莉在地質隊有個外號叫“一陣風”,意思是做什麽事都是風風火火,而且非常幹淨、利索。每次溫家寶從野外回來,人還沒進屋,張已經把洗腳水給他打好了。吃飯的時候,溫家寶還沒來得及動身去食堂,張培莉已經替他打好了飯。溫家寶有一個毛病就是嘴巴把不住風,經常把隊裏的一些內部消息講給老婆,老婆又把它傳出去。

    和溫家寶在一起共過事的人說他屬於“奴才”型的人物。領導布置的事他幹得井井有條,他絕不馬虎,出野外爬山就數他爬得最高。“奴才”型的人物缺的就是開拓精神,領導沒有吩咐的事他絕不跨越雷池半步。奴才歸奴才,畢竟溫家寶在單位裏幹的多,說的少,群眾關係也不錯,所以後來就步步高升。溫家寶這輩子能當上總理,恐怕他自己連做夢也沒有想到。話說回來,他當總理也是中國人的一種悲哀,因為一個好的總理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心術要正,膽子要大,能力要強。 溫家寶具備了其他兩條,缺乏的就是勇氣和魄力,也許他當個第一副總理更合適。 假若他具備了魄力,那麽它可以大膽地去改革,早日給 6.4 平反。中國人所幸的是溫家寶務實、肯幹,在台上幹了不少實事。他當總理的時候,在處理非典、冰雨和最近的汶川地震等突發事件上親臨一線,表現不俗。話說回來,如果胡錦濤思想開明,銳意改革,溫家寶一定會積極配合、好好地幹一番,成績也會更大。不幸的是,胡是個共產黨培養起來的乖乖孩,和溫家寶一樣,不屬於開拓型的人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共產黨的統治,並不是為了國家的長久發展。胡和溫兩個人加在一起,中國雖然經濟不斷增長,但在政治上則是死水一潭,極不開放。
 
 

         老武         2008 年 5 月 5 日 於 波士頓 初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老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dyd的評論:
事在人為,你不努力,不爭取,誰會白送給你?
這些除了眼光,更要魄力!
ydyd 回複 悄悄話 你能確定,是時候了嗎?
老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dyd的評論:
開放自然更好。
ydyd 回複 悄悄話 都象溫家寶的處事風格的話,不開放也行吧.
老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明雨茶的評論:
差不多,具體的我也記不清了。南門口雖不是主路,但也較開闊。往西過圍牆後,向右拐就是解放軍圖片社。
明雨茶 回複 悄悄話 南門小路不太長,通大街,小路旁有個副食店,賣菜的棚子.



老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明雨茶的評論:
地質資料局和地質圖書館在同一院內,大門朝南,但又不臨阜外大街,和中國新聞社很近。你說的地名都沒錯。
明雨茶 回複 悄悄話
他的老婆在位於甘家口的地質資料局工作。

如果——甘家口——地質資料局——大門向南,向西開,俺知道在哪裏。

馬路南是:物資局(老物資部),軍報社(老軍械部)。

十字路口東北角是281號樓。西南角是釣魚台國賓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