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父母壞結果 科學家評父母教子的8誤區

(2008-12-11 07:16:35) 下一個
南方都市報

是不是每次當你把3歲的孩子送到幼兒園的時候,他的脾氣都會像即將爆炸的炸彈一樣,放肆哭鬧讓你在老師麵前很沒有麵子;是不是你說“你是最聰明的寶貝”這樣的話,已經無法引誘8歲的孩子從《俠盜獵車手》電子遊戲轉移到自己的數學作業上;是不是你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還經常躺在地上耍賴?當父母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今天這樣的時代,兩個家長往往都需要在外麵工作賺錢,專門留給孩子的時間變得有限;在今天的時代裏,9歲的孩子就擁有自己的手提電話,12歲的孩子已經懂得口交;在今天的時代裏,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青春期的青少年心裏要承受更多恐懼感和挫敗感;在今天的時代裏,要養育一個有能力並具有愛心的人類,其挑戰遠勝於以往任何時候,以至於絕望中的父母經常求助於保姆———這其實是一種放任的、消極的、回避式的教育方式。實際上,在今天的時代,父母們還有其他可依賴的東西:科學。


研究學者在最近幾十年中不懈研究是什麽成為刺激孩子按照正確方式行動的最大動力,又或者說哪些管教方式被證明是有效的,而哪些根本沒有用甚至還產生副作用。研究人員將這些資訊統稱為“證據基礎教養學”(evi-dence-basedparenting),在總結這些科學養育方法的同時,他們吃驚地發現,千百年來被父母慣用並以傳統的慣性堅信管用的教養手段其實缺乏積極作用,已經被科學實驗證實是失敗的。主管耶魯大學教養中心以及兒童行為診所的心理學家阿蘭·凱茲丁(AlanKazdin)說:“盡管所有心理學家一致認同試圖通過高聲吼叫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全然是徒勞,但是一著急就吼叫好像已經成為父母們的直覺。”除了失敗的吼叫外還有很多其他例子:

  ●對不當行為大聲怒吼或者嘮叨,對於勸阻孩子都無效,孩子對這兩種責備方式都會自動屏蔽。

  ●父母的讚美永遠不會寵壞自己的孩子,事實上盡可能給予孩子更多的寵愛是父母能有效影響孩子行為的唯一手段,但是很多父母浪費了讚美孩子的多種手段,他們隻會說“你真聰明”、“好樣的”、“做得好”等,某些父母甚至直接省略了讚美。

  ●肢體懲罰等嚴厲的懲罰手段雖然能阻止孩子的壞行為,但隻是暫時性的,懲罰手段隻有在程度極輕的時候才奏效,強化並鼓勵好的行為比懲罰壞的行為作用和效果好得多。

  盡管如此,那些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前幾位,號稱能將“小無賴”變成“乖孩子”的教育類書籍鮮少提及以上這些科學結論,這或許是因為目前為止關於教養學的科學研究多半在學術層展開,例如在耶魯大學、在弗蒙特行為治療和心理治療中心、還有在華盛頓大學教養診所。令人詫異的是,很多臨床的家庭精神治療師以及關於兒童行為學的教育學者並沒有及時跟上以上科學研究的發展,於是那些遇到教育孩子困難的父母在試圖尋求專業幫助的時候往往得不到最新的、正確性最高的建議。一個能說明問題的典型例子是,根據隨機的臨床測試,所有為搗蛋孩子設計的行為指導治療計劃中,隻有16個被評估為“能有效展開”,這個隨機測試是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的兒童保健專家佘拉·艾伯格(SheilaEyberg)進行的,她將調查結果和相關分析發表在1月刊出的《兒童及青少年臨床心理學月刊》上。多年來凱茲丁一直努力將關於孩子教養的科學研究推向臨床,希望在第一線的心理治療師能接納“證據基礎教養學”,為此他專門在今年早些時候為父母們出版了一本著作《凱茲丁管教搗蛋孩子的方法》。其他的以實驗證據為基礎的大部頭還有《教育倔強的孩子》(ParentingtheStrong-WilledChild),作者是雷克斯·弗漢德(RexForehand)與尼古拉斯·朗(NicholasLong)和《艱難的歲月》(TheIncredibleYears),作者是卡洛林·韋伯斯特(CarolynWebster-Stratton)。

  這些關於教養孩子理論的基礎是經典的行為心理學,也就是在心理學教材《Psych101》裏經常提到的“積極強化作用”。研究學者們進行了隨機的、經過仔細設計的對比性控製試驗,這些試驗能區分典型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根據家庭背景不同產生的細微差別。這些科學實驗通過很多有趣的現象,說明在催促孩子做一件事的時候喊出倒計時,從倒數計時10開始有效還是從5開始更有效;說明是否表揚一個13歲的孩子能讓她破啼為笑;實驗還列出家長必須知道的激勵孩子的3個基本步驟,它們是:首先像火山噴發一樣地表揚,熱情洋溢;然後是仔細說明孩子在哪些方麵做對了;最後以身體的觸碰,例如一個親吻、擁抱、拍拍頭等作為表揚的結束語。

  除此之外,父母們還能從科學研究裏獲得什麽新知識呢?研究人員總結了最常見的8種教育誤區。

  1 父母不能製定規矩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承認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理性上我們都清楚如果不給孩子設定一定的行為紀律,絕對不會有好結果,但是一旦麵對孩子們的哀求、眼淚、耍賴和頂撞,不少家長就此放棄了規矩。弗蒙特大學的心理學家弗漢德在自己的著作中將“證據基礎教養學”簡單化,以提綱的方式列給家長們看,這些提綱中製定家裏的規矩是最重要的。他說:“在目前的大多數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變得有限,父母們希望在這些有限的時光中盡量滿足孩子,讓它們成為愉快美好的回憶,這種想法很正常,但是結果往往是過分溺愛孩子。”研究結果已經證實,那些生活在散漫家庭裏,沒有限製、約定、規矩約束的孩子,在青春期前後會變得比其他孩子更反叛、更傲慢。原因是父母沒有給孩子製定規矩,這些孩子在父母麵前反而失去了安全感,也就是他們在潛意識裏認為父母並不重視他們,因此對於錯誤的容忍度高,於是他們希望進一步做出不當舉動,用來試探父母的反應或者是父母的承受極限。根據上個世紀60年代的相關研究,如果父母在管教方麵相對被動,那麽孩子在童年時期會在學校裏遇到更多問題,青春期以後沾染毒品和酗酒的可能性也更高。教育專家認為現在的父母相對一代人或者兩代人以前更加寬容、溫和,這是文明進步嗎?又或者對孩子的成長未見得是好事。珍·溫格(JeanTwenge)是聖地亞哥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教養學著作《青春不快樂物語》(GenerationMe)的作者,她說:“現在的父母會問自己1歲的孩子晚餐想要吃什麽,這在上一代或者上兩代父母身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父母更尊重孩子的背後是意想不到的結果,對比上個世紀30年代的統計資料,溫格發現現在的十幾歲的孩子出現抑鬱症和焦慮的情況比上一代孩子要多得多。蘇妮婭·盧瑟(SuniyaLuthar)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在2003年的報告中她指出,盡管當代孩子比起上一代擁有太多優勢,但是條件越優越的孩子越多地經曆抑鬱和焦躁,接觸毒品和酒精的幾率也越大。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因為條件優越,這些孩子潛意識裏相信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也更高,因此在學校裏承受更大壓力。總體來說這些孩子感覺與父母關係疏離。

  建立規矩最有效的方式是父母給出簡單、明確的指令,同時在還沒有和孩子產生衝突之前就公開討論家庭規矩,這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精神病學教授羅伯特·亨德(RobertHendren)的建議,他同時也是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會的主席。通常父母在為孩子製定規矩時總有這樣的忌諱,擔心在孩子眼中自己變成斤斤計較的刻薄鬼,亨德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在兩個可能性中做出自己的選擇,這樣的選擇之後成為不會隨意改變的規矩,當然這兩種可能性都是家長能夠接受的。例如放學之後先玩半個小時的電子遊戲然後開始做功課,或者是完成所有功課後玩40分鍾電子遊戲。

  始終堅持規矩是關鍵所在。勞拉·約旦是個家庭婦女,照顧有自閉症的大兒子和4歲的小兒子彼得,她說:“每次我都要狠下心走到彼得麵前,告訴他規矩是怎樣的,然後轉身走開。”彼得非常頑皮,他會朝父母尖叫,會打他們,如果被關禁閉就會用腳踢牆。在認為兒子的舉止已經接近失控後,勞拉與弗蒙特行為治療與心理治療中心簽訂了為期5周的治療合同。在第一周的時間裏,醫生隻是觀察彼得,觀察他如何玩,然後在一邊發表評論但並不命令孩子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結果彼得非常喜歡有人在身邊,勞拉意識到也許自己為大兒子付出太多,反而經常忽略了小兒子,她說:“那一刻我意識到,原來他需要的是一對一的照顧。”隨後勞拉開始學習忽略彼得的諸多小毛病,例如媽媽在講電話的時候尖叫幹擾,她也克製自己不要一發現問題就對孩子加以責備。她說:“一直堅持是關鍵但也是最困難的,不過現在家裏的氣氛比以前好多了。”

  2 過分保護孩子

  老師、教練和心理治療醫生都認為今天的父母無法忍受看到自己的孩子遭受任何挫折,經曆一點點困難,於是他們介入管理孩子生活中任何細小的方麵,甚至包括兩個孩子在操場上爭吵,孩子在籃球隊裏的排序以及考試成績排名。一個紐約市公共社會關係公司的老板不久前接到一對父母的電子郵件,抱怨他給他們的孩子安排太多工作,而這個孩子已經20多歲了。“很多抱著好意的父母過快地介入孩子的事情,”羅伯特·布魯克斯(RobertBrooks)說,他是一位臨床心理醫生,同時也是《養育有彈性的孩子》(RaisingResil-ientChildren)的作者,“有彈性的孩子有時候會發現自己會失敗,會遇到困難,會犯錯誤,但是他們很快從錯誤或者困難中學習,如果父母在這些過程中介入,給孩子傳遞的信息是家長不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父母必須讓孩子獨立承擔他們的行為帶來的後果。”否則,孩子們就會逐漸害怕去嚐試新的東西,36歲的克裏斯蒂恩·格羅夫(KristenGloff)是診所和學校的社工,在他看來現代的孩子多半沒有很強的進取心和原動力,原因並不是他們懶惰,而是因為害怕失敗。

  3 嘮叨、演講、重複,最後是怒吼

  如果一個簡單的命令不能把孩子帶回餐桌,那麽20個命令或許可以。很多證據說明人類喜歡不斷重複命令,父母尤其是這樣。有的父母認為要讓孩子聽話自己必須表現得情緒上很生氣,有的時候會吼叫、甚至是威脅孩子或者挖苦孩子來表達這種情緒。但是沒有想到孩子們對於以上所有舉動和言語都會模仿,最終父母的威脅和挖苦在一再重複中變得多少有點厚顏無恥。嘮叨和數落同樣給孩子產生負麵強化作用,很多時候更刺激孩子們為了獲得父母更多注意而做壞事。46歲的家庭婦女南茜承認自己經常忽略孩子做得好的事情,但是隻要有一點點錯誤就會馬上指出來批評他,這樣的結果是他9歲的兒子尼克經常躺在地上耍賴或者扔東西———隻要安排不如意,要他打掃衛生或者寫作業他總是拖拖拉拉,媽媽一批評他就會說“媽媽壞”,為此南茜覺得非常沮喪。在耶魯大學的兒童行為控製中心舉辦的家長管理培訓課程教會了南茜和丈夫如何利用積極強化(不斷表揚好的舉動)而不是消極強化(重複責罵不當舉動)。隻要尼克表現好,馬上毫無保留地給予大量讚美,但是如果發現他做錯事了,當時不要大聲斥責,一段時間以後在合適時機跟他說明對錯。現在尼克會主動收拾自己的玩具,每當這樣南茜就會表揚他說:“哇,這樣看上去真的很棒!”

  南茜和丈夫還從培訓課程上學到了積分鼓勵計劃,就是把孩子做的好事評算成積分累計,一旦到達一定分數就可以換購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轉換成玩電子遊戲的時間,相反如果做了不對的事情就要扣除積分,經過3個月的執行之後尼克已經完全變了樣,南茜

  說:“現在的他再也不會故意搗蛋,隻會做讓我們開心的事。”

  4 不懂得讚美技巧

  這應該是所有父母都相信的真理,即讚美孩子能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激勵他們朝更好的方向努力,但是現在的父母並沒有掌握讚美的技巧,首先對於泛泛的讚美,例如“做得好”、“沒錯”、“你真棒”、“寶貝真聰明”等,他們使用得太過於頻繁,幾乎任何家長認為需要表揚孩子的時候都會說以上之一,這樣的結果是類似的讚美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激勵作用,孩子們認為這就和“OK”、“YES”一樣,簡單地表示了父母的認可而已。科學家指出,讚美分為寬泛的和具體的兩種,父母應該盡量多采用具體的讚美,這能對孩子產生巨大刺激作用,當然這需要動一些腦筋。例如孩子如果完成一項家務事,可以說“寶貝懂得分擔媽媽的工作,是會心疼別人的好孩子”;如果表現得很勇敢,可以說“寶貝和昨天晚上故事裏的那個小王子一樣勇敢”;如果在小朋友之間禮讓玩具,可以說“寶貝懂得讓別人快樂了”;如果希望得到一件東西沒有被允許,但是最終沒有耍賴皮,父母可以表揚說“寶寶懂得克製自己了”,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追問什麽是克製,這樣父母能進一步解釋說所有人在社會中都要麵對約束,而調整心態適應約束就是克製;如果孩子撒謊但是主動承認了,父母可以說“這樣寶寶的鼻子就不會變長了,今後會長成漂亮的寶寶”;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了家庭作業,可以說“我不相信別的孩子能像你做得這樣快”;如果孩子某一次考試很優異,可以說“老師和其他同學一定看到你努力學習的結果了”……

  總而言之,泛泛的讚美經常讓孩子產生自戀情結,而不是自信,結果反而削弱了孩子努力的動力。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卡洛爾·德維克(CarolDweck)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所有5年級學生接受父母和老師的讚美,一種是寬泛的讚美,多半是“你真聰明”、“做得好”等,另一組孩子接受的是具體的讚美,例如“———上個月的成績進步很多”,“現在在老師看來你是所有孩子中最努力的”,“媽媽在你這樣的年齡也無法計算出這麽複雜的數學題”,幾個月的實驗結束後,接受寬泛讚美的孩子在考試中進取心不足,遇到困難的時候適應力也明顯比另一組孩子差。

  珍·溫格說:“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對孩子說‘你是最特別的’,這樣的讚美造成嚴重的自戀情結而不自我評價和自我尊重,父母應該說‘你對於我們來說是最特別的’,或者直接說‘我愛你’,效果要好得多。”

  5 懲罰過於嚴厲

  盡管動手打孩子的做法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斯波克博士時代(Dr.Spock,美國最著名的兒科醫生和兒童心理學家之一,著有《斯波克博士育兒寶典》,該書一直以來成為美國年輕媽媽的必讀物)就已經被否定,但是直到今天父母還是經常打孩子。根據新罕布什爾大學社會學教授幕瑞·司徒厄斯(MurrayStraus)進行的調查,如今90%的父母認為打孩子沒有問題,尤其是非常年幼的孩子。但是連同凱茲丁在內的所有兒童教育專家都認為,現在的父母過分嚴厲地懲罰孩子,遠遠超出必需。

  加州政府去年已經立法:父母動手打孩子屁股是違法,但是打屁股幾乎是所有家長難以回避的教育方式,不少父母認為對於10歲以下的孩子打屁股的警戒效果非常明顯,支持者還有很多心理學家,他們認為輕微的疼痛能有效讓孩子聯想起自己故意做的錯事。綜合來說溫和地打屁股不會對孩子未來造成長期心理影響,教育的效果也不錯,但是隻適用於年紀很小的孩子。

  專家告誡那些尋求大棍子的父母,如果隻是口頭的斥責,無論批評多麽嚴重,這都是一個“教育”的概念,但是一旦運用暴力,無論程度如何,都進入了一個“懲罰”的範疇,很多專家擔心對孩子懲罰過多會讓孩子產生仇恨和報複的心態,嚴重的甚至導致他們分不清是非,這應該是父母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專家推薦一種溫和的懲罰方式———TIMEOUT,可以替代體罰。TIMEOUT是通過暫時孤立孩子來規範他的不良行為的簡單途徑,非暴力、平靜而且有效,TIMEOUT直接的翻譯可以是“麵壁思過”,還記得令狐衝被師傅懲罰在山洞裏麵壁3年嗎?TIMEOUT的方法與作用就與之類似,隻不過時間要短得多,方式也要溫和得多。為了使TIMEOUT發揮最大的作用,父母需要注意必須要在賞罰分明的前提下偶爾使用這個方法,即必須突出和獎勵好的行為,同時也懲罰不好的行為。如果孩子的正當行為得不到積極鼓勵,那麽TIMEOUT也將失效。

  使用TIMEOUT之前父母和孩子必須做一些預備工作,和孩子在一起討論什麽是正當的和不當的行為,並寫在一張大紙上。例如:“如果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應該好好對別人說,不能哭鬧”,或者“拿放東西時要輕拿輕放,不能亂扔”。新的規則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補充進去。同時,向孩子強調如果他違反了規則,等待他的將是TIMEOUT.列出一張明確劃分正當行為和不當行為的規則列表,不僅有利於孩子發展是非觀念,還能建立起一個外部的界線,幫助孩子逐漸形成思想行為上的界線,規範自己的行為,要知道孩子更願意遵守他自己創造的界線。有些行為是嚴重犯規的,但是照顧到孩子的感受不能馬上指出,例如當孩子打了別的孩子,當著別人的麵馬上警告他是不合適的。所以父母應該盡早對孩子說明錯誤行為的嚴重後果,讓孩子早點認識到有些行為是絕對不容許的。當然製定好的規則必須嚴格執行,如果有人亂扔東西而沒有受到懲罰,那麽這條規則對孩子也就沒有威懾力了。

  接下來是向孩子和所有家庭成員解釋TIMEOUT的目的和方法———隻有當孩子明白TIMEOUT的意義並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時,它才能最好地發揮作用。父母需要告訴孩子,隻有當他安靜下來後,TIMEOUT才能開始,而且他必須保持安靜直到處罰結束。然後是製定TIMEOUT的時間,一般來說,TIMEOUT的持續時間視孩子的年齡和態度而定。比如,3歲的孩子時間可以定為3分鍾,以後每長一歲,增加一分鍾,但這不是絕對的。對於許多孩子來說,等到他完全冷靜下來以後才結束TIMEOUT要好過給孩子指定一個有限的時間。另外,使TIMEOUT有效發揮作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麵就是你要了解孩子擅長和不擅長做的事。如果你知道孩子很好動,很少能一動不動地坐上5分鍾,那麽你別指望他能一個人度過最開始的5分鍾。這時,你可以對孩子說:“我希望你一個人靜坐1分鍾。”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旦孩子完成了TIMEOUT,他就會感到成功,這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孩子覺得無法達到懲罰所期望的要求,那麽TIMEOUT隻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TIMEOUT的地點也非常重要,要讓孩子到指定的地方,如陽台、客廳的一個椅子上進行TIMEOUT,這個地方要固定下來。以後孩子每次犯錯誤都要到這裏進行TIMEOUT.一旦“TIMEOUT”開始實行,你就一定要對孩子在此期間的所有承諾、理由和懇求都置之不理,心軟會防礙製度的執行。如果有必要的話,你也可以讓孩子坐在客廳的地板上。因為專門指定的TIMEOUT場所(如專用的椅子和凳子)可能在需要時恰好不方便用。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呆在房間裏,但不要讓別人特別是其他小孩子在他的四周活動,以免增加孩子的羞恥感。TIMEOUT不應該在孩子的臥室裏進行。因為孩子的臥室應該是一個舒適安全的場所,而不是受懲罰的地方。TIMEOUT結束後要主動肯定孩子的努力,父母應該表揚他的合作行為,不要再次提起他所犯的錯誤。TIMEOUT最忌諱的就是,當孩子靜坐了2分鍾或7分鍾後,父母又舊事重提。要知道孩子已經為他的所作所為進行了補償。一旦TIMEOUT結束,你就要讓他知道你很感激他的努力和合作,並希望他再接再厲。結束後,你可以通過幫助孩子開始一項新的、能讓孩子感到快樂的活動,如搭積木、出去散散步等,告訴孩子安靜的TIMEOUT結束後,生活仍在繼續。

  6 理解孩子的感受

  幾乎所有的兒童教育書籍都集中討論如何消除孩子的不當行為,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感受別人的感覺,也就是同情心能幫助孩子形成一係列重要品質,使其在今後處理人際關係時從容。兒童心理學家指出應該盡早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會受到自己的行為的影響,同時也會因為周圍人的感覺而改變。這樣能避免孩子去傷害其他人,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

  作為父母在孩子遇到傷害的時候不應該經常說“你會沒事的”、“不要哭”這樣的安慰話,這否定了孩子進一步體驗感受的可能性,因為孩子要學會同情別人,自己首先要感受到被別人同情,因此父母更應該說:“媽媽知道你很傷心,媽媽也為你難過”,或者“媽媽以前也有這樣的感受”。兒童行為專家列舉了孩子今後擁有幸福人生的10項最重要品質,其中最重要的3項是同情心、創造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理解他人的主動性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實在太重要了。不止一個頂級兒童教育專家指出,父母的榜樣作用在此時是最重要的,但是有些時候並不容易,如果你的孩子一路以來成績優異,從不用操心,理解他、支持他很容易做到;如果孩子經常在學習上和行為上遇到麻煩,如何能設身處地理解他的感受,從而激發他的同情心?這是一個難題,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

  7 認為考試成績比創造性重要

  如果父母過於重視考試成績會給孩子傳遞錯誤的學習信息,不知道應該學習什麽。教育專家說:“多數父母希望孩子學到的是製度,是事實。如果很小的時候孩子就開口說話或者能認識自己身體的部位,父母往往非常興奮,但是要激發孩子產生創造性的想法就困難得多。”那些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孩子往往在遇到失敗後能重新計劃,他們的耐心也比其他孩子多,因為清楚要想最終獲得解決辦法需要很多時間和耐心。教育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讓孩子們知道如何回答問題,而是讓他們學會如何問問題。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獨立思考者,例如問孩子:“你能不能找出其他的解決辦法?”或者是“能不能用其他方式表達你想要的?”這種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需要你自己設計。

  8 忘記了快樂是怎樣的

  教育專家在和那些家庭成員關係出現問題的父母對話時經常問他們,上一次全家人在一起開懷大笑的時候是多久以前,出乎意料的是,幾乎所有尋求心理醫生幫助的家庭都表示,已經記不住上次全家一起開懷的時候了———那是太久以前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和聯係可以通過很多細小的信號表達,例如笑聲、乘車的時候唱歌、一起做手工等等,這些信號是健康家庭的標誌,千萬不要忽略它們,讀完這篇文章你也想想,自己的家庭裏這樣的信號多不多?

  原作NancyShute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