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中產 VS 外國中產

(2008-03-11 13:11:16) 下一個
中國中產VS外國中產

中國的中產和外國的中產有什麽區別麽?當然!除了硬橋硬馬的收入差別外,兩者在生活方式上的區別也不小,不信咱就和別人比比看。

中國中產代表:張小姐,供職於一家國有大企業,工作體麵,收入頗豐。

外方中產代表:IAN先生,某發達國家企業員工,工資不高,位置中層。

張小姐:我應該算是正經的中產了,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產階級”標準:年薪6萬到50萬。我已經遠遠超過了底線,應該算個中等的中產。

IAN先生:我們國家已經有超過60%以上的人算是中產了,我應該也是了,你說呢?

張小姐:我對自己收入還算滿意,當然是越多越好了,不過我現在的收入足夠支持自己的生活了。但是要買一些奢侈品的時候,總覺得有些力不從心。

IAN先生:我的收入也足以支持全家的生活。我的太太是全職主婦,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我日常的開銷不大,要應付的賬單主要是生活上的,房貸和大件商品這些。我沒有買奢侈品的愛好,但是喜歡收集一些各個地方的工藝品。

張小姐:房子我已經買了,沒房子還算什麽中產啊?首付是父母出的錢,月供自己承擔,基本還應付的來。我剛考了駕照,準本明年買車,20萬左右吧,也會死父母給我出錢。我喜歡馬力大的吉普車,比較誇張那種。上班太無聊了,開車的時候可以叛逆一下。

IAN先生:我和太太有一出公寓,還有一個度假屋。兩輛車子,都是油電混合動力的汽車,雖然要比別的車貴,但是這是對環境的一份責任。

張小姐:我的工作不算困難,而且強度不大。但是瑣碎的事物很多,而且不是我的專業,同事間的關係也要費心思。可有什麽辦法呢?這工作的工資福利都很好,要是貿然跳槽的話,我想也很難找到更好的了。況且是我父母托人為我安排的工作。不幹也不合適。有時候工作很牽扯精力,甚至要犧牲不少個人時間來應酬。還是挺累人的。

IAN先生:我在一家新技術公司供職,做的是開放。我很喜歡現在的工作,目前還沒有跳槽的打算。每天的工作在辦公室和實驗室之間穿梭,但加班不多。每周末,公司還組織各種派對,我和同事們,以及他們的家人都是朋友,經常一起去度假。

張小姐:平時休息的時候,也沒什麽地方可去。娛樂大部分都是和朋友吃飯,唱唱歌,有時候也覺得挺無聊的。但是也隻能這樣。大的假期,會選擇出行。不過我對旅遊的興趣不大,多半是陪父母出去走走。出去旅遊的人很多,我覺得遭罪多過娛樂,想出國旅行,但是時間和錢上都保障不了。

IAN先生:平時休息的時候,我家的事情絲毫不比在單位少。有時候參加社區的慈善義賣,有時候去遠足,有時候去聽音樂會。度假嘛,我們有自己的度假屋,很方便。其他的地方?就是去國外比較多了。

張小姐:我的消費觀念?其實挺矛盾的。我覺得自己現在掙錢其實不少,至少在同齡人裏,算是不錯了。我看有書上說中產階層消費者對低價的商品和服務采用的是趨低消費,對質優價高的商品和服務采用的是趨優消費,對於日趨乏味、價值降低的中端商品則避而遠之。這和我自己的想法很符合。但是我擔心的是以後,養老,生病這些事情。雖然有各種保險,但是總感覺不踏實,而且社會的流動行這麽大,這工作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沒有了。所以現在消費起來總覺得不踏實。有機會花錢的時候,總感覺像狂歡一樣。

IAN先生:我的消費觀念倒是很簡單,就是一個樂活的概念。以前,總是覺得要超前享受,提前消費。但是現在覺得我的選擇應該給家人、對其他人負責。所以我會盡量消費那些綠色的,環保的,可再生的東西。這是我對社會的一份責任。

張小姐:對未來的規劃?我不太清楚,感覺現在的生活太死板,想嚐試點新的東西,但是又怕到手的東西都失去了。也許找個人趕緊結婚,或者能掙很多錢,我的未來就更有保證了。

IAN先生:我和太太的規劃已經定下來了,孩子自立以後,去非洲當誌願者。我現在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