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日光伴我行

我在網上有個溫馨的窩,我在天上有個永遠的家
個人資料
正文

國際牌大學生

(2010-08-25 07:23:42) 下一個

國際牌大學生天國行動/張大虹



(校園書房出版社市場部同工)





台灣學生與世界接軌

《商業周刊》商周國際牌小孩在今年三月底的主題內容,談到台灣學生不再是井底蛙,靠著創意、理想與勇氣,台灣學生開始自力、主動參予世界活動,讓青年人與世界接軌。其中之一是「世界模擬聯合國大會」,由台大學生團隊向美國哈佛大學申請舉辦,經過十年五次的努力,以三百頁英文企劃書,申辦成功。今年三月,來自世界四十三個國家的大學生,有一千八百人,聚集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模仿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開議。這背後的理念、籌備、折衝,都代表台灣青年學子在全球化中不缺席的意誌。

另一則報導,是一位就讀台中曉明女中的賴同學,以自力學習英語,通過好些艱難的語言能力測驗,進而參加各種國際交流研討會。在與其他國家學生相處時,她學習到珍惜自己的環境,也尊重各國不同的文化。過去認為自己隻是屬於台灣,如今她可以屬於世界了。這也是一個全球化、國際化的例子。商業周刊認為,在地球村中,「國際牌小孩」是台灣可走的方向,台灣也的確逐漸走在這個方向上了。

早在全球化之前的IFES

學生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交流,遠在還沒有「全球化」概念,上個世紀的五O年代,就已經開始了,那是北美學生福音邉友萇斐鯥FES(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of Evangelical Students)國際學生福音團契的組織。他們從事國際學生宣教,林賽‧布朗幾乎在全球各處都有他們的足跡,在台灣以校園福音團契為代表。IFES前總幹事林賽‧布朗在他所著《勇於發光》一書中,熱切介紹了這個國際牌學生宣教邉櫻瑥鬧鋅吹角嗄陮W生無論在本鄉或外國,都因著信耶穌,成為當地的光和鹽。

IFES成為國際性的組織和邉櫻?眷端麄兊睦砟钅J劍涸諛騁壞胤降膶W生工作穩定後,當地的同工和學生們,就要負起在其他國家開拓學生事工的責任。故此,學生福音事工需具備國際觀,這相當符合聖經的教導,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念他人的需要。當初的宣教理念,就是要世人同得福音的益處,因此國際性的宣教,是必然性的,打開青年學生的視野,等於參與了國際化、全球化的工作。

國際化是讓他人走進來

所謂國際化,不隻是自己要走出去,更是要讓他人走進來。我們的文化或信仰,可以主動帶到他處,也可藉著別人在我們的文化信仰中所汲取的,帶回自己的故鄉,讓我們的文化信仰,在其他地方生根、建造、成長。林賽‧布朗在《勇於發光》裡,提到一個例子:有位尚比亞的學生,到英國留學,就讀於一所普通學院。學院中的IFES團契同工,前去關心這位尚比亞的留學生,帶他參加團契活動,告訴他福音故事。這位聰明的留學生發現那些基督徒同學都很喜樂,還有高尚的品德,自然而然願意接受基督教,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他繼續攻讀皇家學院的學位,與IFES有更多的接觸,進而成為IFES的全職同工,回到自己的國家,在尚比亞大學擔任教授,建立了校園團契。

這位尚比亞大學的基督徒教授,在學生福音工作上,發揮了很大的果效,全國有十分之一的大學生歸主,產生很大的影響力,甚至傳聞到總統耳中。總統召見他,詢問何以有這種事,基督徒教授說明了他的經歷。總統聽了很感動,請他下次再來,要帶著學生團契的領袖。再次接受總統召見,教授帶了好些團契主要的同工,前去總統府。到了會客室,總統身邊站滿了政府閣員,都要聽在這位教授和學生身上發生的事情。

基督徒大學生在各處勇於發光


透過大學生來傳福音,就是國際化宣教重點策略之一。各國大學吸引別國的留學生,這些學生在學期間,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回國後,就像一個跳板,可將基督的福音帶回本國。尚比亞大學教授就是個最好的見證。國際學生宣教的優點,在於學生們年輕,比較不受父母一輩的束縛。另外在一些種族衝突較嚴重的地方,學生可以活出相互饒恕、彼此和好的信仰。同時,學生的機動力高,適應性強,這些在《勇於發光》書中,都有很好的例子說明。

包括台灣,在全球各地,許多佈道家、牧師、教師,都是經過IFES國際宣道邉優圇B出來的神國人才。就算不是直接參予宣教或牧會工作,在職場上工作的社青畢業生,也都受惠過IFES。我們看到,國際性宣教工作,除了傳播福音,同時也是造就門徒,在這個世代做光做鹽,讓神的國度,在世界上彰顯。

使徒行傳十四章22節提到: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世界上有許多地方,作為基督徒是很艱難的事,例如在穆斯林國家、東南亞、中國某些地方,信耶穌有時就可能是要付生命的代價。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國際牌」代表了更美好的明天,即使信仰嚴謹艱難之地,也會逐漸鬆軟。透過《勇於發光》,我們看到學生國際宣教的歷史見證,知道神在這個世代的學生工作是何等榮耀。同時也了解在許多IFES同工的犧牲努力之下,學生宣教事工會加速全球基督徒人數的成長,讓許多人跨越了國界,跨越了種族,跨越了信仰,進入神的家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